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中考备战
  • 高考备战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说明文 正文

    植树造林说明文600初中优秀八年级作文初二

    时间:2020-11-12 10:40:5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植树造林好处多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每到春天,男女老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用绿色植被把我们的大地覆盖起来,成为绿色的大地.下面一起来看看植树造林说明文作文吧,欢迎阅读。

    植树造林说明文600 1

    树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伙伴。植树造林主要有五大好处:制造新鲜氧气,隔音,降温,固水土,制造纸张等生活用品。

    人的肺部结构是吸收氧气的,呼出二氧化碳。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都有一辆小汽车,汽车尾部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气变浑浊。而树木正是净化空气的能手。因为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据说:一棵大树所排出的氧气是5个成年人一天所要吸收的。

    植树造林还有隔音的功能。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产生出的噪音总是干扰着附近民居的生活,比如:公路旁的住宅,想要消除噪音,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第一,建造隔音墙;第二,植树。隔音墙的建造费用太高,有些居民可能承受不起。所以,最实际的办法就是植树造林。因为噪音会被树叶吸收而无法四处传播,使居民有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植树造林能够降温。夏日炎炎,在树下乘凉最舒服不过了。因为大树像一把天然的伞,能够吸收太阳发出的热量,再加上树叶能够散发水分,所以在树下会觉得凉快无比。有专家研究指出:一棵大树相当于10台商店门口的空调。

    植树造林还能使水土保持。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跳进黄河洗不清。”这正是我们的母亲河,因黄土高原常年的水土流失,流进黄河里,所以黄河水才这么浑浊。现在,当地人民不断种植树木,减少黄河带沙量。

    植树造林能制作纸张等生活用品。如:纸巾,打印纸,纸币等等。这些东西的原材料都来自树木,可见树木的作用非凡。

    植树造林好处多,如果全世界每人种一棵树,那么就有二亿多平方千米的树林。让我们不断植树造林,从而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植树造林说明文600 2

    当今这个工业发达的时代里,当人类正在为一件件高新技术产品问世而感到骄傲时,一场无声的灾害正悄悄地笼罩地球。这就是--环境问题。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

    的确,植树造林有很多好处。

    首先,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从而使空气得到净化。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上的树木。草地每年为人类处理掉废气达200亿吨。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数目之多可想而知。

    其次,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一)培植防护林可以抵御风沙袭击,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二)是培植草皮。有了草坪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子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从这两点可以看出,植树造林对防风固沙有很重要的作用。

    再次,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由于我国长期垦殖开荒,所以有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据测算,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水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5万年,草地需要8.2万年,耕地是46年,裸地只要18年。这说明,缺少森林植被会使土壤侵蚀加剧。

    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保护环境,防风固沙。既然植树造林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我们就应该植树造林,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植树造林说明文600 3

    绿化祖国,就是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用绿色植物把国土覆盖起来。植树造林还有许多好处呢!

    首先,植树造林能放风固沙。每一次狂风吹起,沙砾飞扬,不得不出门的人们,像鱼儿在惊涛骇浪中在挣扎,顺着风走的人身不由己的向前飞奔,逆着风走的两腿向前,而身子后退,人们被弄得苦不堪言。要想抵抗风沙的袭击,必须大力植树造林,从而就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

    其次,植树造林可以提供许多宝贵资源。木材是森林的主要产物,可以用来建房,建桥,造纸等。木材还可以用来做工具,家具,工艺品等日常用品。有吃的方面,酸甜可口的水果,香酥的茶叶,有高级的药材等,总之,它的作用大的很。

    再其次,植树造林能消除空气污染,美化环境。我们每天吸收的灰尘,二氧化碳等这些“环境卫士”,在净化空气,保障人们身心健康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外,植树造林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噪音,保护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理想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场所。

    森林真是人们忠实的朋友,而现在,森林却在迅速消失,成为我们关注的大事。所以,植树造林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要植树造林,我们要绿化祖国!

