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机评测
  • 专项体验
  • 对比评测
  • 拆机
  • 手机
  • 5G
  • 软件
  • 发布会
  • 小道消息
  • 专题
  • 导购
  • 行情
  • 手机报价
  • 产品大全
  • 品牌大全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第一册 正文

    第一册,5、4地貌的变化(2课时)

    时间:2020-02-14 07:48:21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第四节 地貌的变化

     

    教材分析

     

    地壳和宇宙间的一切物质一样,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地壳表面的面貌,仅是地壳漫长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镜头。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其能量可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来自地球内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另一方面来自地球的外部,如风和流水等的侵蚀作用。

    本节教材由于对地貌变化的时间等感性认识不强,需要利用地理光盘、投影片、挂图及模型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受性认识。

     

    教法指导

     

    一、          授课思路与方法

    1.运用地理光盘或投影片进行电化教学,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海陆变迁、褶皱断层、火山地震的发生及来自地球外部力量对地壳的侵蚀。

    2.充分利用地理模型,增强学生的感受性认识。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海陆变迁、地壳运动引起的褶皱和断层的形态,以及褶皱山、断层山、褶皱-断层山的形成。

    2.介绍地震、火山发生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和地壳外部的作用。

    (二)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运动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海陆变迁及促使地貌变化的力量。

    2.教学难点:褶皱断层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1.海陆变迁的地理光盘或投影片;

    2.褶皱和断层的模型或挂图。

    四、教学过程(www.fwsir.com)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表的形态,了解了陆地地貌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五种类型,海底地貌有大陆架、大陆坡及大洋底等,那么,这些陆地和海洋的地貌是否一成不变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入新课:

    (一)             海陆变迁

    1.由于地貌的演变,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以变成海洋。

    科学家经过对当今世界上最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考察和精密测量,发现它在2500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科学家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许多海洋生物化石,而且还发现喜马拉雅山现在还在不断地升高(上升的速度是每年18.5毫米).这个例子说明海洋能够变成陆地,其实陆地也可能变成海洋,如台湾海峡过去是陆地,后来因地壳下陷,两边海水涌入,形成海峡.据考证,现在台湾海峡的底部也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说明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2.促使地貌变化的动力

    (1)来自地球的内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2)来自地球的外部,如风和流水等的侵蚀作用。

         (二)地壳运动

    我们要了解地壳的变动,主要是研究地层,地层在形成时一般是呈水平的,由于在地壳运动中,产生水平运动与升降运动,地层受力的作用使其变形、变位。表现为岩层弯曲、倾斜、断裂,形成地貌的褶皱与断层。

    在山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岩层的变形和变位,这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有的地表隆起、有的地表下陷,这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教师出示褶皱、断层示意图或投影片,如有条件播放地理教学录像片,向学生讲解褶皱、断层的概念、形成与表现。

         1.褶皱

        (1)有的岩层连续向上拱起,有的岩层连续向下弯曲,这种连续完整的变形,叫做褶皱。

        (2)褶皱的形成:岩层在地壳运动中受挤压而发生弯曲。教师向学生演示褶皱模型,示意讲解受力的方向、及弯曲的岩层。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知识点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案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 第一册高矮的比较 第一册认识图形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