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徽州传统文化遗存的开发路径与价值评估

    时间:2020-02-25 07:52:29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徽州传统文化遗存的开发路径与价值评估  
      口刘伯
      
      内容摘要徽州传统文化在今天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存和文献文书遗存,它们许多都得到了开发,融入了现代社会。具体开发的路径是:徽州传统物质文化的遗存直接导致了徽州人文旅游事业的发展、徽州传统非物质文化的遗存直接导致了徽州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开发、徽州古代文献文书的遗存直接促进了徽学事业的发展。这些开发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对其已达到的开发状况,宜作合理的价值评估:徽州人文旅游事业的发展目前尚属初级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十足的后劲;徽州传统技艺的产业化开发目前尚属起步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徽学的研究目前尚处在发展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多学科的价值有待更全面展开。
      
      关键词 徽州文化遗存 开发路径 价值评估
      
      作者刘伯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徽学丛刊》主编。(合肥:230039)
      
      传统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时代课题。徽州传统文化在今天就有大量的遗存,它们许多都得到了开发,融入了现代社会,并且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本文就徽州传统文化的遗存、开发的路径、已开发状况的价值评估等问题进行探讨。
      
      徽州传统文化的遗存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宋代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此后进入晚期。政治上,在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的同时,科举制度也全面实施,平民化进程加快;思想上,作为儒家思想发展第三阶段的程朱理学被钦定为官方哲学,至明清,启蒙思潮、反理学思潮兴起;文化上,毕升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日益推动着文化发展的世俗化;经济上,商业的集约化和产业资本的发展,传统模式的自给自足农业经济结构逐渐得到调整,商品经济极大发展,由之直接带来的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和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特别是,宋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一直在长江以北,宋代以后则重心移到了江南,使江南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极大的活力。徽州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产生,它伴随着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而崛起,随时代的进步而繁荣,并连同中国封建社会的消亡而衰落,在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印刷出版、医药卫生、体育竞技、方言俚语、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领域,和在社会关系、社会经济、社会生活、传统工艺等物质文化方面,都有非凡的创造和突出表现。
      
      徽州文化有一个极大的魅力,就是它不是废墟遗址文化、考古挖掘文化、历史传说文化,而是有着很强现实性的文化,它在今天有大量的文化遗存。
      
      1.物质文化的遗存。目前,仅黄山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已查明的至今保存完好的徽州古街镇、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等地面文物就达5000多处。这其中,黟县的西递、宏村2000年11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潜口民宅、许国石坊、棠樾石牌坊群等17处;属于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程大位故居、花山谜窟及摩崖石刻、程氏宗祠等63处;属于黄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老街古建筑群、戴震纪念馆和藏书楼、龙兴独对坊等73处。
      
      2.非物质文化的遗存。2005年,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活动,之后黄山市展开了全市性的非物质文化遗存的普查、分类、立项和申报工作。目前,已经普查登记的项目有1305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等14类,其中,徽剧、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等16项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徽派版画、徽州篆刻等26项列入安徽省省级保护名录;徽州民谚、徽州毛豆腐等91项列入黄山市市级保护名录,另有黄山市各县(区)级保护名录184项。
      
      3.文献文书的遗存。首先是徽州典籍文献。徽州历史上素有“东南邹鲁”、“文献之邦”之称,至今仍然遗存有大量的典籍文献,据目前已经完成的对数百种公私目录、藏书志及各种版本的府县志、正史、诗文集、笔记的普查,见诸于著录的徽州人经史子集类著作总数当在6000部以上,存世的尚有3000多部:未见诸著录而散存于徽州民间的家刻本和散落在海外的孤本、手稿还有很多,据笔者不完全的调查统计,数量当在1000部以上。此外,徽州还有大量的谱牒文献,《中国家谱联合目录》著录的徽州家谱仅有700余部,而据笔者的调查,目前已经发现且已经被各收藏单位和个人收藏尚未著录的至少有3000多部:散藏于民间属于尚待发现的至少还有3000—5000部。故目前还遗存的徽州典籍文献总数在10000种。
      
      其次是徽州文书。它在今天遗存的数量甚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被大规模发现时就约有10万余件,当时就被誉为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档案发现之后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第五大发现:至20世纪末,已知被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收藏的达25万件左右;之后,徽州文书还在不断发现。至2009年底,依笔者所见,已发现的徽州文书的数量当不下于40万份;而可资研究利用、目前还散落在民间、属于尚待发现的文书数量尚有10万份左右,两者相加就是50万份左右。这些徽州文书,上溯南宋,下至20世纪80年代,均是历史上微州人在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与交往过程中为各自切身利益形成的原始凭据、字据、纪录,是徽州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劳动、商业、社会交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状况的最真实、(文史论文)具体的反映。
      
      徽州传统文化开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徽州传统文化遗存的开发路径与价值评估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