•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我的阅读教学优化观

    时间:2020-02-17 07:55:20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当前,要改变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现状,实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就不能不研究阅读教学的优化问题。教学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开放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本文着重谈四个问题,即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优化。

    一、教学设计的优化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这里,指明了“合理设计教学”的目的性,同时提出了具体要求:“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笔者以为,大纲中“合理设计教学”的要求,从教学论的层面上来认识,即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其要素有:依据大纲,保证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依据教材,明确教学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的认知前提和语文学习的心理;依据教师自身条件,最终实现教学设计优化。上述四个要素中,教师是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因此,教学设计的优化须立足于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对教材的钻研。

    (一)把握教学设计应遵循的规律

    1.阅读的认识规律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要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由“因文解道”到“因道悟文”精辟概括了阅读的基本规律。阅读一般都要经历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这样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化的过程。因此,阅读理解,必然也相应地表现为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的认识过程。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指阅读者通过对读物的词语、句子、篇章的感知,进而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能力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所谓由里及表的认识过程,并不是由表及里的简单的回复,而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是认识的螺旋式上升。阅读实践告诉我们:阅读者在感知词语、句子、篇章,进而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后,再反过来根据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回味咀嚼,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词语、句子、篇章来表达,这是提高理解能力极其重要的一步。有些词语的深刻内涵,有些句子的言外之意,有些篇章的匠心构思,离开了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需要,往往无从理解。如《孔乙己》末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大约”和“的确”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词,如果不是结合孔乙己被当时社会遗弃的悲惨遭遇来理解,就无从窥见鲁迅先生用词之深意。

    认识并研究“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认识过程,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些语文教师课上提问,只是停留在“课文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这类问题上,而不是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这样写”;或从讲读课文到归纳中心思想,便算大功告成,而不是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对字、词、句、篇作一番反刍和回味。这样下“半截子”功夫培养理解能力,效果至少也要打一个对折。

    2.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

    学生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情感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来说,这三种活动总是有机结合、难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动的趋向性(如好奇、兴趣、动机等)又往往对思维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因而情感活动呈现不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准确捕捉学生的阅读情感活动并予以适时引导。

    从课堂活动过程来看,学生情感发展过程有其特殊性──呈隐性过程。这种情感隐性发展过程是伴随着显性的认知过程(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同时进行的。

    好的教学设计,应当注意将指导学生阅读、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显性活动过程,同学生情感发展的隐性活动过程有机结合,不断地将求知的渴望和信心注入学生心灵,塑造学生性格,为他们能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例如,教学吴晗的《谈骨气》,重点学习目标是“能说明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初一学生学议论文,理解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困难,在认知心理上会产生陌生感和焦虑感。针对这一情况,设计如下达标过程:①学生听记教师根据课文中“饿者不食嗟来之食”的论据改写成的故事;②把记下的故事同课文中“不食嗟来之食”的举例(论据)进行比较(比较两者叙事的繁与简、形象与概括及作用的不同);③口头归纳两者的异同。经过听记、比较、归纳(讲述),学生消除了焦虑感,既对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的记叙的异同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轻松地突破了学习重点,又感受到了“发现”的惊喜和成功的愉悦,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打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深入钻研教材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从总体上讲,深入钻研教材要做到认识作者的构思所在,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1.认识作者的构思所在,即把握作者构思的特殊角度和写作意图

    例如,钻研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首先要认识三个写作背景:一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并未到过岳阳楼;二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岳阳楼上诗文极盛;三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被誉为岳阳楼诗文第一。然后要思考一个问题:未临其境的范仲淹为什么能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情况下写出这千古名文呢?在反复阅读、钻研教材之后就会发现,作者构思的特殊角度在于一个“异”字:“迁客骚人”的登楼“览物之情”异;而作者假托的“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亦异;“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同“仁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种迥异的人生态度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异比)。由此不仅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达到了知人论世的效果。

    从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来看,重点不仅在于认识构思的角度,还要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2.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一堂语文课的成功,是多种条件多种因素综合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就钻研教材而言,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获得对教材的新鲜感受某篇课文已教过多次,而再接触时还像第一次那样充满新鲜的感受。感受的过程是对作品的认同过程,调动自己拥有的常识、经验、想像等,去捕捉作品中可以深探或生发的内容。感受性阅读与消闲性阅读不同,它要求教师在感受的同时张开巨网,将许多想法和构思在脑中盘旋、涌现、聚拢,最后凝成一点,产生对教材的“发现”。感受教材是教学构思的第一步。我曾经三次上《论雷峰塔的倒掉》的公开课,在第二次备课时“发现”──白蛇娘娘的故事是作者“借题发挥”、立论、抒情的基础,其中渗透了作者的赞美、同情的感情。要认真引导学生研读故事,抓住《义妖传》和“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设计导读思考题:①“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有趣得多”的原因是什么?(赞赏白蛇“水漫金山”的反抗行为,而后的失败只是因为“中了计策”。)②点明故事的出处《义妖传》有何用意?(突出白蛇的善良,照应上文的“报恩”。)由此使学生在研读中感受到白蛇娘娘的善良、对幸福的追求和对恶势力的抗争。

