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浅谈中西方孝文化

    时间:2020-08-21 08:03:2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浅谈中西方孝文化

     

     摘 要:通过对中西方孝文化的对比分析,认为中西方孝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中国孝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博大精深,涉及方方面面;而西方孝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却没有得到发展,内容也很单一。这些不同主要源于文化差异。“shame to be old”,羞于年老。为了中西方孝文化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本文对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和造成这两种对于“孝”不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从而促进双方孝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孝文化;文化差异;养老模式中西方的孝文化都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开始出现的。从新旧石器时代到父系氏族的建立,人类自身的力量十分弱小,因此这个阶段的人时刻也离不开氏族这个集体,当然更不可能独立生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氏族集体的依赖逐渐减少,但孤立的个体劳动仍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家庭(家族)核心制成为最直接与最佳选择。孝同样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由于个体家庭和私有制的产生,人们对与自己相关的血缘亲族关系的认识逐步得到提高而慢慢产生。家庭是人类由于客观的原因迫不得已的选择,同时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由于中西方家庭产生的不同步性,中西方孝文化也不是同时出现的,但最初形态的孝文化却是一样的,即善待长辈。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而西方的孝文化却成了只在中出现的很狭义的概念,甚至连最初的孝文化的一些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中西方孝文化有较大的差异为了对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有更清楚、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先从文献的角度对中西方的孝文化进行考证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中西方孝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记载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涉及方方面面,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孝”不仅是家庭观念中孝敬父母的问题,也是几千年来统治秩序中重要的社会规范。中华民族有着一整套关于孝的理论。中国历史上,“孝”是进入家庭观念中最早的伦理道德范畴。传说尧时,“虞舜,性至孝”,感天动地,“帝尧闻之,遂以天下让焉”。这可能就是中华孝文化的雏形。肖群忠认为,“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至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至《孝经》,“孝”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被全面化了。

     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提出了“孝为仁之本”,而儒家思想也就是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思想,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孝经》中,“孝”被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说,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同时,《孝经》还认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就是说,“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民固有的的行为。“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本位,可以说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

     中国孝文化对“孝”有明确的规定,并强调“孝”与“顺”的一致。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尊亲”不仅指尊敬,更有一系列礼仪规定;“弗辱”就是要安分守己,不许玷污祖上的名声和家族的尊严,还要珍爱父母给予的身体;“能养”并非一般的供养,而是敬养。在中国的孝文化中,还强调“顺”,即顺从父母的意愿,孔子对孝的简洁解释是“无违”,儒家所提倡的“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服从长上的意志。中国孝文化有着重要的政治内涵。“孝”本是规范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伦理道德,主要指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义务,是家庭伦理的范畴之一。但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家国同构、君父同伦,正如孔子所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意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道,忠孝是一体的。在统治者看来,忠孝观念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无论家与国,其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而皇帝通常被称为君父,皇帝派遣的官吏、地方行政官员则被视为老百姓的“父母官”。“以孝治天下”成了历代君王成功施政的经验。可见,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孝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地敬养父母,已经明显地扩展和泛化了。《孝经?开宗明义》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敬父母只是孝的开始,进德修业才是孝之终。这与儒家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相一致,与儒家“身—家—国”的模式相统一。可见,“孝”已经同时向个体道德领域和政治领域扩展,它起源于个体道德修养,贯穿于家庭中赡养父母和家庭和睦,终于进德修业,对国家和社会履行职责。

     同时,中国孝文化对“不孝”有明确的规定,即“孝”与“不孝”是有衡量标准的。《孝经?五刑》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在应受大辟等五种极重刑罚的三千罪行中,“不孝”是最大最严重的罪行。在《孟子?离娄章句上》中,孟子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赵岐为其做了如下注解:“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从精神层面提出致亲于义则为“孝”,陷亲于不义则为“一不孝”。可见,孝不是简单的恭敬顺从,而是以“义”作为“孝”的评判标准。“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则从物质层面,即温饱与否和是否为考取功名而努力提出“孝”的标准。最后,“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又从发展的层面,即后继是否有人的角度提出“孝”的标准。此处的“无后”并不是侧重“不娶无子”,而是强调“绝先祖祀”,即无人继承衣钵才是真正的无后,真正的大不孝。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这三大源头后来融会起来并以基督教的形式构成了西方文化体系。因此,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必须研究《圣经》。《圣经》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和创作的源泉,很多西方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亦源于此。据《圣经》记载,基督徒所信奉的耶和华上帝给人类社会颁布了十条必须谨守遵行的戒命,其中的第五条就要求“当孝敬父母”。基督教教义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

