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为新闻记者画像

    时间:2020-08-04 08:05:4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为新闻记者画像

     这本书告诉记者们,你们的使命不是当‘雇佣文人’,而要讲真话。事实是怎样的,就报道成怎样的;有怎样的感情,就宣泄怎样的感情,而不要整天空喊那些一万年都永远正确的废话,而且还煞有介事似的喊得兴高采烈。

      

      做“雇佣文人”

      

      1993年,英国就公众尊敬的职业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房地产经纪人名列最末,而新闻记者倒数第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并不表明新闻业遭到人们普遍唾弃,相反媒体职业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魅力!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新闻记者究竟是怎样一群人呢?他们既让人反感,又具有吸引力。我这里引用一本讨论西方新闻业著作中引用的一句饶有兴趣的判断:新闻记者属于一群“雇佣文人”,想做一名出色的记者,只要“手段灵活,像老鼠般机敏,有一点文字能力”,就足够了(Karen Sanders 著,洪伟等 译《道德与新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文字能力对作家是第一重要的,对记者却在其次。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没有捕捉新闻的能力,文字再好也没有用。

      以上的开场白并不表示这本书很好读,实际上这是一本理论色彩很浓的著作。它写的很有趣,是为了吸引读者,但是作者绝对没有放弃思考。我以为这些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也适用对中国的记者状况。本书作者分析的一些事例,不但在中国记者中存在,甚至中国目前的情况很可能更为严重。2003年9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11名新闻记者(其中有4名新华社记者)在采访山西某矿难过程中,收受当地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和金元宝,上演一幕“有偿不闻”的新闻腐败丑剧。这并不是一条鱼腥一锅汤,这锅汤本来就腥的够味了。但是,我倒想为中国的新闻记者们说句公道话:就像中国近年来频繁报道的教授和院士们的腐败案件,以及官员们比着看谁的情妇更多的情形(据报载,国内某官员不久前被他的11个情妇联名告上法庭)一样,具有莫大讽刺意味的是,这都是一些曾经和现在都很能干(这里的“能干”两个字,并没有讽刺的意思)的新闻记者、知识分子、公务员等等。

      至于究竟哪方面出了大问题,读者自有脑子。说句话也许拐弯抹角,但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认真阅读我手里的这本《道德与新闻》吧!我认为中国的新闻记者,真应该抽出一天,就一天,看完这本书。为什么呢?这本书告诉记者们,你们的使命不是当“雇佣文人”,而要讲真话。事实是怎样的,就报道成怎样的;有怎样的感情,就宣泄怎样的感情,而不要整天空喊那些一万年都永远正确的废话,而且还煞有介事似的喊的兴高采烈。恕我直言,我倒觉得人们私下里传来传去的短信中吐露很多真情。

      中国人迷信,其中很重要的一种迷信,就是迷信文字,凡是见了报纸的,敦厚朴实的成千上万的普通中国老百姓,很容易相信。我很羡慕记者,因为我写的学术书顶多几千个“专业知识分子”阅读,而报纸记者的文字,每天阅读的人可能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计,记者先生们,下笔小心啊!

      

      记者的良心

      

      说是小心下笔,我说的意思,是要有职业道德。说白了,就是要有良心!有很多辛辛苦苦努力工作的记者,也有很多没有良心的记者,当然,也有很多辛辛苦苦努力工作但没有良心的新闻记者,也有很多因为有良心而感到很痛苦的记者。我这样罗嗦的目的,还是要介绍这本书。新闻记者好像是一瓶万金油,其中的酸甜苦辣外人是难以体谅的。

      1997年英国曾经做了一份民意调查,结果只有15%的英国人认为记者说了真话。记者为什么不说真话呢?原因很复杂,其中被雇佣的思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拿谁的钱,就替谁说话。以上那4个新华社记者嫌自己的工资,也就是拿国家的钱少,而拿了那些黑心矿主的金元宝,就闭嘴不再说真话。于是,用良心换了金钱。这是人性的弱点吧!还有什么原因呢?有的,新闻的产业化――新闻是值钱的,在不同的情况下,记者替谁说话与保持沉默,都是值钱的。不道德的记者到处都是,西方和中国都是如此。产业化或者以做生意的眼光经营新闻业,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只有说别人(主要指读者和掌握企业命脉的老板)爱听的才能赚到钱,但是这些能换来大把钞票的消息却很可能是不道德的,我指的是没有说真话,说了假话。

