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知识
  • 电脑入门
  • 电脑技巧
  • 网络知识
  • 操作系统
  • 工具软件
  • 电脑安全
  • 硬件知识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社会学 正文

    社会学概论新修教案模板十二篇

    时间:2020-09-29 07:37:3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词源:

    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

    社会历史背景

    (1)

    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4.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社会运行的内外重要条件:

    2.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

    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3.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

    第三章:社会

    1.社会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2.社会的特点

    3.社会的功能

    4.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概念及功能

    5.社会运行的概念

    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6.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

    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2.文化的特征

    3.文化堕距的概念

    4.文化的功能

    5.在改革与对外开放中怎样正确地对待非评比性文化

    6.文化的结构

    7.解释"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并进行简单的评述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2.社会化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分析:

    ①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2)从社会角度分析

    ①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

    ②对一个社会来说,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③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

    3.社会化的个人生物基础条件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4.社会化的外界社会环境条件

    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

    (2)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3)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6.早期社会化困境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7.如何正确地看待代差问题

    第六章: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概念

    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角色集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它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了解社会角色的分类,说明具体的社会角色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归属的类型。

    4.角色冲突的概念、表现形式及解决对策。

    5.角色中断的概念、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第七章: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的概念及涵义

    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2.分析互动情境中的二人关系与三人关系

    3.社会互动的维度有哪些

    向度、深度、广度、频度、强度

    4.社会互动的类型有哪些

    竞争、冲突、强制、顺从与顺应、合作

    5.集合行为的概念

    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6.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

    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

    7.集合行为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8.流行的概念、特点及评价。

    第八章: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2.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3.社会群体的不同类型,并能说明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社会群体的归属性

    4.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作用。

    5.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6.初级群体的形成条件

    7.初级群体的功能

    8.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九章:家庭、婚姻与性

    1.婚姻的概念

    作为社会设置的婚姻,则是指个人之间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来组建共同生活。

    2.家庭的类型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第十章: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的涵义

    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
    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群体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

    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2.社会组织的特征:

    ①社会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②社会组织的非合理性特征。

    ③社会组织的非道德性。

    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

    4.组织目标的涵义及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5.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产生的原因、给个人带来的好处及对组织活动的影响。

    6.家长制的管理方式的特征及适用性

    7.科层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8.组织结构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社会分层的概念

    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2.如何理解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

    3.解释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4.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

    5.社会流动的概念

    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6.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社会阶层内部流动和各层之间的流动)。

    (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把社会流动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同代流动)和代际流动(异代流动)。

    7.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

    8.合理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9.怎样实现机会平等的社会流动

    10.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作用

    第十三章:社区

    1.社区的涵义及含义

    社区(community)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2.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

    3.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4.谈谈如何能促进社区人的因素的合理发展?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社会变迁的概念

    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2.社会变迁的类型

    3.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环境、人口、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

    4.社会现代化的概念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5.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6.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7.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8."迟发展效应"的概念及表现

    第十五章: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的概念

    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2.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3.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

    4.怎样看待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

    5.解释社会解体理论

    第十六章: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的概念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2.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及类型

    (1)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普遍性与阶级性、统一性与强制性。

    (2)社会控制的类型: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硬控制与软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

    3.文化控制的手段有哪些

    4.社会控制的功能

    5.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

    6.社会越轨的涵义及其类型

    (1)社会越轨的涵义:社会越轨(SocialDeviance),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2)社会越轨的类型:违法行为、违警行为、违规行为。

    《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

    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

    第三章

    社会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社会运行的概念: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2.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及机制

    运行机制: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3.社会运行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

    4.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宏观和微观;
    个人、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
    血缘、地缘和业缘

    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2.文化的特征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复合性;
    象征性;
    传递性;
    变迁性和文化堕距

    3.文化堕距的概念: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和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4.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文化丛:因功能上互相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文化特质和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5.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了解概念

    文化震惊: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边际: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6.文化的功能:重点

    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

    (2)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3)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2.社会化的类型,了解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逆向社会化:晚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长辈.

    再社会化:全面放弃原已习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社会化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分析:

    ①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2)从社会角度分析

    ①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

    ②对一个社会来说,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③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

    3.社会化的主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4.社会化的过程和理论: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了解P93):信任与不信任;自主和羞怯;主动和内疚;勤奋和内疚;勤奋与自卑感;认同与角色混淆;亲密与孤独感;关于后代与关注自我;完善与绝望.

    5.代差的含义P99: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

    第六章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概念

    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即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自获角色或者成就角色,指的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3.角色距离: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4.社会角色失调(重点把握):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P122。

    第七章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的概念及涵义

    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2.社会互动的维度有哪些

    向度、深度、广度、频度、强度

    3.社会互动的类型有哪些

    竞争、冲突、强制、顺从与顺应、合作

    4.集合行为的一半特征与解读 P140

    5.集合行为的概念

    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6.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

    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

    7.集合行为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第八章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2.社会群体的类型(五类,概念把握):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
    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学院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和趣缘群体

    4.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作用。 重点

    5.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理解

    6.初级群体的形成条件

    7.初级群体的功能

    8.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重点

    第十章

    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重点了解P207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改革开放对我国阶层结构的影响。 重点P251

    2.社会流动的含义:P243 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3.合理的社会流动:P247,量的合理与质的合理。重点

    4.社会设臵的概念: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5.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社会阶层内部流动和各层之间的流动)。

    (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把社会流动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同代流动)和代际流动(异代流动)。

    6.P271式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产生了那些方面的经济设臵变迁。重点

    第十三章社区

    1.社区的涵义及含义

    社区(community)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2.虚拟社区(重点):P295“虚拟社区”与“实在社会”相比有哪些特点?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社会变迁的概念

    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2.社会变迁的类型

    3.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环境、人口、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

    4.社会现代化的概念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5.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P311

    6.社会变迁的概念:P

    321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重点了解):P333。

    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

    理性化城市化人的现代化全球化

    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

    7.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迟发展效果”重点:P346 四个方面

    概念: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起步晚于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国家爱,由于各方面的制约,形成特殊的发展过程。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果”。

    表现:

    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

    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

    第十五章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的概念 P358

    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2.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征:P365

    社会问题的交织性社会问题的突发性社会问题的多面性

    3.人口老龄化和健康问题(了解):

    4.环境问题(主要指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理论解释:(重点了解三大模式)P379

    结构功能主义模式社会冲突论模式建构主义模式

    5.贫困的概念:P383 了解

    第十六章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的概念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2.社会控制的过程:决策环节、实施环节、监控环节、反馈环节

    3.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

    4.社会越轨的涵义及其类型

    (1)社会越轨的涵义:社会越轨(SocialDeviance),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2)社会越轨的类型:违法行为、违警行为、违规行为。

    第十六章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的概念:P420

    社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理论模型P428:四因素模型六因素模型循环理论

    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P442

    社会运行研究手段

    1.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P460 教材示意图

    2.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关系(重点概括)P462: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是一种系统性的差异。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分别是不同概括

    3.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环P466,具体研究的逻辑过程P467

    4.测度的层次(重点把握三类):定类测量次序测量定距测量

    5.信度和效度的关系:P479

    6.参与观察和个案访谈P483

    7.问卷调查和问卷设计:设计一个问卷调查(重点)

    8.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P504 (重点)

