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秘公文
  • 免费试题
  • 教学用文
  • 说课教案
  • 电脑网络
  • 智能手机
  • 各类考试
  • 作文大全
  • 工作汇报
  • 工作方案
  • 资源中心
  • 教案大全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翻转 正文

    翻转教学设计

    时间:2020-10-09 07:54:00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标】

    1.以读促悟,以读激情。学会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验和获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雷利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2.感悟雷利与爸爸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体会他从心底里迸发出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1.自学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情感迁移。

    1、播放课件:边观看一组有关战争的图片,边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2、师导: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3、谈话导入课题。

    二、以疑导引,初读课文。

    1、据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

    (1)、层递性拓展训练:爸爸在战争中牺牲了,那他是个怎样的父亲?

    抓住重点词:卓越 精通 出色 导:这些句子体现了雷利怎样的感情? 指导学生读读这些句子。

    2、情境创设:

    1)雷利多么热切地盼望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

    2)飞机已经在机场的上空盘旋,近了,更近了……雷利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

    四、潜心会文,体味丧父之痛。

    1、多媒体播放哀乐,相机出示:
    语段一:“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语段二:“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 播放课件:灵柩回来了,凄楚、哀婉的背景音乐响起…… 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前面的文字我们照着读,后面的文字我们背。

    师:(深情的叙述)孩子们,蓝盔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可爸爸是躺在灵柩里回来的。看着大屏幕,把心沉一沉、压一压,“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生齐读)

    师:同学们,从你们深情地朗读里,我相信雷利一定会感动,加利一定深受感动。

    2、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激发想象,训练表达。

    课件出示:此时此刻,你想对(雷利、雷父、雷母、加利先生)说:“ ”

    师:爸爸倒下了,可是战争停止了吗?课文哪些段落在写战争还没停止?

    4、学习课文

    6、7自然段。

    课件出示语段:今天,我们……娇嫩的“和平之花”。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2)结合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战争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第6自然段。

    过渡:“和平之花”是娇嫩的,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个短片,相信大家看完以后一定会把这段文字读得更好。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4)看了这些凄惨的画面和触目惊心的数据,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再次拿起书,把我们看完后的心情读出来。

    5)从多个层面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

    6)师导:二十一世纪已经来到,可是战争的丧钟还没有敲响,今天战争仍然充斥在世界各地,孩子们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思考一下,把它写下来。

    7)抽生念所写内容。

    三 深化情感

    在课文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段音乐,让我们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师生共同欣赏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翻转课堂

    1.研究背景:

    挑战 a.学习者差异大,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严峻挑战;

    b.互联网时代,课程信息量大,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c.分类教学、评价面临困境。无法保证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开展;
    评价体系不完善,以一张试卷来考克,只能反应学生对课程内容在接受-保持-回忆的低阶学习状态。

    应用:起源:Flipped Cla Model.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柯昂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教学效果

    实施条件:a.学生较高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及自我管理能力

    b.教师认真设计管理资源,

    c.教学者和学习者具备基本信息技术能力。

    高校实施的可行性:a.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约束能力

    b.学生已经掌握一定信息技术能力

    c. 教师队伍年轻化,掌握信息技术。

    2.应用于教学实践

    课前活动:a.制作教学视频:可亲自录制也可使用网上优秀的开放教学资源OER b.设计社会实践性专题项目?

    c.构建交流平台:综合运用网络媒体,发布每日热点新闻、经典影片、著作导读。观看视频后通过交流平台与老师同学互动。

    克重活动:a.创建学习共同体

    b.交流展示

    c.进行反思

    d.及时评价: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建立电子档案,,记录活动记录表、访谈表、学习心得体会、视频作业。网上有教师同伴学生共同评价。

    3. 在教学实施中的难题

    a.教学硬件的难题:信息技术,网速慢

    b.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以教师为中心到一技术为中心

    c.学生面临压力,增加了学习时间负担

    d.教学评价方式存在困难,对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时间管理、表达等评价,带来较大工作量。

    4.翻转教学的特殊之处:

    以凯洛夫五段教学法为例:课堂教学分为五个基本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传统教学:课中环节和课后环节。课中:1-4讲课互动复习巩固

    课后:布置作业联系5.翻转:课前和课中环节,只是教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

    二者都可归纳为课中和课外环节。最大不同是完成教学过程的次序相反。

    翻转:学生先学,教师后教;
    传统教学:教师先教,学生后学。

    5.翻转教学的先进性

    a.突显技术应用之能,回答了离开技术行不行的问题

    网络、资源、空间是再现学习技术成熟发展的三大标志。8090年代不可能。网络带宽、庞大的视频数据量、高压缩率的视频处理技术、TB及以上存储空间、终端的发展。

    b.易,回答技术能不能简化教学 Web2.0技术发展,手持移动终端的升级换代,碎片化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两次只是内化,第一次是带问题的学习,第二次是集中解决只是重难点中学习,无声无息的进行知识建构。

    降低只是内化的难度。凯文邓巴K.Dunbar 提出了抑制性/修改式知识建构。典型现象就是一些新的知识片段和人们已有知识体系相互接触的时候,这些信的只是片段既不能被人们所吸纳,也不能完全改变人们的认知结构。他们始终有利在人们的认知结构之外。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经验丰富,这些新知识会合已有知识结构发生接触,甚至更密切接触。

