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中考备战
  • 高考备战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教育中游戏因素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0-02-15 07:50:1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 人的成长、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教育的目的。游戏在教育中完全可以在这四个方面促进人的发展,使人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观念,以游戏的态度对待教育,办好教育,在教育中引进游戏的因素,在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 教育 游戏 改革         对中国教育进行考察,得出了两点结论:教育即游戏;从幼儿园到高中,升学任务越来越重,游戏的因素也越来越少,到了高三,根本就没有游戏的影子。        下面主要从理性的角度探讨教育中能否容纳游戏,也就是游戏能否达成教育目标。        我们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全面的成长,在于人的生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一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①学会认知,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认识、理解、发现,学会怎样认识世界、理解社会、理解他人、认识自己。这样,学会的是方法,是手段,而不是结果。掌握知识,只是其中目的之一。学会做事,就是学会在实践中处理问题。人的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实践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但更为重要的却是实践中的训练,即水中学游泳。离开了实践训练,能力的形成就是空话。学会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这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他总是先要做人。而做人的根本就在于与他人和睦相处。在现代社会,这种能力尤其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任何一件事,仅靠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好的,都需要与他人合作。不善于同他人合作,一意孤行,孤军奋战,成功的概率极小。成功的合作,往往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学会生存,就“应动促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②         在中国,有一个非常严肃的传统,向来将游戏看作与严肃的事情不相容。“游,锦旗之流也。”(《说文解字》)其本义为“古代连缀旗帜正幅下面下沿的垂饰”。引申为“人或动物在水中行动”,鉴于是人或动物在水中的状态,又引申为“虚浮不实”和“放纵”。“戏”字在《汉语大词典》中有“游戏;逸乐”“歌舞杂技等的表演”“戏剧”等七种解释。因此,“游戏”就有“感性的取乐”的意思,这种“感性的取乐”是一种虚浮不实的,是与某种郑重的、严肃的存在相抵牾的。③         这样看来,游戏与教育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存在,它们根本就不相容,更何况要以游戏的精神看待教育?        在上篇中,我们对游戏的本质进行了一番考察,认为严肃的事情中常常包含着游戏的因素,特别是在以育人为宗旨的教育中,游戏的因素比比皆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就是游戏。如果以这样的理念审视教育,我们就可以发现,教育作为游戏,才是教育的深层本质。(这一问题另外撰文论述)         中国的教育,在隋唐以后,实质上已经成为科举考试的敲门砖,沦为工具。它所培养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只会考试的工具,从根本上说,这种教育下的人只是一种片面化的考试机器,不是完整的人。这种情况,就是在今天,也没有多大改变。我们只要看看那些一早就吃了早饭,背着沉重的书包走进学校的孩子,就可以体察到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形,这一点,我们已经说得够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只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可以了:我们目前的教育能不能将学生培养成会认知、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会生存的人?恐怕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两个字??不能!这不是我的独断,从这几年来,各种媒体对它的反思、批判就可以反映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已经很完美了,已经能够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反思与批判就是杞人忧天。既然我们目前的教育难以培养我们所需要的那种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改革,必须以新的理念来办我们的教育。这种理念就是游戏,就是以游戏的眼光来看待教育,来办我们的教育。        