    《社会学概论新修》学习体会

    接触过这门课程,经过这学期学习,这门课在我的脑中已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

    社会学是什么?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我以前想问自己但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学了这门课程,看了这本《社会学概论新修》之后,我想我可以针对这两个问题给自己一个简单的回答。书本上对社会学下的定义是“社会学是关于社会定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的学科。”这是社会运行论的观点,偏应用性多点。我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学科,它的重点在于论证社会规范与价值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生理遗传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只拥有人的一些最基本的能力,其他的东西一点也没有,但长大后这些人有的人变得默默无闻,有的却变成了爱因斯坦、牛顿式的人物,甚至世界上找不出两个相同的人,这就是社会因素对人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社会学是门综合性的学科,孔德说,社会学是科学之王后,这可见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在孔德看来是很崇高的。如此崇高的学科它研究什么呢?有人做过很形象的比喻,社会学研究横向的,历史学研究纵向的,由此有人将这两门学科比作一双手的两个拳头,缺一不可,各有特长。社会学就是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为了说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使人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社会学由于它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它的内容必然涉及关系人的方方面面。也许学到现在我们也只触摸到社会学这门大学科的一个触角而已,即使这么一个触角,就已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人首先是社会的人,由于血缘的关系,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又是家庭的基础。就这句话,看似一句很短的很简单的句子,却可以开出很多分支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它。单说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要与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社会一个人孤立生活是很困难的。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候一个人身上可以融合多个不同的角色,正如莎士比亚说“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生活的社会也是一个大舞台,承载着形形色色的角色。有些角色扮演者很成功,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有些角色扮演得不好,被观众冷落,这之中又有很大的学问。因社会学的观点说是因为社会角色的扮演涉及角色确定、角色认知、角色学习和角色扮演这几方面,角色冲突、角色紧张、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都是角色扮演失调的表现。

    人的一生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从青年前期到青年再到成年期,在这个过程人可得基本的社会知识,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掌握劳动的职业技能并确立符合时代的理想、信念。同时,这个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互动过程中出现个人与个人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又形成社会群体,从中又可分出很多分支,越来越复杂。

    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可以从一个点联系到很多个点,结成一网,网的下面又可以分出无数分支,渗透到人的生活的每一方面。可谓,无处不有。

    社会理论当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复杂理论框架来解释和分析社会样式和宏观社会结构。社会理论总跟经典的学科有一个令人不安的关系,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会学家从未担任大学职务。现 今社会理论被认为社会学分支,涉足多个科学区域譬如人类学、经济、神学、历史等等。第一种社会理论几乎跟社会学同时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创立第一社会理论-社会演化理论。在19世纪,三大社会理论分别是社会进化论、社会周期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它们现在被认为是过时,但是它们却产生了新理论,像新进化论、现代化的社会生物学、后工业化的社会理论及多边理论。

    跟客观的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理论家很少使用科学方法及其他事证方式来证明论点。反而,他们面对非常大型的社会走势时候都使用一些假说。可是,这些假说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证明。这正是反对者所批评的重点。对于解构主义者及后现代主义者,他们更质疑所有的研究及方法都是错误地承袭下来。很多时候,社会理论被认定为不可证明的。

    可是,社会理论是构成社会学的最大部份。客观的科学研究经常支持社会理论家的解释。建基于科学方法的统计研究发现妇女和其他人虽然执行同样职业,但是收入出现严重收入差距。这成为女权主义的复杂社会理论的大前提。总之, 特别是对于纯净的社会学的追随者,社会理论曾有这样的呼吁因为它的焦点从个体移到社会本身及一些能控制我们生活的社会力量。这社会学的洞察多年来都集中在学生和对现状不满意的人是因为它假定社会结构和样式是任意或受到具有力量社会群组所控制。这暗示了变动的可能性。这暗示了在社会底层的人士受到不该受的压迫。

    学习了这门课程,发觉很多生活怪状都可以用社会学的理论来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比较容易让人接受,通俗易懂,因为社会学的很多理论就是源于生活的升华。除此之外,我掌握了些社会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及态度:保持谨慎、注重细节、循序渐进,明确目标,怀疑并审视据称的事实,保持好奇心,实事求是等等。

    这门课对我的理论基础和今后的实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对我是一次拷问,不仅针对这门学科,而且是针对我自己。对我自己长久以来疑惑的或遇到的困难有了一个很好的解答。同时,它教会了我一门社会学的思维方法,让我可以将它的特殊性灵活贯穿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同时,对今后的人生道路需怎么走,是否断续这样走也指明了方向。

    《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案

    第一章

    引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地位、视野和作用

    一、教学目的:

    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论断)作简单考察,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我们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学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二、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进一步能够把握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功能等,学会用社会学整体的视角看待社会。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学的视角;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五、教学难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2.郑杭生、李迎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

    3.郑杭生:《社会学对象问题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八、作业:

    1. 什么是社会学?中外学术界存在哪些分歧?为什么? 2. 社会学有哪些特点?学习社会学有什么现实意义?

    1 3. 社会学是怎样解释社会的?学科地位如何?

    第二章

    社会(Society)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结构分析,社会要素中人口因素及环境因素分析,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分析等。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及其特征与类型;
    社会结构。

    五、教学难点:

    关于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并配合影观看像资料。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社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简述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的理解。

    3.试比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解。

    4.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5.怎样理解人口对社会的影响?

    6.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第三章

    文化(Culture)

    一、教学目的:

    本章首先分析文化的构成、文化的特性、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然后分析文化运行及其规律,最后对中西社会的文化模式作比较,探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文化的有关概念、分析角度,树立比较的观点,在不同文化模式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思考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改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区分。

    五、教学难点:

    文化的结构。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卷)》,北京:三联书店,1992。

    4.【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八、作业: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你的阅读与思考,对中美文化作比较。

    2.当代中国文化具有哪些特征?你认为应如何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并加以阐述。

    4.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3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化的定义、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最后对中美国民性差别及其形成的社会化环境作初步分析。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人的社会化的基本概念和若干理论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的客观条件。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会化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李强等:《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

    3.阿尼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个体社会化?如何理解社会化? 2.何谓人格?主要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哪些?

    4 3.个体社会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要不断地进行社会化?

    4.个体怎样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一、教学目的:

    了解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
    熟悉主要的社会群体类型,包括家庭、邻里和同事。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群体存在的基础、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和社会功能;

    五、教学难点: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及其影响。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2.【美】B·瑞文·J·儒本:《社群心理学》,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群体?存在哪些特征和类型?

    2.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特征、功能和类型? 3.初级社会群体衰落的表现及其影响是什么?

    5 第六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一、教学目的:

    了解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初级生活圈这样一个基本层面来理解和处理自我、家庭及其相关物以及社会等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掌握家庭的起源、家庭的本质和特征,家庭的功能,婚姻的内在动机和婚姻动机外化表现的五种类型,婚姻过程的不同形式,择偶的条件,择偶的形式,婚姻的质量,什么是爱情,家庭结构的类型,家庭关系的含义、离婚和分居以及改革对家庭的影响。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家庭的概念、家庭历史演变、家庭的特征、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与变迁、婚姻的定义与特征、婚姻的功能、择偶的限制、婚姻的类型、性存在的社会学概念。

    五、教学难点:

    国外对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研究的情况。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与婚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美】约翰·盖格农:《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3.【美】爱德华·劳曼:《美国人的性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4.【美】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5.王政,杜方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三联书店。

    6 6.潘绥铭:《中国性现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八、作业:

    1.人类“初级生活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生活实体,有哪些不同? 3.婚姻过程有哪些主要环节? 4.性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有哪些?

