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搬迁规模

    时间:2020-08-29 08:42:3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搬迁规模

     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搬迁规模 第一篇_2016-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

      2016-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

      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目 录

      前言1

      一、基本形势3

      (一)“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情况 3

      (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形势 4

      二、总体思路6

      (一)指导思想6

      (二)基本原则6

      (三)主要目标7

      三、搬迁规模及安置方式8

      (一)实施区域与搬迁规模8

      (二)搬迁方式9

      (三)安置方式9

      四、主要建设任务12

      (一)住房建设12

      (二)配套基础设施12

      (三)公共服务设施13

      (四)土地整治13

      (五)产业发展和就业培训13

      (六)迁出区生态恢复14

      五、资金测算与筹措方案15

      (一)资金需求测算15

      (二)资金筹措方案15

      六、政策保障16

      (一)土地支持政策16

      (二)金融支持政策16

      (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17

      (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17

      (五)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政策18

      (六)其他政策18

      七、组织实施19

      (一)成立专班运作,加强组织领导19

      (二)制定专项规划,指导项目实施19

      (三)积极筹措资金,发挥投资效益20

      (四)扶持后续产业,夯实发展后劲21

      (五)部门协调配合,共促项目建设21

      (六)强化实施管理,保证项目质量21

      前 言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在新时期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经我省多次争取,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基本同意从“十三五”开始将某某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范围。针对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搬迁,通过改善安臵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搬迁群众拓展发展空间,拓宽增收渠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达到消除贫困和保护生态的双重目标,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织编制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对于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升扶贫工作水平乃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切实发挥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作用,进一步提高投资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根据国家、省发改委通知要求,我县在摸清搬迁任务和安臵资源的基础上,编制了《某某×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并力求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期达到充分发挥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的扶贫拉动作用,充分发挥综合使用效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新阶段。但是,目前农村贫困人口依然量大面广,特别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居住在深山、交通不便等生存环

      境恶劣、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村庄,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中最大难点,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这一最大难点的治本之策,这项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改善搬迁群众的发展环境、更好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优化人口与村镇布局、调整改善产业结构,有利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高扶贫投入效益,有利于迁出村庄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快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科学指导全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生存条件恶劣乡镇贫困农民改善生存与发展条件,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将廉租住房等31类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交由地方具体管理安排的通知》(发改投资

      [2013]1238号)及《某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规划区域实施范围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规划期为2016—2020年。【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搬迁规模】

      一、基本形势

      (一)“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情况

      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搬迁规模 第二篇_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议书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议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 1 —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定代表

      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县某某镇人民政府

      项目法定代表:吕某某(某某镇人民政府镇长)

      1.1.3项目承办单位

      某某县某某镇人民政府

      1.1.4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某某县某某2016-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1.1.5搬迁规模及安置类型

      易地搬迁某某镇某某村6个自然村104户471人,选址在本镇龙潭坪村四岔溪安置点集中安置。

      1.1.6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估算00.00万元。

      1.1.7项目实施期限

      项目规划实施期2年,即2016— 2017年。

      1.2 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8-2017年)》的通知(国发[2008]23号);

      — — 2

      2、国家计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2008年);

      3、中共某某省委、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鄂发[2002]4号);

      4、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对部分特困地区实施开发式扶贫的通知(鄂政发[1998]50号);

      5、某某省扶贫开发规划(鄂政发[2002]27号);

      6、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1]30号);

      7、某某省计委关于进一步做好以工代赈开发式移民扶贫工作的通知(鄂计地区[2008]224号);

      8、某某市发改委编制的《某某武陵山区搬迁式扶贫规划》;

      9、《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0、《某某县扶贫开发规划》(2016-2020);

      11、某某县《“十三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和试点村规划汇编》;

      12、《某某县生态移民规划》(2016-2020);

      13、《某某市新农村住宅设计参考图集》。

      — 3 —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议书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2.1 项目所在县——某某县基本情况

      某某县地处鄂西南山区的清江中下游。东连宜都市,西接恩施某某苗族某某州巴东县,南抵五峰某某县,北邻秭归县和某某市城区。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3公里,国土面积3424平方公里。全县辖11个乡镇154个村96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1190户,总人口41.46万人,其中乡村总户数104169户,农业人口353601人;农村劳动力204097人,其中女劳动力95049人。