    当我们一伙是否产生只是建构时候,其实只是早已经建构了。

    巧,怎样促进教学,并不是说技术直截了当地作用于互动,而是近似于一种迂回是的支持互动。变革了教学流程、挤压只是传授空间、放大学生思想空间;
    互动有深浅之分,有效的互动,维茨洛克M.C.Wittrock认为, 当个体主动积极内化、整合知识时,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会加深。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的是在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节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有意义的问题其实就是深度互动的问题。利用教师视频学习的内容成为了就内容,在学生大脑中有了痕迹,甚至深入思考,进入长时记忆中随时提取。

    慧,回答了技术效果怎么样。问题解决是通过一系列认知操作后使问题从起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最终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思考。学生有了直接面对新内容、新问题、新情境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并尝试 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技术运用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达成任务的目标,而是聚集了认知、思维、情感等各种综合因素形成了特定情境下问题的独特解决方式。不但解决知识问题,也收货了解决问题的特定认知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

    6 局限性

    失位:隐性知识的传输渠道被剪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参与确实载体,重学轻教,导致教师主导作用失位。

    越位:不同理解水平的学生而言,很难确定最近发展区,长此以往,学生对只是的理解甚至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的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错位:面向高中生,不是所有年级学生高你都使用。

    7.不是预习,不是先学后教

    2007,先行者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

    2011,萨尔曼罕和他的可罕学院红遍全球,教学视频受欢迎。降低了学校和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的门槛,推动翻转课堂的进一步普及。TED演讲“用视频变革教育”谈到可罕学院参与到了K12学校的翻转课堂实践中。

    8.翻转课堂的典型范式

    A.林地公园高中模型:讲座视频作为家庭作业;
    无法上网的准备DVD;
    课堂练习探究和实验任务

    B.可罕学院模型:教学视频和课堂练习系统,快速捕捉学生倍问题卡主,帮助,引入游戏化学习机制,徽章奖励。

    C.河畔联合学区模型:数字化互动教材,融合了丰富的媒体材料,包括图片文本3D动画和视频,笔记交流和分享功能

    D. 哈佛大学模型:看视频听博客读文章调动原有知识思考,要求学生反映问题,教师聆听对话,参与到有需要的小组

    E.斯坦福大学模型:视频,每15分钟弹出一个小测验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9.优势:a帮助繁忙的学生,b帮助有困难的学生C.增加互动d。教师更了解学生。E个性化学习,分层教学,按自己速度来学习。F。改变了课堂管理 1.翻转课堂的内涵新解

    国际语境:强调翻转学习场所,中心

    国内语境:在内涵、方式、形态上都发生了改变。

    a.技术要素:微视频;

    b.流程要素:课前课中课后,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

    c.环境要素:带有智能诊断功能的学习分析系统。

    学习场所----活动全过程;

    单一学习行为----关注富含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教育行为;

    在线视频—智能诊断系统支持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富媒体环境;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教学全过程的自觉融合甚至是学生课堂精神生命的唤醒。

    2.翻转课堂中学习如何发生 2.1 来自神经科学实验的启示

    学习发生跟教学中知识内化机制相关,即如何消化吸收知识并应用。Knowledge construction,中在强调学习者个体如何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感知理解外界的新信息(Resnick, 1987)神经学的重要理论:物理系的学生虽然表现为建立了新的正确的科学概念,但是并没有重构他们的知识,而是在接受了新的知识以后,激活了正确的概念,抑制了原来的前概念。同化和顺应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也是两种基本形式。同化是将外界的新刺激纳入有机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即新知识适应已有知识的过程。顺应是主体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即,已有知识适应新知识的过程。

    认知发生轮:只是内化途径:同化式的和顺应式的知识内化。用已有知识理解、包容新知识的过程是同化式的只是内化,用新知识理解、包容已有知识的过程是顺应式的只是内化。

    渐进式的知识内化:学生并没有重构他们的知识体系但是却建立了正确的概念,属于认知发生的范畴,自然就是只是内化的途径。逐渐加深抑制痕迹的过程,是一点点的,多次正确概念出现,并在多个情景中进行概念应用,错误概念提取概率变小,经常保持 正确概念,前概念就一直被抑制,或者不再出现。

    2.2 翻转课堂知识内化的过程

    问题引导环节。知识内化的开始,无实质。

    观看视频环节。第一次知识内化,原有认知结构开始和新概念知识发生作用。

    问题解决环节。第二次只是内化,原有基础上获得的知识不管激活未激活都是前概念,师生间产生的是正确概念。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个概念的内化,尤其是那种复杂的、非良构的、不能自发建立的只是概念的内化,必须经过多次内化、多个情境的应用才能熟练掌握。同化和顺应都将知识作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对待。随着Web2.0技术发展,碎片化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多有朦胧感隐约感。

    翻转了流程,分解了难度,增加了知识内化的次数。

    1.翻转课堂将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结合在一起,

    通过采用试题响应理论建设题库,开发计算机辅助量裁性自适应考试系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把学习和测试结合在一起,使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自我测试的过程,并且通过测试提供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学习过程,教学阶段结束同时获得对学习成绩的准确评定,使语言测试真正做到信度和效度高度和谐完美的结合,这是语言测试的理想境界。(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杨惠中) 3.语言测试发展的历史回顾

