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自然辩证法考试分析题

    时间:2020-08-18 08:55:34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自然辩证法

     (分析题汇总)

     “1033寝室”制作室

     制作人:寿云东

      李进

      程浩

      焦红伟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一 DDT案例

     1 DDT案例简介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的使用范围迅速得到了扩大,而且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大显身手,救治了很多生命,而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

     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滴滴涕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滴滴涕,鸟类体内含滴滴涕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极的食肉鸟如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因此而灭绝。1962年,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怀疑,DDT进入食物链,是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从70年代后滴滴涕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滴滴涕还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催生婆。DDT的有毒人造有机物是一种易溶于人体脂肪,并能在其中长期积累的污染物。DDT已被证实会扰乱生物的荷尔蒙分泌,2001年的《流行病学》杂志提到,科学家通过抽查24名16到28岁墨西哥男子的血样,首次证实了人体内DDT水平升高会导致精子数目减少。除此以外,新生儿的早产和初生时体重的增加也和DDT有某种联系,已有的医学研究还表明了它对人类的肝脏功能和形态有影响,并有明显的致癌性能。

     由于具有较低的急毒性和较长的持久性,也降低了有机氯杀虫剂的使用次数。然而,却也因此使此类的杀虫剂具有较长的持久性,长期累积下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许多问题。

     2 案例分析

     历史上,DDT的使用,不仅能很好地治疗疟疾、痢疾等疾病,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DDT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人类在自然面前取得了成功,但是自然反过来又开始报复人类,随着DDT进入生态链,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类似DDT使用的现代生产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引起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时今至日,才认识到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人,二是共存共荣的合作伙伴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协调发展阶段。

     首先,人类应该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这是因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而这种交换又势必带来自然平衡的改变。人类使用DDT,就是为了从自然界得到更多的农作物,促进农业的发展,当初就是为了追求这种短期的效果而不顾可能造成的长远影响,造成了现在生态环境破坏、物种种类减少。因此人和自然应该建立一种建设性的、尽可能完善的、和谐的关系。

     再次,要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人和自然矛盾的解决,与生产力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根本无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才能为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可能。例如,从可持续发展来看,现代高科技也必将逐渐引入到农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来,如通过运用克隆技术,将具备高强抗虫病害的基因组移入农作物中,以获得高抗病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农作物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总之,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提倡可持续发展,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树立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观念,并通过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实现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 巴尔的摩事件

     1 巴尔的摩事件简介

     巴尔的摩,美国科学界一位风云人物,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校长,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曾获诺贝尔奖。1981年,科学家们发现,小鼠的生殖细胞在导入外源的大鼠照鼠要大上2倍,被称为“超级鼠”。转基因鼠的出现为基因表达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正在从事抗体基因研究的巴尔的摩立即抓住了这一时机。他敏锐地想到:如果将含恒定元件a的外源基因导入小鼠的生殖细胞,小鼠内源基因的重排是否会效仿外源基因,也产生含有元件a的基因?要证实设想,必须做血清学的测试鉴别,即对转基因小鼠用放射方法进行鉴别。巴尔的摩把这一鉴别任务交给了他的得意助手,麻省理工学院教授T?伊玛尼茜?嘉莉,还给她配上了强大的研究阵容。1985年5月,嘉莉不负众望,取得了预期成果:小鼠的内源基因确实会效仿外来的重链基因。1986年4月,巴尔的摩和嘉莉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在含重排MU重链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中内源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的实验论文,这个发现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在论文提供的大量数据、完整的程序和事实的记录面前,人们无法怀疑这一实验结果。

     一个月后,巴尔的摩实验室的一位博士后M?欧图勒在仔细读了长达17页实验记录后,发现与论文不符。论文中提到的一些关键性的实验,在实验记录中根本找不到。论文有造假嫌疑!于是她向塔夫茨大学当局汇报了这一情况。学校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是:论文记录虽有“小小的错误”,但并没有造假。欧图勒不服,告到了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卫生研究院对此事展开正式调查,结果还是:论文没有造假。

     在此期间,欧图勒处处受压。权威的《科学》、《自然》、《细胞》等杂志都拒绝刊登批判文章。最后,官司打到了国会。1988年5月,国会调查分组委员召开了听证会。而巴尔的摩在《致同事》的公开信中声称完全没必要进行调查,他可以保证特里萨?嘉莉的人品。他以为,以他在科学界的声誉和权威,可以让调查中止。他指责调查人员费特尔、丁吉勒、斯图尔特等人,说他们毫无根据地干涉科学问题。他甚至以言语相要挟,声称这是一 场“悲剧性的调查”,认为“外行是不可能评价科学的”。由于事态并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他不得不刊登更正文章,但他指出 ,修正并不会减弱论文结论的可信度。

     巴尔的摩的言行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为捍卫科学纯洁性的可怜的“小人物”欧图勒受尽折磨和冷落,在巴尔的摩荣任洛 克菲勒大学校长时,她被解雇了。

     国会和联邦经济情报局的调查结果最终显示:实验的日期与嘉莉的记录不一致,她是用截取日期转贴到日期记录纸带上的方法来造假。这一发现使嘉莉名声扫地。

     直到这时,巴尔的摩才不得不承认自己为嘉莉辩护的错误,并向欧图勒公开道歉。至此,被称为“美国科学史上最令人伤心的悲剧”的巴尔的摩事件,终以真理战胜虚假告终了,却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思索。