      某某是某某省唯一的一个集“老、少、山、库、穷”五位于一体贫困县。“老”,某某是全国256个老区县之一;“少”,某某是全国117个少数民族某某县之一;“山”,某某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坡度在25度以上的山地有20多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0%;“穷”,2002年某某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库”,清江流域贯穿全境,自上而下梯级开发建设三个水电站,形成了全国罕见、某某独有的一坝(隔河岩大坝)两库(高坝洲水库、隔河岩水库)县,两库水面面积达118平方公里。

      2013年全县登记在册的贫困农户为36.2万户12.28万人,分别占全县农户的34.59%和人口的29.55%。其中绝对贫困农户19647户人口6.68万人,分别占全县农户的18.86%和人口的16.12%;低收入贫困农户有16382户5.57万人,分别占全

      — — 4

      县农户的15.73%和人口的13.43%。全县每年平均返贫人口1100人,返贫率为0.3%。

      2.2 项目单位——某某镇基本情况

      2.2.1自然条件

      2.2.1.1地理位置

      某某镇地处某某西南部清江中下游,东接龙舟坪、磨市镇,南接大堰乡、五峰渔洋关镇,北与鸭子口乡隔江相望。项目区位图见插页。

      2.2.1.2地质地貌

      某某镇属新生代以来强烈隆起的云贵高原东延尾部向平原过渡地带,地质构造隶属于扬子江下游东西向构造带的西延部分。武陵山脉南岭石门支脉和巫山余脉分别由西南和西北切入境内,构成西高东低的地势。镇内山峦起伏,山岭重叠,峡谷幽深,沟壑纵横,最高海拔2341米,最低海拔201米。

      2.2.1.3气候条件

      某某镇的气候类型系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同时由于山高谷低切割深,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垂直

      地带性差异。清江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6,高山区年平均气温12;平均无霜期285天,其中低山区275—300天,高山区200天以下;年平均日照时数1500—1900小时,日照百分 — 5 —

      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搬迁规模 第三篇_棠浦镇易地扶贫搬迁

      棠浦镇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编写建议

      前言

      一、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一)概况

      棠浦镇位于宜丰县东部,东邻新庄镇,西接澄塘镇,南界上高县,北与花桥乡毗连。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16公里,全镇土地面积为11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和一个集镇居委会,102个自然村,170个村民小组,人口2.4万。镇政府所在地棠浦集镇位于宜杨公路与上奉公路的交汇点上,距县城23公里,距省会南昌11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棠浦属丘陵地区,地形北高南低。全镇有土地面积46798亩,其中水稻耕种面积30382亩,水田29777亩,旱地605亩,有林地73743亩,森林覆盖率68%。

      人均耕地面积0.51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

      环境恶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资源缺乏,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素质差,且劳动强度大,是一个典型农业乡镇。

      (二)贫困现状及分析【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搬迁规模】

      由于各村的发展极不平衡,综合各村的贫困因素,主要原因

      是:(1)自然条件恶劣,可用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抗风险能力差;(2)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来源单一,农业无稳定收入来源;(3)劳动者素质较低,科技意识薄弱,缺乏市场经济观念;(4)人均占有耕地不多,土地资源和人口配置不合理;(5)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不时威协着这部分贫困农户。

      (三)发展环境和有利条件

      一 是贫困地区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经过多年的扶持和自我发展,多数贫困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了实施易地扶贫工程、帮助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可行性。贫困群众搬迁到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地区后,通过政府扶持和自身努力,一段时间后,将能够融入当地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二是水土资源能满足易地扶贫搬迁的需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在本流域、本村内部移民为重点,今后只要采取节水措施,以中小型工程为重点,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土资源可以满足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的需要。

      二、各搬迁点的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到新的安置点积极性非常高,均表示愿意投工投劳,并自筹一部分资金参与建设,从而为该项目的成功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二、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思路,通过改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提高综合发展能力、转变思想观念,调动搬迁群众自力更生、自建家园的积极性,稳步推进易地扶贫工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2、坚持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原则。