    5.社会性别理论与以往的性别角色理论有哪些主要的异同?

    第七章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日益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增强组织观念、意识,从而完善自我,达成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

    二、教学要求:

    掌握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分类,准确把握社会组织的目标,理解社会组织的结构,对社会组织管理的理论基本了解。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组织的分类;
    社会组织的结构。

    五、教学难点:

    社会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许卓云:《从历史看组织》,台北:洪建全基金会出版,1997。

    2.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7 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八、作业: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第八章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把握社会制度的含义和一般作用的基础上,了解习俗、道德、宗教、法律、制度等几种主要的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制度化和制度改革。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的功能。

    五、教学难点:

    制度化与制度改革。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R·默顿:《论理论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美】T·B·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制度?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具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社会制度的功能?

    3.什么是制度化和制度的生命周期?研究有何实际意义? 4.运用理论谈谈我国体制改革的原因。

    第九章

    社区(community)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悉社区的含义、要素、主要特征和分类,掌握城乡社区的特点、演变和格局,了解农村城市化特别使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性、具体模式、实现途径等问题。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区;
    城市化。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区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潘乃谷、马戎:《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3卷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八、作业:

    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要素构成?社区互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简述社区的产生和发展。

    3.简述西方关于社区的主要理论。

    4.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有什么区别?城乡差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5.什么是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如何实现社区的发展?

    6.什么是城市化?试析我国城市化基本方针和的依据和贯彻的具体思路。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分层;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
    什么是社会流动。

    五、教学难点:

    社会分层的标准;
    社会流动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10 3.【德】马克斯·韦伯:《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阶级、等级、政党(《经济与社会》第8章第6节)》,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美】P·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2.简述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3.如何确定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4.在我国进行社会分层的必要性有哪些?通常划分为哪几个阶层? 5.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的重大变迁?

    6.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引起社会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7.如何看待我国近20年来出现的大规模的农民流动浪潮?

    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与趋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

    二、教学要求:

    熟悉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理解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两种社会变迁的形式;
    领会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趋势;
    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变迁的定义;
    社会变迁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社会现代化基本内容。

    五、教学难点:

    社会变迁的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4.【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变迁?它有两种基本形式? 2.简述社会变迁的主要理论。

    3.什么是社会发展?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4.社会发展有那些理论模式?简述它们的主要内容。

    5.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包括哪些内容?

    6.发展中国家能否通过发达国家的模式实现现代化?为什么?

    7.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背景、特征是什么?如何选择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具体途径有哪些?

    第十二章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就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存在的困扰问题进行分析。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论解释以及社会问题的根源。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问题定义;
    社会问题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

    社会问题的理论;
    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问题?如何认定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特点有哪些?可以作哪些分类? 3.运用有关理论说明我国当前某一社会问题。

    4.简述社会问题的几种理论解释。

    第十三章

    越轨与社会控制(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

    一、教学目的:

    明确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都是社会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防范可能或者突发的越轨行为。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越轨行为及其基本类型,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去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越轨行为。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13 社会控制定义;
    社会控制手段。

    五、教学难点:

    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
    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E·A·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美】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郑杭生、李强等:《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如何认识社会控制与社会规范的联系和区别?

    3.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哪些?如何实施对越轨行为的控制? 4.简述越轨行为的主要理论。

    社会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

    第一章 社会学概论

    1.社会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典人物:⑴奥古斯特·孔德:孔德创造了社会学这个词。他认为,社会学的目标是去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新的秩序。⑵赫伯特·斯宾塞:他提出了社会像一个有机体——一个自我管理的体系的思想。斯宾塞提出社会就像物种那样,由简单向复杂进化。斯宾塞反对政府干预社会事务,因为他认为这种干预会阻碍这些自然发展规律。⑶埃米尔·迪尔凯姆: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主要应关注于他所谓的“社会事实”。他坚持认为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

    2.社会的含义:从内在本质来看,社会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外在形态来看,社会就是人和自然环境以及人和人之间有机结合而成的共同体。

    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里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3.社会学的概念:是用文字来概括地说明一个概念内涵与外延,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是对某类事物或现象共同本质的概括。

    第二章 文化

    4.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即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5.文化的特征:⑴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⑵文化的复合性。⑶文化的象征性。

    ⑷文化的传递性。“文化反哺”⑸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6.符号的含义: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

    7.语言:定义语言是指人们所使用的口头和书面的言说方式,它是我们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两个要素:意义、物质形式。

    9.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⑴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⑵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10.亚文化的类别:(1)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2)职业亚文化: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3)越轨亚文化: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11.主文化与反文化: ⑴主文化:指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⑵反文化: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13.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识别功能 (2)文化的教化功能 (3)文化整合功能

    (4)文化的知识功能。

    第三章 社会角色

    14.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1

    15.角色丛:个人处于某一位置所拥有的角色总和被称为角色丛或角色集。

    16.血缘、地缘、业缘:(1)血缘关系: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

    (2)地缘关系: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3)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第四章 社会化

    17.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18.社会化的类型:(1)初次社会化(初始社会化)(儿童期):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2)预期的社会化(青年期):内容是人格、生活技能、社会知识技能。(3)发展社会化(继续、次级、成人社会化):有两种情况:一方面继续学习、掌握原有的社会知识,另一方面不断地学习新产生的知识以继续适应社会的需要。(4)逆向社会化 :是老年人从年轻人那里学习知识、规范的过程。(5)再社会化 :是一种能产生与以前的社会不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的社会化过程。

    19.社会化的作用:(1) 使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2)维持社会正常运行、延续、发展。

    2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理论: 自我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
    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第五章 社会角色

    22.社会角色理论:(1)角色过程理论(乔治·米德): 这个理论预设了社会先于个体, 而个体通过社会化从自我中逐渐分离出一个外化的自我来顺应这个社会, 结果这种顺应外化为符合他人期待的社会角色。米德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2)结构角色理论: [美】林顿提出角色是地位的动态体现。(3)角色表演理论(戈夫曼):这一理论认为,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

    23.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4.社会角色的特征 :(1)规范性 ;
    (2)期待性 ;
    (3)发展性 ;
    (4)基础性 。

    25.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1)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先赋角色又分为两种类型:①先天性的先赋角色;
    ②制度性先赋角色。(2)自致角色又叫成就角色或自获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在后天的活动和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6.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27.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首先是角色期待,也叫角色期望,即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的期待和要求。其次是角色领悟,又叫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最后,角色实践,又叫角色行为,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

    28.社会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

    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它有两类:①角色间的冲突 ;
    ②角色内冲突.(2)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着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3)角色中断指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4)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的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

    29.角色扮演失调问题的解决:

    1、认识你自己。

    2、选择你自己。

    3、把握你自己。

    第六章 社会互动

    30.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发生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31.符号的含义: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

    32.符号互动理论(乔治·赫伯特·米德): (1)米德的研究集中在他所认为的人类行为的基本单位,即行动。按照他的观点,行动是指某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全部反应。它不仅包括人们的实际行为,而且包括他们对环境中特定事物和人的注意,以及他们对那些事物或人的感觉和想法.(2)米德强调自我,认为我们经常与“自我”交流 。他认为人类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意义的影响,并且多数文化意义是有象征性的。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

    33.参照群体理论: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作用:(1)规范作用;
    (2)比较作用。

    34.集体行为的涵义: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来说是自发的、无组织的群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

    35.集体行为的条件(斯梅尔塞基本条件说): (1)环境条件(2)结构性压力(3)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4)诱发因素 (5)行为动员.(6)社会控制能力.

