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高考作文例文

    时间:2020-08-11 08:06:0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2009高考作文

     “一”与“二” 69

     郑板桥的书法古来就受人追捧,因为它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有人称这种作品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一”与“二”,一横之差造成了天壤之差别。

     “一”是创新之举,“二”则含有跟风之作的嫌疑。郑板桥作为开创的第一人,其革新精神可见一斑,可之后的摹仿者却大多无名。不难发现,创新作为“一”,不仅能使大众眼前一亮,更是作为开路先锋而名留青史;跟风者则如沙砾,风一吹便不见踪影。从易中天的“国学热”开始,多少追随者蜂拥而来,最后却摔了个鼻青脸肿?可见,这小小的一横让这两者间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心态平和,“二”则心浮气躁。郑板桥书法时未想板桥体能为他带来荣誉,这是“一”的精神。“二”则是拼了命地也要跟在“一”后面,搭个顺风车,狠捞一把,这种心态本就是不可取的。从“超级女声”的盛况空前到选秀节目遍地开花,低俗之风蔓延荧屏最终清冷收场;从“魔术热”一夜风行全中国到如今魔术节目轮番登场导致收视率节节下滑,不禁让人感叹:这究竟是谁之过?但也正是因此,才使“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得以留存。

     “一”是“阳春白雪”的孤独,“二”是“下里巴人”的热闹。郑板桥书法之时面对多少白眼?但最终惊艳世人,使当时的人们竟相效仿?热闹对于“一”来说来得太晚,总是在经历痛苦后才能获得。对此,整个社会是否该有所反思?在极力吹捧扶不起墙的“二”的时候,为什么不去鼓励“一”遍地开花呢?在国人感叹诺贝尔奖始终与我无缘时,为何不思考那些“一”的科研环境究竟如何?因为毕竟,能不朽的还是那个“一”啊!

     曾经有一位诗人这样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此时此刻却与“一”是如此契合。板桥所书的不仅是板桥体,更是写下了“一”的辛酸、苦闷与无与伦比的伟大。“二”在此时此刻已成为了渺小的尘埃。

     同时,我也并不反对在继承“一”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开创出另外的“一”,我所反对的只是一味效仿罢了。

     “一”与“二”,谁料到过这短短的一横成了一道天壑?

     不泥于本 68

     板桥书法与其说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倒不如说融隶合楷,变古为今,也只有这样才能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之感,故西方称“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即使不能称其绝世,也绝对在书法史上占了一席之地,且永远不会被抹灭替代。

     追问因由便是他以书法之本为本,而不泥于本。

     这类大家其实不少,尤其在书法界本身,板桥并非一枝独秀,就说苏黄米蔡。如果写出来的字都如出一辙,那就不会称其为大家了,之所以有此称谓,是因为各人各有春秋,少了任何一位都是书法艺术界莫大的损失甚至是悲哀。而大师们都是染尽水缸,才得真谛,本是一样的,而变化是不一样的——这才是基于本,不泥于本!

     但是,要绽放出奇葩,首先就是不能忘本舍本。

     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就有过“本”的论述,“呼尔而与”、“蹴尔而与”的嗟来食,不要说路人就连乞丐都宁死而不受,但一遇到“宫室之美”、“妻妾之春”,“所以穷乏者得我”就加另钟。这就是失了本,这个本就是礼与文可见外世所染,贤者也会忘本,固本不易,但更需坚持!

     明朝诗常被称唐朝赝品也是因为失了本,但不同的是,本不是被忘了,而是被会了,被曲解了。他们认为诗应以唐为本,不须添加修改,更不可自我变通。这就完全违背作诗之本——诗歌会为事而作啊!可以本不只要固本,还要更有远虑!

     寻本应随时代而寻,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就需要不泥于本而求变!

     同是作诗,宋朝人就探索到些门道。尽管诗盛于唐,但到后期都变得无病呻吟的华丽外表了。这时宋人就鉴唐诗而观后路,这绝不像明朝人的唐为本的谬误,而是通过唐诗的变迁而追溯到了诗的本从而发展出以理入诗的特点,即使回不到巅峰,也是有一席之地的“板桥体”。

     不泥于本就要寻本,知本而立本、固本。

     不泥于本才能有独、有特、有致、有韵。

     如此才能古为今用,既不负前人之望,也不会误后人之途。对于现在的文化建筑保护,超女秀男的成名都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共性与个性 69

     在这个讲求追逐个性的年代,标新立异成为年轻人蜂拥的时尚。这样看来,郑板桥似乎是这拨时尚大军的先驱,标新立异的背后是每个年轻人渴望成功的梦想,可我们却并不一定掌握这种潮流的精髓。

     我们往往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共性与个性在很多人看来是U型磁铁N极两端的相互排斥。其实不然,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盲目的追求个性只会使自己误入歧途,就好比青少年的犯罪,大多就是因为在追求个性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追求个性的终点是为了博人眼球,靠突显自身的与众不同来获取他人的肯定,而并非为了出风头,靠身边人的惊讶来满足自身无知幼稚的虚荣。

     郑板桥作品的特点就是对于共性与个性最好的诠释,或许他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在整体上却错落有致,他在创造了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的“板桥体”的同时,也让欣赏者感觉别有韵味,赢得了“大家”的美名,若是郑板桥在作品中只懂得一味注重个性,却不知整体的共性,那只会造成他人的视觉疲劳,更不会有书法家的称号。

