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生物圈 正文

    生物教案模板了解生物圈

    时间:2020-09-26 07:54:0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了解生物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主要内容及地位: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主要内容为生物圈的范围及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由于新课程标准构建的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这一重点,因此该节内容教学的重点,不仅是使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活动,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更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而且是唯一的家园,理解人与生物圈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明确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能力目标:

    (1)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初步尝试进行资料的分析和处理。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也是唯一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

    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重要方法,在本节课中如何对图片资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和表述,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已能说出很多生物的名称、并能简单描述一些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等,也大致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还没有生物圈的概念,不知道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不知道生物对生物圈的依赖关系。

    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的学生不喜欢枯燥的语言和文字,不喜欢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但乐于观察、富于想象,喜欢讨论,也喜欢表现自己,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性,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和激情。

    2、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变以往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自我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为学生的能力发展创造条件。

    (3)摒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思想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三、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制作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课件和生物圈模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导入课题。

    通过展示课件,把美丽的夜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等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提出问题:其它星球上也有生命吗?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然后从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引出课题:生物圈。

    (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开展讨论、分析资料、角色扮演等活动,学习新知。

    1.学习“生物圈的范围”这部分内容,可在屏幕上投影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2.关于“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从地球上人口膨胀,能否将人类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丰富想象,然后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教师在屏幕上投影探究内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分析和探究。学生在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时,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把自己想象成向日葵、长颈鹿、仙人掌、牛、海豚等生物,来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及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生存下去。

    3.总结与反馈。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汇报自己本节的收获(教师要关注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疏漏的地方教师可适当予以引导或提示)

    内蒙古凉城五中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学设计

    《生物圈》问题训练——评价单

    班级:姓名:学号:备课人: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 围包括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上层

    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个家就是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

    3.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温度⑤一定生存空间⑥水

    A.⑤⑥③②①④B.①②③④⑥⑤C.④③②①⑥⑤D.⑥①②③④⑤

    4.生物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继续学习,不断探索,理智地运用科技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生物圈的 资源、空间是有限的,必须控制人口的膨胀

    B.西部大开发中,实施 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可改善生态环境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我国地大物博,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可以任意开采

    5.生物圈是指: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地球上层大气圈中分布有生物的范围;

    C.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地点;

    D.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一薄层

    6.将来的你, 如果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行.那时, 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 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

    A.氧气袋、矿泉水、各种吃的 B.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

    C.宠物猫、电脑、光盘 D.驱蚊器、盆花、照相机

    7.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你什么启示

    A.说明人类的科学 还不够发达B.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C.人类可以离开生物圈D.科学实验总会有失败的 .

    8.以下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的是()

    A.大气圈的底部B.岩石圈的上部C.水圈的大部D.大气圈的顶部

    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上千米和海平面以下千米的这样的一个区域。

    分为三个部分:的底部、的大部、的上部。

    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长评价:

    我主动, 我参与, 我体验, 我成功

    科学家将人类繁衍生息的地球称为“生物圈一号”。科学家在太空开发研究时,努力探索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是否能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供人类生存的小生物圈。科学家创建“生物圈二号”,就是想制造出人类生存的第二地球环境,为人类将来探索更遥远,更广阔的宇宙空间打下基础。

    1、为什么叫“生物圈二号”,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室怎样进行的?

    3、实验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实验计划是从1984年起,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地区,运用科技手段再造一个地球的实验计划。该计划拟耗资2亿美元,美国科学家将此工程命名为“生物圈二号”的原因,其意思是将现在人类居住的地球看成是“生物圈一号”。此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模拟地球的生态过程。这项实验是在一个占地3.1英亩(12 550平方米),大约有两个足球场的大小的、用玻璃和钢架建成的一个密闭的拱形玻璃罩内进行的。这个拱形玻璃罩从外观看,由三个圆拱形结构和一个金字塔形结构组合成的建筑群组成,有10~20层楼高,里面设置了多个连通的实验室。一些科学家将此实验戏称为“在一个瓶子中的星球”。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筑与陆地表面连接起来的一个封闭生态系统。“生物圈二号”试验的目的是:观察空气、水和废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怎样有效地进行再循环,以及评价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是否能够创造出一个稳态的生态系统,以寻找维持生存和净化环境的有效途径。在这个封闭生态系统中,设置了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还人为再造了一系列栖息地,如盐碱滩涂、沙漠、珊瑚礁、树林、湖泊、亚热带的大草原和密集型的农业;
    选用了4000多个代表热带雨林的自然物种;
    还利用了制造人工风雨的装置。该系统除了电力供应和计算机与外界联系外,其他方面均与外界完全隔绝。1993年1月开始,这个系统由8名男女科学家自愿者在密闭系统中工作两年,通过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禽和家畜进行生态试验,以自我维持、自我满足。如果发生病虫害,只允许用瓢虫和金小蜂进行生物防治,不准使用任何农药。可以说这个实验系统,已集中了当时各项科学技术最先进的成就,反映了所能够实验的所有意图和目的,科学家们尝试着循环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并维持生态平衡。例如,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则刚好相反。科学家通过不断地测定系统内部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来准确地测定并调整人与动植物的适当比例。如果食草动物过多,有可能破坏草原,他们就食用一些食草动物;
    如果某种植物消失了,他们就尝试用试管内储存的细胞重新培养这些植物,并且逐步找出它们消亡和保存的条件。这项预期进行两年的实验,在进行了18个月过后,该系统就严重失去平衡,氧气浓度从21.5%降到14%,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被迫从外部向系统内输入氧气,以便完成原定两年的实验。此封闭系统总共开启了24次加以补救,但原有的25种小动物中有19种绝灭;
    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也全部死亡,植物无法繁殖。为期两年的实验,于1993年9月26日正式以失败告终。1996年1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接管了“生物圈二号”,同年9月,由数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对实验进行了总结,这项试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即使利用人类最发达的科学技术来对地球生物圈大尺度生态过程进行模拟和控制,其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用科学技术圈代替地球生物圈是不可能实现的。