      3、坚持政府组织引导与农牧民自愿搬迁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重视发展、讲求实效的原则。

      5、坚持扶贫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搬迁对象和搬迁、安置方式【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搬迁规模】

      (一)搬迁对象

      本次确定的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共 户 人,原居住地理环境十分恶劣,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年人均纯收入在 元以下,均属扶贫规划在册贫困户,分布在 个村。

     。

      (二)搬迁方式

      分为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尽量采取以地域上相连的人口聚集区(村、组)为单元的整体迁出方式。

      (三)安置方式

      根据易地扶贫搬迁与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将集中安置在本村交通便利的主干道路边。

      1、搬迁群众的住房要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结构形式根据经济的承受能力和习惯,采取砖木、砖混等不同结构,原则上不搞强制统一形式。

      2、住房面积及功能标准。

      搬迁群众在留有发展余地的前提下,要严格控制住房面积。4口人以下家庭,原则上每户控制在75平方米以内,5口人以上的家庭原则上不超过90平方米,特困户住房面积要降低标准,对超标准建房的搬迁户要降低补助标准,甚至不予补助;

      住房标准应以经济、实用为原则,一般不要求贴磁砖和使用铝合金门、窗,铺地砖等;

      住房布局要合理,居室、厨房、储藏、厕所等必要功能齐全。

      (四)区域分布

      一、迁出地情况

      我镇需搬迁的 户 人,居住分散,住房多以危、旧窑洞为主,随时面临着水灾和倒塌的危险,生存环境恶劣,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严重地制约着该村经济的发展。

      二、迁入地情况

      搬迁安置地选择在本村主村内,紧靠村主干路,基本条件较好,搬迁后可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产生活条件,还可以旧庄基还田,使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

      (一)实施目标

      根据搬迁的实际需要,我县2011-2015年易地扶贫搬迁共 户 人。计划安置在本村规划区,均是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生态良好的地区。具有离乡村道路近,居住相对集中,人畜饮水容易解决,无地质灾害,气候适宜等诸多优势。通过易地安置工程,预计迁入后到 年可彻底脱贫,最终实现保证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促进迁入地经济增长、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带动周边农户脱贫。为实现上述目标,其主要任务是: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工程、通水工程、通路工程、通电工程、教育工程、卫生工程、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

      (二)搬迁任务

      为使本项目有序进行,全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原则是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点后面。整村推进,以村为单位,

      连片建设。具体项目内容分年度安排如下:

      (一)2011年:计划搬迁 户 人。

      (二)2012年:计划搬迁 户 人。

      (三)2013年:计划搬迁 户 人

      (三)主要建设内容

      1、完成 万亩河滩地整治、宜农荒地开发、撂荒地恢复、中低产田改造任务;

      2、完成 万亩耕地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包括新打、改造机井 眼,衬砌渠道 公里,建泵站 座,建防洪河堤 公里;

      3、完成新建安置区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 公里的村屯干道及宅基地四周便道,建人畜饮水点 处,新建改扩建卫生所 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学校 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村委会 平方米,架设农电线路 公里,建沼气池 座,安装太阳灶 个,安置区绿化 亩;

      4、修建砖木(混)结构住房 万平方米。

      5、对迁出区 万亩宅基地及耕地进行平整或退耕还林。

      (一) 使区域内村民迁出原居住地,减少了人为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 旧村庄回收后,更有利于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其他。(一) 可使13乡(镇)121村6262户31311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远离了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收视难、脱贫致富难,以及地方病和危险滑坡等灾害的威胁,为群众在短期内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可实现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社会财富。

      (三) 促进了农村小城镇建设,提高了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农村小城镇专业小区建设提供了样板。

      (四) 促进和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探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开辟了途径。