     而对于现代人,共性又何在呢?大范围来说是一个社会的规章制度,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是无法超越整个社会去从事任何活动的,千千万万的人组成了这个统一的社会,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展现个性的同时也应该尊重这个统一的集体,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也正是因为违背了这样一个统一的整体而造成的。

     而对于存在在这个社会的个人来说,散发自己的个性有时候就像写散文一样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每一束耀眼的光芒都是自身个性的表达,而这些光芒都是从统一的中心所散射而出。这个中心就是你个人的精神,精神的追求必需得到统一并形成共性才能指导自我个性向着理想的目标发散。若是个性无法得到统一,一阵乱箭过后,目标的耙心依旧遥遥无期。

     初看“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不能没有一个,也不能有第二个,逐步思考,我认为这个“一”不能单纯的是量词的解释,更应该是一种统一,一种共性。

     个性终究要回到共性中并在共性中得以释放,你可以“放肆”,但一定要知道,你的“放肆”是为了什么。

     不可无一 69

     郑板桥的书法俗称“板桥体”,非隶非楷,非今非古,却成一绝,实因其打破常理之“怪”,字由心生,字之怪其实映射出的是板桥个性才华中不羁世俗之怪。“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的既是板桥之字,更是郑板桥这样的怪才。古时如是,今者亦然。

     那么“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二者并重吗?在我看来,不可有二只是附加限制,真正重要的,是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并非扼杀后来者怪才的出现,是说类似于郑板桥这样的怪才不宜过多。确实怪才偏门的过多出现会在文化和教育上引起误解。去年清华大学降分60录取少女作家蒋方舟就是高等院校向“怪才”伸出橄榄枝的典型事例,是否会引起传统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的颠覆呢?答案自是否定的。因为在占大多数的主流文化者面前,“怪才”们无疑是弱势的。既称“怪”,则必是大部分之外的少部分,他们的出现会对传统的观念或标准产生变化或调整,但必然构不成颠覆性的洗牌,误解会产生,但并不可怕。“不可有二”不应理解为对后来者的封束,而是在“不可无一”的鼓励基础上对主流文化的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削减“怪才”的出现带来的对文化理解上的误判,带来文化真正的繁荣。

     正如上面说到的,“不可有二”的强调是基于在“不可无一”的基础上的。因为“不可无一”表现出的是一个宽容、多样、充满活力的文化环境,“不可有二”则是对这一环境的完善,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正是切中清朝思想文化专利的弊病。因此,对于“怪才”的包容与接受,进而理解,是一个开放、民主的文化环境的必然要求。还是讲蒋方舟,她的出现不正代表着教育招生模式新的可塑性,代表招生方式的多源化、公平化吗?怪才的出现,带来的必是社会的思考与逼问,真理越辩越明,就在这种全社会式的思考中,文化的价值更得彰显,文化的活力更得发扬,“不可无一”不但给了“怪才”们发挥价值的机会,也给了整个社会一个新的百家争鸣,认识文化的机会。

     但不能忽视的是,社会上一些所谓“怪才”实则只有一件哗众取宠的外衣,包裹着庸碌的内心,“大禹捪外情”、“满安非才女”等论调不绝于耳,所以在鼓励“有一”的基础上也要睁大双眼,看清“才”之为“才”的根本,有“不可有二”的校正、保证文化的干净与美好。

     “于无声处听惊雷”,自珍先生期待的人才惊雷已然炸响。“不可无一”的理念必将让这宽容、多样的文化天空更添活力,培育更多时代的“惊雷”。

     小论“奇” 67 语言华丽而内容实

     板桥的书法,以奇字闻名: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歪歪斜斜的姿态,竟有错落有致的韵味,使人见之难忘。奇,是各类艺术中的独特审美体验,不同于中规中矩的方正,不同于金缕错彩的华美,而是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美的形态。

     自然,艺术之奇气,并不凭空生出,而自有一番磨难在。

     梁衡笔下的奇松怪柏,受雷电之摧残仍不倒下,焦黑的枝叶上竟能生出郁郁葱葱的新叶,堪称生死相依,轮回再世的奇景;司马迁之无韵之离骚,文章奇气前无古人,后鲜来者,与他少年游学五岳,师从董仲舒,长时受到酷刑而酿出满腔怨与恨,才与气是分不开的。奇,虽乍显于人世,惊起一滩鸥鹭,但正如板桥习隶书及行楷,烂熟于心后才幻化成属于自己奇特的笔法。虽然有无根的飞来峰自天上来,但许多奇景奇情与在磨练与苦难中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有人说,板桥的此类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正是这种不可复制性,或者说复制便成庸品的独特性成就了他艺术史上的伟名。而保护这种奇景,需要的是后人自我的创新与继承。再写“板桥体”,再画“残墨断笔”,就成了无可救药的效东施者,而奇情奇景带给人们的另一优势便是鼓励人们不断地跟随他们的脚步走自己的路。对于奇的欣赏,才应建立在学精神,弃皮毛的基础上。