    植树造林说明文600 4

    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植树造林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来说,更是重要。所以,植树造林也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其实,对于植树造林的好处,大家一定有所了解:首先,植树造林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如在吃的方面,有各种香甜鲜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叶;还有滋补身体的冬青树上的女贞子,鲜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银杏等珍贵药材。在用的方面,搞建筑,开采煤炭,交通运输,制造车辆、船舶、尺机,修建桥梁、码头,造纸等都需要木材。比如,修建1000平方米混合结构的房屋需要木材130立方米;开采1000吨煤,需要22立方米的坑木。在农业生产中,我们使用的大量农具也离不开木材。

    上面所介绍的,只是树木的在生活方面为我们带来的帮助!其实,树木在保护环境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贡献:先说说在防止水土流失这方面水木的贡献:我们都知道,土壤吸收了水之后会变得松软而肥沃,,越是这样,土壤遇到水之后,越能流失,若在土地上种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就可避免这种严重后果的发生!树木是我们的保护伞,它们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树木是氧气制造厂,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够65人呼吸。。l公顷阔叶林1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出0.73吨氧气。树木是杀菌能手。许多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杀茵素,杀死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原菌。据调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百货大楼为400万个,林荫道上为58万个,公园里为1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大楼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差7万多倍。

    同学们,植树造林可以有效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减缓资源流失的速度,所以植树造林是重中之重!

    文章的最后,作为一名中学生的我,想在这里呼吁大家:让我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植树造林,去由我们的双手改造我们的环境,去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尽自己一份薄力!

    植树造林说明文600 5

    树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伙伴。植树造林主要有五大好处:制造新鲜氧气,隔音,降温,固水土,制造纸张等生活用品。

    人的肺部结构是吸收氧气的,呼出二氧化碳。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都有一辆小汽车,汽车尾部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气变浑浊。而树木正是净化空气的能手。因为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据说:一棵大树所排出的氧气是5个成年人一天所要吸收的。

    植树造林还有隔音的功能。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产生出的噪音总是干扰着附近民居的生活,比如:公路旁的住宅,想要消除噪音,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第一,建造隔音墙;第二,植树。隔音墙的建造费用太高,有些居民可能承受不起。所以,最实际的办法就是植树造林。因为噪音会被树叶吸收而无法四处传播,使居民有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植树造林能够降温。夏日炎炎,在树下乘凉最舒服不过了。因为大树像一把天然的伞,能够吸收太阳发出的热量,再加上树叶能够散发水分,所以在树下会觉得凉快无比。有专家研究指出:一棵大树相当于10台商店门口的空调。

    植树造林还能使水土保持。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跳进黄河洗不清。”这正是我们的母亲河,因黄土高原常年的水土流失,流进黄河里,所以黄河水才这么浑浊。现在,当地人民不断种植树木,减少黄河带沙量。

    植树造林能制作纸张等生活用品。如:纸巾,打印纸,纸币等等。这些东西的原材料都来自树木,可见树木的作用非凡。

    植树造林好处多,如果全世界每人种一棵树,那么就有二亿多平方千米的树林。让我们不断植树造林,从而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植树造林说明文600初中优秀八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 植物的说明文600优秀初一七年级初中作文5篇

    ★ 初二介绍昆虫的说明文600字优秀作文5篇

    ★ 作文牡丹说明文初二初中优秀作文八年级

    ★ 作文我的家说明文初中优秀中学作文八年级5篇

    ★ 电脑说明文600字初中优秀作文5篇

    ★ 啄木鸟说明文作文600字中学初中作文初二

    ★ 中国文化书法说明文八年级作文600字5篇

    ★ 元宵说明文初中优秀作文5篇

    ★ 黄瓜说明文初二初中八年级作文5篇

    ★ 走进校园600字说明文中学生优秀作文5篇

    相关关键词: 备战中考之说明文阅读技巧(三) 说明文阅读近三年中考 中考说明文答题技巧 备战中考之说明文阅读技巧(二) 中考说明文选择题技巧
    相关热词搜索: 说明文 植树造林 作文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