      五、资金措施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所需投资由中央、地方、搬迁群众公共承担。估算总投资规模。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试点资金占_﹪,整合其他政府支农投资占_﹪,后续产业发展资金占_﹪,地方配套投资占_﹪,搬迁群众自筹资金占_﹪(条件允许地区,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搬迁群众就住房等直接投资受益工程适当承担部分费用)。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在实施过程中有大量的组织、协调、宣传和引导工作。为此,县上成立永寿县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由县长齐海斌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邢步宜同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万峰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政府办、发展计划局、公安局、城建局、财政局、扶贫办、水利局、交通局、电力局、林果局、农牧局、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卫生局、电信局、民政局、广电中心及各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展计划局,主任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万峰兼任,副主任由发展计划局局长陈启峰同志担任,负责处理工程建设日常事务,单独或同有关部门定期检查了解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明确职责,分工合作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庞杂、头绪繁多,涉及各个部门,且项目所在乡镇也承担着大量的工作任务。为了便于业务联系,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县委、县政府专文下发了《关于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的通知》,将任务具体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及乡镇,使部门和乡镇从确定项目、编制实施方案、工程规划设计及预算、工程实施技术服务到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管护及项目后期管理等各方面,明确了各自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确保我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

      三、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易地扶贫搬迁资金量较大,涉及部门多,单项工程多,在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项目管理。一是实行法人负责制。各相关部门和搬迁乡镇主要领导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按照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做好各单项工程的规划设计、预算、技术服务及其它相关配套工作。二是对建房、沼气、道路、供水、电网、建校、土地复垦等工程设计方案,各有关单位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保证工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三是

      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搬迁规模 第四篇_xx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情况说明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情况说明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为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温饱和实现脱贫奔小康而采取的扶贫新举措,其内涵是把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群众搬迁到一个适宜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地方,促进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结合,实现的目标是使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根据区政府区长赵众炜同志对全区重点项目进行督察的重要指示,我镇立即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作进行梳理。现就梳理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土地调整难度增加。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客观上已增加了土地调整难度。过去,农民承包的土地要向国家缴纳农业税,农村的各项”提留”也依据耕种土地的多少进行收取。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耕种的土地不仅不纳税,国家对种粮户还实行了”直补”等惠农政策。过去把土地视为”负担”的农民,在未找到新的、效益比耕种土地更好的发展门路之前,不仅不愿转让土地,而且还看到了土地在被征用中带来的潜在价值。因此,客观上增加了易地安置土地的调整难度。

      (二)群众自筹比例高,负担较重。由于近年来建筑材料、人工工资等持续涨价,群众自筹比例加大,绝对贫困群体没有能 — 1 —

      力拿出自筹资金,使真正的扶贫搬迁对象搬不出,导致这部分群众“望而却步”,不敢搬迁,想搬、怕搬、搬不下来。

      (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由于移民安置点建设资金有限,虽然说整合了部分资金,但因资金缺口大,使得安置点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落实到位。

      二、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作的建议。

      结合我镇近几年的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实践,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增加扶持资金总量,提高项目建设补助标准,降低或者取消地方配套资金比例,以确保工程顺利建设并圆满完成计划建设任务,切实提高扶贫成效,真正使易地搬迁成为“惠民工程”、“德政工程”。

      (二)认真开展摸底调查,选准搬迁对象、摸清安置点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安置地。

      (三)加大项目的整合力度。建议上级在制订扶贫搬迁政策的时候,对整合各部门资金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在源头上形成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为基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若打破区域界线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一)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是社会治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打破区域界限后,我镇外来人口流动将更加频繁,组成将更 — 2 —

      加复杂,将进一步增加我镇的社会治安管理压力。二是集中安置困难进一步增大。打破区域界限后,在进行集中安置时,由于群众土地观念浓厚,不愿意离开故土,这就给集中搬迁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建议。加大扶贫搬迁安置点后期扶持力度。凡是涉及到易地搬迁工程的地区都是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的地区,其安置点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后续产业条件都很差。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显然不够,还要培植后续产业发展。建议增加项目资金用于安置点的交通、水利及饮水、基本农田等建设和后续产业的培植,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后劲。

      — 3 —

      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搬迁规模 第五篇_2016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计划

      枣碧乡位于市西部,国道437线穿乡而过。全乡辖5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8646人,其中贫困人口3543人,全乡人均纯收入4300元。我乡属典型的旱山下乡,辖区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干旱频发,群众居住分散,扶贫困难。根据上级安排,特制定我乡2016——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