     奇的背后,并不是刻意追求奇的效果,而是有真正的人生体验。

     现在的社会中,猎奇的心态导致许多刻意追求奇的现象:芙蓉姐姐刮起的一阵“审丑”之风,各类火星文凭空出世……殊不知,并不是鬼画符便是“板桥体”,躺倒不干就是无为而治,饮酒寻欢便是魏晋之风,而奇,真正的奇,是有着独特人生及艺术品味,尝尽人生五味,而用独特的手法表现出来的作品。郑板桥以白纸糊窗,听小蝇咚咚飞来如撞鼓一般的响声,看怪竹奇枝映在窗上的倒影;魏晋名士,饮酒为乐,死便埋我,是另一种不处于昏恶的政治环境的柔性斗争。可以说,有奇景、写奇字、画奇画、联奇句的背后,都有作者的风骨在,断不是随意涂抹而成的。

     奇,不同于求怪求变,而急功进利而成的混合物,而是由苦心经营而成的独特的美景。当我们再看一篇“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板桥诗画时,能看到他一颗拳拳的,追求艺术的心。

     全者为上 67

     细节与整体,两者彼此对立,却又互为联系,孰轻孰重,人各有其独特见解,于我,应是全者为上,整体为重。

     为何?

     细节固然重要,但一砖一瓦为的是建成那一座座高楼大厦,一城一池,求的是夺下这一个国家,一字一句,要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文章,若无整体的赏心悦目,若无全局的运筹帷幄,即使再为精彩的细节,也无法让人眼前一亮,而达成所愿。

     可是,似乎当下并不赞同我的观点。《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路人皆知,注重细节,追求细节,仿佛细节的把握决定了成功的命运,整体已若所逝之水,全局已然不再被关注。这样,一定永远正确吗?

     不,因为很多时候,人们不在完善细节,而在完美个体。他们将整体剖开,在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上咬文嚼字。如若把“板桥体”呈于眼前,那一个个字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岂是书法作品!如若把鲁迅的文章逐字逐句,想必也有许多词不达意,言语不通之处吧。但以总体观之,歪歪斜斜的“板桥体”竟错落有致,朴实简单的字词在鲁迅如此笔下却有那无尽气势。因为个体只呈现一处,而整体能呈现那真正的灿烂与匠心独运。

     整体带来的力量远比个体强大。隋末唐初,各路英雄云集一时,为何唐太宗李世民最终完成一统,因为他竭诚以待下,使秦叔宝、尉迟敬德、房玄龄等人合为一体,饶是宇文成都无人能胜,单雄信英姿勃发,只因他们各自为战而功败垂成。即使唐太宗无如此强将,但把握整体,想必也定能取得胜利。

     推而广之,全者而上,注重全局,而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毛泽东就是如此去做,虽只拥有农村之地,却打败了占据大城小市的对手,只因其全局观之,此时,细节已不再那么重要。

     并不是每一个都能像郑板桥般大巧若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毛泽东般大智若愚,“板桥体”的书法,“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是全者之上的顶峰之作,难以复制。但学不到其十分,可得之其一分,无论学问或是事业,无论生活或是比赛,全者为上的信念当沉于心中,才能让你达成所愿。

     人生如棋,一个好的棋手永远不会执著于一子得失,因为他的心中早已有一份蓝图而成竹于胸,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以这全者为上下出自己精彩的棋局。

     个性与共性 68

     郑板桥的书法,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其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就此而言,这既是个体与整体的完美融合,更是艺术本身个性与共性的高度辩证与统一的体现。艺术作品中,单体之间独具有个性,各不相同,而其整体的融合则表达了共同美的展现,是对艺术性灵之美的共同追求。个性是对完美共性的修饰与铺垫,而共性中展现出的性灵之美,又引领我们更深入探究其每个个体所具有的个性。

     众所周知,艺术是“我”,每一部艺术作品都应其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个性,方能使该作品显得独具匠心、独树一帜。板桥的书法作品中用隶书参以行楷,因而使其显现出与一般人或隶或楷的不同。书法如此,板桥画竹又何尝不是如此。史可法(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故作画前心中建立柜架,所作之竹浑然一体。而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是漫无目的的胡乱作画。“胸无成竹”故所作之竹气韵显现淋漓尽致,只因其不会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之中,从而使得竹更好地体现其气韵,同时又独具其个性,成就了板桥之竹的美名。由是观之,追求艺术的个性,要参照古人,同时又不能一味效法古人。史可法和郑板桥之竹各具个性故而有所成。倘若他们一味效法古人,又怎么会有这些不朽的艺术作品呢?艺术是性灵的陶冶,性灵本身具有个性差异,因而它与说教无关,千篇一律当然就难成精品。

     与此同时,艺术表达的又是人们求真、而善、唯美的高尚追求,在体现个性的同时,对于艺术真善美的追求即为艺术共性的体现。书法作品虽然各具特点,或隶或楷,但是给予观者的感受都是浑然天成,美感无限的。因而突显个性并不意味着完全崇尚和追求个性。艺术作品中本身应体现的,仍旧是对于美与善的高尚追求。

     个性与共性应具有高度的辩证与统一。每一个局部的个性都应为整体的美而服务;而整体对于美的追求又引领个体在奔放自恣地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个性的同时时刻不忘记自己的本源,不忘记自己来自何处,又归向何方。也许这对于茫茫人海中浮躁不安,无所适从地追寻着个性的我们,也具有引领与启示作用吧!