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性质的活动,它具不具备教育的功能?或者换句话说,游戏能教会孩子认知、做事、与他人共同生活、会生存?        首先,让我们看看游戏能否教会孩子认知。河北省沙河市柴关乡大康小学教师王春牛就是用游戏教孩子认知的。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丢了一支钢笔。王老师并没有发动全班同学互相进行搜查,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课桌上放了一个带盖的盒子,然后让同学们到操场集合。他说“班里少了一支钢笔,不知是哪位同学借了忘了还,或者是拾到了忘了还。偷别人的东西不好,我相信大家不会偷别人的东西,现在咱们做一个游戏,让钢笔自己变出来。我给每个同学5分钟,单独进入教室,认真看一看自己的书包里是不是有别人的钢笔,如果有,就把它放在桌子上的盒子里,如果没有就不要去看盒子。”游戏完了,大家打开盒子一看,钢笔果然在盒子里。④王老师的教育,就是非常巧妙地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愉快的认识到:每一件事情都有一百种处理方法,小偷小摸行为是错误的。        对于这样的事,有几种处理方法:①搜查;②不管;③游戏。搜查,尽管也能决解决问题,但不管搜查的范围有多大,对于被搜查的学生来说,总是一种伤害,会使他们感到自己不被别人信任;或者如果真是偶尔拿了别人的钢笔用而忘了还,却被搜查,伤害就更大了。放任不管,就只会使这种事情一再发生,学生很可能就会因此养成小偷小摸的恶习。游戏,则是最好的方法,既达到了目的,又教会了他们认知。有谁不想在轻松愉快中认识错误,改掉坏习惯?又有谁不希望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实际上,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往往是他们学会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关注人生的开始。在游戏中,他们与同伴们一起,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会认知。例如丢手绢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孩子们可以在玩的过程中认识到:只要有几个人在一起玩,就要有一定的规则,没有规则,游戏就难以进行。如果有谁违犯规则,他就必须被劝阻,否则,就要出局。同时,他们还可能认识到,人世间存在着运气,而运气又有好有坏。虽然,他们并没有很明确地意识到这些,它的存在还只是朦胧的,但这种意识却是客观存在,不容怀疑。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在游戏中,一般都是全身心的投入,调动起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全身心的与同伴们嬉戏、玩耍。这个过程中,他们实际上是在用各种感官接触世界、认识世界。还是以丢手绢为例,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谛听,精力高度集中,玩得多了,就懂得怎样观察人,怎样辩声音……学会了感知世界。        其次,游戏也可以教会学生做事。做事,是一种实践能力,一种运用知识经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能力需要在实践中训练才能形成,不从实践中训练,能力就不可能形成。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具有训练孩子能力的功能。        我们知道,凡是游戏,都离不开做。通常,游戏作为一个名词,在它的前面总有一个动词,这个动词一般为“做”或“玩”,但不管是“做”还是“玩”,都是一种实践,都能够训练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游戏不是现实,有的游戏只是对现实的模拟。所以,游戏当中的“做”或“玩”,可能与现实中人们的实践训练不完全相同。但模拟训练,仍然可以练就一身“做”或“玩”的本领。例如劳动技术课中的剪纸比赛,虽然不是那种为经济收入或为艺术的剪纸活动,但在比赛前,参赛者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必须有比较过硬的剪纸技术。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学生可能练就了技术,这就是一种做事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他参加比赛或为他以后真正从事剪纸工作都奠定了基础,更不用说,在参赛过程中的锻炼了。        有许多游戏,都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不具备基本的技能技巧,就无法参与。象辩论赛这样一种游戏,看起来,只是几个人在那里说说话而已。实际上“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辩论需要技巧。象怎样才能提出刁钻、难回答的问题,怎样抓住对方的弱点,如何开篇,如何总结,乃至说话的语调,怎样做手势等等,都需要赛前进行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掌握。这样一套辩论技能,虽然只是为进行游戏而准备的。但不可否认的却是,对那些参赛同学毕业后找工作,有着绝对重要的意义,这已经是事实,不需再多说。        再次,游戏能否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其实,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游戏,大多都需要他人的配合,个人游戏不多。即便是单独的个人游戏,有时也有假象的游戏伙伴。        游戏,为儿童融入社会、融入游戏群体,提供了训练机会。