    七十年代:分析法analytical approach, 成为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时期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 era.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因而设计出离散的题目discrete items, 这一测试方法又成为元素法atomistic approach.题型:多项选择题,客观,信度高。同时开发了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对试题难易度、区分度、整卷信度等定量分析方法,既有理论基础又有成熟测量统计方法。

    七十年代中期起,开始重视总体综合法global integrative approach, 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时期psycholinguistic-sociolinguistic era.主张通过一次测试全面评价学生总体语言水平,学生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语言知识和技能。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要求能按照语法规则构造出合格句子,而且在不同语境下会使用句子,对语言测试效度提出了新要求。综合题型:完形填空、综合改错、听写、口试、作文等。J.oller提出中和语言能力GLP, General language Proficiency, 认为综合题就是综合的测量这种能力。综合题难以做到评分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交际法语言测试communicative testing受到重视。Canale 和Swain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会话策略能力。语言交际过程是一个解释过程interpretation,是交际双方的协同过程,negotiation.语言测试必须在真实的authentic 语境中采用真实材料进行,观察在真是语境中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并以此来判断学生的语言水平,这就提出了直接测试direct testing.但是,一种交际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交际能力难以推论在其他语境中的交际能力,以及变量如何控制,评分如何保持客观,如何解释,难以保证效度,信度和高效率。

    4.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的关系:

    教什么和考什么;
    怎么教和怎么考;
    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是否具有上下文语境和交际情境;
    语言的真实性;
    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是以语码为纲还是以信息为纲。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强调系统讲解知识,是单技能的,语言测试以鼓励的语言点为主,背诵听写造句翻译,死记硬背。

    结构主义的听说法:强调提高语言技能,以句型操练为主,单技能,语码,缺乏真实性。

    多项选择题。

    综合法integrative approach: 综合技能测试法,语言能力不可分解,常用的测试有完形填空、综合改错。

    交际法:培养交际能力,task-based activities, 如解题、角色扮演、模拟活动、搞一个课题,综合运用听说读写,以信息为纲,创造真是语境,

    语言教学大纲规定教学目标、内容等,同时也对教学评估范畴作明确的表述。反之,语言测试提供确立课程和大纲目标和要求的一种手段(Davies 1990:2)。换句话说,除了确定叫什么和如何教之外,语言教学大纲还规定考什么(这里指标准参照性考试)。而语言测试则可以为大纲的教学内容,标准方法等修订提供反馈。双向关系。

    由于教学大纲中的目标和标准主要用来指导教学,因此不一定能够直接运用在测试中。如何把教学目标和标准转换成可操作的测试构想,是连接大纲与测试的关键所在。重点考虑:

    1.考试效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保持教学总目标和测试目标间的一致性。 2.考试理论构想指语言能力理论假设的潜在能力或潜质(Hughes 1989: 26)。

    3.理论构想的具体化:把抽象的理论概念转换成可操作性的具体测试要点。

    4.测试方式:真实性和交互性 真实性:课堂教学活动

    交互性:保证测试方式或任务具有理想的交互性的首要任务,是根据输入和反馈的关系区分不同性质的测试方式。

    Brown和Husdon(1998)将语言测试方式划分为三类:选择答题类评估方法(Selevted-respinse aement),非选择答题类评估方法(constructed-response aement)和个性化答题类评估方法(personal-response aement).侧重预期反馈形式

    Davies(1990)提出了一个分离式-综合式框架,根据该框架,测试任务的性质由四个因素决定:输入形式,任务形式,题目形式,评分形式。不仅涉及反馈形式,而且注意到输入,评分形式以及测试任务的性质。

    Bachman和Palmer1996将测试方式或任务归为三类:双向性,非双向性,和自适应性。强调输入和反馈形式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1.语言测试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教学产生负向反拨效应

    大部分测试带有功利的目的,结业升学,水平证书求职,应试行为。

    内部因素:测试自身

    外部因素:测试的实施过程和社会对测试的期望值。

    内部因素:

    a.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只是一部分,语言测试的抽样性决定了其只能在有限程度上反映掌握内容情况;

    b.测试结果:考生的分不能反映掌握全部内容

    c.语言测试的信度和效度间的矛盾:实际中不能兼具信度和效度,只能根据具体的测试性质和目的来平衡;

    d.测试手段和方式的原因:为了客观,公正可信,维持信度,现行测试手段和方式多用客观题型,只考察鉴别语言信息能力,忽视考生提供语言信息的能力, e.学生自身的原因:人们未找到一种测试手段设计真实反映语言运用实际情况的测试题型,主要把精力放在解体技术、技巧的训练。

    外部因素:

    a.语言测试的功利性

    b.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大规模语言测试的不确定因素多,实施过程中不能给考试绝对公平的机会 c.人工评卷不确定因素

    2.

    减少负向反拨,提高正向反拨

    测试内容覆盖面广并具有不可预测性;
    测试的真实性;
    培养能力;
    使用直接测试;
    形式多样化。Brown:测试的设计策略,内容策略,保障策略,测试结果的解释策略。这些都设计信度和效度。效度是核心。怎样提高二者?