    生物圈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课前准备

    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多媒体,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从而和地球作出对比;
    没有条件的学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另外,还准备一个地球仪。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的资料。

    教学设计

    生物圈的概念

    ①学生观看生动的课件,然后根据自己在课下收集的资料,共同讨论太阳系中各星球的状况。

    ②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把一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师事先让学生们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围

    1.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确的语言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2.学生将自己的设想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评比最具创造奖若干名,日后进行一次模型比赛。

    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竞赛。

    4.教师布置学生设计生物圈的模型。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①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

    ②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和植物在各个星球上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它们对食物、水、氧气的依赖。

    教师布置学生扮演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下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

    2、通过录像、VCD的演示、老师的讲述,使学生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

    4、通过观察出血状况的录像,使学生了解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血压、脉搏,学会用血压计给同学测量血压及自己会测量脉搏,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4、通过对出血的初步护理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紧急救护的一些方法。

    5、查阅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方法。

    2、介绍最新医学动态,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通过出血的初步处理这部分教学,对学生进行自我救护和互爱的教育。

    4、通过对“切脉”诊病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通过小组测量血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所以本节成为本章重点内容的核心。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在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血压是本节的难点。解决办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入手;
    从感性入手——让学生观察血液循环的录像及VCD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挂图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

    关于《血液循环》:

    1、课上结合血液循环的录像、VCD和挂图,从感性认识入手,识记血液循环途径。先安排学生观察录像,在观察录像时,最好采用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为了使观察针对性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时,最好列出观察提纲:(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大致路径?(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地点?(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使观察明确具体,并且每观察一步都及时进行反馈,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结合挂图归纳并板书血液循环途径(见板书设计)。

    2、分析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分析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的特点来分析,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让学生自己分析,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及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完后,教师在板书结构里,把流动脉血的结构用红粉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动脉和肺循环中的肺静脉),流静脉血的结构用兰色粉笔来表示 (如体循环中的静脉和肺循环中的肺动脉)。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是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并不一定流静脉血。

    3、最后教师用投影写出下列图解并配合录像来使学生获得: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

    关于《血压》:

    联系有关医学知识,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安排几人一台血压计让学生分组实验——亲自用血压计来相互测量血压,学会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同时加深学生对血压的理解。

    在用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先介绍血压计的结构,并找几个学生上讲台来示范,演示测量血压的完整步骤及介绍如何读数,如果是老式血压计,教师要介绍毫米汞柱和千帕的换算关系:

    1mmHg=0.133千帕

    1千帕= 7.5mmHg

    学生在测量时,首先是血压计的摆放:如果两人一台,将血压计摆放在实验桌的两个同学的中央,若四人一台,则让前面的两个同学和后面的两人为一组;
    血压计带有水银柱刻度的朝向学生,不要倒放。

    测量前让学生不要太兴奋,不要参加剧烈运动,因为在兴奋和剧烈运动后会使血压升高,从而使测量的数值不真实。

    测量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保持安静,不要有任何声音,否则听不清动脉的声音。每次测量血压最好在半分钟内完成,第二次测时相隔1--2分钟,以免被测量者有不舒服的感觉。如果被测量者心理紧张,应暂时停止测量,等他恢复正常后再测,否则测量的血压不准确。冬季测量血压时最好脱下棉衣,如果把长袖卷起来会压紧上臂,影响听音。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人最好重复测量三次,记录数值,求平均值。

    血压计用毕后,让学生立刻将其右倾45℃,把水银放回壶中,然后关闭贮汞阀,以防水银泄漏。

    测量后对全班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本班是否有高血压和低血压?计算男生和女生的平均值,比较男女血压是否有差异?