黄全愈在《玩的教育在美国》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叫歇若的孩子,在游戏时同另一个孩子闹了起来。它对妈妈说:“安娜不让我玩跳绳。”妈妈要她去同安娜商量,第一次,它对安娜说:“安娜,妈妈说让我玩一下。”协商没有成功。妈妈又鼓励她。歇若走近安娜,一会儿,它同安娜商量:“我能玩一下吗?”安娜看了看,说:“你可以玩一分钟。”安娜愉快地接过绳子,说:“我先玩一分钟,然后轮到你。”就这样,歇若的协商成功了。在这个例子中,歇若要加入这个游戏群体,采用协商的方法,很平等、很民主。如果她妈妈用强制的方式,强迫他们接受歇若,也无何不可,但对那个游戏群体而言,这不公平,太霸道。歇若接受这样的教育,对它的成长不利,对它以后融入社会,将起着榜样的作用。因而,这不是好方法。现在,妈妈叫给她的协商的方法,使她在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被别人接受、容纳,对她本人、对整个游戏团体,都是相当有益的。这样,歇若就学会了怎样与他人和睦相处。        再说,孩子们在任何一个游戏过程中,都必须绝对遵守游戏规则,否则,既不可能与别人和睦相处,也不可能将游戏进行到底。如果有一个孩子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犯游戏规则,他将遭到大家的谴责,成为“公敌”,游戏也将被迫中断。而且,他还可能被“罚”出局。游戏过程中,游戏规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一种平等原则,它承认参加游戏的各方地位一律平等,大家都是平等的竞争对手,没有大人、小孩,高低、贵贱之分,凭的是能力,靠的是智慧,公平竞争。        学生如果从小在游戏当中养成了遵守规则的习惯,对于他长大后和谐的与人相处,是有很大助益的。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经济时代,呼唤“游戏精神”,呼唤诚信原则,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如果我们从小就养成他们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游戏精神”、诚信原则离我们还会远吗?        最后,游戏中能不能使孩子学到生存的本领?让我们先来看看在今天的社会,人怎样才能更好地生存。今天,在我们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人要潇洒的活一回,最最需要的是:能力。以致有人呼唤能力社会的到来,呼唤人人凭能力,个个有能力。所以,在未来社会,能力将成为人们立足于社会的根本。那么,游戏到底能不能使孩子们掌握生存的本领?实际上,在游戏当中,人的各种能力都得到训练。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研究证明,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的智力:语言的智力、逻辑数学的智力、视觉空间的智力、身体动觉的智力、音乐的智力、人际交往的智力、进入内心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每一个人身上各有侧重。但这些智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能力)却是未来社会中人们都需要的。        游戏,在开发人们各方面智力上都可以大有作为。限于篇幅,不多论述。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论述:“儿童在游戏中成长。他们学习如何使用肌肉;他们发展视觉与运动协调的能力;他们还发展控制自己身体的意识。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他们发现世界是个什么样,他们自己又是怎样的。他们习得新的技能,了解运用这些技能的恰当场合。他们‘尝试’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儿童在游戏中成熟。他们在游戏中重现现实生活,籍以对付各种复杂、矛盾的感情。”⑤“游戏活动,就是教育与指导孩子的最有效的方法。游戏,能调动孩子的所有感官,使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随着各种游戏的进行,孩子从感觉到认识,从智能到体能,从语言表达到情感交流,都会得到极大的促进;从中可以逐步塑造孩子的性格与品德,意志与才能。”⑥“儿童世界游戏场上的法则与成人世界的法则惊人的相似。一般来说,如价值观、兴趣、性别的选择,以及行事的仪式等等,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从儿童时期起就建立起来的观念、态度、信仰、技巧和手段,将适用于人的一生。”⑦         游戏对于教育,其意义如此,学校教育中应该有它突出的位置。它对于解决当前困绕学校教育的老师厌教、学生厌学这一问题,有着独特的意义。   当前,怎样调动老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使老师乐教、学生乐学,是办好我们的教育的头等大事,各地,从领导到老师,从学生到家长,大家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摸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教育的面貌没有根本的改变,老观念办新事,结果,我们的教育仍然是老面孔,没有大的改观。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观念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依然把教育视为无比神圣的事业,总是将它看得过于严肃、过于神圣,以致于老是板着面孔对待教育中的一切,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教育中游戏因素的理性思考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