    内在:测试内容和技巧必须与教学目的一致,本身具有较强信度与效度;

    外在:正确运用测试手段,避免干扰因素。

    提高效度:减少客观试题比率,增大主观试题比率;
    推广直接测试法,情景化测试:增加与教材密切相关的考试,增强针对性。交际语言测试为主,多种测试题型并存的综合性测试。

    怎样化负向反拨效应为正向反拨效应?

    a.命题人员主观上根据不同的 测试目的在理论和宏观上调整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控制区分度和实用性;

    b.每次考试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信度效度验证,试卷质量的统计分析和成绩分析,命题是看与预期目标的距离

    c.改进测试手段和题型。增加主观题

    d.化负向为正不仅是测试手段和技术的问题,还是认知心理问题,与周边学科联系在一起,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学,语言学,测试学。

    2.测试类型

    按用途分:课程测试Achievement test: 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内容

    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 测试考生语言能力和知识是否达到需要的程度。

    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 哪方面欠缺,哪方面需要补救。

    编班测试Placement test: 通过测试,把学生分成几组。

    按性质划分:

    分散点测试法Discrete-point test: 考察语言单项,词汇,语法,听力,阅读

    综合性测试integrative test: 即考外语知识,也考外语技能。

    按衡量标准分:

    标准参照测试Criterion-referenced test: 衡量标准是经过认可的某一特定标准。

    常模参照测试Norm-referenced test: 衡量标准是其他考生个体或群体的成绩。

    按照评分方式:
    主观测试:主观评判

    客观测试:客观标准。

    3.语言测试的四大要素:

    卷面效度Face validity: 试卷在形式上是否测试了它要测试的知识与能力。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内容效度是教师或专业测试者的专业判断,他们凭借其语言知识对测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为教学大纲提供令人信服的样本来做出判断。

    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判断测试是否符合测试理论,样本在结构上是否具有理论基础,在所有消毒中,结构效度高于一切,为某项语言测试提供理论基础,是解释测试分数所反映的考生实际语言能力的依据。

    预期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 涉及测试的预测能力,即测试结果是否能预测出考生将来的能力,预示学生运用目的语工作的能力。当预测结果与考生后来达到的程度相符,则测试有预期效度。所涉及的是将来的情况,与有关的标准实际上在测试期间是无法发生效应的

    同期效度Concurrent validity: 本质相同,时间不同,指测试是否在内容和方法上与其他类似的测试保持一致。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

    ——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作者

    王红赵蔚 孙立会 刘红霞

    摘自2013.8《现代教育技术》)

    一、选题背景

    翻转课堂(Flipped Claroom)理念,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制洲呛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 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
    i生考虑如何给因病无法出席课堂学习的学生补课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r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音频,并将制作好的视频放置到网站上以供缺课的学生使用。从未缺席的学生也使用在线材料,主要用于复习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不久,两位老师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展开课堂教学实践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提出了该理念。

    在2011年,翻转课堂成为研究热点,逐渐为众多教师所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些归功于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他创立了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利用电脑制作出了数千门教学视频供学习者在线学习。美国部分学校让学生回家观看可汗学院视频代替上课,上学则是做练习,由老师或已学会的同学去教导其他同学不懂的地方。我国重庆聚奎中学、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引进该教学模式,结合本校特色开始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但仅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国内进行相关实践的学校还有南京九龙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等。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该教学模式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本文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在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教学实际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需要翻转课堂,并设计构建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二、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1.翻转课堂有利于教育人性化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可以选择在某个时间段去观看教学视频,可以对教学视频进行快进或倒退,自己掌握学习进度;
    对于不懂的内容反复看,对于已掌握的内容粗略看,自己掌握学习深度;
    可以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社交媒体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探讨在观看视频过程中与针对性练习过程习已成为美国课堂教学:这一范式还需要在实践协作的学习环境和多元堂教学创造了新的可能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中遇到的疑惑,互相解答。对于同伴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远程反馈给教师,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有困难的问。翻转课堂是一种使课堂人性化的学习策略,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一对一的指导,有机会与每个学生交谈并评估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伙伴,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会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并找到存在感。

    2.翻转课堂有利于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首先,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探究题目进行独立解决,指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异质分组,并分配探究题目,用于组织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学生拥有课堂话语权,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给予指导。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逐渐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亲切伙伴,有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

    3.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家长的监督参与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家长和老师交流的重点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课下作业情况是否良好等。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及学生数目众多,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在每节课中的表现都做出详细的描述。在翻转课堂中,这些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学生是否在认真学习,家长能通过什么途径来督促他们学习?翻转课堂的实施不但翻转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内容,而且改变了以往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角色。当学生在家里通过视频进行学习时,家长的监督作用变得显著,能够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配合教师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这一点有利于形成“学生~家长一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翻转课堂的典型案例分析 1.国外的典型案例分析

    翻转课堂在国外的实践案例有很多,笔者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摘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案例。他们遵从“理念相同,但具体实施过程和突出特点却不同”的原则,有的教育思想独到、有的学习环境新颖、有的学习资源丰富。在这些典型实践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的教学实际做出分析,以期给我国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

    (1)独到的教育思想——高中教师雪莱的不同体验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穆斯乔草原高中的雪莱老师在教英语、科学和技术课时,并不是在每节课中都使用翻转教学。她采取的翻转教学形式不是每晚都分配给学生教学视频,而是有选择地进行。通常分发给学生的是一些用于建立好奇心、启发学生思考的简短片段,只有在学生真正需要新的信息时才使用翻转模式。通过实施这种翻转课堂,学生们都表示在学习时间上更加自由、更加喜欢探究和思考。