     2 案例分析

     第一: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命根子,科学史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事件反映了科学中的越轨问题,给科学的进步产生极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坚决与用虚作假作斗争,一方面与科学中的弄虚作假现象作斗争需要勇气和牺牲精神(事件中的欧图勒);另一方面必须强化科研研究成果质量的监督机制,人们往往认为监督科研成果质量是科学自身的内部事务,科学具有能够抛弃错误数据、错误结论的特殊机制,然而近年来的实践恰恰表明,监督科研成果质量的机制往往不起作用。

     第二:科学必须永远维护真相和事实而不是自己的观点。这样它才能尽可能少地被主观感觉影响,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断地逼近真理。而事件中的巴尔的摩为造假提供了支撑,打压举报越轨行为的人,这违反了无私利性,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第三:巴尔的摩事件决非偶然,它只是科学界众多弄虚作假案中的一例,它从侧面反映出科学体制中存在着严重缺陷。在现代,科学的体制化、科学家角色职业化,使得追求真理不再是科学活动的惟一要求,功利性已开始成为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由于科学内部的运行机制是通过奖励系统实现的,谋求独创性的成果,争取社会承认,自然会成为科学家行为内在的激励因素。当科学家有了对社会承依靠科学内部的规范机制则难以防范科学家的越轨行为。在作假事件日益增多认的强烈渴望以后,就难以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科学研究。因此,仅仅的今天,特别需要健全科学内部的评价机制和建立权威的查处机构。

     总之,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决定了科学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合理的怀疑精神,使科学家在学习知识或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并内化成为科学家的精神气质。这样才会有利于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三 弗里兹·哈伯案例

     1、弗里兹·哈伯案例简介

     弗里兹 哈伯,因合成氨而闻名于世,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1868年12月9日-1934年1月29日),德国化学家,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布雷斯劳(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从小就对化学工业有极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哈伯先后到柏林、海德堡、苏黎世上大学。上学期间,他还在几个工厂中实习,得到了许多实践的经验。1894年在卡尔斯鲁厄大学物理化学系得到了一个助教的位置,并于1896年在那里完成了教授资格考试。1898年成为卡尔斯鲁厄大学化学系编外教授。他喜爱德国农业化学之父李比希的伟大职业——化学工业。读大学期间,哈伯在柏林大学霍夫曼教授的指导下,写了一篇关于有机化学的论文,并因此获得博士学位。1904年,哈伯在两位企业家答应给予大力支持开始研究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并于1909年获得成功,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哈伯也从此成了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为表彰哈伯的这一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把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哈伯。

     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哈伯担任化学兵工厂厂长时负责研制、生产氯气、芥子气等毒气,并使用于战争之中,造成近百万人伤亡。虽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是“为了尽早结束战争”,但哈伯这一行径,仍然遭到了美、英、法、中等国科学家们的谴责,哈伯的妻子伊美娃也以自杀的方式以示抗议。

     案例分析

     首先从此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化学技术的进步可以造福人类,人工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运用化学技术生产的化学武器,在战争中造成人的大面积死亡,属于危害人类、反人类的行为。

     其次,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时应承担社会责任、道义。为科学而科学的清高和超脱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科学的社会后果以及自己的社会伦理责任。责任是知识和力量的函数,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一部分人,例如医生、律师、科学家、工程师或统治者,由于他们掌握了知识或特殊的权力,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界带来比其他人更大的影响,因此他们应负更多的伦理责任,需要有特殊的行规(诸如希波克拉底誓言)来约束其行为。

     科学放到社会的环境中,考虑科学家在社会中身份的多重性,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应该包含着伦理规范:有责任性(responsibility),即有责任去思考、预测、评估他们所生产的科学知识的可能的社会后果。

     只要科学家的行为是出于自由意志,他们在科学应用的因果链中就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他们对科学应用的后果就负有一定的伦理责任,当然不是全部的、直接的。

     核战争、生物武器、与科技发展不无相关的生态危机等将对人类的生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迫使着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社会后果再也不能漠不关心。

     当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应遵循科学家宪章:

     1.要保持诚实、高尚、协作的精神;

     2.要严格检查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受雇佣时须了解工作的目的,弄清有关的道义问题;

     3.用最有益于全人类的方法促进科学的发展,要尽可能地发挥科学家的影响以防止其误用;

     4.要在科学家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精神上协助国民和政府的教育,不要使它们拖累科学的发展;

     5.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

     6.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人性价值。

     宪章表明:科学家不仅有责任使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人类和平服务,他们还有责任控制自己的研究本身,当一项正在进行的研究可能对社会、人身或环境造成危害时,科学家有责任停止研究并向社会公开这一研究的潜在危机。

     四 “运十”飞机案例

     案例简介:

     运-10(Y-10)是由上海飞机制造厂研制的四发动机喷气式运输机,是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07,因与波音707外观相似曾经有误传说运-10的机体设计是由波音707的逆向测绘仿制而来,但据后来报道,运十飞机的研制者和波音公司都否定了这一说法。运-10计划采用涡扇-8发动机。运-10只制成两架。运-10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有投产。