    关于《脉搏》

    课上安排学生测量自己安静时的脉搏和下蹲运动后的脉搏,使学生学会脉搏的测量方法,通过不同人脉搏数据的比较,加深学生对脉搏的理解。对于“切脉”还可以结合我国古代医生最早应用于诊断疾病,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脉搏与运动的关系建议采用探究式方法进行: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 :不同的运动量对脉搏的影响相同吗?

    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假设及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如:在一定范围内运动量越大,使脉搏增加得越多

    设计实验要考虑:①运动量递进的关系,②实验可操作性,且一节课内能完成。

    具体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测脉搏,先找准桡动脉的位置(位于桡骨的内侧),测量安静状态下的脉搏在教室内进行,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个人测3次,记录数值,求平均值。为了节约时间,每次可以测30秒钟,把测得的脉搏数值乘以2得每分脉搏次数。

    2.测运动后的心率:运动结束后,立即测运动状态的脉搏。每一个运动完成后,要恢复到平静状态下才能进行下一个运动。

    3.运动地点:若到操场去测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提醒学生带好笔和纸做记录,注意:因体质差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要考虑运动项目。如果学校条件有困难,可在教室测量,运动项目可以采用深度下蹲。

    4.教学生如何设计表格(可参考书上的):

    5.教给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处理的方法:教学生如何画脉搏变化曲线图,如何统计全班的数据,画出全班平均脉搏变化曲线图。

    6.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评比,作为本次实验的一次升华。评比的内容包括:①实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②各自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否准确 ③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是否正确 ④结论的推导是否恰当。

    评比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讲评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讨论达到互相交流和学习的作用。

    7.除按书上探索不同的运动量对脉搏的影响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探索剧烈运动对身体素质不同的人的脉搏的影响:选学校田径队的、球队的学生或经常参加运动的学生5-6名,平时运动不多的学生5-6名,平时常不运动的学生5-6名做对比实验,先测安静状态下的脉搏3次,求个人平均值,小组平均值;
    再让他们分别跑300米后,立即测运动后的脉搏,与安静状态下的脉搏做对比,统计个人脉搏的变化和不同身体素质的人的平均脉搏的变化情况,分析数值得出结论。

    关于《出血的初步处理》:

    用总结三种血管的血流速度、血的颜色来学习出血的初步处理。课上可安排学生一些演习活动:由老师给出出血现象,让学生判断是哪种血管出血?并当场练习护理方法。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较多,又有两个实验,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建议用三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血液循环

    复习提问:心脏的结构:四个腔名称及与它们相连的血管

    导入:我们已学习了血液、血管、心脏,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中循环地流动。

    板书 第三节 血液循环

    一、血液循环

    (一)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所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内循环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提问:血液在心脏内如何流动?(回答:从心房à心室à动脉)

    过渡:那么血液在血管内按什么方向流动?

    板书:

    (二)途径

    1.提问:哺乳动物家兔血液循环途径有几条?哪几条?

    学生回答:有两条;
    体循环和肺循环。

    讲述:人的血液循环也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下面我们通过录像来了解人的血液循环途径。

    2.演示录像了解人的血液循环途径:

    先观察体循环:指导观察:

    (1) 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

    (2) 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反馈观察情况。

    继续观察录像——肺循环

    指导观察:

    (3) 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肺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

    (4) 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反馈观察情况

    3.演示光盘进一步

    活动一:

    1、布置课下时间进行生物调查,

    2、根据经验举例,说一说什么调查

    活动二:

    1、学生分成四到六人的小组讨论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生物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活动三:课上用一课时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指导评价。最后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

    活动四:共同探究;

    1、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哪些基本条件?

    3、影响生物的生存因素有哪些?

    4、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5、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大庆市五十五中学 袁玉芬

    教学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课前准备

    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多媒体,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从而和地球作出对比;
    没有条件的学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另外,还准备一个地球仪。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的资料。

    教学设计 生物圈的概念

    ①学生观看生动的课件,然后根据自己在课下收集的资料,共同讨论太阳系中各星球的状况。

    ②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把一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师事先让学生们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围

    1.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确的语言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2.学生将自己的设想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评比最具创造奖若干名,日后进行一次模型比赛。

    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竞赛。

    4.教师布置学生设计生物圈的模型。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①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

    ②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和植物在各个星球上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它们对食物、水、氧气的依赖。

    教师布置学生扮演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下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第一章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是构成生物圈中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情感方面:使学生感觉生物课程简单,易接受

    教学重点:

    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过程:

    一. 回忆生物的特征。

    什么是生物:1新陈代谢

    2应激性

    3生长发育繁殖

    4衰老死亡

    5遗传变异

    6细胞结构(病毒外)