      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分布

      我乡实施易地扶贫涉及2个村,人口2712人,869户,其中贫困人口1009人。我乡属深丘地貌,十年九旱,涉及搬迁人口均为严重干旱灾害频发地区,人均耕地0.9亩,且均不通公路,安全饮水不能得到保障。

      二、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划

      根据我乡实际,我乡易地扶贫搬迁均为就近集中安置。结合我乡新村聚居点规划,规划搬迁安置聚居点3个,可安置搬迁农户60户。安置点自然生态条件均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根据群众意愿,搬迁安置点共修建住房5940㎡,附属设施1980㎡,修建乡村道路20公里,建集中供水站3个,饮水管渠5公里,建沼气池60口,垃圾处理池5口。概算总投资1520.5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18.8万元,其余整合其他扶贫资金和群众自筹。

      三、实施计划

      全乡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分两个年度完成。

      (一)2016年完成村聚居点、村聚居点2个搬迁点的建设,计划搬迁50户,168人,总投资1189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00.8万元。

      (二)2017年完成村聚居点的建设,计划搬迁10户,30人,总投资332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8万元。

      四、规划实施内容

      1、村聚居点规划可修建民房80套,本次共搬迁40户。建集中供水站1个,引水渠道3公里,每户建沼气池1口,共40口,建垃圾池3口,建设公共文化设施900㎡,建公共卫生室300㎡。

      2、村聚居点可建民房30套,本次共搬迁10户。计划建集中供水站1个,引水渠1公里,每户建沼气池1口,共10口,垃圾池1口。

      3、村聚居点可建民房40套,本次共搬迁10户。计划建集中供水站1个,引水渠1公里,每户建沼气池1口,共10口,垃圾池1口。

      五、建设方式

      按群众自愿,统一规划,村委牵头,自建为主,项目补助,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整合上级项目资金,村集体统筹协调项目建设用地,集中统一招标建设。

      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搬迁规模 第六篇_2015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方案一: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北社乡地处平顺县西部台地,周边北依潞城,西邻郊区,西南与壶关结界。全乡辖25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国土总面积102986亩,耕地面积27414亩,5081户,16085口人。其中:秦家后等7个村地处西岭沟两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为生。

      根据上级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充分调研,现申请秦家后等7个村,13个自然庄,117户,417口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具体情况如下:

      一、迁出村的基本情况

      北社乡共有秦家后等7个村涉及申请移民搬迁,其中秦家后(2个自然庄)整村搬迁42户,125人;西北坡村东头自然庄5户,25人;庄上村北岸自然庄22户,82人;牛家后村西麦、东边2个自然庄8户,38人;东河村新农村、常家后、南岸上、东河4个自然庄19户,71人;集林村后沟自然庄3户,13人;北社村西南沟自然庄18户,63人。

      迁出原因:

      通过对秦家后等7村的实地调查,实行易地搬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条件落后。欲搬迁的村民中有117户地处残垣沟壑区,居住地方坡陡、路窄、弯多,天晴尘土飞扬,下雨道路泥泞,大中型货车无法进入村内,造成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产品运销难,群众出行难,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和信息沟通严重滞后。

      2、吃水困难。由于地域偏僻,村民们吃水条件十分恶劣,大部分村民吃水仍靠降水,遇到天气干旱经常缺水,且水源较差,安全用水无保障。

      3、居住条件简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需搬迁群众大多住在六七十年代土窑洞或土坯房中,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群众房屋存在窑洞裂缝,房顶梁、掾朽烂,墙体掉土,时常漏雨。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4、上学就医难,通讯网络难以覆盖。所搬迁7个村中距周边学校都在3公里以上,远的在6公里以上,孩子上学困难,致使个别孩子因故辍学。大部分另迁他处觅学。在医疗方面,群众看病很不方便,缺医少药,有些病常常被耽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增加了群众负担,群众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另外,文化生活落后,电视、电话等通讯覆盖不到,与外界沟通困难,而且缺少了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的渠道,导致观念陈旧,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二、迁入地的基本情况

      鉴于上述原因和实际状况,通过多次会议,集中群众意见,对我乡秦家后等7个村117户417口人实行易地搬迁,选择移民新区具有如下有利条件。

      1、北社村移民新区

      (1)地理位置。北社村新区位于北社村北楼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规划功能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符合入迁条件。