     有心莫共花争发 61(二类上)

     郑板桥的书法,一向是书法之林中特立独行的典范。你看他的字,前无古人,而他毕竟是写了出来:单字看似歪斜滑稽,但聚拢到一起就和谐有致,越看越有味,配在他那苍翠秀美的瘦竹之上,更显雅致。

     常说“见字如面”,那些看似幼稚的字,仿佛是他“难得糊涂”时的漫笔,但若往深了品味,便能读出“一枝一叶总是情”的深刻。板桥是这样独特的一个才子,豪爽放羁却又心系百姓,后无来者,他已是历史上一面独特的旗帜了。

     有人评价其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是呀,倘若人人都钟情于颜柳之工整,风格趋同那就势必少了创新,少了独特的光芒。板桥是独特的,再不可能有第二个他。而他的不拘泥于临摩古书独树一帜的做法,是否也能给我们启示——倘若有心,那就莫共群花争发,而是找准自己的方位,绽放一份独特的美丽。

     追求独特,拒绝人云亦云的平庸,因为每一条生命都因与众不同的五彩光辉才使世界绚烂多姿。正如诗歌的王国里既要有浪漫梦幻、雄心壮志,也要有沉郁悲伤,加之清新灵秀的小诗才显得博大精深、风景万千;也若绘画的海洋中要有西洋画的精细逼真,又一定要添以中国画的飘逸潇洒才能波澜壮阔。我们不能一味求模仿,而丧失了最珍贵的独特。如果不是追求化用唐宋诗词中的经典,明清的诗歌何以黯淡无光?而正是在习画之初靠临摩养成基础的扎实又最终跳出条框有所创新,书画史上才跃出了一个个举足轻重的大家,如黄宾虹、齐白石等!

     我们可以从模仿中找感觉,垒成起步的阶梯,但是要记得,最重要的是跳离阶梯,这样我们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广阔的天空,释放自己丰硕的才华!

     有时,我们可能会迷惘,看着拥挤的人群,却不知自己的方向在何处。别慌,想想紫荆的“含芳独暮春”,造就了春日尾巴上一道靓丽风景。想想菊花“蕊寒香冷蝶难来”的孤傲清高。想要独特,那是需要多大的努力与付出啊!别怕,既然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是来搏斗、来奋斗的,如巴金所说,要冲破激流!冲流出自己的一片光洁柔软的沙滩,那里的世界更为辽阔。如果放弃拼搏,我们会汇入时代的洪流中,归于平庸,而让独特之光无声息地熄灭。

     那么,让我们抱着一颗追求独特的真诚的心,来尽情书写生命吧。莫共群花争发,而是勇敢地一枝独秀!人生的追求在这“一枝”中流光溢彩!

     独特之于集体 68

     人生五指各有不同,即使是在一只手上也存在五个不同的个体。“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即使多般类似终究也各有不同。独特性对于生物来说尤为重要,试想若有两个相同的存在那其生存的意义便有待考量了。可独特对于集体的意义却也有所不同。

     双刃剑的故事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凡事都有两面。滥竽充数的典故不仅是对这位吹竽者极端的讽刺,更多体现的却是不良独特性对于集体的危害。试想一颗屎之于一锅汤;一滴墨之于一白纸的危害,不难想出集体的成功需要每个个体的努力。看看板桥的书法,精髓就在每个歪斜的字组成整体之后的美感。的确他的书法独一无二,而他的每个字也各不相同。集体的成功需要每个个体的付出,可同样每个个体不良的独特性也危害无穷。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独特性之于集体也有不可抹杀之美。也许有人会认为千篇一律是种美,而我却也以参差不同为别样美。看看板桥笔下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美,良好的独特性只会为集体加分。长短不同的五根手指才使我们的手灵活有用;大小不同的树叶才使树木立体而丰盈,在苏轼的笔下,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才引人入胜。关键在于这种独特性对于集体是否是良性的贡献。

     可见如何正确对待每个人的独特性有多么得重要。看看古代历史中多少人拔除异己的行为无疑也是否认别人的独特性的存在。庞涓嫉妒孙子致其双腿残废,李斯不愿让韩非与其同朝为官致其被杀。可悲之余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利用不同的独特性为同一个集体服务。二人齐心齐力断金,不同的个体只要往同一方向努力是会有成倍的功效。知音的故事为人动容,可真正难得的是对于同伴的理解与包容。也许一旦我们的独特性作用发生了南辕北辙这般完全相反的效果,那这种独特性就对于集体帮助不大。

     现在回想闻一多的名言深感有理:“个人之于社会好比身体每个部位之于全身,要想身体健康不用说每个部位都要良好。”独善其身并求得自身修养的提高在培养每个人的独特性来说尤为重要。不仅避免了不良独特的形式,在修行中体会合作的意义也会对每个人的生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都是不同的小水滴,只是我们的目的都是大海。

     独·特 67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板桥体”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看似歪斜,但其错落有致,别富韵味的本质成就其独特,促就其唯一。反观娱乐至上、快餐式文化大行其道的今日,请容我高呼:共筑我们文化之独特!