      还是说说理论吧,为什么呢?因为对记者这个行当来说,模糊不清的东西实在太多,这与理论不清有关系,与良心不好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记者是否可以通过说谎、乔装打扮等误导他人的方式来获得对公众有用的信息呢?目的正确是否可以容忍不择手段呢?这方面的情形的确比较复杂,我这里也没有能力给出结论。我不能通过分析得出理论结论,这并不妨碍我描述事实。事实是,“道德”这个词汇本身在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变化,有些事情从前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现在却被人们默认了。以往的所谓道德或者正经,现在被人嘲笑为道貌岸然。总而言之,正是在关于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问题上,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已婚的男女网上与其他永远不见面的异性“恋爱”以至“结婚”是否道德?

      说到底,道德问题与禁欲和纵欲有关,节制的度在哪里,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再往深了说,礼崩乐坏与新道德的产生是一样事情的两方面,之所以得出乐观或悲观的结论,全在于观察的角度或者立场。

      

      程序化的报道

      

      报道的真实与有趣并不矛盾,我在想,如何区别记者水平的优劣呢?有些记者并没有犯职业道德上的错误,但是,这些记者写的东西就是没有人愿意看,缺少吸引力。可是,这些记者并没有说错话啊?是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说错话,他们的报道才没有人愿意看。比如有一天,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公开场合说了一句错话,肯定上报纸的头版,以至于我想到说了错话的小布什显得很可爱。

      我想说的意思是,犯错误是人的天性。而我们大量的新闻记者,他们写出的大量东西不是写错了,而是因为写的永远正确而让人生厌,也就是说,他们陷入了令人沮丧的程序化,这种陈旧的思考模式通常是这样的:受害者肯定是无辜的、领导者肯定是正确的、杀人者一定是邪恶的,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东西。其实,这时的“新闻眼”往往就在于,杀人者除了邪恶之外也有人性的方面,受害者却可能有邪恶方面,如此等等。

      避免程序化报道的重要方法,是把事物的表面现象往细了划分,即分析除了事物表面的可能性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人们往往是不愿意想和不愿意说的。但是,记者把这些其他的可能性说出来却是公正的。

      

      偷窥狂或公众的虚伪性

      

      先从文字的天性说起:这仍旧有点理论色彩。文字不是实际事情,文字只是描写事情,起着代表的符号作用,就这个意义而言,文字天生就具有“说谎”的可能性。我这里却宁可把这样的说谎当成一种娱乐的功能。难道不是吗?天底下并不是每天都有9?11那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发生的,每天人们大体过着重复的日子,但是,报纸的内容可不能每天都同样的内容。怎么办呢?“捏造”,就是把同样的事情以不同的方式再说一遍,以便吸引更多的眼球。读者哪个地方发痒,记者就在那里抓挠。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有宁可被欺骗的天性,宁可看见虚幻的,也不愿意承认真实的――这与我们以上讨论的不道德没有关系,我这里指的是文字的纯粹娱乐功能。既然人性有自己的弱点,那么讨论“公众的虚伪性”就是可能的。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来自《道德与新闻》的观点。公众怎么虚伪呢?是虚伪的大多数。书中的例子是,大多数英国人对戴安娜王妃的私生活非常感兴趣(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媒体的追逐最后夺去了戴安娜王妃的性命),可是,就正经的公众舆论而言,它一方面指责媒体侵犯王妃的隐私,另一方面,却对关于这些隐私的报道津津乐道。拿别人的隐私娱乐自己,是否应该有一个尺度?如果有的话,在什么尺度上这样的报道才是道德的?

      人心是悖谬的,想知道戴安娜王妃隐私的公众其实还是从心底喜欢她的。但是,事实上,最后正是公众的这种强大的好奇心(记者的目的乃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这样的好奇心)害了她。这属于心好效果不好的例子。于是,新的问题,就提到日程上来了:娱乐要有一个限度,要保护个人的隐私。

      这是一个法律的问题,新闻的规范最后离不开法律。

     

     6

    相关关键词: 为班子成员画像范例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