      (2)建筑规模及占地。该安置点共规划117户417口人,占地33774.62平方米(50.66亩),能容纳移民搬迁户。

      (3)迁建新区的有利条件

      北社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交通条件优越,省道李东线和县道成小线穿村而过,群众出行及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水电通讯设施功能齐全。该村现有50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水源来自平顺集中供水工程,可满足4000人正常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供电方面,本村现有500kva变压器2台,100kva变压器3台,可保证5000人日常用电。通讯方面,拥有移动、网通、联通基站各一户,有线电视2000年开通使用。完全可以满足移居之用。

      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合理。本村现有集水、电、暖于一体的中学一所,住宿制小学一所。可容纳1000名学生就读。图书室、仪器室、操场、食堂、宿舍、电教设备等教学设施齐全。2015年新建高标准,总面积1775.32平方米卫生院一所和村级卫生所一处,有医护人员14人,床位30张,配有b超、心电图、透视、胃镜、化验等医疗设施,为方便群众就医提供保障。

      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北社乡是文化大乡,村内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可以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建设规模内容和资金来源

      1、建设规模内容

      移民建设项目工程总占地33774.62平方米(50.66亩)。其中,移民搬迁户房屋及院落建筑面积40.66亩,巷道硬化、绿化、自来水管网、农电线路等公共设施占地10亩,房屋建设标准分为2种户型。具体如下:

      (1)住宅工程:

      建设74套三间两层移民住房,每户占地面积168平方米,居舍建设面积95平方米。大门、厕所及院落73平方米。

      建设一栋五层单元楼44户,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楼房占地面积1060平方米,院落面积1060平方米。

      (2)街道工程:

      硬化主巷道250米,宽5米;支巷道180米,宽4米;硬化面积1970平方米。

      (3)供水工程:

      供水主管道采用50pe塑料管,支管道采用40pe、25pe塑料管,每户安装立管龙头及水表。共安装供水管道5680米,水表井51个。

      (4)配电工程:

      架设高压变压器1台,低压输电线路及入户线路5680米,配套入户电力器材118套。

      (5)村内绿化:

      小区四周种树绿化671米,小公园绿化面积672平方米。

      (6)场地平整:

      由于现有宅基地参差不齐,需重新进行场地平整。共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

      (7)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占地1512平方米。

      2、资金来源

      (1)投资预算

      项目估算总投资2562.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547.8万元,其他费用15万元,具体各项工程投资如下:

      住宅工程:74户三间两层楼房,投资1480万元,平均每户投资20万元;

      五层单元楼房44户,投资812万元,平均每户投资18万元;

      街道工程:硬化1970平方米,每平方米120元,需投资23.64万元;

      供水工程:5680米,每米45元,需投资25.56万元;

      高低电输配电工程:5680米,电力器材配套118套,需投资95万元;

      绿化工程:四周绿化641米,绿化小公园672平方米,需投资20万元;

      场地平整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每立方米16元,需投资16万元;

      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1512平方米,每平方米500元,需投资75.6万元;

      其他费用15万元。

      我们通过申请国家移民搬迁补助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外,移民住房建设资金不足部分主要由群众自筹,自筹方式是:一是个人少量积蓄;二是农村信用社小额支农贷款;三是亲戚朋友资助和个人与村民相互投工投劳。

      方案二: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宁县新庄镇颉家村地处董志塬南端,距县城45公里,镇内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镇还有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生活在缺水、少电、无路、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极端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极差的沟、湾、梁、峁、掌等地方。这些区域是干旱山区,也是贫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限制下,难以摆脱贫困,为了彻底改变他们的居住生存环境,必须下决心实施以工代赈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这对改变生存条件,稳保扶贫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建设,改变生态环境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提高人口素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扶贫治本之举措。xxxx

      二、项目概况

      新庄镇位于宁县西南部董志塬南端,东涉马莲河,与中村分界,西南至泾河之滨,与陕西省长武县、宁县长庆桥镇毗邻,北靠太昌乡。海拔高度896-1213米,相对高差3170米。北纬35

    相关关键词: 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2020年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