     运-10研制工作自1970年8月下达任务后开始,1972年审查通过飞机总体设计方案,1975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提出运-10设计任务时,主要是考虑作为首长专机,要求能“跨洋过海”,航程7000公里,致使飞机结构及载油重量增加,商载减少。1970年代初,由于对中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的状况尚未改变,因而大量新材料、新成品、新标准均需自行研制。同时“四人帮”集团成员企图以运-10飞机的研制作为政治资本,使研制工作受到干扰。1976年7月制造出第一架运-10用于静力试验。第二架使用的JT3D发动机(涡扇-8研制不顺利)及部分飞行电子设备来自中国民航机队中波音707的备件。1980年9月26日运-10首次试飞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运-10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后,之后进行研制试飞和转场试飞。先后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并七次飞抵拉萨。试飞证明运-10飞机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但是运-10基本设计在当时已经过时。而且离投入航班运行仍有较大差距。由于经费原因,研制工作难以继续进行,1982年起运-10研制基本停顿。1986年财政部否决3000万元人民币研制费用预算,运-10飞机研制计划彻底终止。

     案例分析:

     运十飞机研制计划的终止令人心痛。关于其终止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不乏一些不够理性的观点。我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寻找运十悲剧的根源。

     外因:波音、空客的联合绞杀以及技术封锁。运十能飞起来,却不

     能成功,因为运十的国内市场也很难保住。归根到底,还是技术基础薄弱,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问题。

     二、 内因:运十自身的问题。运十项目本身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运十项目技术跨度太大,风险极高。

     其次,当时立项的决策层可能对干线客机的认识有些偏差。

     

     运十悲剧给我们的启示

     大项目需要科学决策

     首先,决策时,不要仅仅考虑当时的环境和需求,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适应性。

     其次,决策需要量力而行,不能一味追求高指标。

     二、 需要建立全新的科研体制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来支持

      包括经济支持系统、信息支持系统、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教育支持系统。

     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还在于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教育支持系统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实验技术支持系统,也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验技术装备称得上是科学技术这种特殊的精神生产的特殊劳动工具,它同科技信息一起构成科学劳动资料。

     信息支持系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科学劳动一刻也离不开科技信息工作。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任何一个科技工作者都必须要得知前人所做过的一切,也渴望得知现在在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中别人正在做的一切,这就需要科技信息。

     五 氧气发现

     “当真理碰到鼻子尖上的时候”

      ——氧气发现及其历史启示

     氧气的发现,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曲折历程。造成这种曲折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发现者本人的主观因素所造成。因此,总结这一深刻教训,可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历史启示。

     (一)发现氧气是18世纪的事。但人类关于氧气的研究,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史书记载,公元8世纪,中国就曾经对大气进行过研究,并把大气分为阴阳两部分。到17世纪,罗伯特·波义耳(R.Boyle,1627—1691)通过对抽气机及燃烧的实验,发现一些奇妙、有趣的现象。在真空中,火药环只在受热的地方才燃烧,但一通入空气,立刻全部燃烧。这些燃烧现象,使波义耳得出结论:“空气有一些活性物质不是被磷的烟雾消耗掉,就是被它驯化。”这给人们以启发,那就是空气中含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气体。此后,虎克(R.Hooke,1635—1703)也做了类似的燃烧实验,并得出结论,认为空气中存在一种可以溶解可燃物体自身的东西。

     罗伯特·波义耳和虎克的实验,对发现氧气都是极为有益的。只要沿着这个正确的思路去寻找空气中那种具有活性的物质是什么?氧气就会很顺利地发现。但科学发现的道路是曲折的。在通往客观真理的征途上,遇到任何一点障碍,都可能使科学家犹豫不前,而大大推迟科学发现的时间。

     在氧气发现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燃素说”的提出。它使一些科学家步入歧途,茫然而不能自拔。“燃素说”是英国人乔治·恩斯特·史塔尔继承了约翰·约阿希姆·帕克的《地下的自然哲学》中的学说,综合了各家观点,于1703年较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为完整的理论。史塔尔认为,空气中有一种可燃的油状土,即为燃素。史塔尔所说的燃素是“火质和火素而非火本身”,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体中,在燃烧时,快速逸出。燃素是金属性质、气味、颜色的根源。它是火微粒构成的火元素。按照“燃索说”的观点,一切燃烧现象,都是物体吸收和逸出燃素的过程。煅烧金属,燃素被释放出来,金属就变成了灰渣。但在金属加热过程中,燃素不能自动分解,必须加进空气,将燃素吸取出来,燃烧才能实现。18世纪初期,这种“燃素说”的理论,曾歪曲地说明了大多数化学现象。尽管是歪曲的,牵强附会的,但在当时,却能“自圆其说”,被人们普遍地接受。就这样,“燃素说”统治人们的思想将近一个世纪,把人们从研究和探讨燃烧原因、完全可能导致发现氧气的正确思路,引向歧途,致使氧气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历程。

     (二)人类的科学发现,常常是经历了一段艰辛、曲折的摸索之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J.Priestley,1733—1804)又进行燃烧的实验,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得到一种新的气体,这种气体既能助燃,又能支持人的呼吸。事实上,普利斯特列已经得到了氧气,但他不能正确地认识这种气体。普利斯特列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错误地认为,这种新气体是“无燃素的空气”。