     在对中西方孝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中,笔者发现除《圣经》外,西方对孝进行系统阐述的文献几乎没有,这与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西方哲学家们所关注的并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会养老。这导致了西方的孝文化发展缓慢,但却使社会养老理论得到了充分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已经渗透并流动于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地方都以“孝”而闻名,孝子会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董永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二十四孝”之一,其“性至孝,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的事迹感天动地,传为佳话。但是,西方的孝文化却远没有这么发达,不仅没有什么地方以“孝”而闻名,也没有哪个地方因“孝”而引以为荣,更没有“二十四孝”这样闻名的人物。中国有很多关于“孝”的谚语,如“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孝顺公婆自家福,勤种天地自家谷”、“在家孝父母,强如远烧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而在西方,这方面的谚语却很少,在《英汉双解谚语应用词典》所收录的谚语中,居然一条都没有。传统的养老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孝文化。在中国,几千年来,赡养的义务主要由子女完成;而在西方,不强调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父母年迈后,赡养的义务主要靠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完成。因此,中国的孝文化包含赡养的义务,而西方孝文化中并不包含赡养的义务。在中国,赡养的义务如同界中的“反哺”;而在西方,赡养的义务则如同“接力棒”,由子女或父母本人将自己转交给社会。

     中国人家庭观念非常强,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也是最大的,这一点令西方人无法想像。而在西方,一旦成年,都会自食其力,不需父母过多付出。中国人一般都与父母住得比较近,即使到外地工作,一般也要把父母接到身边。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不赞成父母健在时儿子离家远游,如果因故非远游不可,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孔子这种思想是怕儿子远行在外,老人无人照顾。西方人一般不会这样,他们为了事业不会过多地考虑父母,也没有必要考虑父母。而且西方人并不像中国人有很深的故土情结,相反,他们喜欢不停地变换居住地,尤其是美国人,他们一生通常会搬好几次家。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付出的差异,也部分地解释了中西方在财产继承方面的不同。在中国,父母的财产毫无疑问是由子女继承的,这不需要任何书面的证明,子女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西方人则通过遗嘱决定财产的归属,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财产给任何人或机构,甚至给自己的宠物,而他们的子女也不会觉得不可接受。

     中国人将孝同生儿育女相结合,强调不能绝先祖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是数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心理。西方人强调自由,为了自由可以选择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家庭,甚至独身。在中国,由于孝文化的原因,断子绝孙是最恶毒的咒语;而在西方,断子绝孙却没有这样的文化含义。正因如此,当断子绝孙被直接翻译成“sonless”时,西方人觉得莫名其妙,根本无法将其与贬义词联系起来。

     西方社会则不同,在西方的家庭代际关系中,西方家庭是单向抚养模式的,即父母只需抚育子女,子女却不用供养父母。因为西方比较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所以每个人的独立意识都比较强,这种独立意识,对于子女来说,他们不愿过多地依赖父母,对于父母来说,他们也不愿过多地依赖子女,他们爱好自立生活,觉得依赖子女是“可耻”的事,正如他们并不愿意承认自己“不中用”了,不服老一样。在西方,人们通常都不会问及别人的年龄,这比较私密,更有可能引人不快或反感,许多老年人不像中国人那样认为“老来是福”,更不会“倚老卖老”,他们并不喜欢变老,也可能并不服老,为了证明自己年轻体盛还可能探探险,旅旅游,并不像中国的老年人一样喜欢守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

     (二)文化角度的不同

     从文化上来看,中国的传统观念就讲“养儿防老”,讲“百善孝为先”,讲“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主义” ,讲“忠孝仁义” ,而孔子的名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以及其所创造的“仁”者儒家文化更使得整个社会对于“尊老”有了一种默契与普遍遵守,或者更为确却一点,“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尊老”文化与传统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从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到后世的“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百善孝为先”再到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 、“尊老爱幼” ,从日常生活中对于老者的尊称“令翁” 、“黎老” 、“太公”到对于年龄的敬词“高寿” 、“高龄”再到对于老人隆重庆生的祝酒辞“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佛心永恒,福寿绵长”等等都体现了孝文化在中国文化里的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李密的一篇《陈情表》更可说是中国“孝文化”的典章,其中透射出来的“孝道”千百年来更为世人所景仰,所追崇;而董永则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二十四孝”之一,其“性至孝,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的事迹感天动地,传为佳话:可以说孝文化始终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发展,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中。

     而西方文化里,不仅没有什么地方以“孝”而闻名,也没有哪个地方因“孝”而引以为荣,更没有“二十四孝”这样闻名的人物,而在“孝”方面的名言警句、系统的典著也几乎没有。对于平等与民主,自由与自我的追求使其对于这种纯粹的中国“孝”文化几乎难以理解,在他们看来,老年人也是平等之人,不能对其“特别对待” ,更不用说什么“百善孝为先”了。在他们的文化观念里,“人人生而平等”,没有人可以享有无偿特权,所以其所谓的“孝文化”非常平乏,也仅基于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中所应有的尊敬和服从。在西方,人们更注重的是追求个人价值与自我,人的亲情束缚较之中国要少得多,这便使得父母与子女间感情的牵连较为松散,推而广之,整个社会也较之中国也就显得“人情单薄冷淡”多了,“孝文化”也就“淡”多了。