    笔者认为雪莱老师对于翻转课堂有着独到的想法和体验,她抓住了翻转课堂形式背后的关键点,不被翻转课堂的固定模式所拘束,这一点特别值得翻转课堂实践者思考和学习。在实施翻转课堂时不能因为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出现“跟风”情况,即不顾实际因素,一味地在每节课中都进行翻转教学。涉及何时该进行翻转式教学的问题,我们要考虑到学科适应性,不同学科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同,还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当学生善于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进行翻转式教学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2)新颖的学习环境——美国高地村小学

    美国高地村小学在实施翻转课堂时,将他们的教室变成“星巴克式教室”:用圆桌、舒适的沙发和软垫椅子以及一排排电脑终端代替传统教室中一排排整齐的课桌。在谈及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时,该校校长米勒说,学生们更喜欢在这种“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他们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笔者认为该学校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学习,不必像在传统的环境中有拘束的感觉。但是这种教学环境涉及教室格局和学生人数等问题,因此针对国内的教学实际环境做出思考:翻转课堂教室最适合的学生数量是多少,学生数量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否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在当前中国学生颇多且教室有固定格局的情况下翻转课堂是否可行,能否收到较好的效果等。针对教室格局,如果学校没有条件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建议以“4到6张课桌合并组成可以进行讨论的圆桌”形式;
    针对学生人数,建议以增加班级数量的方式减少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这样课堂讨论方便展开,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位学生,并给予一对一的指导,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3)丰富的学习资源——河畔联合学区

    美国加州河畔联合学区在翻转课堂里采用了基于iPad的数字化互动教材。这套用于试验的代数1的互动教材由专门的教材公司开发,里面融合了文本、图片、3D动画和视频等丰富的媒体材料,还兼具笔记、交流与分享功能。据统计使用这种互动教材的学生中有78%获得了“优秀”或“良好”排名荣誉,证明该实验的成效不错。

    笔者认为该学区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数字化互动教材,即资源优质丰富。与其他地区的教师自行制作教学视频的翻转课堂相比,互动教材更能节省教师的,时间;
    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其在课堂上表现更加芏动积极;
    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基于互动教材进行更好的互动。开放的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很丰富,对于教师来讲节省了人力、物力,但这些课程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定一致,因此我们不宜直接引用教学视频。任课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应只会制作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 等,而应具备与教学视频编辑相关的技术,这样才能做到取其精华,更好地服务于实际教学。

    2.国内的典型案例分析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 1-2020年)》指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阴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国内的翻转课堂有了初步的研究和发展。重庆聚奎中学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旗帜。

    (1)重庆聚奎中学的“三四五六”模式

    重庆聚奎中学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适当调整,总结出“三四五六”模式。课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以检验翻转教学的成效,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知识要点的理解,教师们都表示认可这种教学模式。重庆聚奎中学之所以能将翻转课堂进行得很好,究其原因在于它引进“翻转课堂”,但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出适合本校特色的翻转模式,进行本土化实践,进而解决本校的实际教学问题。这给翻转课堂研究者一定的启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即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点不在于在理论上研究各种各样的模式,而在于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本校特色的翻转式教学。

    但是有人指出这种教学模式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研究者应反思这种教学模式是否真的会增加学习负担,该如何处理。从翻转课堂的操作程序来看,将原本的课堂教学过程前置,将原本的课后复习置于课堂中,表面上看只是流程的变更。叫旦是否增加了学习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有些贫困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工作以支撑家庭经济,他们可能没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去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增加了学业负担。针对此类问题需要教师合理安排翻转教学时间。

    (2)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教学

    “南山实验学校进行的翻转课堂实验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策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当前最为前沿、最具影响力的新改革。”这是黎加厚教授应邀到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培训时对于该校的高度评价。该学校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本土化实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坚持不搞“一刀切”,二是提供组织保障,三是专家队伍的支撑,四是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协同配合。

    3.案例分析总结

    在国内外的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能更深入地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是按照教学安排制作视频,更重要的是怎样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需求分析,探究他们在理解教学内容上的误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观看视频,还要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发现疑惑,并带着问题与同伴在线交流或者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强调的是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通过分析国外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何时进行翻转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科内容适应性和学生特点等问题;
    对于教学环境,应努力改善传统教室的固定格局并缩减每班学生数量,以便展开翻转式教学;
    对于学习资源,任课教师应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有创造性地制作适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视频。通过分析国内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在我国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应注意:不能出现“跟风”状况,不能为了翻转而翻转,不能为了作秀而实践。我们应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本土化实践,这样才能实现翻转式教学的目的,即真正实现个性化、人性化教学。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正如焦建利[111教授所言,翻转课堂的案例并不是教学技术或者设备的革新,它再次向人们证明了一个事实,即技术并不完全是有形的媒体和硬件,流程的变化也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如同三级轮耕对农业的变革一样。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 Talbert经过多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积累,总结了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笔者在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图的基础上构建出更加完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在该翻转课堂模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两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影响着学生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学习,在课堂内能够协作学习。在课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中的教学设计思想及先进的网络教学设备来创建适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简短教学视频,为学生在遇到疑惑时互相交流提供网络社交媒体,学生在课上利用信息技术的一些先进设备展示成果并交流。翻转课堂还为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讨论交流等各种活动学习提供机会。

    本模型的特色是它的顺序性比较强,活动细节安排比较详尽,而且突出了家长的监督参与作用,家长在家通过观察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表现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制定出干预措施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一点、有利于形成“学生一家长一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但这并不代表翻转课堂的一般模式,操作步骤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和学生应该依据实际情况遵循该模型去实施教学和学习活动,实施具有本校特色的翻转式教学。1.开展课前活动