     文化的创新与境界造就文化形式的独一无二。这从近来“红火上海滩”的海派清口中可见一斑。周立波的表演形象生动,动用了多元表现手法演绎了他眼中的上海与30年。他的表演形式粗看来,只是把握于恶搞与幽默的平衡度,给人们带来欢笑,但凝心驻听,从深入浅出的语言里,我们听到的是他对改革开放及自身丰富阅历的投注与思考。我们感受到的,是他深深立足于海派文化,提取历经浮华变迁后的本土历史与文化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及思考。笑声过后,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滑然而过的感慨变迁与对生活的思索与体悟。可见,其海派清口的独一无二,正在于对文化素材的创新与扬弃,凝练与升华,构筑了为人所欣然接受的独创的文化形态。

     文化的特立独行与长久的立足更在于文化取向的把握。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式微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然对立于时代车轮之前。可喜的是,如《百家讲坛》的出现,重唤起人们对传统经典的重拾。诚然,对其“灵魂是娱乐”“异化传统古典学”的骂声也“积极响应”。以我之见,正是《讲坛》对大众文化心态与文化取向的把握引发人们关注与喜爱。近年阐述经典的例子不胜枚举,深宅大院中的文学论坛也“不绝于时”,而正是《讲坛》中讲者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讲演众情节,生动地推动使得《讲坛》盛负广名,红及一时。但更重要的是,凭借一时的特点独行毕竟无法长久立足于大众文化的地平线。《讲坛》终是文化产品,需要重持其本真的文化内涵与再创造,成就其“花红依旧。”但归根结底,《讲坛》的成功生于其针对大众文化心态所导引出的正确的文化劝喻与引导,使得在众生浮躁世风盛行之时,能一品诸子百家共鸣之盛况,一尝《三字经》中的哲思与生活智慧……特立独行,鹤立鸡群,终究应以大众为土壤,方可造就文化产品之特殊、文化取向之正确、文化传承之永久!

     诚然,文化的独到与特立独行并非是一味求新求异,而是在这个浮躁社风下,在多元文化冲击前,立足于我们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扬弃之举措,协以文化取向之掌握,使我们的传统文化独到于本土、特立独行于世界,成就文化之独特!

     只因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个性需张扬 66

     世界上有六十多亿片叶子,却未曾有一双是如出一辙的,同样有六十多亿人,为什么要强求个体生命的相似呢?因而在为人处世、为学、兴趣方面我们需要个性。

     板桥的书法,兼隶与行楷为一体自成“板桥体”。这看似有些古怪,实则是板桥先生在张扬自己的个性,也因此决定了他的作品能为后人争相收藏。再看看那些临摹他书法或者模仿米芾、鲁直、颜公之类人,他们正是因为埋没了自己的个性,一味追求他人,即使找到了名家的神韵甚至习惯,亦不过是“××二代”。故曰:“仿名家者死,超名家者达。”

     艺术方面如是,为人处世亦如是。以板桥先生为例,他与当时七位文人并称“八大山人”或“扬州八怪”,以特立独行的“怪”闻名遐迩。“怪”正是张扬个性,故而为后人津津乐道。纵观华夏历史,竹林七贤,谪仙,乃至文坛怪杰徐文长,哪个不“怪”,也正是因为他们为人处世的怪,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后人记住了他们,故而人过留声。

     子曰:“告诸往而知来者。”身处现在的我们亦需要张扬个性,就如周天王的“我知道我是周杰伦,这比什么都重要。”

     不过,张扬个性不代表荒谬地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仍以板桥先生书法为例,单个字歪歪斜斜,整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字如其人,板桥先生虽极度张扬个性,却与主流甚至大流保持了很和谐甚至很融合的协调,这种个性的张扬使整体更加绚烂,更加耀眼,此乃张扬个性之极妙境界也!

     反观我型我秀舞台上的师详,无所不用其极地搞笑、搞怪,有些媒体美其名曰:“张扬个性。”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在一个歌唱活动,以非音乐形式搞怪,这不过是一种不切题的标新立异,何谈创新个性?

     故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关键时期做学问的学生而言,在往后的生活中应该需要创新,张扬个性,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追求自由的学术之风。不过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如:“周瑜是不是帅哥,曹操和诸葛亮是不是情敌这种毫无意义的方面,去张扬个性,实则浪费生命。

     总而言之,个体生命的价值在于内在价值以及个性地释放,一种有的放矢地释放。

     使命诚可贵,个性需张扬。

     镌刻属于自己的签名 66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

     郑板桥的这一“板桥体”,已成为其自身的象征,为人津津乐道。它犹如镌刻在长幅历史画卷中的签名,属于郑板桥的独一无二的“签名”。

     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签名”。

     要让自己拥有这样一个“签名”,首要的条件便是新奇、独特。李白的诗词之所以历经千百年仍然为人所传诵,正是出于其诗词中那种无与伦经的独特韵味。飘逸、洒脱,正是这场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后胸中自然而然迸发出的气概,才能吟出上千首脍炙人口的名作。不羁洒脱的诗词风格为青莲居士赢得了“诗仙”的美名,让属于他的这一“签名”在盛唐乃至众多朝代的诗史上都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什么赋予他如此独一无二的地位?正是他那自成一派的气质风格。

     而独特的产生却也不是凭空创造,肆意而为的。郑板桥的“板桥体”借鉴了隶书和行楷,融合而成;张大千的绘画作品融入了中国画的构图与西洋画的鲜艳色调形成了其独特的绘画风格。无论你想到何处镌刻这样的“签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长河中的瑰宝任你借鉴,古人的智慧无疑是伟大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镌刻出更耀眼,更绚烂的“签名”。而凭空想象虽也可取,但大多数时候却会产生让人哭笑不得的后果,万户制造“火箭”的结局正是给予我们这样的教训和借鉴。

     同时,我们在追求独特时也要考虑独特的合理性与接受度。“板桥体”单看似歪斜,总观却别有韵味,这便是成功的独特的先例。又如中国为解决港澳台问题而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政策,考虑了中国国情,既能很好解决问题,又维护了祖国统一。因而“一国两制”的国策成为了中国正确处理内政的象征与代表,是属于中国的“签名”。

     小到个人诗词书画,大到国家民族政策。其实,一个人的这一生不也是他来到世间走一遭的“签名”?“不走寻常路”这句话便是倡导我们要有自己的风格,走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为自己铸造一条独特而又完满的人生路。为自己镌刻出一个“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签名吧!