     在普利斯特列之前,瑞典化学家舍勒在加热硝酸盐的过程中,也曾得到这种气体,并发现这种气体能使点燃的蜡烛更加激烈燃烧。事实上,舍勒先于普利斯特列也独立地获得了氧气,但可惜,舍勒也是“燃素说”的信奉者,他错误地认为,这种气体是“火气”,燃烧正是燃素与火气的结合。

     就这样,由于“燃素说”的束缚,在本来已经得到氧气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发现氧气。

     与此同时,拉瓦锡进行多次反复的实验,又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大胆地提出这样的假设:金属锻烧,并不是放出燃素,而是与空气相结合而成新的化合物。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那就一定能从这种锻烧后的金属灰烬中再将那部分空气析出。拉瓦锡沿着这个正确的思路,反复做了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理想的物质。当然,这主要是实验条件的限制。正当拉瓦锡一筹莫展的时候,1774年普利斯特列访问了巴黎。在宴会上,普利斯特列向拉瓦锡介绍了他关于氧化汞加热实验的全部情况。这使拉瓦锡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拉瓦锡沿着普利斯特列的思路,反复进行了一系列较为精确的定量实验,最后终于找到了他所要寻找的那种纯净的空气,当时他把这种纯净的空气命名为“氧气”。就这样,经历了一段不平坦的道路,终于由拉瓦锡宣告了氧气的发现,从而推翻了长期统治化学领域的“燃素说”,同时,也结束了氧气发现过程中的蒙难史。氧气的发现是化学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拉瓦锡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我叙述了空气从物质中释放出来以及空气与物质结合的全部历史后,这些(解释上的)不同就会充分显示出来。这个目的的重要性促使我全面地从事这一工作,因为我觉得这注定要在物理学和化学上引起一次革命。”发现氧气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发现者必须具有革命批判的锐气,冲破传统“燃素说”的迷雾,才能见到真理的曙光。所以说,伴随着氧气的发现,必然是化学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三)氧气发现的过程,对我们有哪些重要的启示呢?恩格斯在谈到氧气发现时做了如下的概括:“普利斯特列和舍勒析出了氧气,但不知道他们所析出的是什么。他们为‘既有的’燃素说‘范畴所束缚’。这种本来可以推翻全部燃素说观点并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元素,在他们手中没有能结出果实。但是,当时在巴黎的普利斯特利立刻把他的发现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就根据这个新事实研究了整个燃素说化学,方才发现:这种新气体是一种新的化学元素;在燃烧的时候,并不是神秘的燃素从燃烧物体中分离出来,而是这种新元素与燃烧物体化合。

      这样,他才使过去在燃素说形式上倒立着的全部化学正立过来了”。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深刻地阐明了打破“燃素说”旧观念的束缚,是结束氧气发现蒙难史的关键。普利斯特列正是因为相信“燃素说”所以才“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途径行进”,尽管他已经得到了氧气,但却没有认识和发现氧气。正如恩格斯所说:“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与普利斯特列相反,拉瓦锡正是由于打破了“燃素说”的束缚,才成为化学史上第一个真正发现氧气的人。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人们发现燃烧的物体与另一物体即氧气相结合并且已取得了纯氧的时候,就把——然而也还是经过守旧化学家的长期抗拒之后——这种伪说打破了。”其实,拉瓦锡并不是独立地获得氧气的科学家。普利斯特列也认为,拉瓦锡没有资格说他是发现氧气的人。可是,在化学史上这个重大突破却偏偏是拉瓦锡完成的。这也决非偶然。拉瓦锡较之普利斯特列、舍勒等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真正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重视科学实验和定量研究的同时,用批判的态度审查一切旧观念、旧理论,敢于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勇于排除发现氧气征途上的最大障碍——“燃素说”,所以他才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真正发现氧气的人。

     氧气发现的历史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系到一个自然科学家能否建树科学勋业的关键所在。自然科学家的主观因素,常常是加速和延缓一项重大科学发现的直接原因。普利斯特列正是由于形而上学机械论的自然观,使他陷入“燃素说”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尽管他已经把氧气拿到手,却未能结出果来;而拉瓦锡却能接过普利斯特列手中的氧气,重新解释燃烧,完成了化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就是拉瓦锡已经使过去在燃素说形式上倒立着的全部化学正立过来的时候,普利斯特列仍对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很不理解,依然固守“燃素说”不放。这就更加有力地说明,一个自然科学家一旦被错误思想所束缚,要踏上真理的道路是多么困难啊!

