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企业落实质量安全各项制度

    时间:2020-08-15 08:49:17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原辅材料查验记录制度

     一、原辅材料验收细则

     1、要求:

     ①、不得使用非食用性原辅材料生产食品。

      ②、使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的产品进行生产。

      ③、所购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要有检验报告或质量合格证明,并且检验或验证的手续,记录齐全,采购实施生产许可证的产品作为原料时,要查验其生产许可证。

     ④、食品标签标识要符合要求。

     2、验收标准

     ①、白糖、杏仁、花生仁、核桃仁、食品添加剂须选用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生产的产品,要有随货同行的同批次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或质检部门监督抽检验报告复印件、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出厂合格证、执行标准,并上网查询生产许可证的真实性。

     ②、包装箱在验收时对印刷质量进行查验、核对,同时核对其检验报告合格证明、执行标准。

     二、验收程序

      ①、原料进厂后,通知质检科,根据验收细则验收,对所进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②、入库时一定要详细检查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单,生产许可证等质量证明,符合要求方可入库。

      ③、所采用的包装物必须是有质量保证的企业制造,进厂包装物一律按合同要求对其材料图案,文字、进行严格审查,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坚决拒收,合格品由保管员验收入库存放,并标识清楚,做好入库手续,

      ④、对验收不合格品,仓库不予入库,不允许投入生产使用,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管理制度》执行。

      ⑤、不具备检验条件的产品,以索取的质量证明作为进货验收依据。

      ⑥、按规定要求对包装物品材料、图案、文字进行检查,包装物必须无毒无害,符合标准要求,有合格证或检验报告。

     ⑦、原料供应部门应对材料的验收作详细明确的记录。

     ⑧、对于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一、厂区及车间环境卫生、设施、生产设备的控制

     1、设施、生产设备卫生规范

     ①、工厂内的生产设备、部件表面应保持干净,无灰尘等。

     

     ②、生产完成后,停机24小时以上重新开机前及一切必要的时候,应及时进行清洗程序,并在清洗完成后认真检查,再次确保清洗效果良好。

     ③、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操作要落实责任到人,每台设备的操作,要严格执行该台设备的操作规程。对特定的设备部件,如灌装头,在生产后应及时清洗干净,并在再次使用前用消毒液浸泡。

     ④、设备部件应存放在生产和原料包材贮存区以外的指定的清洁干燥的备件架上,并有相应明确的标签说明。各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放回指定地方。

     2、车间卫生、清洁规范

     ①、车间内的地面保持平整,无暴露的尘土。

     ②、及时更换修理照明设备,以随时保持车间、库房内的良好照明。无菌包装间里应设有紫外线无菌灯,并在停机无人员工作时保持开启状态。

     ③、严禁杜绝“跑冒滴漏”。

     二、食品原料、添加剂等的贮存、保管、领用的控制

     ①、所有的原料、包材、半成品及成品不能直接放在被污染的潮湿的表面上,这些货品应避免放在管道或设备部件下方等有可能滴落冷凝水的地方。

     ②、生产和原料包材贮存区内应保持清洁,无尘土、无积水,废料、垃圾等应随时处理,移至远离这些区域指定地点堆放。

     ③、所有的原料包材及成品都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

     三、关键控制点及生产投料的控制

     1、调制工序

     ①、饮料的调制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极其关键的环节,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在调制过程中操作人员一定要按着配制工艺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②、工作前,操作人员每天要对调制工段所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本人不能处理好,要及时通报车间主任。对于配料过程中所用到的计量设备必须要按着计量部门的要求执行,出现问题的计量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

     ③、对于配制过程中的,一定要按着要求及时检查水的温度,不得在不符合水温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配制。同时在生产前由检验部门对其水质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④、均质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及时检查均质机的均质压力,不得无故离开工作岗位。效果不好及时调整处理。

     2、灌装、封口工序

     ①、灌装、封口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它关系到产品的两项重要指标,其一是灌装量,其次是密封度。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做到人不离机,随时观察机械运行情况。