     细节与全局 66

     郑板桥的书法作品声名远扬,俗称“板桥体”,其中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韵味。玩味此句,虽并未观赏到其书法,但觉他的书法体现了一种全局与细节的平衡。

     板桥书法总体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体现了其下笔之前已经注意到把握全局,胸有成竹,下笔之后,每个字形看似歪斜,个人认为这并非体现了他不注重细节,而是在看似随意中将其中的飘逸流畅之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全局与细节的平衡。

     古人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此句看似有理,我认为存在一定局限性,做任何事、制订任何计划之前总要对全局作一个把握认识,构置好蓝图,在这样的指导之下完成的工作任务起码值得人们认可,但若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细节,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作到尽善尽美,这便为整体的成功锦上添花了,例如,“鸟巢”的每一块钢板上负责人的签名,便是从细微之处体现责任感,也正是这份责任铸就了奥运的巨大成功,中华民族的辉煌。

     但是,过分的重视细节或全局便打破了其中的平衡,产生的后果不敢想象,考前考生的耳边始终不乏这一句话“切莫因小失大”。因小失大即是考试时因为死钻一道题,不仅耽搁了作剩余题目的时间,更是影响了答题的心理。有许多学生便是因“因小失大”与大学失之交臂。这便是过分注重细节的恶果。

     同样,过分注重全局,忽略了细小环节,认为其不重要也是不行的。同样一条磁悬浮线路,请中国人造与请德国人造结果迥异,究其原因可知德国人连一颗小小螺丝钉都不放过,而中国人往往因为赶工时追求时间上的量而忽略了工程的质。这多少反映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与传统,但若将不合格的磁悬浮投入使用,后果可想而知。也许对于以全为美的国人来说仍需在注重细节上探索较长一段时间,但显然古人已用书法向我们表明全局与细节的平衡的重要性,对于民族的注重细节人们应充满信心。

     全局与细节对于事物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同样重要,若是从中把握平衡,使其和谐发展,那么便可实现民族的振兴与辉煌。

     一身细雨两回秋 66

     郑板桥的书法自成一体,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但别有韵味。有人评价说这样的书法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我赞同这种说法。当今社会,多元也多变,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个性,让板桥这样的天才、怪才散发出其独特的光芒;但同时这个社会也需要大量的不偏不怪却有充分能力的普通人才。正所谓“一身细雨两回秋”,细雨蒙蒙,前路漫漫,用不同的对待方式来解两种秋味,想必“秋”也未必寂寥落寞。

     “不可无一”,我们的社会得给那些怪才、偏才们留出足够其发展的空间。如同《树郭橐驼传》中所言,木得顺其天性,天才也是一样。古往今来,有蔡子民先生兼容并包,不拘一格吸纳陈独秀等人进入燕园教授学子;有复旦教授吸纳平凡但却对古文字别有一番研究的三轮车夫作为博士生;有钱钟书凭对国学的偏好进入北大学习,终成一代国学巨匠……这些生动的例子都展现出社会对于怪才、偏才的兼容并包,展现出对于个性尊重的时代风貌。社会大环境的宽容将给那些少数的但有特殊智慧的天才们铺设一条通往象牙塔的道路,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所长,散发金子般的光芒。

     与此同时,“不可有二”同样重要,这里的“二”理解为“众”或许更为妥帖。社会需要怪才、偏才,但不可一味追求偏与怪,毕竟绝大多数的人并不具有某一方面高超的智慧。如同《病梅馆记》中抑制自然发展,非得制造出奇特的效果,反而得不偿失,甚至背离了本义。对于人才的认识也是一样,人才的基础和主体应该是平凡但却有能力在其岗位上创造出成绩的普通人。倘若一身细雨只留一层秋味,恐怕也就难以跳脱孤独寂寞之味了吧。联系当下,中国人对于诺贝尔奖的渴求是否就忽视了“不可有二”的原则呢?中国人渴望诺贝尔奖,正是渴望中国能出一两个极高端的人才,从而在国际舞台上证明我们自身科技和文化水平之高。但是正如杨振宁教授在中国演讲时指出,中国培养一些少数高端人才并不能为科技发展增色,反倒是注重培养大量知识型实用型人才,扩大知识教育面来得更有禆益。对于中国而言,科技发展是一场过程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有人跑在前头顾然是好事,但是队伍扬扬洒洒拖得太长会阻碍整体的进步。因此社会主体人才的发展才是要计,才是“怪才不可有众”的意义所在。

     一身细雨两回秋,面对天才之秋,我们坚守“不可无一”原则;面对平凡人才之秋,我们坚守“怪才不可有众”原则,如此一来,秋之萧瑟不就悄然消散了吗?