    (1)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可选取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虽然对于教师来讲节省了人力、物力,但往往由于这些现成的资源与实际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所以不宜采纳。在此主要分析视频来源的第二种情况,即任课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如下: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的内容要和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教学视频的形式采用声音加板书,每段教学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因为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一僦5分钟~8分钟,这样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教师在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时应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视频的学习中,这就涉及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主题要点强调和互动眭等元素的设计。

    (2)教师针对视频制定课前练习题

    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制定课前针对性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合理设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练习题的数量不应过多,难度要恰当,应该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挑战性,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3)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

    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来掌握,学生可选择某一时刻去观看教学视频,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对教学视频进行快进或者倒退,可暂停立刻记下自己的疑惑并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以便和同伴进行分享交流。

    (4)学生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

    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之后,要完成教师提前布置好的课前针对性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疑惑加以思考,如果解决不了就立刻记下来以便下一步的互动交流。

    (5)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中存在同伴交流和与师生交流两种形式。学生在家可以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社交媒体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收获,探讨在观看视频过程及针对性课前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互相解答。对于同伴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远程反馈给教师,进行师生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有困难的问题。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社会临场感的作用,即增强在线学习者的归属感以及凝聚力,使学习者快乐、不孤单地学习。

    在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整个过程中,家长的监督参与作用要突显出来。当学生遇到疑惑时,家长应尝试给予一定程度的辅导;
    当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不认真学习时,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制定一些干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也是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一种方式。

    2.组织课堂活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建构主义的四要素来设计课堂活动的各个细节,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从而真正实现知识内化。

    (1)师生共同确定探究问题

    课堂探究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确定。从教师的角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时发现的疑问及同伴交流中未解决的困难提出一些问题。综合两方面来确定用于课堂探究的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江山野以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要求,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进行独立解决。只有当学生独立的去思考探究,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从而系统地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3)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异质分组,并分配给每个小组探究式题目,每组规模一般控制在3~5人,在每组中推选出一个组长,用于组缀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垭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小组学习策略,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

    (4)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

    学生经过了独立解决问题、小组间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之后,要将个人及小组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采取的形式有演讲型、成果演示型、小型比赛等,并且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评论及分享学习收获。

    (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是多维度、多方式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成员不再单缅是教师,还包括学习者、同伴及家长等;
    评价内容包括针对性练习的成绩、提出问题的情况、课堂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在小组协作探究式活动中的表现、成果展示等多方面。教师根据这些反馈的评价结果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确定下节课的探究问题。

    五、对于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反思

    翻转课堂在国外兴起并应用,对于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舶来品”。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引来一定程度的争议,对于“我们的教育是否需要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我们的教育是否有用?”“何时该进行翻转式教学?”等基本问题,可以理解为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从国内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可以应用得很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实际的问题需要反思。分别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析如下。

    1.客观因素

    (1)学校目前的教学设施

    目前仅有少数学校的条件支持翻转课堂的实施,不少学校办学条件如技术方面、经费方面、管理方面等还不足以支持大面积进行翻转课堂的实施。所以需要等待时机成熟时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在教育投入上加大力度。

    (2)学科的适应性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有人提出是否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翻转教学的疑问。目前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多数集中于理科类课程,因为理科类课程的每个知识点都很明确,教师只需将某个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制作成l0分钟的精彩教学视频,就可以方便学生下载自学。而文科类的课程特点完全不同于理科,在实施翻转课堂时应充分考虑到文科课程需要教师创建高质量精彩的教学视频,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观看教学视频并进行思考。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同一类型课程的不同内容进行翻转式教学时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2.主观因素

    (1)教师的教育改革信念

    中国式“翻转课堂”在不同时期已经有不同的实践,如上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政治学科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练习”、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山西省运城新绛的“自学一展示模式”、深圳南山卓越课堂模式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实施翻转课堂奠定了基础。

    重庆聚奎中学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课堂之所以能进展得很好,原因在于学校的教师们有坚定的教育改革信念作为支持。当一位教师面对一种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时,他会根据已有的知识、认识以及看法去做一个价值判断,这些知识、认识和看法深受他目前的行为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影响㈣。目前很多教师在“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而不愿意去改变。针对此问题,各个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更新传统的教育思想,如多开展一些教师培训,让教师学习国外的教学改革经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教改专家定期举办讲座。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使其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师专业能力的问题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培训。教师的专业能力涉及的细节如下:教师在自行创作教学视频时如何设计各种元素,对学生课下自学的合理监控,课堂翻转之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针对这几方面的细节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教师在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时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视频的学习,这就涉及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主题要点强调和互动性等元素的设计。教师应录制精彩多样的教学视频,从而避免单调的讲解,教师应将一段视频中的重点及要点突出,如在重点部分增加视频对应的文本副本。学生课下进行教学视频的学习,完全是一个自由的状态,有人提出质疑即该如何对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进行合理的监控,使其集中精力进行在线学习。这就涉及家长的监督参与作用,如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制定出学生课下自学情况登记表。家长通过观察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表现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填写登记表,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通过长期的合理监控,能够改善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开始享受并逐渐热衷于课下自学的过程,正如柏拉图所言,“通过教育,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他们必须学习的知识中找到乐趣”。真正的深度互动发生在真实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如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创建融洽的讨论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六、结语