    7适应并改变环境

    目的: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出本课重点

    二.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 单细胞——草履虫 结构

    目的:认清草履虫的运动和取食、繁殖离不开细胞的各种结构

    2. 多细胞——人

    介绍实例2女性生殖器各部分名称。

    顺序:卵巢开始-->卵细胞成熟-->释放-->受精-->受精卵-->卵裂-->胚泡-->三胚层-->着床于子宫-->胚胎(附胚胎的形态特点)-->胎儿(细胞的凋亡起到的作用)-->出生 目的:认清受精卵之前为生殖,之后为发育,离不开细胞的融合,分裂,分化,凋亡。

    3. 提问实例3缩手反射的过程

    皮肤表皮细胞-->感觉神经细胞-->中间神经细胞-->中枢神经细胞(脊髓)-->运动神经细胞-->肌肉细胞

    目的:认清生理活动的完成离不开细胞

    综合以上,生物的生殖、发育、运动、遗传、衰老、死亡都离不开细胞。

    三. 细胞是基础,那么基础之上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有哪些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同种生物)-->群落(不同种生物)-->生态系统(生物+环境)-->生物圈 举例:心肌细胞-->?

    草履虫-->?

    叶肉细胞-->?

    四. 余时讨论

    1.对SARS,你知道哪些? 病症,传染途径,寄生部位 2.对于AIDS又知道哪些? 病症,传染途径,寄生部位

    引导学生认识病毒虽然不是细胞结构,依然离不开细胞。

    知识点

    一、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现象。根据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鸡瘟病毒)、细菌病毒(如噬菌体)。

    (2)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细菌、蓝藻、衣藻、酵母菌、疟原虫等,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能完成相应的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繁殖、对刺激作出反应等。

    (3)多细胞生物(如人),由很多细胞构成,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在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缩手反射、人的生殖和发育等。

    总之,从生物的运动、繁殖、生长发育、应激性等方面可以说明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概念辨析: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所包含的生物范围较难区别,辨析方法可用集合的方式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提醒】 并非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9个层次

    (1)植物体不具有“系统”这个层次,一株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构成。

    (2)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细胞”、“器官”、“系统”等层次,其生物体本身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3)举例说明草履虫、珙桐、羚羊的结构层次

    个体;珙桐:细胞→个体;珙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羚羊的结构层次类似于珙桐,不过要多出系统这一层次。

    知识

    三、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原因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构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例1】 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解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但是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所以它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 b

    拓展提高

    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病毒不具有生命现象,所以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活,只有在活的培养基(如鸡胚上)才可繁殖。

    【例2】 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

    个体

    a.细胞→个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解析 作为一个具体的生物,并不一定包括生命系统的所有结构层次。不同的生物结构层次都不同。对于植物来说,由不同的器官直接构成了个体。

    答案 c

    规律总结

    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个体――→同种种群――→不同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最大生物圈

    1.酸奶中的一个乳酸菌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层次( )

    a.细胞或个体 b.器官

    c.群落 d.个体 答案 a

    解析 所有细菌,包括乳酸菌都是单细胞生物,所以一个乳酸菌属于细胞或个体。

    2.生命系统最基本、最微小的结构层次是( )

    a.生物有机分子 b。细胞

    【复习目标】

    1、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

    2、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三种微生物的结构和繁殖

    2、碳循环、氮循环过程。 【复习方法】通过知识梳理,找出自己知识的遗漏点,以便课后及时复习, 通过列表比较法、图解法帮助复习。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病毒的主要形态以及和人类的关系

    1、病毒的形体极其 ,通常只能借助于_______才能观察到它们。

    2、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等。sars病毒是 状。

    3、病毒是一类没有________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_______ 和内部的__________组成。

    4、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在寄主细胞内,病毒是以 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5、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

    6、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说它属于生物?

    7、病毒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 知识点二:细菌的主要形态以及和人类的关系

    1、下图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细菌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2、各种细菌都是由_____个细胞构成。细菌的细胞中都有、、、等结构,但没有 _____。有些细菌还有、等特殊的结构。

    3、观察细菌的形态,写出细菌细胞的各结构名称 [1] ,[2] ,[3] , [4] ,[5] ,[6] 。

    4、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主要分为、两种情况。营腐生生活的如 ,营寄生生活的如 。

    5、繁殖方式:
    繁殖。分裂时,首先进行 的复制,当环境不利时,细菌还能形成 ,非生殖结构,对、、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环境 时,能萌发出新个体。

    6、细菌和人类的关系:

    有益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害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真菌的主要形态以及和人类的关系

    1、根据组成真菌细胞的多少分为:单细胞真菌,如:
    ,多细胞真菌,如:、,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而成的 真菌。

    2、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包括、、、。其中酵母菌的形态是 ,细胞中还有明显的 和染成棕褐色的 。

    3、观察蘑菇的结构示意图,写出蘑菇的结构:

    4、青霉和黑根霉是常见的两种霉菌,从孢子着生形状和颜色上将它们区分开。

    5、真菌的生命活动

    真菌的营养方式:_______、_____ 两种。

    真菌的生殖方式: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____________进行繁殖。

    6、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有益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害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四: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促进生物圈中的_________循环。