     郑板桥的创新 66

     郑板桥那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板桥体”,至今仍为世人所称赞: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可以说是奇书异法,天下独绝。造成这巨大成功的因素,在我看来,不外乎是“创新”二字。

     郑板桥的创新之妙在于他将已有的字体相结合,推至另一个高度。如同牛顾所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取前人成功的经验,化为自我创新的灵感。这不仅是对前人的继承,更是一种传扬。开普顿在老师弟谷的研究成果上提炼的与自己的发现相结合,最终提出了著名定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是多么明智的方法!这不是对先前的知识、文化的污辱,而是对他们的尊重及信任。“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实这后面应再加一句:“其成弥大”。从精华中提炼创造的事物,怎能不成为精华中的精华?

     郑板桥的创新之妙还在于他并非盲目地创新。“板桥体”是奇特但绝不奇怪、突兀。他必是做了一番深思选择及实践,最终选择将隶书行楷相结合,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当我们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却不知如何恰当合理地利用时,是对前人的最大不敬和不尊,是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李清照的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不知伤透了多少人的心,对叠词的绝妙搭配组合使其成为千古绝唱,也有人随意模仿,生搬硬套,反而读起来如同结巴,贻笑大方。上海的“海派文化”结合了江南水乡文化与海外文化,形成了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独具一帜的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的细腻雅致,又有海外的开放和兼容并包,散发着永恒独特的魅力。合理的创新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功,更是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的必备条件。

     如今,我们的国家也提倡创新,但我并不认为街头上年轻男女穿得奇形怪状也算是创新的一种,服饰的创新和书法的创新一样,可以独树一帜,别有韵味,但并不是盲目的搭配带来的“惨不忍睹”,追求个性和创新本该提倡,但也应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如郑板桥一样。

     郑板桥的创新令人拍案叫绝,那是因为他的高明与合理,这也正是创新的两大要素,掌握这两大要素,创新便可给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人类,带来无上的财富。

     只可有一 66

     郑板桥的书法,被称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其实,生活中“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又何止是郑板桥的书法呢?

     “不可无一”是一种至高的赞美,“不可有二”则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一种态度。郑板桥的书法确实是太独特了,独特到这种书法已经被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就如同一个商标一样,谁若是模仿,那便是抄袭!用现代人的说法,便是侵权。

     我们大可以去写正规的楷书或是隶书,没人会来指责,因为这些事物已经渐渐地大众化了,可以任人尽情模仿。然而,还有一些事物,注定是独一无二的,是只可有一的。一旦有了第二、第三个,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中,标新立异的作品往往会受到好评。然而,正是这些标新立异之作品,是典型的“不可有二”之作。它们的作者在创作它们时,就不希望它们被效仿。一说起近代的超现实主义画作,也许人们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那软绵绵的时钟。然而,当代的超现实主义画像们,却不再以此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不是因为它过时了,而是因为它太独特了,独特到它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原创者的烙印,人们只要一看到它,第一个反应便是想起原创者之大名。作为一名欣赏者,我们大可以去赞美作者天才的构思以及无与伦比的创意,但是同行们却在创作时尽可能地去回避它,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沦为低劣的抄袭者。

     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怕担起这“抄袭者”的恶名,毫无顾忌地模仿别人的创意,为的只是经济利益或是几声廉价的喝彩,而完全不顾众多人的指责与唾弃。只要我们打开电视机,便会看到一个个风格相近的乐队组合,一部部题材相似的电视剧,就连主人公的性格也都八九不离十,网络上的文学也充斥着同样的现象,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有时连名字都极尽模仿之能事。这些极大地挑战广大读者、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难道这些人就不明白,有些事物是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吗?

     是的,我们不能接受统一化了的独特,不能认同千篇一律的另类。独特就是独特,容不得模仿,它是只可有一,它是独一无二的。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66

     郑板桥的书法,俗称“板桥体”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充分展现了其睿智的创新智慧,先无古人,后无来者。后世若要将行楷参以隶书,模仿板桥,展现人前,当然会被讥笑为盲目模仿,没有头脑。

     每个人头上都有不同的一片天,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当然不同。郑板桥创设新字体是他的人生价值,我们又怎么能盲目重复他人的人生价值?用他人的作为来限制自己的发展?然而,当前的教育模式难免将学生塑造成一个个固有的模式,如同模仿郑板桥般把学生导入遵循单一规律、准则的怪圈,早就忘了人的价值本不相同,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作为一名学生,从小到大,坐在课堂中,我早就对“要听老师的教导”,“做题贴合答案,体验命题者思路”的教诲聆听了百遍。老师、长辈的教诲当然是其自身的宝贵经验,接受教诲也有利于我们踏上正确的成长轨道。然而,这样以后呢?学生迎合社会的“需要”,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发展,去不断地“充实”自己。为了升学的“需要”,从小便扎入题海,勤奋刻苦——而这即是不少师长倡导的典范;为了社会的“需要”,不顾自己的喜好,“全面发展”,为了××的“需要”……然而,他们自己的“需要”不得不被压抑,被抛诸脑后。为了迎合方方面面的需求学生的个性被压抑,“符合种种需求”的贯性被施加。在这样的形式下哪里会做到个人不同价值的百花齐放,哪里会做到个人价值趋向的“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做到的,恐怕只有仅有一,未必有二了吧!