     ②、灌装时,操作人员要随时检查灌装量,必须做到产品要求的容量标准。同时在冲洗上罐时,岗位人员要认真检查罐的质量,对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③、每天工作前,操作人员要对封口机进行测试,保证封罐的折边叠边度符合标准。在生产过程中,要也定时检测。做好设备润滑工作。

     ④、下班后,要对设备进行冲洗,冲洗不少于2遍。

     ⑥、操作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灌装、封口工艺规程,并且要每日做好工作记录。

     3、杀菌工序

     ①、杀菌工序也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影响着产品的保质期、卫生质量等。同时此工序所使用设备属压力容器,因此操作人员一定要经过技术监督部门的培训,在取得压力容器的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②、操作人员要对杀菌工艺规程熟练掌握,在保障杀菌锅及其附属部件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方可操作。灌装封品的半产品要及时进行杀菌。在进行杀菌时,要随时检查杀菌锅的温度、蒸气量、压力表的压力,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③、在杀菌时,在升温、恒温、降温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调整,保障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在杀菌完毕后,要观察杀菌锅的压力,不得在有压情况下取出产品。

     四、生产现场污染的控制

     1、健康及着装规范:

      凡感染或接触过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参加工作。

     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都应穿着全套整洁的工作服装,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靴。当用手直接接触原辅料或产品时应及时清洗消毒,防止污染。

     2、生产人员及原辅材料进入生产车间应走专用通道,避免交叉污染,对于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要求指定场地分类进行存放。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

     为确保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检验员负责对出厂产品进行检查和验证工作。检验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产品的技术标准及检验规程,了解工艺流程,掌握检验基础知识,专用检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检验员的工作职责:

     1、严格按照产品执行标准要求,采用自检或委托检验的方式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和验证。

     2、出厂检验时,同一班次、同一品种、同一次投料的产品规定为一个生产批,对每批产品严格按抽样规则进行抽样,经出厂检验合格后开据合格检验报告方可出厂。做好每批次产品出厂自检或委托检验的记录,对检验原始数据及检验报告进行存档。出厂自行检验的要留存样品,留存样品小心保存,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

     3、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对违反规定的操作应及时进行制止,有权要求其返工,并向企业负责人反映问题。

     4、做好不合格品的追踪及处理工作。出厂检验发现质量问题的,及时分析原因,并分别办理返工、次品、报废等手续。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5、配合质量监督部门做好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工作。

     6、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到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及时维护,处于良好状态,及时检查及化学试剂的完好及可用性,以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

      7、检验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不得有脏污和破损现象,有不合格拒绝出厂。

     三、出厂检验中出现的不合格及时报质检负责人,按《不合格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防止由于工作疏忽而使用或向顾客交付不合格品,并避免不必要的进一步加工不合格品,及其非预期的使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进厂原料、材料及其他物资。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并归口管理,负责本制度的实施和监控,根据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负责对不合格产品的判定。

     3.2对进厂各种物资由质检处和保管员按规定进行验收。

     3.3供应部负责对不合格的进厂物资组织退货或换货。

     3.4技术部、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分析和处置工作。

     4.工作程序

     4.1不合格的判定

     4.1.1产品质量没有满足规定要求。

     4.1.2对于不合格的产品,由检验人员签发《不合格品通知单》,接收单位签字后,负责对不合格产品做出标识,并有效的采取隔离措施,在没有书面处置指令情况下,任何人不得动用不合格品,质检处负责检查监督。

     4.1.3对于不合格的采购物资,由保管员和质检部进行验收,发现不合格时,保管不签字,由保管通知供应部,供应部负责退货或换货,合格的办理入库手续。

     4.2不合格品的评审

     4.2.1对于一般不合格的产品,技术部接到《不合格品通知单》后进行记录,并填写《不合格评审结果处置报告单》,提出处置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2对于重大不合格,由技术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召开《质量专题分析会》,评审并形成《质量专题分析会议纪要》,提出处置意见,由技术部负责组织实施,由质检部进行效果验证记录。

     4.3不合格品评置的处置方法

     4.3.1返工。即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使其满足规定要求,返工后的不合格品经重新检验后可能成为合格品。