    2、促进生物圈中的 ________循环。

    3、从图中可以看出,腐生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________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把_________分解为____ _、、后者能被绿色植物吸收。植物还要制造 _ _,为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食物和氧气。

    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着________的角色。它们不但_____了环境,而且使生物圈中的____得以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

    4、生物圈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把空气中的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 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 ,这个过程叫做 。

    二、知识整合

    4、用口诀记忆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细菌真菌很重要,碳氮循环离不了。

    有机物质它分解,水无机盐地下跑,二氧化碳空中飘。

    空中有氮谁固定,根瘤菌来建功劳。

    三、典例解析:

    1、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 解析:
    罐头在封盖前先进行高温灭菌,高温处理后细菌全部死亡,使罐内再没有细菌,因此,罐头食品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

    2、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的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相似,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d 例

    3、关于真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都有真正的细胞核 b、都是单细胞的 解析:真菌体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内无叶绿体,故营养方式均为异养。真菌中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青霉和曲霉,且大多数都为多细胞的,故不能说真菌都是单细胞的。

    答案:b 例

    4、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b、细菌细胞不同于洋葱表皮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将食品放在冰箱中防止腐败变质,原因是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 解析: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答案:b 例

    5、酵母菌比醋酸杆菌高等,主要是因为酵母菌细胞具有( ) 例

    6、“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同sars病毒一样无细胞结构 解析:“超级细菌”是细菌,其区别于真核生物的最主要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答案:a 例

    7、以下方式中不能利用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来提高土壤肥效的是( ) a、豆粮间作 b、瓜类、豆类轮作

    8、张丽对下列四种生物的结构调整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获得的结果如下表。你认为记录不正确的是( )

    生物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 艾滋病毒√√×√× 酵母菌√√√√× 草履虫×√√√× 衣藻√√√√√

    解析:艾滋病毒无细胞结构。酵母菌是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但无叶绿体。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无叶绿体。衣藻是单行本植物,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等结构。答案:b 例

    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在温暖、潮湿的的环境中,馒头表面很快会生出霉菌,而在冰箱冷藏室内的馒头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某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写了一份不完整的“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实验名称: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①实验材料:两个相同的馒头、两个塑料袋、冰箱、细绳、记录纸、笔。②实验步骤: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两个盘子中,一个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另一个放在冰箱冷藏室内。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5天,并记录看到的现象。

    (4)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条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a温暖、潮湿没有发霉少许发霉很多发霉 非常多发霉长满霉菌 b低温、潮湿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 (5)结论:霉菌适宜生活在 的环境中。

    (6) 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在本实验中设置了a组和b组,叫做 实验。

    (7)霉菌属于微生物中的 ,它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

    解析:对照实验的设计要遵循唯一变量的原则,本实验的变量时温度,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温暖、潮湿的环境适于霉菌的生活。

    答案:(1)霉菌适于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霉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5)温暖、潮湿(6)温度、对照(7)真菌、有成形细胞核

    四、分层达标检测 a类

    1、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

    2、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3、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4、酵母菌比细菌的结构高等、复杂,主要是因为酵母菌具有(

    5、馒头的蒸制和泡菜的制作分别是什么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 a、细菌和酵母菌 b、酵母菌和乳酸菌 b类

    6、夏季在下列的什么地方易找到蘑菇(

    7、下列生物不能产生孢子的是(

    8、夏天,衣服和食品上容易发霉和长毛,这是由( )引起的。

    9、细菌的特殊结构是(

    10、芽孢是指细菌的(

    (1)病毒的结构很特殊,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和 。

    (2)患有甲型h1n1流感的猪或人属于 ,战斗在对抗甲型h1n1流感的战争前线的工作人员属于 。

    (3)为预防传染,中国各关口进行严格检查,并对发热病人进行隔离。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中国所采取的措施是属于 。

    12、下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部分解构的名称。

    (2)一个细菌就是一个 。

    (3)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 】 集中地区域。它没有成形的 。相同的部分有【 】 和【 】 。

    (4)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也不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在环境很恶劣情况下变成 。

    13、看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有细胞结构但无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 ,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 ,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2)图中五种生物能进行寄生生活的是 ,能进行腐生生活的是 。

    14、下图是细菌和酵母菌共有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细菌与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 】 【 】 【 】 。

    (2)两者区别是酵母菌【 】 和【 】 。x k b 1 (3)酵母菌与植物叶肉细胞的区别是细胞内无 ,营养方式是 。

    (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酵母菌是出芽生殖或用 繁殖后代。

    (5)酵母菌与高等动物的区别是 。

    (6)此图中的细菌从形状上看属于 菌。

    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的操作程序

    ①忆,复习开始时,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忆,就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回忆所学的知识,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知识。

    ②清,“清”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联系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线——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教学信息容量的多少,分项、分步进行整理。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把知识进行泛化的过程。。

