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给力副词提挈全篇

    时间:2020-02-27 08:00:47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给力副词提挈全篇
      
      作者/曹津源
      
      在2011年中考作文命题中,用“最”“也”“又”“更”“就”“常”“都”“还”“其实”“原来”等副词设置适度障碍的题型很多。例如“爱让我更加美丽”(莱芜)、____也是一堂语文课”(南京)、“因为有____,我更____”(广安)、“____,就在我身边”(梅州)、“每天都是一首诗”(佛山)、“____,也是一种享受”(百色)、“其实,我也很____”(十堰)、“我最宝贵的____”(西宁)、“我还是有潜力的”(青岛)等。考生往往对题目中的人称和动词很注意,匆忙中却很容易忽略这些副词的限制作用,从而造成审题偏差。副词其实不“副”,它往往是命题者设置的一个“门槛”。在构思和行文过程中怎样才能跨好这道门槛,获取高分呢?
      
      一、精准审题
      
      有时可用比较法。2011年中考衢州题为“最美”,程度副词“最”表示“在与同类事物比较中达到顶点”,或是“情绪、评价、印象、态度达到极点”等。命题中是否用“最”对我们审题构思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不妨作一番比较:2011年岳阳半命题作文“____如此美丽”,题中没有用“最”,所以你可以集中笔墨写你认为美丽的事物;“最美”用了“最”就不同了,除了写你感受的“最美”外,还必须旁及其他同类美的事物,通过对比突出“美”之“最”。例如有位衢州考生写《最美》,开篇就旁及其他植物:“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使我喜欢,茅盾所写的质朴的白杨叫我赞叹,陶铸赞颂的坚挺无畏的松树司样令我敬佩,但我心中无比美丽之树却是被人们称做‘弱女子’的柳树。”这里,“最”字已经呼之欲出。接着文章从柳是“绿得最早的春色”“黄得最晚的生命”“最具有热爱母亲的情怀”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比较中一个“最”字贯穿始终,准确地演绎了文题。如果只是就柳写柳,无所旁及,那柳之美就不能“美压群树”,势必偏离题意。
      
      有时可用“语境法”就是把副词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考察,明确其适用环境和内在联系。例如命题中用副词“也”的作文题,我们可以用代号更直观地呈现其语境:“A-d,B-也d”。这里,“A”“B”表示两种事物,“d”表示其共有属性。“A”是一般性、公认性的,“B”则须具有特例性、创意性,选择“B”往往带有某种哲理色彩,例如“收获是享受,付出也是享受”,“成功者美丽,跌倒者也美丽”。 (中考作文 www.fwsir.com) “付出”相对于“收获”,“跌倒”相对于“成功”,在表象上原都是不相容的,现在分别赋予它们共有的属性:“享受”与“美丽”,为什么能这样写呢?就是因为用了副词“也”之后,“B”的选择具有创意性、哲理性。假如半命题中用了副词“也”,那么“也”字前的主语的选择就必须符合这个特定语境的逻辑要求。例如百色题“____,也是一种享受”,你选用“自省”“示弱”“等待”“付出”等都符合语境要求,如选用“追求”“创造”等词语就与“也”的语境意义不甚符合,这样的拟题和构思就容易偏题。同样,对题目中出现的“又”“更”“原来”“再”等副词也要做一番这样的推敲斟酌。
      
      二、定点叙事
      
      这里的“点”就是题目中的副词,叙事的素材选取、详略安排、伏笔照应等都要为这个“点”服务。2011年南京有位考生写《也是一堂语文课》,主要情节是:“我”作文成绩不好一妈妈请当语文教师的姨父辅导“我”一姨父傍晚带“我”登山一“我”现场描述美景并用笔写下一“我”悟出写作门道“我手写我心”这位考生的选材可谓扣住了副词“也”:“课堂”在山上,教师是亲戚,教材是山景,学生就一个,时间也不是45分钟……这些都凸显了一堂不是语文课的“语文课”的特点,从而突出了题目中的副词“也”。文章略写“我”原来的作文状况,详写登山观景和现场写作,以强调这堂课的特别之处,结构上也突出了“也”字。结尾照应全文——“这虽然是一次短暂的登山之旅,但在我看来,也是一堂语文课,一堂精彩出色的作文指导课!”作者画龙点睛´以隽永的语句亮出叙事之点,凸显文旨。
      
      三、多次点染
      
      “点染”本是绘画技法,这里指行文中让副词和与副词有关的关键词语反复出现,或抒情或议论,文字不在多,在于精,在于体现题旨。2011年,襄阳题“一言一行总关情”,副词“总”传达的信息是:关乎“情”的一言一行不在大小轻重,在于是否出自内心。有位考生很聪明,用了三个小标题——“脚步·抚摸·春晖”“眼泪·香烟更护花”“蝴蝶”“若比邻”,所写都为小事,但其巾“一言一行”都很感人,这些已经在内容上暗应了副词“总”。作者在每段结束时又依次作了“点染”——“他们什么都没有说,只有那一阵脚步声、一个抚摸,却带走我无限愁思,带来无尽暖意”;“老师,您可知,只一颗泪珠、一支香烟,却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为我们消除远方阴霾”;“不必太多言语,只一只蝴蝶、一张信纸,便铭记一生,怀念一生”。上述点染文字中的三个“只”呼应了题目中的副词“总”,六个“一”则呼应了与“总”字关联的“一言一行”,题中“情”字则贯穿行文始终。更妙的是文章收尾:“路在走,人在变,不走的总是那些温情,不变的总是有你们相伴的回忆。”看,作者两次点出副词“总”,与“总”相关的“情”字和短语“一言一行”也被作者重锤敲打,于是全文的叙述在此处聚焦,主题含量在此处浓缩,体现出考生把握和演绎考题的能力。
      
      掌握上述三种方法,你的作文定能“更”上层楼,你“也”能自信地说一声:“其实”,含有副词的命题作文设置的门槛并不难!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给力副词提挈全篇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