    36.(塔尔德的认识)模仿理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会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

    感染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

    紧急规范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

    匿名理论:认为集合行为中个体之所以会做出平时很少出现甚至根本没有做过的越轨行为,是因为他处于匿名地位。

    控制转让理论:这种观点认为,正常情况下,每个行动者都控制着自己的行为,而在集合行为中,行动者已经把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转让给他人。

    37.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时间内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

    38.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

    第七章 社会群体

    39.社会群体定义: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他们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40.社会群体内涵: (1)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一起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行为,(2)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41.社会群体的特征: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42.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定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群体规范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并不断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成为对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群体规范的效用也有一定的范围。如果范围压力超出群体多数成员所能承受的程度,规范的效力就会减弱乃至消失。

    43.群体决策: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的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群体决策的几个阶段:(1)收集信息 (2)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价(3)做出决定。

    44.初级群体:是一个相对较小,有多重目的的群体,在初级群体中的互动是亲密无间的,并存在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感。

    45.初级群体的特点:(1)成员有限(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成员间相互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5)成员难以替代(6)群体整合程度高(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46.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1)活动空间接近(2)接触时间长(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不受够多的拘束(4)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47.初级群体的功能:(1)正功能:①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②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2)负功能:①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②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是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51.科层制(马克斯·韦伯):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的特征(:1)明确的分工(2)明确的职权等级(3)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4)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5)量才用人(6)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第八章 家庭

    52.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只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它有三种具体的形式:仅由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

    53.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54.性别角色:它是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指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

    55.家庭功能:本质上是个人的基本需求的表现。在特定时空中,某些个人需求只能通过家庭功能的实现才能满足。

    第九章 社会组织

    56.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

    所形成的社会团体.构成要素: (1)规范,是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2)地位,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3)角色,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得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4)权威,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利.

    57.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

    58.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59.非正式群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

    60.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61.官僚主义: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偏离目标的现象都可以称之为官僚主义。官僚足以不仅仅是管理者个人的思想作风问题,从根本上来看是一种管理制度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广泛和深入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作为一名教师身上所肩负的使命,那就是要不断学习、提高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下面刀豆文库的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新学期的学习计划的参考范文!

    2019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模板范例文本教案大全篇一

    八年级寒假过后,新的学期即将到来,为了使下学期的学习成绩进步、各科成绩优异、不偏科,在此做新学期学习计划的打算:

    一、做好预习。预习是学好各科的第一个环节,所以预习应做到:

    1、粗读教材,找出这节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并复习这些知识;

    2、列写出这节的内容提要;

    3、找出这节的重点与难点;

    4、找出课堂上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听课。学习每门功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听好课,听课应做到:

    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2、听课要特别注重“理解”.

    三、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作业有好处,做课堂笔记应:

    1、笔记要简明扼要;

    2、课堂上做好笔记后,还要学会课后及时整理笔记。

    四、做作业。

    1、做作业之前,必须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复习,理解其确切涵义,明确起适用条件,弄清运用其解题的步骤;

    2、认真审题,弄清题设条件和做题要求;

    3、明确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步骤;

    4、认真仔细做题,不可马虎从事,做完后还要认真检查;

    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6、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于问老师,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要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要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推理,多方联系,理出头绪,要下决心独立完成作业;

    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些需要背的科目,要先背再做。

    五、课后复习。

    1、及时复习;

    2、计划复习;

    3、课本、笔记和教辅资料一起运用;

    4、提高复习质量。

    2019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模板范例文本教案大全篇二

    过完一个无比有意义的暑假和军训后,高一新学期开始了我首先想到就是制定一个高一新学期学习计划。我信心满满地回到了我读了三年初中的母校,又投入到了高中阶段的学习之中。经过一周的学习,我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时间观念和计划性不足,为此制定了一个完善的高一学习计划,以鞭策自己有个好的开始和努力的方向。

    一、学习目标:所有课程尽力上A等级。平时注意预习、抓紧,将所有知识点灵活掌握。

    二、具体做法如下:

    1、早上6:20按时起床,首先认真阅读今天的学习计划,做到像在军训期间一样,动作快捷洗漱完毕,开始早读和上学,做到上学不迟到;

    2、在校期间,上课做好笔记,认真听讲,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积极主动思考、提问、虚心请教、不懂就问,记录好每堂课的笔记;

    3、在校下课后,不与同学吵闹、打架,与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起到团员带头模范作用。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

    4、下午放学回家一定要及时,不在别处逗留,更不要与同学一起在外玩耍或买小摊上的东西吃。要严格要求自己,回家后快速做作业,做题之前,首先复习当日所学知识点和例题,然后一鼓作气吧作业做完,。晚上做题时,适当每隔1小时休息五至十分钟,保证高效率做作业,我平时还要多核同学们交流一下学习方法心得;

    5、有时间当晚提前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并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同时将笔记整理好(仔细认真看一遍和补充不足);

    6、保证每天中午午睡1小时(中午放学也要及时回家吃饭和午睡)。晚上睡觉前将书包与校服整理好,以便早上上学。

    三、作息时间表:

    1、早上6:20-6:30起床、洗漱。

    2、6:30-6:50早读(分别读语文和英语)

    3、6:50-7:00早餐(一定要快速吃完)

    4、7:00后上学(在学校早读一定要有效率)

    5、12:10-12:40吃午餐。

    6、12:50-1:50午睡。

    7、1:50后上学。

    8、晚上6:00-6:30吃晚饭。

    9、6:40-10:00做作业(其间可以休息或洗澡)

    10、10:00-10:30预习功课。10:30-10:40清书包。10:40睡觉,最迟不超过晚上11:00睡觉。

    11、尽量不带手机去学校,晚上睡觉关机。

    四、每天自检,爸爸和大姑监督。每周写篇随笔,顺带总结计划落实情况。

    五、周末好好调整自己,在全面完成作业后,安排一定的时间打球、游泳、玩玩滑板……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高中新学期的学习计划目标2

    过一年高中生活的适应与磨合,学生已经较好地融入到了高中的班级。高一一年有收获、有不足,也基本固定了自己在班级、学校所扮演的角色。而新学期刚开始,大多同学更有对新一学年的展望。但是同时,部分高二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日渐熟悉也造成了第二年的学习生活的倦怠。高二是积累、细水长流的一年,还是应以厚积为主,以备高三的薄发。

    阶段目标

    1、调整高一时定的计划,使之更适合自己的高二生活。

    2、遵守学校行为规范,更好地在班级中发光发热。

    3、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特别是高一时感兴趣却没能参加的社团、志愿者服务等,在高三之前,完成自己的目标。

    4、有针对性地选好选修课,有必要结合自己的选科志愿进行选择。

    学习计划

    1、语文:讲解暑期练习卷、布置整一学期的常规任务,完成部分的新课文教学,要求背诵一定的古文、现代文篇目。

    1、理科(可一细化为某一门学科)以上新课为主,会有大量的新概念、新知识需要学习,能弄清楚概念的,熟练运用公式解题。

    2、外语:英语课以牛津英语书为主,配以新世纪版教材。要求背诵课文,积累词汇,目的是为了以后的写作服务。

    3、其他学科:新增有地理、另外艺术、生物、政治等会使这一阶段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要认真对待每一门学科。