    ③析,对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中的疑难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这一环节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上。如内容较多时,可以分类、分专项进行分析、对比。

    ④练,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
    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辩析;
    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⑤结,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教学信息分步进行整理。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把知识进行泛化的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一节。人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而且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惟一家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影响还具有破坏性甚至毁灭性,所以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迫切愿望,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知识,但他们从小学的《自然》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他们能说出许多生物的名称、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七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参与游戏,进行角色扮演,喜欢讲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等以表现他们的活力,针对此,教师可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教学中体现出“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

    2.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二)能力

    1.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尝试搜集和分析资料;

    4.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五.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课题。

    老师和学生亲切谈话,让学生说说每天从醒来睁开眼睛到现在坐在这里听老师讲课,都经历了哪些事,看到了哪些生物和哪些生物有接触,并让学生说说这些生物生活的“家”的情况,然后引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家“生物圈”。

    (二)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做游戏、观察分析图片、亲身体验等实践活动,学习新知。

    1.生物圈的范围

    请同学通过讨论,说说地球上都有哪些地方有生物的生活,再让学生结合课本自己说出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问题拓展: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吗?

    问题转承:为什么生物圈中有生物,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1)承开始上课话题,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一种生物),介绍这些生物生活的“家”的情况,并告诉同学这个“家”给他的正常生活提供了哪些条件。

    (2)学生观察书上六幅图片资料,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讨论题:①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

    ②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异同?

    ③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严重减产?

    (3)做游戏:在地上画两个大小一样的圈,请男生和女生分别站在这个圈内(脚不能站到圈外),圈内所站人数多而且所站时间长的组获胜。

    (4)亲身体验:这里有盆花,来体验做园丁的感觉养花。

    总结: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也正是由于地球上只有生物圈上才为所有生物的生活提供了这些基本条件,所以生物圈中有生物,而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

    (三)通过角色扮演、联系实际,拓展新知,巩固学生对所新知的理解并拓展学生思维。

    1.问题拓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类面正面临着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不足和能源短缺等危机问题,我们能不能再寻找一个类似生物圈的地方来缓解这些危机呢?我们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上寻找呢?

    学生提供他们在课前收集的其他星球的一些资料,请几个同学分别扮演我们襄樊籍的航天飞行员聂海胜和其他星球。假定聂海胜现在想去这些星球旅行,请其他星球向地球人介绍他们星球的条件,然后让聂海胜来决定他的去否。

    2.读一篇报道《白河怎么成了“吃人”河,十年夺走近百村民性命》。让同学谈感受。

    3.让学生谈谈自己作为襄樊的小主人能为襄樊的环保做些什么贡献。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教学难点:

    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时间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

    (一)腔肠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

    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
    身体呈辐射对称;

    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
    体表有刺细胞;
    有口无肛门 。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

    (二)扁形动物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

    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

    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

    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 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
    有口无肛门

    三、练习巩固

    四、课堂小结,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水螅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主要特征

    二、扁形动物

    1、涡虫 身体特征

    2、寄生 华枝睾吸虫 血吸虫

    3、主要特征 【教学反思】: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时间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导语: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

    师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

    过渡:“大家刚才在短片中看到,医生把蛔虫,从人的肠中取出。为什么它没有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掉?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学生总结:蛔虫的形态特点 师:提出问题

    雌回虫雄蛔虫的大小一样吗形态如何?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探究新知 学习目标一:蛔虫 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 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雄虫较小,体长15-25cm雌虫较大体长15-35cm 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

    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和肠生端肛门。我发达的生殖器官 生活史: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了解蛔虫的感染途径

    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对蛔虫生活史的了解来总结,蛔虫的感染途径

    学生通过阅读,及预习谈谈蛔虫对人类的危害 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 思考预防的方法

    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蛔虫的生活世界。了解了蛔虫的形态以及生活。大家知道蛔虫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 对线形动物。那你能从蛔虫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物的特征吗?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细长;
    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角质层。

    常见的线形动物 钩虫和蛲虫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

    (2) 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

    (3) 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

    (4) 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作业: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5)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

    (6) 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

    (7) 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

    (8) 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线形动和环节动物

    一、蛔虫的形态结构

    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

    体表有角质层 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生殖器官发达

    二、感染途径 消化道感染

    三、危害

    四、预防措施

    五、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六、常见的线形动物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师: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是我们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列举出我们家园的陆地生活生活的动物都有哪些,并回忆他们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

    生:举例并说出所举例动物的生活方式和运动方式。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一看录像中都有哪些动物,他们又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

    生:仔细观察录像,并例举出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描述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及运动方式。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它们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与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那么你们知道陆地环境与水环境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吗?(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质疑)

    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观察并说出当地陆地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

    2、观察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片,并进行描述。

    3、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干燥、昼夜温差大、缺少水中的浮力、气态氧充足,以及环境复杂多变等)。