     六 可持续发展问题

     1 从本质上讲是没有处理好能动性与受动性关系

     主体方面

     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并非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发挥到了顶点而对环境无能为力,而是意味着人类没有能够正确地处理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 。

     应调整征服、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念。

     同时要有意识主动调整和恢复自然平衡。

     客体方面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和自然的种种因素的限制,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确实是有限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基本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也将扩大。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涉及到政治、经济诸因素。

     2 全球性问题具体表现为:

     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

     发展科学和技术

     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总需求超过自然界承受能力: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消费主义批判

     落后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贫困;

     盘剥

     人类应当牢固树立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

     要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

     要调整社会关系,建立起合理的社会制度,在社会规模、国家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组织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人和自然之间的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必然会阻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

     1.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大自然对人类的每一个胜利都进行了报复,结果使人类为改善生存条件而进行的斗争出现了从根本上破坏人类生存的后果,人类文明创造了文明自身衰落的条件。特别是近代工业文明和技术文明,它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从而使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思考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这种思考的结果产生了西方当代哲学中的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以及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技术批判等。这些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一种生态自然观。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自然界这个整体中,人和其他自然存在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彼此互为存在的条件。

     自然界是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而构成的巨大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物种都占据着自己特定的生态位,都离不开与其他物种的有机联系和对特定环境的依赖。生态系统依靠复杂的反馈机制,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功能,保持生态系统在一定时空中的相对稳态。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Sustainability: Develop in a way that does not undermin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welfare of future generations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一是需求,特别是全世界穷人的基本需求应赋予压倒性的优先权,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是约束,强调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1、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

     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权尤为重要。目前发展中国家正经受着贫困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困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困。贫困和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把发展中国家拖进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困境。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第一位的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才能最终摆脱贫困、愚昧和肮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用联系的观点来解读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能发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八大关系,即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代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代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代内地区之间的关系、代内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代际关系。

     1.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统一于自然,又相对独立于自然;自然涵容人类,并服务于人类,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人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自然在一定限度内能容忍人类对其进行改造和利用。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人类只有善待自然,自然才能善待人类,人类如果在自然面前高高在上,无限制地盘剥自然,就会遭到自然的无情报复。

     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人类为了满足贪得无厌的欲望,曾经或正在野蛮地掠夺自然,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在人类物质欲望得到越来越大满足,人类真正成为自然的主人的同时,自然再也承受不了人类的蹂躏,导致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正在走向崩溃的边缘。

     所以,为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协调好,自然环境被破坏,那么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就失去了根基和物质载体。而要协调好这一关系,人类首先应自觉主动检讨、反思传统的自然价值观,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意识,破除人类盲目的自我优越意识,对自然采取一种认同与回归的指向,视自然为人类存在的家园,意识到人的生命本体根源于自然这一宇宙本体。其次,面向 21世纪,人类更应自觉地意识到,自然并不是无限意义上的时空存在,也不是仅仅供人利用的纯粹的物的世界,而是人类生于斯长于斯的物质载体。人的生存价值要受到自然存在及其特性的根本限制,人类未来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而不是人类自己;另一方面,就现实的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而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就是自然环境的长期稳定存在。所以人类必须努力维持自然环境的内部平衡有序,使自身的生存活动和其他活动有一个适宜的空间。最后,人类还应清醒意识到,人类的价值创造活动不仅不能突破自然环境的许多特征所规定的根本性限定,而且不能侵害其他种类的价值利益。

     如果人类有了上述检讨、反思和自觉意识,人类就能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一种自我约束机制,并主动承担起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责任。

     2.协调经济与自然的关系。经济与自然既存在互相依存的一面,又存在互相矛盾的一面。互相依存的一面是指经济依托于自然,自然是经济的源泉。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归根到底都是由自然提供的,第二产业的原材料也来源于自然,只是它已经被人类进行了加工。互相矛盾的一面是指经济能改变自然,自然会制约经济。经济改变自然主要表现为人类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改变着各种自然物(包括土地、生物、矿物等)的存在形态,人类经济活动中的消费会向自然排放各种废弃物,改变着自然物质的存在形式和结构。自然制约经济表现为自然有限的承载力和有限的资源制约着既定技术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规模,如果人类经济增长模式和规模不接受此约束,如不断粗放式开垦土地、大量砍伐森林、大规模开采矿物,自然就会通过水土流失、沙尘暴、酸雨、洪涝灾害等手段来破坏经济,进而使经济的发展失去可持续性。

     所以,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经济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协调这一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此前提下利用自然,让自然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与经济发展相对应,自然也存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动态的角度协调经济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着眼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自然可持续发展,因为自然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的出现和维持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这种自然环境由来自太阳的持续的能量流以及地球的大气圈、水圈、表土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和相互交融而形成,在此基础上,地球进化出了生物圈,又叫生物生态系统,它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构成,其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它们相互耦合,形成生产、消费和分解三个环节构成的无废弃物的物质循环。因此,良好的生物生态系统可以千万年维持下去,一直可持续进化,这里体现着自然可持续发展。然而自从人类经济活动加入之后就使自然可持续发展遇到了挑战。

     人类经济活动是以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作为其永恒的自然基础。这种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不只是存在于某一代人类,而是存在于世代人类,人类无论其智力和科技水平如何发达,都只能通过改造自然物的属性和功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然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自净化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阻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就会被破坏,从而人类就失去了经济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自然基础。所以,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自然可持续发展,为此,人类经济活动的方式和规模必须控制在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但是也应看到,在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大力发展经济,能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更好的促进自然可持续发展。因为经济发展了,人们就有足够的财力和技术搞好生态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如现代环保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可以将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还原、利用或妥当处置,从而进行无污染生产或清洁生产。而自然环境的优化又能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丰厚的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所以,我们讲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回归自然,更不需要以放弃经济发展为代价,而是要为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外部自然环境。