     4.3.2降级或改做他用,对于无法返工的不合格产品(对人体无直接损害),可经稍微改进或不改进降低级别或价格。

     4.3.3拒收或报废。进货产品为不合格品,供应部拒收或在规定时间内退货。对不合格品的半成品、产成品无法返工或降级改作他用,可按报废处理。

     4.4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

     4.4.1通过评审,对不合格品的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记录纠正措施,跟踪验证情况,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未查明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4.4.2由质检部建立不合格品质量台帐,定期分析,做好信息传递、质量改进工作,防止不合格品的再次发生。

     4.4.3若使用让步接收或返修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应在合同规定的情况下,注明不合格的内容并做好记录,由销售部门填写《让步申请单》,负责向顾客说明不合格的具体情况,取得顾客的书面同意,由质检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发货。

     4.4.4凡返工、返修后的半成品及产成品,必须经过再次检验并记录,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执行。

     4.4.5当在交付后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由销售人员将有关信息反馈给技术部,由技术部负责协调处理。

     5、对于不符合下列要求的产品不得出厂。

     5.1、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许出厂。

     5.2、没有产品合格证的产品不许出厂。

     5.3、计量不合格的产品不许出厂。

     5.4、没有化验回单的产品不许出厂。

     5.5、手续不健全的产品不许出厂。

     5.6、未经公司化验室检验的产品不许出厂。

     6、公司各部门严格执行五不准制度

     6.1、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入库和出厂销售。

     6.2、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投料。

     6.3、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不准生产和销售。

     6.4、没有产品质量标准,未经质量检验机构检验的产品不准生产和销售。

     6.5、不准弄虚作假,以次充好。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1、对我公司生产加工的直接危及人体健康,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产品,要立即召回已经出厂的产品,并对召回的产品进行监督修改或销毁处理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已出厂的产品召回控制3、职责公司总经理对本公司生产的缺陷产品依本规定履行召回义务,并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和必要的运输费;产品的销售商应当协助制造商履行召回义务。

     业务部收集各部门传来的有关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顾客投诉,如实记录每一细节保证生产公司总经理在产品回收上能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决定如何回应媒体和消费者,确保业务部对每一询问的回应都是有根据的各相关部门负责提供销售信息,确定不合格产品的回收方案处于业务部的控制之下。

     质部负责发现问题,对产品进行检验和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二、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操作技能培训。

     三、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培训方式以集中讲受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五、建立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

     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荣誉。特制定规定如下:

     一、接受消费者投诉,实行首问责任制,无论谁受理均需陪同到底,直到有处理结果,不得相互推诿。

     二、接受消费者投诉需礼貌接待,态度和蔼,语言文明。

     三、受理投诉须做笔录,问清来龙去脉及当事人情况处理结果。

     四、受理投诉较简单的或金额较小的,可与当地经销商联系,当事人到经销商处交涉、退款,较复杂的要报总经理,共同调解处理。

     五、查清原因后,属质量问题的,报公司生产部门,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六、属经销商违章的,在调解处理后,再根据情况作相应处罚。

     食品安全事故方案及防范措施

     一、食品安全防范措施

     1、原辅料购进按《进货查验制度》执行。

     2、产品生产按《生产过程控制制度》执行。

     3、产品出厂销售按《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及《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

     二、食品安全事故方案

     1.目的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规定出响应措施,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2.定义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职责

     3.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紧急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组织处理。

     3.2公司食品安全小组负责识别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配合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在紧急事故中对食品安全等问题统筹和协调。

     3.3销售部门负责认定为食品安全事故后,产品召回的具体实施工作。

     3.4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如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和食品安全小组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妥善处置涉及不安全产品和原料。

     4.工作程序

     4.1报告

     报告原则:公司任何员工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或越级报告涉及公司产品的食品安全事故。

     4.2报告程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公司各部门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对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4.2.1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程度、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4.2.2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4.2.3总结报告

      包括食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要封存暂扣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产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分析、调查;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产品及其原料,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立即予以召回并销毁。

     .纠正与完善

     如有事故发生,由质量管理部组织进行原因分析,编制《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针对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交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确认后予以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交事故发生部门备案一份,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事故发生后,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组织相关部门对本方案和有关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相关关键词: 落实意识形态各项制度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