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开展讨论式教学,培养创造型人才

    时间:2020-02-16 07:59:1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开展讨论式教学,培养创造型人才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 徐文娟

    摘要:小组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组学习 合作学习 课堂讨论 建构主义

    由雅克 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应该建立在四个支柱基础上,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也许没有人会反对这样的观点,但是对于如何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大家却仍感到迷茫。而讨论式教学法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它可以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理由进行讨论,来帮助我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讨论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它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那种传统的肢解课文的语文教学方法无法担任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任,讨论式教学却正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绚烂的新天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广,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已成国人的共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浪潮中。

    由于传统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弊端,学校的多数课堂教学都基于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究的太少,与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冲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注重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

    而根据国外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向,得到的如下图所示的预测结果:

    由此图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方式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众体教育→个别教育→小组学习→虚拟教育→泛在学习→任意学习……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教学活动中小组学习明显优于众体教学。小组学习是使学生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重要途径,小组学习过程本身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主要途径。小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们相互合作、相互解释和相互协调,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小组学习在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开展小组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课堂讨论,下面就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合理组建学习讨论小组,创设良好的探讨氛围

    合作学习的提出的理论背景之一,是教育家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社会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竞争,合作学习被研究者们看作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因此在中学阶段有目的、有意识开展合作学习,无疑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合理建立学习讨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和思维是受他们的先天气质以及神经类型影响,但它和人们的性格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是可塑的和可修饰的,即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是可以培养的。由于合作学习进入课堂较少,因此合作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和不适应的,所以教师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探讨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操作是在组建学习讨论小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前后两座四人为一组或同桌两人为一组,也可直接采用集体讨论。但无论选择哪种学习讨论小组,目的都只有一个: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引起和发动学生学习,指引学习活动向一定教学目标进行,维持、增加学习知识的力量。所示以教师在开展课堂讨论之前,一定要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特别是不要怕说错,要形成“畅所欲言、言无不尽”的讨论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讨论气氛。另外,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同时对所讨论的问题必须有深刻的理解,知识面要广,特别是要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等等。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多角度、多方位吸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挖掘教材,开展探讨活动

    每本教材都是教育部编的供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使用的材料,每篇课文乃至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组织探讨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对发展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学生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在教学《我儿子一家》时,文中写道“我还没出生时,妈妈爸爸就各自开列了一长串名字,妈妈拟的是女孩名,爸爸拟的是男孩名”,而止文又提到当我出生时爸爸知道我是男孩时“颓然应声道:‘糟了’。”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爸爸拟的是男孩名,知道我是男孩时又说糟了?”这问题大出同学意料,如果不是对课文钻研得很深是很难想到的,这一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各种说法纷出,一堂课难以达成共识。于是我将课内的问题演变为课外讨论理解题:要求学生回去了解父母在你即将出生的时候,他们在想些什么。这样由课内内容引导到学生生活本身,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探究,去讨论。后来当答案反馈上来后,发现内容极其丰富,根本不是课堂上所能找到的。例如:名字中带“龙”的是要望子成龙,名字中带“慧”的是希望女儿聪明可爱,名字中带“浩”的意谓志向远大……不一而足。由此可见,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故意示错,开展探讨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处,故意弄出错误,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并及时予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比如第二册课文《一面》,在备课时我就发现课本前面的插图与课文所描写的内容有很大的出入。于是课堂上我就提出这个问题,说课本前面的插图画得不好。学生很吃惊:老师是不是吃错药了,怎么敢怀疑起课本的正确性?课本上的插图怎第会画得不好呢?“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学学生生疑惑不解的眼神告诉我:激烈的讨论即将开始。于是我布置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证明老师的说法是对的,四人一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们先是一片鸦雀无声,一会儿便开始喜形于色地与前后左右展示自己的发现:有的说文中写的是“左手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可图上画的是左手拿书,右手拿烟嘴”这与课文不符;有的说“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可图中鲁迅的袖子却非常宽大,并没有紧包在腕子上;有的说“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可图中并没有画出来。……一节课下来,效果绝对比教师一个人独讲好,学生学到不仅仅是知识,更多是从中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抛出课题,开展探讨活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讨论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或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扩展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语文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情感体验。

    如学习说明文《向沙漠进军》一文,在分析认识沙漠危害时,我联系沙尘暴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破坏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恶果,渗透自然科学及环保教学;可由治理沙漠联系到如何治理沙尘暴,请学生到课外查阅资料弄清沙尘暴产生的原因,研究对策,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和生产实际。这样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学会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的习惯。

    又如在教过萧乾的《枣核》、余光中的《乡愁》之后结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等诗作,并联系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中的歌词以及日本歌曲《北国之春》,探讨古今中外眷恋故乡的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赋予乡愁的内涵,表达方式上的直露或含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乃至心境、文化修养、阅历、性格甚至气候、地形与乡愁的关系。

    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博闻多思,博采众长。讨论可以使学生关注到一定思考范围内可能存在的诸多想法,平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或让学生提前阅读的方式来介绍各种不同的观点,但这些方式都是间接的,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样的观点和内容,再也没有比学生亲自听自己同伴交流出来引起的关注更大了。如果参与讨论的人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或是表达各自见解时所用的表达方式不一致,都可以引起其他讨论者的多维思考,发表和解释各自看法的机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讨论,并不是要求我们将一篇篇有血有肉的课文“碎尸万段”之后硬塞给学生,而是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义无反顾地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架桥铺路。讨论式教学着眼于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参与、自主活动和自主实践的机会,还给了学生一方自由翱翔的天空。这对于语文创造教育来说,是不无裨益的。

    讨论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的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和认识的趋向,也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要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大面积提高,要想达到创造教育的目的,首要的就是必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式教学的过程中,扮演“教练”的教师依据一定的思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讨论“披文入情”并进入“愤”、“悱”的境界。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兴趣,还何愁学不好语文呢!

    讨论式教学更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创造教育要求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加强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又必须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前提。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理所当然应该为学生留下更多的向往,让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思考,去想象。只有通过讨论让想象插上了翅膀,学生才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也只有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想象,才能够使其发现别人所没有能够发现的东西,从而达到创造教育的目的。

    讨论式教学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好地搭台唱戏。个性特征是创新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个体的创造能力。语文创造教育既要重视学生个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言语品质的培养。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既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也不受时间、空间及现有答案的局限,他们既可以进行大胆的想象,又可以进行大胆的移植和创新。这就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别要求,从而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而又全面的发展。

    当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感觉到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不高。根据课堂上的观察,发现集体讨论的参与率比小组讨论的参与率低,大部分学生只是处在观众地位,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等待其他同学的回答,没有进入到讨论的气氛之中。在四人一小组的讨论中,一般只是50%的小组讨论比较热烈,而讨论热烈的小组中也只有60%的学生能比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讨论不热烈的小组参与率比较低,往往处在冷场的情况。小组讨论时,有时小组会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干部和尖子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使讨论的参与率降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产生争执。如果引导得好,对于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肯定会直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针对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教师都应该关注并积极加以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方法训练,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

    [1] [2] 下一页


    义构建,相信一定能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论》 袁金华 江苏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邵瑞珍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一页  [1] [2] 


    相关关键词: 开展讨论式教学,培养创造型人才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