    4、概括出当地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环境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陆地环境比较干燥,湿度较小;
    陆地环境的昼夜温差比较大;
    缺少水中的浮力;
    陆地环境中有气态的氧;
    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师: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蚯蚓的? 生:湿润的土壤中,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有一定温度的土壤中„„

    师:蚯蚓有哪些特点与环境相适应呢?各小组取一条活的蚯蚓,根据实验提纲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二、蚯蚓

    实验:观察和饲养蚯蚓

    1、各小组描述采集蚯蚓的环境,

    2、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外部形态(身体的分节情况、触摸感觉其腹面的刚毛及体表是否有黏液、如何区别身体的前后端等)。

    3、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分别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对比观察其运动情况及身体的变化)。

    4、归纳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并进一步概括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练习 1.体形的观察:蚯蚓的身体呈__色、_____形,由许多____状的体节组成。有肉质唇的一端为身体__端,另一端为__端。

    2.体表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每个体节的中央。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表面。

    蚯蚓的体表(干燥、湿润),感觉(光滑、粗糙),原因是有(刚毛、纤毛)的存在。

    3.环带的观察:环带位于身体的(前、后)部,颜色较(深、浅),质地(光滑、粗糙)。

    从蚯蚓的前端到环带有__节体节。

    4.把活蚯蚓放在一张粗糙的纸上,观察其运动。蚯蚓向前运动时,身体(前、后)固定,身体(前、后)变(粗、细),向前伸长,然后身体的(前、后)固定,身体的(前、后)变(粗、细),后部向前移动。蚯蚓运动的速度较(快、慢),(有、无)声音。

    5.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其运动情况。蚯蚓(能、不能)向前运动,速度(较快、较慢)。师:谁能说一说蚯蚓有哪些特点?

    生:蚯蚓的身体是圆长形,身体分为许多体节;

    生:触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的感觉,这是刚毛,它在运动时起到支撑的作用,配合肌肉协助运动;

    生:靠近环带的是身体的前端,远离环带的是蚯蚓的后端。

    师:右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是否感觉有黏液?知道为什么吗? 生:有黏液。

    师:蚯蚓的体表比较湿润对它有什么意义吗? 生:讨论思考后回答:可能与蚯蚓的呼吸有关。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师:对,体壁干燥的蚯蚓会因为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那么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使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了吧。

    师:你们知道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何意义吗? 生:使身体的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师:谁能描述一下蚯蚓的运动情况?

    生:在粗糙的纸上蚯蚓身体变粗变细,往前蠕动。这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的固定和支持作用有关;
    在玻璃板上蚯蚓身体变粗变细,但很难往前蠕动;
    在粗糙的纸上蚯蚓身体的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运动的要快,因为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起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师:实验结束后你们准备怎样处理蚯蚓呢? 生:放归到适于它生活的湿润的土壤中„„;

    师:除了蚯蚓外,你还知道哪些环节动物? 生:水中的水蛭、海边泥沙中的沙蚕„„

    师:你们能否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生: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师:接下来请我们看一段录像(教师播放蝗虫的录像),请注意观察生活状态。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蚯蚓 【教学反思】: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什么是软体动物,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们周围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道动物是丰富多彩的,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原始社会 , 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是怎样的 ?

    2、农业社会 , 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是怎样的 ?

    3、工业革命以后 , 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是怎样的 ?

    4、现在 , 人类是如何认识自身与生物圈的关系的 ? 学生自由发言 ,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1、原始社会 , 人类依附于生物圈 , 人与生物圈保持总体平衡。

    2、农业社会 , 人类开始主动改造自然 , 但对环境影响很小 , 基本保持生态平衡。

    3、工业革命以后 ,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 , 同时 , 人类的破坏性活动也超出了生物圈的自我调节能力 , 人类开始遭到来自大自然的报复。

    4、现在,人类开始反思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生物圈 , 也得益于生物圈。

    总之 , 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十分密切 , 所以我们要重视环境 , 保护环境。

    在此基础上 , 调查“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得出结论 , 加深学生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 二 ) 探讨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 教学程序 :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感受音乐内涵——师生总结归纳 ) 我们刚才调查了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 , 大多数同学比较关心环境 , 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 , 那么 , 我们该如何关心和保护环境呢 ?

    请同学们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

    1、保护环境 , 保护生物圈是国家和政府的事 , 与我们学生无关。

    2、保护生物圈 , 我们应该怎样做 ? 参加哪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活动 ? 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 播放课件里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师引导形成以下观点 :

    1、.保护环境 , 保护生物圈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事 , 与我们每个学生 , 每个公民都有关系 , 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 , 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2、保护生物圈的最基本方法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 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例如 , 不随地吐痰、不浪费粮食、节约用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等 , 力所能及地多参加一些环保活动。例如 , 植树造林 , 宣传环保知识„„

    ( 三 ) 生活垃圾的分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每天都会产生许多生活垃圾 , 这些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 请同学们想想 , 自家早平时都有哪些垃圾 ? 你们是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的呢 ?