     3.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在通常情况下,经济越发展,社会就越进步,社会越进步就越有利于经济发展。从马克思所揭示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所作用等科学论断都能领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这种关系。但是从短期来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不始终表现出一致性,有时二者会出现背离,如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曾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社会充次着血腥和野蛮;再如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一度出现了封建迷信、卖淫嫖娼、赌博、腐败、官僚主义、制假贩假等丑恶现象的漫延。从长远来看,这些社会丑恶现象必定会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形成障碍。所以,我们必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一起上,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涉及可持续发展实质内容的人类价值取向的把握问题。在这里我们需要确立这样一个价值判断,即经济发展不应成为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社会发展才能作为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因为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人类需要层次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成其为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要不断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单纯经济的发展永远只能满足人类低层次的需要如生理需要。而较高层次的需要如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以及高层次需要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社会没有发展的情况下只能有一部分人获得部分的满足。要使大多数人都获得较高层次甚至高层次需要的充分满足必须以社会不断发展为条件。所以人类应为社会发展而促进经济发展,最终为社会发展而不懈奋斗。

     4.协调代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同样地具有获得社会角色的机会,并同样地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义务,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但是,由于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存在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数量存在很大差别,加上每个人的机遇和天赋素质也存在很大差别,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事实上是表现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包括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地位都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

     另外,同一世代的人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主要是由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限性以及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趋利避害的利己心所造成的。这种竞争应是平等、公正、合理的竞争。但是由于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由此决定了人们之间的竞争也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

     可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和竞争不平等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但这种不平等应被控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之内,如果任其发展,人与人之间你抢我夺的竞争会愈演愈烈,人人会感到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不得不处处设防,使人际关系日益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应有的关怀,人的情感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使人感到孤独、苦闷,导致心理疾病发生,甚至导致吸毒、性乱、邪教、自杀、恐布袭击等反社会、反人类行为的流行,使社会秩序被破坏,从而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代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代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念应是平等、公正、信任和关怀。协调的原则应是:地位高的人不要歧视地位低的人;能力强的人应帮助能力弱的人;富裕的人应救济贫穷的人;一个人的发展不应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

     良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成不能单纯靠自发演进而实现,应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借助法律、制度、政策、道德的力量建立一定的秩序来实现。

     5.协调代内企业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和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竞争关系,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分工协作、互相依赖、互相竞争的关系。

     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应当说,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应当倡导竞争,鼓励竞争。但竞争存在程度的把握和手段的运用问题。着眼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和恶性竞争,应倡导“双赢”的竞争理念,即竞争不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而是为了提高双方的竞争能力,使双方都从竞争中受益,只是竞争力强的一方受益更多而已。应维持一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状态,这对竞争能力强的企业自身来说,有利于企业始终保持活力和创新动力,对整个社会来说,最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通过竞争消灭大量竞争对手,实现寡头垄断甚至完全垄断,虽然对垄断者来说能实现垄断利润,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垄断利润不是新增社会财富,而只是来源于现有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社会经济就因此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另外,在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中,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

     要维持企业之间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关系,首先需要发挥市场中“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但“看不见的手”只能“生产”竞争,不能控制竞争,即不能消除不正当竞争和恶性竞争。当一些企业在竞争中通过不正当手段侵犯其他企业的利益,或在竞争中随意排放“三废”,污染空气、河流,破坏生态环境,从而损害其他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利益时,“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要协调好企业之间的关系,还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法律手段,必要时再加上行政手段,给企业建立一种外部约束机制,并通过外部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建立一种自我约束机制。

     6.协调代内地区之间的关系。

     一个国家在地理上由若干地区构成,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统一性,即它们统一于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整体性的角度来说,它们都有共同的利益,这种共同利益可以表述为国家利益或民族利益。各个地区又存在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来自行政区域的划分或经济地理方位的划分,从相对独立性的角度来说它们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利益。

     由于各个地区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由此决定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可以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中最基本的竞争关系是经济竞争关系。在经济竞争中,只要市场十分有效,各地区在竞争中会逐渐找到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弱势,然后经过一个扬长避短的过程,会使各地区之间形成一种分工合作关系。

     但是,如果“市场失灵”,地区利益获取机制不完善,就可能产生地区经济冲突,地区经济冲突是区域经济主体为追求区域利益而采取的有损于其他地区利益或整个社会利益的利益争夺行为。一旦出现地区经济冲突,势必破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减少地区经济冲突,增加地区经济合作。就我国来说,协调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要协调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关系,缩小东西经济发展差距,增大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落后地区的支援,此外,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拆除地区壁垒和封锁,发展地区分工,改变大而全小而全以及重复建设的状况。

     在协调东部和西部地区关系过程中,东部发达地区要树立整体意识,要认识到东部和西部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整体,如果没有西部广大内陆地区的发展,东西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障碍,这是因为,第一,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要依赖打开和扩大西部地区的市场,而要扩大西部地区的市场要以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为前提。第二,没有西部地区的发展,东西部之间无法展开合理的社会分工,从而影响东部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没有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的落后使西部只能用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力很大的生产方式获取物质资料,由此带来的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必然殃及东部地区,如1998年我国发生的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以及近几年发生在北京的沙尘暴等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协调东部和西部地区关系过程中,西部落后地区要树立赶超意识,放弃“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进行开拓创新。

