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中国古典诗歌细节的赏析及教学初探

    时间:2020-03-05 07:57:4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披文人情 知微见著——中国古典诗歌细节的赏析及教学初探
      
      任桂桃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414000)
      
      【摘要】细节是文学作品重要的表现手段。中国古代诗歌体例特殊,其中的细节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方式和美的感受。本文归纳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细节的表现形式,阐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细节在表达上的作用及细节赏析教学应掌握的必要技巧。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细节赏析及教学;阐述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宋·李清照)
      
      词中“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句,词人巧用“倚”、“回”、“嗅”三个动词,刻画出三种动作、神情与姿态,准确描绘出主人公既爱恋又羞涩、既欣喜又紧张、既兴奋又恐惧的微妙心理活动,把一个情窦初开,又受着礼法约束的少女的复杂情感,清楚委婉、真切自然、细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细节的运用之妙。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细节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放大和承载着诗人所要表述的情愫和哲理。作为一种凝练的艺术形式,中国古典诗歌在极为有限的篇幅里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深邃的哲理,细节技艺功不可没。
      
      近年来,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欣赏作为夯实中学生传统文化基础,提高中学生文学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在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占有很重的比例,愈来愈引起中学语文教学界的重视。但是中国古典诗歌表现形式之精要,表达内容之丰富,却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也让不少教师煞费苦心。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注重把诗歌细节鉴赏作为古典诗歌教学的突破口,在细节的表现形式、作用、美感及相应能力培养上着力,取得不少收获。
      
      1要把握古典诗歌细节的表现形式
      
      细节作为诗歌表达的重要手段,在适应诗歌表达的丰富内容的同时呈现许多巧妙的形式。(语文教学论文 www.fwsir.com)从描写对象看,有以下几种形式:
      
      写景式。诗人抓住典型情景进行逼真描写,体现诗人的情趣或气魄。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句,诗人撷取“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一代表着农村景象的典型生活细节,生动地描绘出归田后所体味到的农村生活情趣。
      
      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句,通过描画听众的如痴如醉、江面的寂静无声情景,凸显乐声的动人心魄,以上为小景致。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抒发了边塞诗人的豪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寄寓了诗人无限惜别之情,“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了大江奔流的雄奇,均为恢弘壮阔之景。
      
      场面式。诗人或以如椽大笔,或以细腻笔触描绘出一幅幅动人场面。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句,以阔大、迅捷的出猎场面,刻画了出猎神情举止之“狂”。
      
      王维《渭川田家》中“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则舒缓地表达出农村人的恬静,表达了作者对归隐、闲逸的羡慕之情。
      
      情状式。作者用精当的词语,把诗中人物的表情逼真描绘出来,感染读者。
      
      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句,“卧”字传神,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模样跃然纸上。《诗经·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句,“搔首踟蹰”,把小伙子没见情人来时抓耳挠腮、左右徘徊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柳永《雨铃霖》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句,男女主人公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互相注视,泪眼汪汪,他们一句话也没说,已经到了哽咽不能语的地步,极具生活意味,震撼读者心灵。
      
      从描写手法上分,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问答式。作者在诗中或有问有答,或只问不答,刻画问答的情景,表达诗人情怀,或者留下空白让读者品味。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夜风雨后,主人问海棠花怎样了,仆人应付回答“海棠依旧”,但主人却从“绿肥红瘦”上体验到了人生易逝的伤感;
      
      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均为有问有答。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酒如此之好,火如此之旺,而晚上又要落雪,朋友能来吗,把无尽的遐想留给了读者。此为只问不答。
      
      孟浩然《春晓》中,作者从清晨初醒时的情感片断着笔,但又不铺展开去,而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问句,把读者引向了窗外世界,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草长莺飞的春天。
      
      铺陈式。作者把某一特定事物或者诗中主人公以铺陈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
      
      如杜甫《画鹰》中“掇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用笔酣畅,把苍鹰耸身抓兔、侧目传神、光彩照人、气雄万夫、严阵以待、跃跃欲试的形象活画出来。
      
      《孔雀东南飞》中“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采用了赋的描写手法,一连串夸张性的横向铺陈,把兰芝的穿着打扮具体细致地描写出来,美艳动人,表现了刘兰芝在善良和温顺中别具特色的反抗,表现了一个弱者心底升华起来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人格尊严,尊严让生命如此美丽。
      
      比拟式。诗人以拟人、比喻等手法寄托情感。秦观《春日》中“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句,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一夜雷雨过后芍药和蔷薇仿佛多情的少女泪光晶莹、娇弱慵懒的神情、形态。
      
      杜牧《赠别二首》中“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句,以烛喻人,把离人相对垂泪,终夜不寐的凄哀婉转的别情表达得含蓄、缠绵、别致。
      
      晏殊《蝶恋花》中“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把菊兰写得多愁善感,突出了人的离愁别恨;写皎皎明月不知道离人愁苦的滋味,从夜晚到拂晓都明朗地照在朱漆门户之中。这里赋予菊兰、明月以生命,含蓄地写出了离人彻夜未眠的情景。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春来”联,一幅描摹青山绿水的细节,作者把没有人情的景物写成富有人情,使无情者变得有人情,有人意。
      
      对比式。作者通过动与静、虚与实及色彩对比,体现出诗歌细节特有的美感。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呈现两种动静相对的细节,幽草生深涧,一片静谧,黄鹂鸣于深树,愈显静谧;春潮、急雨一片动乱,足见其静,无人舟自横更加显得寂静,整首诗动静结合。
      
      元稹《行宫》中“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句,诗人选取“白头宫女”这一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实写宫女白头意谓是宫女年纪大,容颜衰老,但是透过老年宫女形象,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联想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煎熬了一生,她们曾经是多么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而今她们既不愤激,也无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罢了,古井无波,无怨无恨,宫廷之冷漠,宫女身心所受摧残之重让人触目惊心。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从秋雨中飘零的黄叶,切入寒灯下白头的客子,诗人悲苦的情怀都寄寓在色彩对比中。
      
      2理会古典诗歌细节在表达上的作用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中“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句,可谓道出诗歌细节的真谛,诗歌细节源自生活,看似寻常,却又是诗人匠心独运、提炼加工而成,耐人寻味,所以在鉴赏时须准确体会诗歌细节在传情达意上的重要作用。
      
      一是让人物留下闪光的瞬间。
      
      典型、真实的细节在人物刻画时往往成为点铁成金的神来之笔。被后人喻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句,诗人又是顾盼妻子,又是收拾诗书,又是纵酒高歌,“喜欲狂”状态全出,诗人

    [1] [2] [3]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细节的赏析及教学初探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