    4、本阶段的十、十一月份会有语文周活动,内容包括名著伴我成长、优秀诗文朗诵、读书报告会、名家讲座等多个方面。

    5、本阶段开始时会进行选修课的选科,大约有50-60门各类课程可供选择,范围从艺术到文学,科学到运动,应有尽有。

    社会实践

    1、高二上学期有为期九天的学农。学农是高中阶段历时最长的集体实践活动,内容有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并亲自接触农田,体会农业劳动的辛勤,校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习任务、考察活动、文艺汇演等。使同学们增进友情、班级强化凝聚力的好时机。

    2、学期开始后,会有各个社团陆续进行招募。社团主要在周五下午活动,也有利用周末时间的,可选择性的参加一至二个社团,会有相应的学分。有兴趣组建新社团的同学也可向校社团部提出请求,得到批准后,便可招募社员。

    3、每周各班都会有志愿者服务、爱心之旅、扬帆之旅等社会实践活动,每位同学分组轮流参加,一般会安排在周五下午或周末进行,有学分考核要求。

    4、每月5日、20日(双休日除外)为学雷锋日,各班选派同学打扫校园的指定区域,有学分考核要求。

    5、在十月下旬我校将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要求各班事先进行入场式的设计,时间控制在30秒左右,要能够体现出班级的特色。

    6、开学后,各班选派要求上进的、优秀的学生参加控江中学青年业余党校的培训,高二学年每班人数在2-3人。这是向党组织靠拢的实质性的第一步

    “我”的任务

    1、准备、用好各类归纳本、错题本,包括文言实词、虚词归纳本,英语语法知识归纳本,理科习题解题方法归纳本等,这对以后的学习极有帮助。

    2、多涉猎各类书籍,天文地理、人文学术等都要广泛阅读,图书馆内藏书丰富,可利用中午时间阅读,为以后诸如高校的学业水平测试打下知识基础。

    3、上好各科的每节课,不过分偏科,选科倾向也不要过于明显。高中的所有学科都要进行会考,成绩将计入毕业生档案。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高一一年还未涉猎的,而自己兴趣所在更是要有所专攻,不仅仅因为学分的要求,个人的能力与素养正是在这其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5.选修课程一般每周选三到四课时,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安排,劳逸结合,尽量不要旷课,因为高二选修课特别是主科科目,老师的教授内容渐渐有高三学习的针对性,许多学习资料十分难得。

    2019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模板范例文本教案大全篇三

    新一学期又到了,上学期虽然没什么好成绩,但也评到一个三好学生,我没什么优点,只有老实,诚实。

    然而缺点一大堆,如:不爱看书,不认真听讲,胆小怕事,爱睡觉……,就是因为这些,我才会成绩下降。我非常害怕我会被父母责骂,被朋友无视我的存在。

    所以我一定要在六年级阶段拼搏,我会努力地请父母支持我!我的计划如下:

    1、老师上课认真听。

    2、课堂作业按时按刻去完成。

    3、家庭作业要认真,不忘记。

    4、不懂问题下课问。

    5、计算题要认真仔细。

    6、作业字迹要工整。

    7、英语书要先预习,上课听的更懂。

    8、英语争取好成绩。

    9、配合老师要机急。

    10、作业不会勤思考,实在不行问老师。

    做到以上这十点,成绩优先一定行!

    我一定努力学习,新学期加油!

    2019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模板范例文本教案大全篇四

    一.学习目标

    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同时提高英语水平,最终使自己具备与人顺畅交流的能力,听懂新闻广播,演讲,报告,英文电影的能力,翻译以及写作的能力。

    二.总则

    1、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英语,把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不断地重复。

    2、听说读写译五项都要练,以听说为主。

    3、求质不求量,把听写的文章彻底搞懂足矣,不要好大喜功,贪大贪快。扎扎实实,按部就班。

    4、抓住一套教材足矣,不要盲目的更换教材

    5、每一天的计划,必须坚决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三.具体措施

    1.听力

    (1)重视精听。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练习精听。要听懂每个单词,并将文章大意记下来,听数遍,直到把文章补全。之后的两天一有空闲时间就反复听这篇短文,直到听烂为止。

    (2)周末看一部外国电影,放松的同时学习一些英语习惯用语,俚语等。(3)复习就内容,检查一周来的学习计划执行情况。

    (4)随身带着mp3,走路时,学习疲惫时听一些新闻,空中英语等短文章短对话。

    2.口语

    (1)每天练习精听后复述听写的短文。

    (2)每天坚持张嘴说,课余时间与同学用英语交流,与网友英语聊天,每周参加英语角。

    (3)注意在朗读过程中纠正发音。

    3.阅读

    (1)每天中午饭后读英文报纸,对于不会的单词先不要查词典,尽量根据上下文猜词义,然后再查这些单词的意思,用法等

    (2)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对《床头灯》小说系列,强化词汇和理解力,培养英语思维。

    (3)早起读《新东方美文阅读》。把精美的句子画下来,并背诵,周末整理复习。

    4.写作

    (1)每天晚饭后写简短的日记,记录一天中最有趣的,或是感慨最深的,或是令人感动的等小事儿。

    (2)每周末整理一周以来所积累的报纸上的生词,听力中遇到的生词,以及《床头灯》中遇到的生词及句子,还有《新东方美文阅读》中被画下来的精美句子。

    (3)每半个月写一篇专题作文,并与范文作对比,找出差距,纠正错误,改进不足之处。

    四.特殊情况

    如有临时事宜或意外情况耽误学习进程,打破原学习计划,那么根据具体情况对计划加以调整,但应遵循不轻易放弃学习,不找借口,尽量遵守计划的原则。培养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鼓励自己,甚至可以给自己阶段性的奖励以加强学习的动力。

    2019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模板范例文本教案大全篇五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同学们走出了快乐的暑假,又将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在开学之初,大家有必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计划,从而使自己在新的学期里“有条不紊”的取得理想的成绩。

    首先,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心态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拥有好心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其次,上课仔细听讲,弄懂每一个问题,按时完成作业。课后做好预习、复习。课余时间要“少玩一会儿游戏,多看两本儿好书”,扩展知识面,提高阅读以及写作能力。

    第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好每一次笔记,认真对待每一次口头作业,只有基础扎实了,才可以积累更多。

    最后提醒,没有合理的安排,再好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所以,在新学期里,要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这对于目标和计划的实施非常重要。

    英语学习中“积累”尤为重要。英语的积累就像车厢,一节一节的增多。下面给同学们介绍一些英语学习的方法:

    我们在背单词的时候要学会“重复和积累”。大多数人的记忆力都差不多,我们每天背单词,都会有一定比例的遗忘。所以,我们每天要尽量多背一些单词,增加积累并及时复习。

    单词要“随时”背。我们可以把生词做成手抄本,有空就拿出来看看,这样既很好的利用了时间又不觉得枯燥。人的记忆周期是7天,一个单词经过7天的记忆,会掌握的牢固。也就是说,我们前一天背过的单词要在第二天复习,同时“装进”新的单词。第三天复习前两天的单词,同时再“装进”新的单词……直至记牢。我们在背单词的时候,不仅仅要记住拼写,同时还要掌握它的意思及词性。在复习的时候,可以用汉译英或英译汉的方法来考察自己。背下来的单词可以一带而过,但一定要“扫一眼”,重点放在不会的单词上。

    语法在小学阶段并不是考试的重点,但语法却影响我们读书的质量。同学们要“多听、多读”。我们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只能自己创造。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听和英语有关的东西,听不懂没关系,重在提高“语感”,要养成习惯。此外,“开卷有益”对学习英语同样适用。读英文小故事、小短文,有助于我们掌握句子的结构。虽然我们学习英语没有母语一样的完美环境,但每天坚持大量的听,大声的读,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看过的文章,要争取在读熟、理解的基础上背下来。

    作文,不仅考察单词量,同时也考察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要靠长时间的积累。坚持每天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掌握的单词,背诵下来的优美段落,我们可以通过日记来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会真正的体会到“温故而知新”的真正含义。

    最后,祝同学们,新学期,新气象,取得更好的成绩!