    (学生自由发言 ) 再请同学们想想 , 这些垃圾有没有分类的必要呢 ?

    (先让学生小组代表发言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的探究结果,然后出示课件上的资料,最后师生总结:)

    生活垃圾有进行分类处理的必要 , 因为垃圾有的可以被自然降解 , 有的不能被自然降解 ,不能被降解的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 ,并且,有些生活垃圾对我们是有用的,可以回收再利用。

    所以 , 对垃圾有分类处理的必要。

    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看 , 生活垃圾可以分为 : 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危险有害垃圾。

    ( 让学生说说平常所见的垃圾各属于哪一类 , 加深学生对各种垃圾分类的了解 ) ( 四 )垃圾的处理

    我国对城市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呢 ?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目前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采用焚烧、填埋、堆肥三种方法。如菜叶、剩饭菜、果皮等不可回收垃圾可用堆肥法处理 , 体积大、重量轻的生活垃圾用焚烧法处理。

    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 , 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1979 年我国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1983 年又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 而联和国环境署又把每年的 6 月 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目的是为了呼吁人们要重视环境 , 保护环境。

    课堂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了 :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 我们的生活必须依赖于生物圈 , 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 , 必然会遭到生物圈的报复。因此 , 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课堂练习 : 课后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 一 ) 人类发展与生物圈的关系

    ( 三 ) 生活垃圾的分类

    ( 二 ) 探讨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 四 )垃圾的处理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必修1第1章第1节

    陈丽芳

    从生物圈到细胞 教 案

    福建师大附中

    陈丽芳

    课标要求: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教材介绍。

    学习方法:理科:课前预习相关章节的知识并完成课外练习册的预习部分,找出在自行学习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堂要求认真听讲,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可以将笔记工整的记在课本对应空白处,此外,每位同学准备一本笔记本,B5大小,用于归纳章小节,积累错题,粘贴实验报告等,课后完成课后练习及练习册相关内容。文科:将笔记记在课本对应空白处。

    学分认证:本课程的模块考试成绩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考试卷、实验报告、细胞模型,学生课堂汇报。

    章节引入:

    师: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细胞吗?需要借助哪种仪器来观察? 学生回答。

    师:关于细胞的研究已经有了300余年的历史,最近50年更是进入了分子水平,也就是在比细胞还要小的层次上进行研究。比如说植物的组织培养,通俗的说就是利用单个植物的细胞培养成为完整植物体的技术,克隆羊多利我们都很熟悉,它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来实现的,此外,科学家们还能将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DNA进行切割和拼接,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转基因生物,比如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实验动物体内获得会发荧光的动物。

    1 / 3

    教学设计

    必修1第1章第1节

    陈丽芳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说,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细胞吧。首先我们来探讨生命活动和细胞的关系,大家知道的生命活动都有哪些?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说出生命的特征。

    教师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都有新陈代谢的作用;
    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师:以上是生命的六大基本特征,这些生命活动与细胞有什么关系呢?能否脱离细胞这个单位单独进行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实例并回答课本的几个讨论。

    实例1: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1.草履虫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

    2.正在进行何种生命活动?还能进行什么生命活动?——正在运动和分裂,还能呼吸、摄食、生长、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结 论: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实例2.人的生殖和发育

    在你和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精子和卵细胞。

    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图示)——胚胎发育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结 论: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生长和发育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

    实例3.缩手反射

    结论: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以上生命活动都与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有关系吗? 学生自主发言。

    师举例: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结 论: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其死亡 。

    师:请大家通过一两句话来总结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提问。

    师小结: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即使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既然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那么这个基本单位是怎样逐步构成生命系统的其他组分的?整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都有哪些?

    学生阅读图1-1回答问题: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

    2 / 3

    教学设计

    必修1第1章第1节

    陈丽芳

    教师以课本图示为例,简单介绍各层次的构成,重点举例分清种群和群落两个概念。

    师:以上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从细胞到个体可以体现生命的进化历程,个体到种群再到群落体现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从群落到生态系统到生物圈的层次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

    1、如果把图中的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组成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换成一棵松树,一只草履虫又会怎样?

    人: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松:缺少了系统这一层次。

    草履虫: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哪一个?说明你的理由。

    细胞。1)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这一层次上的。2)生物体内的细胞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3)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系统吗?如果是,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的。

    小结

    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 / 3

    教案设计模板生物(共13篇)

    生物教学教案模板(共18篇)

    生物电子教案模板(共20篇)

    微格生物教案模板(共10篇)

    生物教案模板教学准备(共17篇)

    相关关键词: 生物与生物圈知识梳理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题 生物圈中绿色植物课件 第一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相关热词搜索: 生物圈 教案 模板 生物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