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知识
  • 电脑入门
  • 电脑技巧
  • 网络知识
  • 操作系统
  • 工具软件
  • 电脑安全
  • 硬件知识
  • 试论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0-02-19 07:51:5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试论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通过阅读,吸收和获取英语书面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一般是指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与主题有关的信息。通常包括:具体事实和细节,文章层次和逻辑关系,文章主旨和大意,作者的态度观点等。

    《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特别强调,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学生做到:①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能根据语境中较为明显的提示和构词法知识推断少数生词的语义或初步确认其语义范围。②能以每分钟50-60个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 够把握主要的事实和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率达到70%。③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函、请柬、通知、便条、说明、表格、图表、图示和标志等。④能够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⑤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文段的寓意。⑥能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文段未直接写出的意思。

    学习游泳的人除了需要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外,最主要的还是要下水实践。同样,语言学习者也需要足够量的语言输入材料来加强对语言的体验,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培养语感。对于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讲,课外阅读的量至少应是教材内容的三倍,方可达到要求。

    要培养自己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泛读练习。开始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材料,从学校、家庭生活等,逐渐扩大范围,旅游、环保、植物、动物、社会、经济、科普等广泛涉猎;体裁从记叙文,到应用文,再到说明文。也可以按交际功能、文章题材(topics,materials)和体裁(styles,forms)等组织阅读材料,分类阅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个别暂时难以理解、生词太多的材料,可暂时放一放,继续去找适合自己的文章,社会的发展为我们的阅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完全没有理由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某一篇文章上。况且,随着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原来理解不了的材料过些日子可能就能读懂了,不必担心会丢掉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及早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每天至少读一篇,并一直坚持下去,读后写梗概或提纲,巩固阅读成果,字数100左右,10来个句子,不宜要太长。读写所用时间在15分钟之内,逐步加快速度。

    阅读理解能力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能力的培养又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短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是很正常的。不急于求成,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地读下去,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明确阅读重点,加快阅读速度

    在基本上解决了读什么内容,如何克服困难读下去等问题之后,随着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还要讲求阅读的效率,加快阅读的速度成为提高阅读效率的主要手段。

    在阅读过程中,要想加快速度,必须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应该去读文章的哪些内容,如何判断哪些内容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首先应从文章整体出发,把句子、段落,而不是单词作为阅读的最小单位。通过阅读文章和段落开始或结尾的主题句,迅速判断出文章的体裁,把这类体裁文章共有的基本要素,作为文章内容的阅读重点,除此之外的内容则可以略读,甚至跳过去不读。

    不同体裁文章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应用文、说明文及科普短文的主题句、层次和逻辑关系等;议论文中体现作者观点和意图的部分,作为论据的具体事实和作者提出的论点;新闻报道的时空布局,叙事说明部分和评论,当事人的评论和观感、时间顺序,事件中的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中首先应该去领会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正确理解,也往往就是答好高考“阅读理解”题的前提和保证,因为“阅读理解”题目也是围绕这些主要内容设置的。平时注意主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以不变应万变,是取得高考成功的关键所在。

    对于句子来说,各个句子成份也有一个轻重缓急,不可一视同仁。一般来说,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只阅读主语、谓语、宾语等主要的句子成份,状语、定语等修饰成份可以先略去不读。如果按词性分类,则阅读重点是实词: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否定副词等,其它如虚词:介词、连词及程度副词等可一带而过。也就是说,不能总是毫无目的不分轻重地逐字逐句地细读,必须学会跨越句子、跨越段落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从容面对任何长度的文章,迅速地抓住要点,概括文章内容,大大提高阅读的速度。

    ●写好概要、巩固阅读成果

    读完一篇文章之后,也许我们自以为读懂了,但是是否真地读懂了呢?拿什么作为判断阅读效果的标准呢?是否能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的办法判断呢?我们平时大都是这样做的。然而,今天这套阅读理解题目错了两个,明天另一套又错了三个,后天又错了一个,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呢?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其实,因为文章和题目本身差异很大,所以相互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会经常受到答题结果的负面影响,屡屡遭受打击,进而失去信心,使阅读活动夭折。我们许多同学往往是在这个时候败下阵来的。