    新的学期即将到来,为了使下学期的学习成绩进步、各科成绩优异、不偏科,在此做新学期学习计划的打算!下面是刀豆文库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新学斯计划的参考范文!

    有关新学斯计划总结秋季工作教案模板篇一

    新学期的帷幕为我们拉开了崭新的学习舞台,但是,荣誉的桂冠往往要荆棘编就,成功的道路往往由汗水铺通,征途绝对非一帆风顺。上个学期的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等都已成为过去式,我们应该放眼未来,洗去心灵的尘埃,拿上我们的武器,整装待发,大步迈向新学期!

    在新的学期中,要想成绩攀上更高的山峰,就要为之不懈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不但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责任,是我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学习还会给我们带来副产品——压力。没有苦累的过程,就不会有进步和提升。正是学习中的苦与累缔造出我们加倍努力学习的原动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都是永恒不变的定律。再华丽的辞藻都远不及最朴实的行动。我们不可以再做语言的巨人,而是要蜕变为行动的主人。只有真正学会自主学习,成绩才会真正有质的飞跃。

    除了知识的摄入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学会感恩。感恩,是生活中温暖阳光的来源;是彩绘生活的画笔。!“春天来了,我却看不到”这是让人多么心痛的感受。因此,学会感恩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过程之一。对父母感恩,他们赐予我生命;对老师感恩,他们教会我知识;对朋友感恩,他们给予我帮助;对上天感恩,它在看着我做人。让我感恩的热太多,在这我想说一句: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不论是熟识的还是陌生的,我都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给我的一切一切。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不断发扬和继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的目标就在充满希冀的前方。我要加油,在绚丽多彩的初中生活中,好好学习,这是冲刺,面向新的征程,也许会有坎坷,艰险,但我坚信:我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避过所有的浅滩,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关新学斯计划总结秋季工作教案模板篇二

    新学期到来了,为了提高我的学习成绩,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语文学习计划:

    1、课前要提前做好准备工具。

    2、上课要认真听讲,不东张西望,不和周围的人说悄悄话。

    3、每天坚持看半个小时课外书。

    4、资源和练习册的错题要及时改正,不能一天拖一天。

    5、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按时时完成。

    6、生字或者写话作业要写工整,不能胡涂乱画。

    7、把作文或杂文中的错别字通通消灭掉。

    8、提前预习新课。

    如果我按照这些学习计划去做,这学期我就会更棒!

    有关新学斯计划总结秋季工作教案模板篇三

    语文成绩的提升不是一两天就能提升起来的,所以我决定要制定一个计划。

    多读,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强记,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初一语文学习计划工作计划。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

    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勤写,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赖笔头”不无道理。

    有关新学斯计划总结秋季工作教案模板篇四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也将进入小学最后一个学年,我将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跨进这一学期,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我的小学生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新的一学期里,我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说小话,争取把老师讲的知识全部消化;不懂的地方,一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至到弄懂为止。每天按时整理上课笔记,当天的知识当天复习,当天掌握。

    还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绝不马马虎虎,并且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不再到学校赶作业。

    坚持做课前预习,不再像上学期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准备一个新的作业本,把不懂的地方和预习作业写在作业本上。

    星期六继续到x老师处学习英语,晚上参加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声乐班。

    星期天上午参加奥数学习,下午看一点课外书。

    在小学最后的一学年里,我要挤出时间,多学习,争取考好每一科,做一个好学生。

    有关新学斯计划总结秋季工作教案模板篇五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已经是新学期四年级的学生了。我深知我的学习任务又加重了。在这一学期中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了,不能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更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劳动,体育各个方面争取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

    我为自己安排了这样的学习计划:

    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遵守课堂纪律。

    2.认真完成作业,做好每节课的预习和复习工作。

    3.多读一些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词汇,开阔视野,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6.为班级体多做好事,团结同学。

    以上是我新学期的打算,请老师和同学们看我的实际行动吧!

    随着教育改革的广泛和深入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作为一名教师身上所肩负的使命,那就是要不断学习、提高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下面刀豆文库的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新学期的学习计划的参考范文!

    有关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总结秋季工作教案模板篇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作为一家之长,我要按以下安排,帮助和教导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早晨:6:40起床(如遇要背书的情况提前半小时起床6:10起床)

    二、中午:放学回家至上学前

    1、放学回家学“悟空识字”,每天3个新字,学完后要抄写一排并组词。

    2、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如果没有作业可完成以下任务

    3、听写生字:老师布置的抄写、书上的我会写、悟空识字里学过的字,对听写错误的生字要抄写一排,加深印象。

    4、背书复习:背书要掌握记忆的方法反复复习;

    5、做《语文阅读培优》《数学培优》,一、三、五日做语文,

    三、四日做数学,星期日做《语文新创意培优》。

    6、有时间可看动画片:《孔子》,《孔子》每集13分钟,全10集。

    四、晚上:放学回家

    1、一回家学“悟空识字”复习巩固,并听写。

    2、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3、睡前阅读 《十分钟猜谜语》《小学生作文》《看图写话》等

    五、休息日安排

    (1)早上8:30分起床

    1、教学《弟子规》:要求懂每句的意思,会背诵。《弟子规》全文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遵守的一些礼仪和规范。每三字一句,二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背诵。

    2、观看《孔子》,二集。

    3、自由活动

    (二)中午11:30——1:30

    1、学“悟空识字” 3个新字,学完后要抄写一排并组词。

    2、复习背诵的《弟子规》

    3、自由活动

    (三)下午:2:00——4:30

    1、做家庭作业

    2、自由活动

    (四)、晚上6:00——8:30

    1、再次复习背诵《弟子规》

    2、学习“悟空识字”复习巩固,学完后听写

    3、做《语文新创意培优》

    4、自己洗脸、洗脚上床睡觉。

    有关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总结秋季工作教案模板篇二

    一、预习。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好是一边记一边听,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三、作业。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作业必须做到: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和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4、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5、认真更正错误。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6、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涂改过多。书写工整,步骤简明有条理,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7、作业保存好,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还要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复习要做到: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是听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应彻底解决。重点内容要熟读牢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会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边学边忘,造成高三总复习时负担过重的现象。

    6、在达到上面要求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阅读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做一些习题,加深对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有关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总结秋季工作教案模板篇三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上六年级了。冬去春来,这已是六年级的第二个学期了。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则立”意思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计划对于一个人走向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也为新学期拟定了我的学习计划。

    根据五下和六上两本成绩报告单老师给予看来我不是很爱表现自己,胆子不够大。因此,我的第一个计划就是努力做到大胆;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会课前将准备工作做充分,充分了也就有胆量和信心来表现自己,以致没有失误。第二个目标就是争取每次作业都能得优,每门功课成绩排名前三,为这个目标我会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实在不会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本我要反反复复阅读,将每个问题看透彻。为了巩固已学知识,在课后做一些练习,使知识掌握更牢固。在语文英语方面要多注意课外积累。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会有选择的阅读,广泛浏览各种书籍报刊,并有条理的做一些摘录,了解社会动态,让思想与时俱进。在每次作业时都力求字迹工整,做到“0”错误。第三个目标就是全面发展,在体美劳方面争取得到老师一致好评。