    获得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教学参考资料再多再丰富,也替代不了教师自己对课文的把握与理解。作品中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思想。教师的思考深入到作者的思想之中,作者的思想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意识到这一同步过程,便是钻研教材的成功。比如对《苏州园林》一文的理解。从字面上看,是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处处呈现“美术画”的主要特点,深究下去就能认识到:是作者把握了中国园林艺术以及创作这一艺术的能工巧匠们的美学的本质特征。叶老正是用这一美学本质特征的思想来写《苏州园林》的。有了这种认识,可以说获得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如果说理解仍着力于教材本身,那么见解则完全属于评价范畴了。它是形成教学方法、艺术乃至风格的基础。例如,《苏州园林》中,看似不经意地用了“配合”一词,其实是描绘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神之笔,也是构成苏州园林处处是“美术画”而非“图案画”的关键所在。教师钻研教材如发现并抓住这个词,把“配合”的美学功能作为引导学生把握苏州园林和教材的一把钥匙,便是抓住了“文眼”。这就是见解。再具体来看,教材中都写了哪些配合呢?①首先是假山与池沼的平列配合;②竹子与花木、竹子花木与几座小山的配合;③蜿蜒细流与恬静池沼的互补配合;④河道与桥梁的规整配合;⑤池沼周边与屈曲石岸的顺势配合;⑥石头花草与奇山异水的主次配合;⑦金鱼与鲤鱼的颜色配合;⑧往来游鱼与荷花睡莲的动静配合,等等。这么美的景致配合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追求的自然之趣,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确实得到了一幅完美的图画。可以说,由于“配合”,收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毫无疑问,有了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就会产生。

    上述三个阶段反映了钻研教材的三部曲:点—面—点。一篇课文的教学点或许有很多,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挑选精彩的“一点”是教师的愿望,而这“一点”的确定,往往来自最初的感受。感受可能是随意的,它是否揭示了这篇教材最主要的“一点”呢,须对整篇教材予以全面透彻的理解,才能验证感受中的这“一点”的准确度和深刻度。这样一个循环之后而产生的对教材这“一点”的独到见解,才是富有教学性的有质量的“一点”,而把教材中其余和“空白”之处由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去弥补,去填满,去创造。

    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是极其辛苦的,犹如在经历一次次茫茫荒野上的艰辛跋涉──没有人能替代我们,也没有人能免除这种跋涉,因为我们的智慧是一种我们赖以掌握教学艺术的动力。

    二、教学目标的优化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习惯于从文、道两方面并列教学目标。近年来,由于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影响,许多教师进行了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方面分列教学目标的尝试。但实践证明,这些分析式的设计都不能完整地揭示阅读主体的心理过程,往往会造成肢解课文的弊病,而且至今还很难找到使“情感”目标具体化的有效途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与传统语文的“道”有着密切关系的“情感”并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认知活动产生的内心情感的反映,即指向实践的倾向性。至于动作技能,也不能简单地与动作体系画等号,它实际上就是实践活动的本身。由此不难看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既互相区别又彼此联系。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原理,制定教学目标时将三者有机地综合在具体的行为系统之中,或许是阅读教学目标优化的关键。这里说的“行为系统”,指的是教学目标中的“目标行为”,通常用外显性行为动词表述,如复述、概括、背诵等。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包括“目标内容”和“目标行为”两个方面。所谓“目标内容”既是教学的起点(确定认知的方向),又是教学的终点(学生将达到的认知水平);而这时的“目标行为”不仅是描述能力变化的标志,而且是激励能力变化的动力。

    例如,执教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教师一般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方面可以列出三四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而笔者重点选择了“依据线索给课文描绘的五幅画面命名并分别概括其特征”这一目标。有人或许以为这既没有认知能力的常规训练要求,也没有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说明,何以能承担起阅读教学的多种任务?

    用教学论的观点来看,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对象虽然是课文,但认识的对象却不限于课文,而是整个阅读实践。其中,阅读的实践品质决定着情感的品质;反之,情感品质对阅读实践又具有动力作用。从达标过程来看,虽然学生已具备了命名的知识,但从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字材料进行概括和推敲,这就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阅读兴趣趋向了一致。既要对画面概括得名副其实,又要将特点表述得准确巧妙,这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深入思考。这时,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需要点拨引导,教师及时提出了三个小目标:①画出文中表述线索(光线、色彩的变化)的词语;②从各段表示时间的词语判断所写景物的环境;③根据各段中的比喻句概括出画面的特征。三个小目标相互关联,逐步深入,为达到中心目标铺平了道路。目标达成结果如下:

    在这类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阅读实践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学生积极的探究热情无疑是认知活动中掌握阅读技能的直接动力。评价达标的全过程,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学生能为五幅画面命名并能概括其特征,而且重要的是学生萌发了获得这一能力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努力达标的信念。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但教师如果注意并坚持优化教学目标,不断强化对学生学习内驱力和自信心的培养,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将会产生永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我的阅读教学优化观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