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正文

    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

    时间:2020-10-14 18:33:24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篇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文中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始终坚守为民本色,说到做到,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理解和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用平凡的实际行动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弄清“我是谁”,守住共产党员的为民初心。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听民声而纳之、念民意而顺之、闻民怨而纾之、促民安而乐之,时刻不忘工作的方向所指,目标所导,初心所在。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带领人民从一穷二白,走过温饱,走进全面小康,把“人民”放在肩上,时刻牵挂着群众,没有什么力量比“为民”两个字更加气势磅礴。党员干部要坚守为民初心,经常想一想“为了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立足于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开展基层调研,从调研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竭尽全力解决老百姓的难事、急事,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就要时刻反省自己,常问自己的初心,才能筑牢信仰堤坝,树牢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本领,让“为了谁”落地生根。

    明白“依靠谁”,扛起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缔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引领未来。纵观党的奋斗史,在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个伟大胜利,无不是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得来的,党员干部要做好各项工作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配合和参与。“天下之势,常系民心;

    民心顺,一顺百顺”,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坚持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勇担时代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当疾风劲草,做烈火真金,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走稳,真真正正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党员干部要抓实抓好抓细各项工作落实,传承和发扬好伟大的民族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提高服务针对性,看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对老百姓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党员干部要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守住初心,担起使命,自觉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人民群众才会给与我们强大的工作支持,才能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找准“我是谁”,亮出人民公仆的为民身份。任何一名党员干部在地位上都是人民群众,没有任何特殊而言,“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党员干部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要首先清楚自己也是一名普通群众,要下沉一线,多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与老百姓同坐一条板凳,说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与群众唠唠家常、摆摆龙门阵。基层“小天地”,亦有“大智慧”。无论是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还是在防汛减灾的战场上,亦或是脱贫攻坚冲刺征程上,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党员干部只有时刻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将为民服务撰写在思想里、践行到行动上,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以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向往,才能凝聚民心,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凝聚着14亿中华儿女的磅礴伟力。新时代开启了奋斗新征程,历史将在我们手中延续,未来将在我们手中创造。党员干部要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干劲,顶天立地创新功,开天辟地创新局,改天换地谱新篇,勇做新时代追梦人,用实际行动坚定答好“我是谁”。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

    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更好地明白我们“往哪里去”,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才有力量源泉,才能永葆为民本色!

    【篇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六专题的第三篇文章《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对外事工作把握国际形势提出了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的明确要求。笔者以为,此“三观”意蕴丰富,内涵深刻,引人深思,其对党员干部正确把握当前国内外形势,在变局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颇有启发意义。

    当下,“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机遇与挑战并存。”党员干部应以“三观”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做实“三人”,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新局面。

    立牢悠远博大的“历史观”,做知史懂史用史的“百晓生”。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员干部要悟透历史这本宏大的“百科全书”,端起历史“望远镜”深研过去,将“史实”和“史识”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读史知史”中倾听历史回响,明智鉴今。要深刻认识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汲取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和力量,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把握前进趋势,标定发展坐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不懈奋斗。今天,历史的重任落在新一代人的肩上,今天也永远是历史的延续。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进步的“中坚力量”,要有勇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做“领头雁”,鼓足干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再续辉煌历史。

    立牢以一驭万的“大局观”,做布局落子谋势的“善弈者”。大局关乎前进方向、关乎整体布局、关乎前途命运。党员干部要培养统筹兼顾、放眼整体的“大局观”,学会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观其本质,更好地思考、把握、谋划全局,更好地认清大局、服务大局、贡献大局。“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党员干部要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识大体、顾大局,既谋子又谋势。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改革的“深水期”,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起来十分棘手。于此,党员干部更要做到心中有大局、行动践大局,不断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创造更大的奇迹,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立牢人民公仆的“角色观”,做明责担当笃行的“摆渡人”。所谓“角色观”,就是要把自己摆进去,弄清楚自己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位置和作用。为人民谋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角色定位,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实干“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强调,要“坚持不懈强化宗旨意识,解决好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问题”。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党员干部要站好自己的应站之位,尽好自己应尽之责,做好自己应做之事,立足岗位明确职责,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让初心“保质”“保鲜”,以一颗服务的“热忱之心”,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篇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文中指出,“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人民至上,是一种使命责任,是一种光荣幸福,也是一种情怀境界。作为党的干部,我们必须厚植“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担当、为人民奋斗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追求。

    坚定人民支持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党从新生到强大,一路坎坷、砥砺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动力和底气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走越近。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相互依存的“鱼水关系”,而不是“蛙水关系”,坚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永远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期盼作为我们担当作为的最大底气。

    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做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切实把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落到实处。

    坚持人民满意的“政绩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有无政绩,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有人民满意的政绩,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才有方向和目标。牢固树立起“发展为了人民”的政绩导向,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硬标准,把群众的反响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切实为群众做实事、解难题,以钉钉子精神把群众关心的事一件一件地落实好,时刻以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把“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融入到每一件工作中。

    享受为民办事的“光荣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我们应该学习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是最大幸福”的光荣感和幸福感,把实现自身价值、追求自身幸福融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把人民群众的笑容作为自己工作的无上光荣,把人民群众的口碑作为自己工作的最美奖杯,做在其中、乐在其中,努力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坚定不移进行到底,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

    涵养人民至上的“情怀境界”。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人民至上,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境界。“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孔繁森同志说:“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心怀人民,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成绩;

    只有把人民至上的意识深深地烙在脑海中,才能时刻惦记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

    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才能真正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没有让我失望,很棒!

    相关关键词: 高中英语 作文 大全 英语 初中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