    为了这三个目标,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争取早日实现目标。

    有关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总结秋季工作教案模板篇四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你,我很喜欢这句名言,但是我总做不到这样,因此这种坏毛病阻挡了我的进步。还有时让我犯其他的毛病,让我退步。

    所以我重下决心,以后做什么事,不在一推再推,浪费时间,到最后才做,让学习的时间总是那么的少。

    所以我决定上学时在学校好好抓紧时间学习,好好听老师的话,不要总是想着玩,我一定要战胜贪玩的想法。

    在我学习时间不多时,多挤点时间,俗话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一定能挤出时间学习的。

    不要再贪玩了,因为我已经是三年的学生了。

    首先,上课的时候,我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和同学交头接耳,要力争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疑难问题,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其次,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做到一丝不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也要按时独立完成。

    第三,要做好语文课的课前预习。对于不理解和不会的地方,要先把它在书上划下来或记下来,第二天上课时带着问题去听讲,还可以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

    第四,要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挤出时间,多干事总而言之,在新的学期里我要更加努力,争取每门功课都取得好成绩,当一个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学生。在周末时,我决定把学习放到第一位,不管有什么困难,先把作业做完,再做别的事。

    我一定要把握住在学校的时间,好好学习,多听老师的话考一个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家长老师,努力加油!

    有关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总结秋季工作教案模板篇五

    在这春暖花开时节,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在学校里,我们有共有的名字,我们都是万全道小学的学生,我们都有自己的班集体。你一定会发现,当你在校外听到别人夸赞我们学校时,你的内心也会觉得喜悦;当老师表扬你所在的班级体时,你的脸上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笑容。不为别的,只因为你是其中的一员。这些体验,都带给我们快乐。快乐人人向往,老师期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收获更多的快乐,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小学生呢?

    首先,请你做到,相信自己!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请你相信,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你的特长,你有能力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所以当你面对任何学习上的困难时,请先不要害怕、退缩,给自己一个挑战的机会,让自己去尝试,去为之努力!快乐来自相信自己,超越自己!

    第二,请你做到,对自己负责!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有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请你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让“讲文明、讲卫生、守纪律、尊长辈”成为你的生活习惯,让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成为你的学习习惯,当你发现你做到了对自己负责这五个字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格外的轻松!

    第三,请你做到,与人合作!在班级中,在校园里,我们有很多同伴。不论是背书、做值日,还是课堂学习、课外活动,我们都需要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假若你能在与人相处时做到将心比心,通情达理,就一定会在合作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感受到共同学习的快乐!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能让自己变得快乐的小秘诀,那就是,常给自己制定一个个小目标,让自己做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做出及时的评价。比如,在做作业之前,先定个目标:这次作业我要拿满分!相信,对自己负责的你一定会为此努力,认真地去完成作业,也相信,你的付出一定会帮你达成这个小小的目标!所以,建议大家,从今天开始,学会给自己制定小目标,你会发现成功离你很近,快乐就在你身边!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快乐是辛勤汗水耕耘的甜美结果,快乐离不开你的勤奋。祝愿所有同学在本学期里能用心地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快乐的小学生,让我们的班级充满快乐因子,让我们的校园洋溢和谐氛围,让我们在快乐中不断成长!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 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因而,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刻,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它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鲜明地回答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大学生为什么必须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应如何学习? 想一想: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 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立德 立功 立言 人生『三不朽』境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正确面对“立德”和“树人”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朱熹《大学》 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

    授之以知

    授之以渔

    授之以德 教育三境界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但丁 正确认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 有德有才是精品 有德无才是次品 无德无才是废品 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德才『四品』说 德才兼备, 必定是人才。

    摆正“德”与“才”的位置 李开复/陈章良对话人才 一位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生对大学生活的几点感悟:
    假如我今年上大学,我将会更加努力地追求卓越。

    假如我今年上大学,我将会更加注重完善人格。

    假如我今年上大学,我将会更加尽心学会合作。

    假如我今年上大学,我将会更加懂得享受生活。

    讨论:
    这位师哥(姐)的感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 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毛泽东 理论一经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一)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二)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 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道德知识 道德行为 道德品质 知、情、意、行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知”是前提、是基础,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法律意识的提高都需要一定的知识的孕育。因而,不能忽视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内化 外化

    (三)注重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重要的学风问题。

    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

    生活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对我们的成长才具有切实的意义。

    (四)注重知行统一 在“认知”上下功夫, 解决好认识问题。

    在“笃行”上着力, 解决好实践问题。

    坚持重知贵行,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 思 考 题 1.大学新生会遇到哪些问题?遇到问题时该怎么办? 2.我们该如何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3.如何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我们才能真正从中受益? 4.阅读后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写给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一封信中说:
    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我不知道,简历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

    我不知道,怎样与人沟通?我能做什么? 我不知道,公司录用我,我又能做些什么? 面对毕业,我该怎么办? 问:我们该怎样避免这位同学面对社会生 活的不自信? 通讯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南路247号 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050091 联系电话:(0311)86263370 E--mail:lishuqing4244@sina.com 联 系 方 式 再见 * * * * *

    3)

    生活环境的特点 ◆相对宽松和自由 保姆式

    导师式 封闭式 开放式 ◆文化生活 ◆自己打理生活 家庭生活

    生活 父母关照 自我打理 单一 多样 重复 创新 ◆ 地理阻隔引起的思乡情绪 ◆ 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引起的幻灭感 ◆ 理想“间断”引起的迷茫感 ◆ 学习竞争压力引起的危机感 ◆ 交往不适应引起的孤独感 2.常见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现象 3.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发展阶段:
    ●“适应期”是每一个初入大学的新生都会遇到的,但其长短却因人而异,一般在半年至一年之间。可以这样说,越短对同学们的发展越有利。

    生活能力 讨论

    1.独

    生活能力表现在哪些

    2.

    生活能力对我们的

    生活具有什么意义

    生活的意识。摆脱依赖等待和犹豫,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勇于面

    生活。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习,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学习理念,是指对学习的观点、想法、态度和意见。

    ◆海拉尔农垦集团的学习理念:学习力=竞争力 想一想:
    大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学习理念?

    (一)自主学习的理念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品质。因而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是截然不相同的。

    ●主动而有主见、自觉而能动的学习。

    ●自我管理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

    cla="ad_box">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31、普罗米修斯

    一、交流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火?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忍受那样的折磨?

    二、结合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

    1、自从有了火,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省略号加以补充。

    小结:对,在漫漫的长夜,火给人带来光明;
    在寒冷的冬日,火给人送去温暖。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有了火,人们才能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和武器。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当普罗米修斯看到人间的变化时,他会怎样想呢? 指导朗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2、从哪里看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 指名读

    六、七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结合插图,朗诵

    六、七自然段。

    3、引导评价。升华情感

    导语:尽管最终普罗米修斯结束了他的苦难,但谁又能忘记他所遭受的痛苦呢!作为人类 的一员,你将怎样评价普罗米修斯的功绩呢?请写一写吧!