    文章在对国内外的经典案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教学实际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其特色是顺序性比较强,活动细节安排比较详尽,家长的监督作用相对增强,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活动。但是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应该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没有清楚的展现。希望翻转课堂的研究者能够找到突破口,完善该教学模型,并将其付诸实践,为深化教育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完)

    《多变的图形“翻转”》教学设计

    修武县七县镇赤庄完小

    王艳玲

    教学年级:

    小学四年级

    教材版本: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对图形的翻转操作。

    (2)运用图形的翻转对图形进行艺术加工。

    能力目标: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思维创作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探索,培养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生活中了解美、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

    掌握对图形转动的操作,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图形翻转和旋转概念的区别。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查找“湖面倒影”的图片。

    1

    2、建立“练习”文件夹,存放素材.

    3、通过电子教室将“练习”文件夹发送至学生机桌面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出示“湖面倒影”图片)你能找出这些图片的相同之处吗? 师:再仔细看看,山、树、建筑物的倒影与它们本身与什么关系? 师:大自然中有倒影这美丽的画面,在我们的画图里,不仅能让图形倒过来,还可以向上下左右随意翻转,做出一些特殊效果。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照片通过翻转做成像双胞胎一样的照片;
    一只小手可以通过翻转做成左右一双小手;
    一只小脚丫通过翻转可以复制成一对小脚丫„„

    师:既然图形翻转这么有用,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会他!

    【设计目的】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出明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

    (二)探究学习、落实任务;
    这个环节主要分三个小任务执行:

    任务1:吹泡泡的双胞胎——图形的水平翻转

    师:老师已经给大家的桌面上发送了一个名为“练习”的文件夹,请大家用“画图”打开里面的“吹泡泡.bmp”。

    在这里采用师生互动法。老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看画面都有哪些内容。

    师:我们看到一个小女孩坐在那里吹泡泡玩儿,但是只有她一个人,好没意思啊!你能再变出一个小女孩来,使她们成为双胞胎,面对面的一起吹泡泡儿玩儿吗?大家试一试吧!

    生操作。

    2 师巡回提示:

    1、如何让一个小女孩变成两个小女孩(复习学过的内容)? 2、怎样使画面中的小女孩转过身来 (引导出“翻转”概念)? 3、怎样只让复制来的小女孩翻转(学生尝试操作)?

    在老师的提示下让学生尝试操作。可能一部分同学会发现了操作的方法,但另一部分同学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

    教师演示并进行小结后,学生练习。在下面任选一个完成:

    1、将图形“小兔子”打开,制作小兔子的双胞胎。

    2、将一只小脚丫做成一双小脚丫。

    【设计目的】在这个任务中,先让学生通过复习和巩固上一课时所学的复制、粘贴功能,为本节课的重点——图形的水平翻转做好铺垫;
    然后采用“学练结合”的方法巩固新知,提高技能。

    任务2:倒影——图形的垂直翻转

    师:(出示图片“蓝衣服的小男孩”)你能把小男孩的倒影做出来吗? 教师巡视,对学生正确的做法进行肯定,加强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要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提示学生:垂直翻转和水平翻转都是翻转的一种,只是翻转的方向不同。

    尝试操作,强调选中对象。

    任务3:旋转的大风车——按一定的角度旋转

    师:(出示图片“大风车”)如何由一个风车叶片组成整个的风车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强调:

    师:我们一步步的来看,风车是由几片叶片组成的?

    3 师:那如何由这个叶片得到其它的三个叶片呢?

    师:好,现在给各个小组五分钟的时间,试着完成一个风车。

    师巡回,提醒学生先改变画布的大小,再复制粘贴图形,然后再按一定角度进行旋转。

    师演示风车的制作方法。

    师:我们今天学习图形的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和按一定角度旋转,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师:(边用课本演示边讲解)开始我们学的是图形的翻转,是左右或上下翻过来的;
    后来我们学的是把图形的旋转,是在平面上把图形按一定的角度旋转。

    【设计目的】在这个任务中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将“风车叶片”制作成“一个风车”来学习图形的旋转。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尝试操作、查看教材,获得了新知,提高了操作技能。在这里,估计到部分同学对翻转和旋转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教师用实物来演示两者的区别,直观形象,突破难点。

    (三)联系生活、拓展知识;

    师:湖面倒影显示的是对称图形的美丽。那么在显示生活中,你碰到哪些有对称美的实物呢?(学生思考)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美,如:地板的图案、花朵、脸谱、蝴蝶、剪纸、山间小路、碗、各种建筑设计等。和学生一起欣赏,体验生活中的美。

    布置任务:给学生一个简单图案,让学生结合今天所学的“多变的图形‘翻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去设计图案。

    提问学生:一个小小的图案在我们班同学一起努力下能设计出多少中美丽的图案?(注重班级同学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一个工程)

    4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通过努力,在复习以前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图形的翻转和旋转,其实在画图中还可以使图形变形,那就是图像的拉伸和扭曲菜单,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5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和学者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探讨。翻转课堂该如何“翻转”是能否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对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是翻转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翻转课堂;
    导学案;
    教学视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许多学校都在尝试着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成为现阶段较流行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传统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的教学模式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讨论和吸收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如下:

    一、课前活动

    教师需要根据具体内容,借助软件以视频、文档、ppt等形式开发微课程和导学案。学生通过自学视频,完成导学案,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课前教师的设计与制作:

    1.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融合了教案和学案一体化的教与学载体。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是本节课必须要掌握和能够在实际中应用的内容。“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设计”。它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导学案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三部分:

    (1)自主学习:这个版块主要解决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法。这部分内容的设计应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题目设计不宜过难,应以低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这个版块的内容,进而理解和把握知识结构和框架,并试图找出和记录自己的疑惑点,为课堂内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探究:这个版块主要针对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本节课的难点问题。这个版块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要解决这部分内容必须认真看书或者观看视频,而且要进行深入透彻的思考。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部分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拓展延伸:这个版块主要是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部分内容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多设计一些难度各异的题目和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学生可以根据情况各取所需,自由进行选择。另外,对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时要注意把握“度”,切不可不着边际。通过合理的拓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才能提高学生举一反

    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学视频的设计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教学视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可选取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二是任课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在创建视频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如下: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的内容要和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
    教学视频的形式采用声音加板书,每段教学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因为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为5~8分钟,这样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教师在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时应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视频的学习中。课前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

    在学生看完教学录像后,应该对录像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同时,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前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预习过程中标注相关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脉络,对自己感觉生疏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合作探究题。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教师针对“导学案”了解学情,进行补充完善。

    二、课中活动

    翻转课堂课上的活动是对课前学习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学资源完成自主学习,课上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和能力的拓展。

    1.师生共同确定探究问题

    首先,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由小组合作解决,小组代表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其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综合两方面确定用于课堂探究的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小组代表提出的问题先由学生自己解决,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进行独立解决。只有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吸收,从而系统地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3.教师总结梳理知识

    通过激烈的课堂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解决了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最后,教师再对本节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对知识点再进一步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彻底理清知识脉络。

    4.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的评价机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完全不同。首先进行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评价;
    其次要进行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涉及自主学习时的表现、小组学习中的表现、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叶云露.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式的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4).

    [2]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注: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编辑 孙玲娟

    摘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现代的教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化,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特征,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对课前教学和课堂教学两个模块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介绍

    “翻转课堂(FlippedClaroom)”也叫“反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在课前,教师提供教学网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学生自行在教学网站中对学习资源进行下载、观看和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课前答疑、知识点探究和知识点应用等教学活动的一种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了一种“学生课前学习新知识,课堂上进一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的教学构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现代的教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翻转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翻转为主动探究者,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的教学形式翻转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思路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

    近几年所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最大的革新是将“课中环节+课后环节”颠倒为“课前环节+课中环节”,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教学流程的改变。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环节,“教师的教学”是负责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是完成知识的“消化与吸收”。翻转课堂是将教学活动的顺序进行翻转,让学生提前对知识进行理解。所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设计模块和课中设计模块。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主要解决的是由“Why-What-How-If”组成的一个循环圈问题,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分为课前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两个模块。课前教学设计主要解决“Why”和“What”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从自身的认知结构出发与学习的新知识建立起联系,领会学习的主要内容,提高自身的认识;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具体的情景,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的接受新知识,理解课程的内容。课堂教学设计主要解决“How”和“If”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并对所学的知识有认识和理解,将知识能恰到好处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教师的任务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导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操练。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模块设计

    课前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成效。课前设计模块主要是为了完成知识的传授。回答“学习循环圈”中的“Why”和“What”类问题,让学生清楚本次课的价值所在,并且获得一定的专家知识,以提升自身的知识体系。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下载教师提前录制好并上传到服务平台的教学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的提出问题、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做了有力的铺垫。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视频主要是由教师提前录制好的教学内容,并提供给学生用来自主学习的材料。制作教学视频时应注意如下: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内容,并且仔细研读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对该节内容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能掌握的知识水平。其次,教师整理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在制作的教学视频中适当增加讲解内容,要考虑不同班级的学生差异性,并录制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视频,以适应不同班级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课堂模块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最大程度地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设计模块主要是为了完成知识的内化,回答“学习循环圈”中的“How”和“If”类问题,实现知识最大程度的内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所有的教学资源和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知识的内化效果达到最优化。

    1.教学问题的确定

    课堂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上传到教学网络讨论平台上;另一个是教师提前预设的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从问题中提炼出最有价值并有研究性的问题。

    2.独立探究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依赖学习逐步地发展独立学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学生自行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独立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知识的最大程度的内化。

    3.课堂学习的协作

    课堂学习的协作主要通过教师的提问、讲解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师生、生生之间通过讨论、探究等学习形式完成教学知识的授予。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充分发挥,更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协作学习的活动中需要对学生分组、任务分工,并指导学生小组内的学习。

    4.学习成果的汇报

    学生通过汇报学习情况、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学习成果,以完成学习任务。在分享收获与交流经验的过程中,师生可以进行评价,对学习内容提出建议;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他人分享的内容中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5.课后评价的反馈

    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整节课学习内容进行评价总结,学生互评。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并进行总结概括。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出新的思考问题,以达到知识的拓展和灵活运用。

    作者:潘蓉 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君相.互动教学与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2:90-91.

    [2]陶冶.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50-251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共3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共6篇)

    翻转教学11法心得体会(共18篇)

    翻转课堂数学教学心得体会(共14篇)

    推行翻转课堂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

    相关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反思 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思考 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翻转 教学设计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