     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协调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关系的重要举措。它着眼于缩小东西差距,更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着眼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亦即着眼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7.协调代内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特殊的利益实体,由此决定国家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各个国家为了维护本国或本国公民的自由、权利和利益必然会展开激烈的竞争:首先通过建立强大的国防和庞大的军队,以维护本国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竞争。有些国家为了维护、扩展本国利益,不择手段,甚至诉诸武力,将竞争关系演变成军事冲突,弱肉强食。经过长期的竞争,世界上的国家被大致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被分为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其次,由于各个国家共存于地球,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又在发展着经济上的分工合作关系,以及文化、科技、外交等方面的交往。

     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我国历来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强调任何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我国一方面向发达国家学习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向贫穷国家进行力所能及的支援。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应当说,我国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的一系列政策是正确的,既符合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但是,要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仅靠一些国家的努力是不够的,而需要所有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在一些关键性的相关问题上达成共识,并付出共同的努力。然而一些发达国家恰恰相反,它们只顾本国经济的发展,不顾他国经济的发展,甚至以损害他国的发展为代价来确保本国的发展,它们以牺牲不发达国家的环境为代价,利用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把污染性的工业转移到不发达国家。它们有能力保护本国的环境,却不愿意出钱去致力于全球环境的保护,更不愿意出钱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他们的经济、保护他们的环境。然而发达国家的这种行为是一种眼光短视行为,它们能保护好自己的环境,但这只是短期的,从长期来看,只有全球的环境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各个国家的环境保护才有根本的保障。因为环境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局部的环境破坏往往会造成全球性的影响。当今已经形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它将使海平面上升,威胁原有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出现极端高温、旱灾、热浪、飓风等巨大自然灾害,导致许多物种的锐减与灭绝。(2)臭氧层的破坏。由于人为向大气大量排放臭氧层耗损物质,使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导致太阳对地球紫外辐射增强,它将引起皮肤癌发病率的增加,诱发白内障、呼吸道疾病等。(3)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它将破坏人类未来的食物来源、药物来源,破坏工业生产的资源,破坏物种的生物遗传基因,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4)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发达国家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越境转移危险废物,造成严重的污染扩散。(5)酸雨现象严重。它对森林、土壤、水体等具有严重损害。(6)海洋污染严重。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活动的日益加强,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使海生生物遭到破坏。此外,影响比较深远的国际环境问题还有国际水道污染以及外层空间环境问题等。

     要解决国际环境问题,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必须联合起来,共同采取措施和行动。要实现这种联合,必须协调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要协调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各国政府、各国人民必须树立以下意识:

     (1)平等意识。

     各个国家,不论大国、小国或发达国家、落后国家,在国际交往中一律平等,各国人民都有生存、享受、发展的权力,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样,落后国家才有发展的机会和环境。

     (2)共同发展意识。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全球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互相矛盾、互相制约,把整个人类联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使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这些共同问题涉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各个国家应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为此必须树立共同发展的意识,只有全人类共同发展,才有可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而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因为任何国家都无力单独解决任何一个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指望离开人类的共同发展而求得自身的发展。而要实现人类共同发展,除了落后国家自身要努力之外,发达国家应承担起帮助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如果发达国家仍然只顾自身的发展,不管落后国家甚至压制落后国家的发展,那么落后国家由于经济、技术落后,它们可能为了眼前利益,不得不发展西方人不愿意发展的污染严重的产业。又因为这些国家人口稠密,人口总量大,所以为赶上西方国家的人均收入,所造成的污染可能会比当初西方发达国家所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从而造成对全球环境的更加严重的破坏,发达国家也自然难逃其害。如果发达国家向他国转嫁危机,将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别国的痛苦和危机之上,那么落后国家的社会动荡、政治和生态难民潮将长期成为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因素,最终将返过来影响发达国家自己的发展。

     (3)全球家园意识。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人类共同爱护。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并拥有大量高新技术,治理环境的能力强,它们应主动承担更大的责任。落后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尽可能少发展污染严重的产业,多发展污染小的产业,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对一些实在需要发展的污染性产业,也应切实采取环保措施,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总之,只有树立全球家园意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主动承担起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

     协调上述代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代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代内地区之间的关系、代内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这些代内关系没有协调好,各种代内关系各方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化,那么当代人生存发展的条件、环境、秩序就会在冲突中被破坏。当代人在无法确保自身利益和发展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顾及后代人的利益和发展,从而使可持续发展失去可能性。

     8.协调代际关系。

     协调代际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说明,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问题上要协调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即代际关系,它强调发展在时间意义上必须是永续的,不能停顿和中断,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妨碍只能促进后代人的发展。

     协调代际关系与协调各种代内关系有很大不同。协调代内关系时各种代内关系的双方或各方存在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竞争的博弈过程。而在协调代际关系时,不存在这种博弈过程。当代人是处理代际关系的绝对主动者,代际关系的处理情况完全由当代人决定,后代人只能是当代人对代际关系处理情况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无法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问题上与当代人进行双向对活,因而他们不可能制约当代人的行为,他们只能在当代人造就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因为他们不是能与当代人抗衡的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存在。所以,协调代际关系的所谓“协调”,不是双向的,而是单向的,是当代人着眼于后代人的利益而向当代人提出来的“任务”或“责任”。当代人能否很好地承担起这一“责任”,不能靠刺激当代人的由亚当·斯密所提出的人的“利己心”来激励,只能靠激发当代人的由亚当·斯密所提出的人的“利他心”和“同情心”来“自觉”和“自律”,因为后代人无法对当代人实施“激励”。如果要建立激励机制,那就是让首先“觉悟”的当代人去激励尚未“觉悟”的当代人。同样,如果要建立约束机制,也只能由首先觉悟的当代人去约束尚未觉悟的当代人。