     联系当下,高中教育全面铺开文理不分科的教育模式是否需要推广在社会中开展着热烈的大讨论。而检验这一教育模式的方法将是高考。恐怕学生又会为呼唤全才的模式所迫,在备考中压抑己之所长,恶补己之所短。到头来,再次迎合需求,成了门门通懂的庸才。这样的塑造对社会的发展有何利?为什么不能给予学生以一定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同时也懂得,了解到学科艺术的真正精华?或许六门通懂便庸才的说法过于偏激,但这样的同一化的塑造模式便难免压抑学生的个性诉求。怎么会有“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另一社会价值出规?恐怕到时候人人成了郑板桥,无人再懂齐白石了吧!

     学生需要鼓励个性的社会土壤,同一化的塑造对社会的发展也无利,因为毕竟社会也需要完全不同的人才在社会不同的岗位上以不同的价值趋向推动社会的发展。让我期待人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人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价值观吧!

     慎学“板桥体”66

     郑板桥独具匠心,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板桥体”。他的作品的最大特色便是“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这种创造的成功,是不是告诉我们,我们做事时也可以“单个字歪斜”,只要整体看上去很美就可以了呢?我认为不是。

     我觉得,“板桥体”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能够效仿。首先,它是一种“艺术”创造并非一定适用于其它领域;其次郑板桥是具有了一定书法水平之后才创造出这种字体,并且“歪斜”也不是随便怎么“歪”都能“别有韵味”的。

     艺术不是说明文,它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可以真实也可以虚构。然而科学则万万不可马虎。“板桥体”利用了书法艺术的灵活性,创造出了美,科学则不可以。航天飞机的螺丝钉、金属板歪歪斜斜,但是整体机身看上去十分漂亮美观,可以吗?当然不行。一座建筑梁、橼都稍稍歪斜,但整体看上去还算好,可以吗?当然也不行。这就给了现在的一些科学工作者一个启示:科学不是艺术,不能效仿“板桥体”。还是得踏踏实实地“写”好每一个“字”。希望再有地震时,汶川的学校不要再纷纷倒下。

     退一步讲,就算是艺术领域,我觉得在没有达到板桥的水平之前,还是不要效仿他,安稳地走好每一步吧。

     在当今“一夜成名”之风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百年树人”的过程被大大压缩,很多歌手尚未练好基本功就被包装得光鲜亮丽上了台。看看人是很漂亮,唱歌的气势也颇为了得,场面也甚是火爆,然而侧耳细听,很多音都咬不准,这显然不能称其为幸事。所以即便同是艺术人,也应该脚踏实地,打好基本功,先学会写对每一个“字”,再考虑其他。希望下次的电视大型晚会上,看不到场面唯美,歌手却一路声音颤抖的情况。

     当然,只要有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自然可以学习创造“板桥体”——用个字的“不完美”创造出整体的特殊美感,当然好。

     故“板桥体”要用对地方,用对时间;有时候,还是认真摆正每个“字”为好!

     张扬个性之要领 69

     郑板桥称得上是一个怪人,从书画到为人,他并非迂腐亦非狷介,而是实实在在的“怪”,单从独创的“板桥体”就可见一斑。然而,就张扬个性而言,郑板桥无疑是成功的,也给今人留下了不少启示。现代社会中不甘平庸,不走寻常路的人或许能从“板桥体”中掌握一些要领、方术。

     “板桥体”用隶书参以行楷,因而营造出非隶非楷的效果。试想若板桥既不会隶书又不会行楷,效果从何而来?故张扬个性首先要具备真才实学。古人作诗风格迥异,但行云流水间却能做到压韵,顾及平仄,加入故典,这都来地丰厚的文化积淀,归同而途殊。网络红人当年明月之所以长久受欢迎是因为他参透了明朝历史,随时随地都能把听众、读者领入几百年前那个朱明王朝。个性应体现在表达方式上,但真正吸引人的还是知识,是才学。

     “板桥体”单个字形虽歪斜,但总体却错落有致,也即其韵味所在。这种总体的统一感就是和谐的美感,故张扬个性亦需把握时代的整体脉搏。譬如说,当今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朝鲜却退出六方会谈,接二连三的试射导弹,这种危险的个性万万张扬不得。另一方面,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之所以大受追捧,亦与其切合了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一背景分不开。新颖的形式辅以良好的时机,《笑侃三十年》想要不红火也难。以上是由“板桥体”内部的和谐迁移到外部的和谐,可谓活学活用了。

     人们评“板桥体”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从中不难看出首创性的重要。对于张扬个性而言,另辟蹊径后的独树一帜也必不可少。选秀节目甫一播放着实大胆新奇,真人的激烈角逐也着实引人入胜;然而第二年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一批雷同的真人秀使观众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一个苏珊大妈火了,但要是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唱着歌剧的某某大妈,成批淘汰的结果不难想象。张扬个性需标新立异,这恐怕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中蕴含的真意吧。

     其实,郑板桥留下开卷有益名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他坚守了真我。才学,全局性和首创性必须依附于不人云亦云的人身上才能获得认可。张扬个性的表象可能是出名,但本质却是做自己。在纷纷扰扰的芸芸众生中,我们本独一无二,却不知何时彼此相似,彼此模仿,因此才大声疾呼要“张扬个性”。

     “板桥体”归根结底也就妙在只有郑板桥敢那样写,只有郑板桥有本领那样写。

     

      11 / 12

    相关关键词: 2020年高考作文例文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