    大量实践表明,读后写概要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果写概要的过程进展顺利,可以肯定对短文的理解是到位的,反之则暴露出阅读理解能力或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有欠缺,无论属于哪一方面的问题,都必须通过大量阅读,学习、欣赏别人的文章,多加训练,才能解决,即俗话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引”的道理。

    但是,写概要时要注意忠实于原文作者的本意,不要另起炉灶,写成读后感。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学习,后模仿”的原则,开始可以抄写原文中现成的、能够体现文章基本内容的主题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试着缩写、改写原句,直到最终自己组织句子,概括总结文段内容、中心思想、作者态度等。这一过程要自然过渡,不能急于求成,要有信心、耐心和恒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样,我们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面对一篇文章,读哪些主要内容,忽略哪些内容,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基本观点,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开展阅读活动,同时也为今后阅读理解答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也许在平时的考试中,解答阅读理解题目还会出错,不要紧,不要太在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自己英语水平的因素外,也有试题本身质量的因素。但无论如何,有了每年360多篇的阅读量,比起高考试卷的阅读量来,已经相当可观了,其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如何对待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和语言知识

    懂得进行阅读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不一定能够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下去,阅读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首先就是生词这个拦路虎。那么,如何克服这一障碍呢?

    首先应该明白,在阅读活动中遇到生词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要一见到生词就害怕,不敢读下去;再就是要对生词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是先解决单词的问题再阅读呢,还是与此相反?

    要时刻牢记阅读活动的目的是理解作者通过文章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如果你对此非常明确,而且能够落实到行动的话,那你就不会为了一个生词而停下正在阅读的一篇文章,到词典里去查它的意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我们读母语—中文报刊、杂志、小说时,是不是一遇到生字就中断阅读去查字典呢?肯定不会,因为我们的思想早已被故事内容吸引住了(尤其是在读小说时)。这就给我们阅读英语短文一个很好的借鉴:根据上下文猜测一下词义,或者干脆跳过去读下面的内容,让自己的思路跟着文章的脉络、人物的情感、情节的发展走,把自己放进去,让自己暂时忘记那些字符本身的意义,而着眼于其承载的文章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关心的是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情节;某个词的词典含义已经成为次要的了,也就不会为了某个生词去查词典了;况且,在高考中是不允许查词典的。如果平时没有养成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良好习惯,高考中遇到了生词该怎么办呢?所以,阅读过程中一定不要停下来去查词典。假如你不查词典就读不懂那篇文章的话,只能说明那篇文章不适合你,另选一篇就行了。不必对放到一边的那篇文章总是耿耿于怀,要知道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只要坚持阅读,也许过不了多久,随着阅读词汇量的不断增加,原来读不懂的那篇文章就能读懂了。要学会灵活,不要钻牛角尖。

    对文章中语言知识的学习,最好作为阅读活动的副产品,通过广泛的阅读,语言知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积累,对某些同义词、近义词、相似结构的认识会逐步深化。当然,这并不排除通过阅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对阅读中出现的、以往学过的基础语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在读懂文章之后,可以顺便学习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句子、词组等语言知识(主要指语法、词汇),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只是不可把读懂文章和学习语言知识的顺序颠倒,那样就从根本上违背了阅读活动的初衷,效果不但不会理想,而且往往会导致阅读活动半途而废。

    ●高考“阅读理解题”短文选材特点

    及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要求

    在进行大量广泛的课外英语阅读的同时,弄清高考“阅读理解题”中短文的选材特点十分重要,它可以作为我们平时阅读材料选材的重要依据,增强复习应考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在广泛涉猎、综合提高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下,把高考“阅读理解”题目的题材、体裁特点牢记在心,明确高考对考生能力测试的要求,对于增强自己解题的心理预期,培养正确的阅读思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考英语《考试说明》指出:“阅读理解”题在不超越中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前提下,阅读材料的选取遵循三个原则:

    ①阅读量不少于1000个单词,篇数不少于3篇;②题材(topics)多样化,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③体裁避免单一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二、《考试说明》进一步指出,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考查学生是否:

    ①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②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③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④能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并能把握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并能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⑤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正确判断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三、近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特点和改革方向:

    阅读理解题短文长度和总词汇量、题目的难度逐年增加,这正是体现了新教材、新大纲“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短文中出现的一些超出大纲和考纲的生词,不再加中文注释,这说明,阅读材料中已经不再避讳出现某些生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中“猜词”能力的考查,不仅体现在题目中,而且已经融入到阅读理解的过程之中了。某些短文中虽无生词,但句子较长,且内部有许多标点符号隔开,如果考生缺乏在阅读中跨越句子进行理解的能力,就会出现“单词都认识,句子不知所云”的现象。可见,在今后的复习应考中,要在掌握《大纲》词汇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泛读来扩大阅读词汇量和提高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必须采取的措施了。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而没有同学们自己主动的大量阅读实践,是无法很好适应高考这一改革趋势要求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做“阅读理解题”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一谈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认为做大量“阅读理解”题目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实际情况怎样呢?

    让我们先来打个比方,如果某人想要提高身体素质,他是应该通过一次次的体检,还是应该坚持科学的日常体育锻炼来达到目的呢?答案自然是后者。如果有人想通过多参加几次体检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你一定会觉得很可笑。

    其实,想通过多做“阅读理解”题目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做法同样不可取。和体检一样,“阅读理解”题目只是一种量化标准和测试手段,答题的过程往往是一种被动适应题型的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活动,它受到题型因素的多重制约。当然,适时恰当地做些“阅读理解”题目可以增强答题技巧,减少或避免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误及水平不能正常发挥的情况。但若不分场合,超越阶段,一味去做“阅读理解”题目,不但会延误培养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的时机,还会使自己时常处于个别题目的困扰之中不能自拔,对阅读理解活动失去兴趣。而且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阅读活动的目的就是答对后面的题目。事实上,我们平时看到的阅读理解题目中,有许多题目本身就不够科学和准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一来,往往会在一些有缺陷甚至错误的小题上无谓地牺牲许多宝贵时间,有百害而无一利。

    可能有同学还会说,做阅读理解题目是否提高了答题能力呢?在尚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的情况下,就谈不到对文章大意的总体把握,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表现在答题上,就是连错好几个。

    所以,必须遵循“水到渠成”的自然法则,阶段侧重,该什么时候做的事情,就在什么时候做,而且必须要做好,不可逾越阶段。一般分两步走,第一个阶段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功夫用在平时,尽可能多地吸收原汁原味的语篇材料,避免过早地受到题型因素的干扰,踏踏实实地进行英语阅读活动。第二个阶段,重点培养适应高考题型的答题能力,在考前进行,有了前一阶段的铺垫,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比较容易了。如若不然,过早进行题型训练,反而会把自己的思路局限在几个题目的小题圈子里,不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况且,题型是可以变化的,而阅读理解能力一旦达到一定水平即可“以不变应万变”,就如同有了健康的体魄可以应付各类体检一样。总之,高考是答题,功夫却在题外。要记住“欲速则不达”,世界上最短的路往往是通向失败的路。

    ●高考“阅读理解”题目的题干和选项有哪些特点?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目的题干所涉及的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几个小题的题干组和在一起基本上就是文章的提纲。所涉及的问题种类一般与文章体裁(记叙、说明、应用、议论等)特点有关,主要分下列几种情况:

    ①对具体事实进行判断

    文中的一些事实细节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类似结构、相反结构的形式出现在题目的题干和选项中。其实这些具体事实细节一般已经在文章中给出,只是在题目中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只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和审题,一般都能把握。

    ②时间、空间(地理位置)顺序、层次关系(应用文、说明文的主题句)、逻辑关系(论说文)的推断。需要通读短文,思考提炼,理顺文章的脉络。

    ③主旨大意的概括

    干扰项的设置分两种情况:或者太大,涵盖了文章没有涉及的内容;或者太小,只提到了一些枝节的内容。主旨大意是对具体事实的概括和综合,需要加入读者的思考和思维活动,应注意文章的特点(要素和主题句),站在全文的高度看问题。

    ④作者态度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试论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