     但是,不管有没有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当代人必须明白: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过多、过快地开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终有一天被耗竭而不能持续到遥远的未来;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滞后性、累积性特点,其后果往往要经历几代人才能反映出来,而这种不可逆性的后果损害了后代人的利益与权利;当代人的盲目发展已经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了生态系统功能的衰退,人类的生存和延续正面临着致命的威胁。所以,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当代人在协调代际关系问题上必须“自觉”和“自律”。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必须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七 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文关怀问题

     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文关怀问题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

      只有那些由经验的语句组成、摆脱了主观和价值因素的、能借助于数学公式和进行严格逻辑推理的具有精确性概念和稳定体系的有用知识才是科学。

      人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因素统统被排除在科学之外。科学被看作建立在事实和逻辑基础上的客观知识,它不受社会价值的影响,也无善恶之分,是价值中立的。

      更进一步的中立说:不仅科学知识本身价值中性,而且科学活动的动机、目的只在于科学自身,不参与个人的价值。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把科学放到社会的环境中,考虑科学家在社会中身份的多重性,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应该包含着伦理规范:有责任性(responsibility),即有责任去思考、预测、评估他们所生产的科学知识的可能的社会后果。

      如美国物理学家萨姆·施韦伯(SamScheber)所说:“科学事业现在主要涉及新奇的创造——设计以前从来没有存在过的物体,创造概念框架去理解能从已知的基础和本体中突现的复杂性和新奇。明确地说,因为我们创造了这些物体和表述,我们必须为它们承担道德责任。”

      如果人们把科学(不管是否直接由科学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归功于科学家的话,那么科学家对科学导致的其他消极后果是否应该负责?

      如果说很难要求科学家对应用前景尚不清楚而且不易预测的基本原理的发现的应用后果负责的话,那么对试图把科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业、军事或其它)的科学家(这是当代科学家中的大部分)来说,不管他们的主观动机意愿如何,都应该要求他们对其科学活动的后果作慎重的考虑。

      只要科学家的行为是出于自由意志,他们在科学应用的因果链中就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他们对科学应用的后果就负有一定的伦理责任,当然不是全部的、直接的。

     宪章表明:

      科学家不仅有责任使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人类和平服务,他们还有责任控制自己的研究本身,当一项正在进行的研究可能对社会、人身或环境造成危害时,科学家有责任停止研究并向社会公开这一研究的潜在危机。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还在各种场合就科学家的责任开展了广泛的讨论。“科学家自身开始对研究者的职责和无限地追求真理的权利提出批评和表示怀疑”。

     然而,对科学研究,尤其是那些可能有潜在危险的科学研究是否应该加以限制,人们对此仍有争论:

     有人认为号召科学家拒绝研究可能危害社会的项目带有空想的性质;

     也有人担心,对责任的强调是否会造成对科学家不必要的限制。

     尽管如此,由于科学家掌握了专业科学知识,他们比其他人能更准确、全面地预见这些科学知识的可能应用前景,他们有责任去预测评估有关科学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对民众进行科学教育。

     由于现代的科学家不仅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作为社会精英,他们还经常参与政府和工业的重大决策,享有特殊的声誉,他们的意见会受到格外的信任。因此他们对非本专业特长的事应谦虚谨慎,在各种利益有矛盾时他们有责任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退出某些项目的研究,如果他们的良知这样决定的话。

     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工程伦理):

     由于工程师属于专业人士(professional),他们一般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一般人所缺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为雇主和社会服务,承担不同于一般工人的责任,他们不仅要考虑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劳动场合是否安全、是否符合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的标准,生产的产品是否存在安全缺陷、会否给用户造成伤害等。在事关工人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问题上,如果老板拒绝接受工程师的建议,工程师有责任向适当的机构进行反映(whistle-blowing)

     代理关系

     雇主或客户具有决策的大部分权利和责任,工程师只是按照雇主或客户的指令办事的专家。他们仅仅是受雇执行一项具体任务的雇员,与普通的雇员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工程师的任务是坏的或不道德的,其责任不在工程师,而在雇主或客户。

     对人文社会的责任

     落实安全环保,增进公众福祉

     工程人员应了解其专门职业乃涉及公共事务,执行业务时,应考虑整体社会利益及群众福祉,并确保公共安全。

     工程人员应熟知专业领域规范,并了解法规之含义,对于不合乎规范、损及社会利益与公共安全之情事,应加以纠正,不得随意批准或执行。

     工程人员应提供必要之技术数据或作业成果说明,以利社会大众及所有关系人了解其内容与影响。

     工程人员应运用其专业职能,尽其所能提供社会服务或参与公益活动,以造福人群,增进社会安全、福祉与健康之环境。

    相关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材料分析题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