    4、学生自主写。

    5、交流朗读。

    三、鼓励拓展阅读

    我们不能忘记,故事中除了英雄普罗米修斯,还有几个人物,他们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通过故事,你一定对他们也有了初步的评价。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 事,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可以读读其他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课后反思:我在教学时巧妙地突破文本重点抓住文本留有空白的有用资源,充分利用主题学习网站,适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学生的体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促进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品质的进一步感悟。

    一、抓住文本空白处,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像,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教学中的有几个小细节,在学生根据网站自学后,我就充分利用了文本的空白,让学生大胆想像:

    1,看到人们没有火的痛苦,同学们很痛苦,说明你们很有同情心,同样,普罗米修斯看到人们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此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

    2、从没有见过火的你,此时得到了火的用处,你最想干什么?看着人们艳如桃花的灿烂笑脸,看着人间富有生气的袅袅炊烟,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呢?

    3、普被宙斯用铁链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他还会遭受什么痛苦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他坚持着不屈服。你想对他说什么?

    教学中这几处句的训练,犹如一根彩线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串联了起来。第一处,主要讲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同情,下决心要为人类盗取天火;
    第二处讲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为人类带来的福音,人类对普罗米修斯的感激之情;
    第三处讲面对普罗米修斯忍受折磨不屈服,表达 1

    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仰之情。学生通过这样说的训练,层层深入,步步含情,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的感悟,深刻地反映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在读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自主是学习内核,感悟是个性化阅读有效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文中普罗米修斯个性鲜明,主要是从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普罗米修斯的优秀品质。

    朗读指导中,我重点注意到这些句子:“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取火”一句,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决心。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的后果──冒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盗火。每学习一段文本,都让学生回到普罗米修斯的语言“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中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他的“坚定”,感受他甘愿为人类牺牲自己的决心。

    对于“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采用师生接读的形式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利用引读“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突出普罗米修斯的所承受的苦难。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学生的感受十分丰富,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内心。

    三、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想这才能体现“大语文观”。课本就是一座桥梁,如何在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资源,生成新的目标,真正让语文课堂走向开放,这是我设计教学尾声时的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最后,我安排了学生进入了主题网站的精彩推荐,并介绍奥运圣火,欣赏雪莱的诗歌,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希望能通过这节课,激发学生去推开《希腊神话》宝库的大门。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材分析:

    这是本组课文的最后一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又是一篇歌颂新疆建设者的感人力作。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西部建设者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修筑了青藏铁路的故事。整篇文章充满了昂扬的向上精神和英雄气概,字里行间包含了对西部建设者们的歌颂与赞美。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既串连了全文,又体现了筑路大军们的顽强意志,教学时可抓住这句话辐射全文。同时课文采用了侧面描写(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正面描写(如何克服困难)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并加以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读准“妖、娆”等14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废寝忘食”、“杯水车薪”等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们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体会挑战 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建设者们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难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搜集、了解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谈歌赏图,揭示课题。

    1.听过《天路》这一首歌吗?(出示歌词),歌中所唱的《天路》指的是什么?(青藏铁路) 2.揭题,读题。通过课前预习,你对青藏铁路有哪些了解?

    3.读句:“一条长长的“铁龙” „„到达雪域圣城——拉萨。”(配地图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借助学习提示的帮助进行学习。自由读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内容? 2.交流(遇到困难、战胜困难)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面对困难部分:

    1.默读课文,想想筑路大军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2.交流:读出课文中句子,再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看谁有能概括成一个词。(难以控制施 1

    工温度、天气恶劣、极度缺氧)

    3.风火山隧道只是整条铁路的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它来写呢?(带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冻土”)由此可见,修筑铁路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困难,有感情地读一读。(练读,随机交流)

    “风火山一带经常„„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情景?结合理解:撕扯 七零八落 不翼而飞 劈头盖脸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理解“杯水车薪”(从字面了解到在文章中的意思,想象缺氧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资料介绍:风火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气温-7℃,寒季最低气温达-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之为“生命禁区”。

    4.根据题目,作者为什么不重点描写修路的过程,却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遇到的困难呢?(学习写法:侧面描写)

    (二)战胜困难部分:

    1.面对困难,筑路大军们又是怎么做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 子,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找到喷射的最佳温度、奋勇 作战、建成高原制氧站)

    3.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部分读给大家听。(练读,随机交流)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昼夜”“反复”),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理解“废寝忘食”,想象科技人员是怎样废寝忘食地工作的?从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4.写法指导:如果说刚才遇到的困难是侧面描写,那么现在的克 服困难就是(正面描写)。

    (三)补充资料:《生命禁区的早晨》

    四、理清文路,升华情感

    1.正是建设者们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有感情地朗读)

    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请你找出一共有几次,读一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3.交流:(贯穿全文,起了连接作用,体现了筑路大军的强大决心,更是对我们所拥有的智 2

    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自豪。)

    4.如果你就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看着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5.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给西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们。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他们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

    (生动笔写,交流)

    五、课后作业

    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板书: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难以控制温度

    遇到困难 天气恶劣

    极度缺氧

    战胜困难

    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难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安排】

    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用导语,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过去,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老一辈建设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如今,为了加快西部的建设,新一代建设者正踏着他们的足迹,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就将介绍这些建设者们是怎样通过艰辛的劳动才取得的成绩。

    齐读课题。

    二、根据提示,初读课文

    1、自读导语,理清学习本文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三个方面。)

    ⑴ 知道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⑵ 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⑶ 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此项任务可放在学习完成后再做)

    2、根据要求,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小组交流:

    ⑴ 检查生字字音及组词情况。

    ⑵ 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进行归纳,为全班交流作准备。

    三、再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全班分组合作读课文。

    2、提问:

    自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理解全文最为重要?

    (第二个问题。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就强调了这一点。)

    3、指导读课文,着重理解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请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收集的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

    (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遇到的困难:

    ⑴ 困难一:

    “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⑵ 困难二: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5、面对困难,建设者们是怎样克服的?

    ⑴ 克服困难一: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⑵ 克服困难二:

    “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6、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句子进行交流。

    7、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升华情感,深刻体会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全体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心愿!”

    四、拓展延伸

    青藏铁路工程概况: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正在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32公里。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南山口至望昆段路基基本成型,冻土试验段开工,实现了首战告捷。2002年完成投资53.2亿元;
    格尔木至望昆段线下主体工程建成,望昆至楚玛尔河段线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楚玛尔河至布强格段线下主体工程完成80%以上;
    6月29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今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截止7月底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3.9亿元,开工累计88.9亿元。目前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正在采取强化措施,铺轨架梁向高原腹地挺进,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和唐南段重点工程开工,全面攻坚战已形成高潮。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在青藏铁路建设和施工中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对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极为重视。江泽民同志曾作了“自然保护区的问题还是要力求解决好”的重要批示。朱镕基同志要求一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加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精神,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生态环境,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一草一木,精心保护我们祖国的每一寸绿地。为搞好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五、归纳总结

    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将试运行通车,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坐火车到拉萨去,请一定不要忘记修建这条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之而付出的血汗!希望你们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建设者! 【板书设计】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 重重困难 天气恶劣 一一克服 极度缺氧

    《物理教学概论》读书心得体会(共17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共12篇)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论文(共19篇)

    毛概论实践教学个人心得体会(共5篇)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试卷(共8篇)

    相关关键词: 社会学专业的自荐信三篇 复旦社会学考研经验 复旦大学社会学考研 人大社会学考研经验 用社会学视角分析现象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学 概论 教案 模板 十二篇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