     (三)政治角度的不同

     从政治角度来看,如上面所说,长久以来,中国便是一个宗族势力强大亲情味道浓厚的国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政治统治,中国的统治者选择了儒家文化作为其统治的主导文化,也便利用情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皇帝派遣的官吏、地方行政官员一般被视为老百姓的“父母官” ,而历代君王施政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春秋战国儒家便提倡实行“仁政”,主张“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汉代的“察举制”便注重“孝廉”一科,其后的“九品中正制”也有“孝廉”要求,“忠孝”与“孝廉”作为中国政治范畴的重要内涵一直发展传承着,直至后来乾隆皇帝的“千叟宴”更是将这一“孝政”发展至巅峰,“上行下效”,整个社会“行孝”也便蔚然成风,“孝文化”在中国政治历史的作用可见一斑。如今,中国政府依然提倡“尊老爱幼” ,注重“孝道” ,并且立法要求子女尽孝,保障老年人权益,使得整个社会老年人老有所依。

     而西方历史上,不仅没有把“孝廉”作为人才选拔的要求,也很少有政府或统治者会公开宣扬“孝道” ,甚至在讲求法治的西方社会中,大多数国家甚至对于“子女必须抚养父母”都没有硬性的法律要求。现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也加强了对老年人的优抚,大多通过政策优惠如住房优惠,养老保险等来保障老年人权益。

     (四)经济角度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与小农经济,造就了她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和相互爱护,以集体利益为重,“孝文化”也就随之发展逐渐“积厚”。尽管可以预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增长、社会福利的普及与提高,中国的家庭代际关系也会逐渐地松散,但相较于几千年的历史传统,这点变化还不足以撼动中国传统的浓厚的“孝文化”地位。

     与中国相比,西方文明则不完全依赖于农业,人们很早就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并生活在城邦中,经常迁徙和流动;西方文化强调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个体本位的温床。个体本位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在家庭关系中也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西方现代经济的发达水平也使得它有能力建设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比较齐全的养老院体系,尽管许多老年人会比较孤独,晚景凄凉,但是由于文化传统习俗等束缚,他们更不愿麻烦子女,无怪乎有人说西方社会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坟墓”。

     三、中西方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对外文化交流是国家对外开放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整个对外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对外交往的主渠道和主要方式。

     对外文化交流,有官方和民间两个渠道。通过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一方面可以增进中国对世界的了解,以我为主,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参与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进程,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影响,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帮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向世界各国宣传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建设成就,传播中国的文化艺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通过文化手段配合外交工作开展国际斗争;配合国内工作,加强对国内重大事件与活动的对外宣传,以营造有利于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

     中国文化里,老年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虽然并不对社会发展起主导决定作用,却自古以来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无论是从社会,文化,政治还是经济角度,都享有很高的地位与权利。而绝大部分的西方文化里,老年人却是一个弱势群体,而对于“老”这一概念,大多数西方人士是抱着一种“不欢迎”和“不服老”的态度,正如本文的副标题目一样,“shame?to?be?old”,羞于年老。

     不过,我国目前老龄化趋势很严重,这是一个事实,据悉,在10年后,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会达到20%,这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福利体质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西方则有我们可以直接采用的经验,比如增加老年人的自主意识,社会福利体质改革,鼓励老年人去接受新事物,让他们的思想年轻化等等。

     (三)中国孝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的孝文化,归根结底,是儒家文化在一个方面的体现。而如今的儒家文化借由孔子学院已经走向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经有65%的国家存在着儒家文化的身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去。

     四、结 语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孝文化截然不同这些不同源于文化差异。但是在跨文化交流的今天,中西方的孝文化正在彼此影响、互相吸收。在中国,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养儿防老”和“家庭养老”的观念正在逐步发生改变,DINK家庭的数目也在增加。在西方,当越来越多任感情泛滥的“少女母亲”已经成为全社会舆论焦点的时候,人们开始探讨中国极少有这种现象的原因,中国孝文化中子女对父母“不违”的观念受到了许多社会学家的关注。随着全球化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这种相互影响的趋势还将继续,因此对中西方孝文化研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朴钟锦.儒家“孝”道观念的时代价值[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

     [2] 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介绍与摘要[J]. 伦研究2004(4):107-108.

     [3] 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75.

      [4]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20.

     [].?浅析中西方孝文化的区别及其产生原因[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

      Views of Filial Piety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He Shansh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455002)

     Abstract: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lial piety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fter thousands years of development, filial piety in China is proud and broad involving many aspects. While Western culture has not been highly developed. These differences are mainly due to culture differences. In China, the elderly as a group, though do not play dominant role in social development, but have owned a higher social status since ancient times. However, in the west, the elderly are a weak group. They hold "old" concept-- "not welcome", "refuse to accept the old" attitude or "shame to be old". In order to promote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influenc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filial piety, this article hold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ilial piety and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filial piety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Key words: family; Filial Piety; cultural differences; pension mode; exchange of meaning

    相关关键词: 中西方孝文化探析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