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工作总结 正文

    教学工作总结概念

    时间:2020-12-09 22:10:0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是我在赛思教育学校任教的第二学期,主要担任新概念英语A

    13、A20的英语教学。由于教学经验颇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部分学生之前没有学过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时不能适应,有的同学基础较好,学习过程较轻松,上课积极,气氛活跃。开始教学时,有时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时,内容丰富,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对英语产生兴趣。语言学习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课前,要求学生默写课文,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经过一短时间的努力,每次测试考试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段时间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学习后学生们如何自我提高,如何提高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总结

    数学是由概念与命题等内容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而概念又是这种思维的语言。因此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概念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现总结如下:

    一、目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在目前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的学习概念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及信心,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死记硬背:由于概念本身的抽象性,给学习增加了难度,进而不少同学干脆采取“死记硬背”方式。这种方式确实简单,省事,可以节约大量学习时间。然而,这种方式带给人们负面影响却是无法估计的。最直接的消极影响体现在解题方面,由于对概念没有理解,导致解题时“束手无策或困难重重”

    2、概念与应用脱节:
    在概念学习中有两种错误倾向,其一,部分同学为学习概念而学习,缺少应用环节,很少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其二,一部分同学恰恰相反,很喜欢解题,然而为解题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对习题涉及的概念很少关

    注,更无从去复习、巩固相应概念。其实,这两种错误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漠视了概念的应用环节,想当然地以为概念与应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其实,概念和应用是分不开的,要想轻松解题,就必须掌握概念,要掌握概念,就必须多解题、多应用概念。

    3、在概念教学中孤立地讲授概念,过分注重定义的叙述,而不注重概念的产生基础,并且要求学生熟读定义、熟记定义。这样导致学生认为数学概念单调乏味,不去重视,不求甚解,致使概念不清,理解模糊;
    还有的学生虽然重视数学概念,但只是死记硬背,机械记忆,而不是真正透彻理解;

    还有不少同学学习概念时,总是习惯于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去学习,孤立地看待概念,无法将不同概念形成体系,不能在概念系统中学习概念。如此,对概念的理解流于形式及肤浅,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甚至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在概念教学中不注意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只注重概念的应用。对于数学概念的定义,并没有按照教材编排体系去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探索,而是按照“定义+例题”的教学模式进行。这样只能强塞给学生定义与解题方法,而丢掉了从问题到结论和方法之间的探索过程。这种教学停留在现成知识的传授上,没有从总体上去把握数学中的观念、定

    理、公式、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所学知识处于零散无序状态,不能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发现、分析数学问题。、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概念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石,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基础,对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为此我校数学组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进行梳理,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1、依据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进行教学

    数学概念教学必须适合学生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有两种形式,即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因此,我们在概念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时,应以它为依据。

    ⑴.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发现该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获得概念的形式叫做概念的形成。概念形成的过程,简单地概括为“具体——抽象”的过程。概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辨别和概括这两种心理活动,而辨别与概括又贯穿于“感知——表象——概括——概念系统”这一发展过程中。所以,我们要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增强辨别不同正、反例证的能力。例如,一位教师为了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准备了3厘米长的小棒3根,及4厘米、2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教师请学生先用8厘米长的小棒去围三角形,学生发现随便配上哪两

    根小棒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呢?”“这根小棒太长了,另外两根小棒太短了。”“如果把它们换掉,你们能将它们围成三角形吗?”学生互相讨论,结果围成了各种三角形。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后,师生共同抽象出三条线段围成封闭的图形是三角形的两个本质属性,然后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再通过变式练习,深化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⑵概念的同化。

    概念的同化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种使学习者掌握概念的方式叫概念的同化。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概念,前提是学生已积累了许多初级概念,它不同于概念形成过程中的辨别、抽象、分析和概括,一般适用于高年级教学。利用概念同化的方式掌握概念,它是由概念到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我们要采取“加强与表象联系”、“强化新概念的本质属性”等方法,教会学生辨析新旧概念的异同。例如,建立比较小数大小的概念时,可以联系整数大小的比较及学生所熟悉的元、角、分等知识进行教学。教师可先出示654与

    543、8321与8436,让学生回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再出示例题,比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2.35元和2.41元的整数部分完全相同,2.35元的十分位是3,表示3角;
    2.41元的十分位是4,表示4角,所

    以2.35元<2.41元。这样一位一位地比较,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此基础上出示下一道例题: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0.07米>0.059米。这两道例题都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比较小数大小的概念。

    2、使用知识迁移的理论方法进行教学

    知识迁移是指先前学习的知识对以后学习的知识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知识迁移的理论有:形式训练理论、共同因素理论和概括化理论。为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注意知识间异同点的揭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水平,实现正迁移,防止负迁移,发挥迁移规律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第一步,复习长方体的面积公式:长×宽;
    第二步,将平行四边形沿一条对角线或沿一顶点作对边的高,将它分成两部分,然后拼成等积的长方形;
    第三步,根据等积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高。这思路和经验,为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迁移作了铺垫。那么,在“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学时,教师只要适当提示,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两个等积的三角形,通过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建立联系,自然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实现知识、经验的迁移。

    3、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教学

    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大致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是形式主义地掌握概念,第二种是概括地掌握概念,第三种是创造性地掌握概念。因此,我们在概念教学中必须抓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一关键,实现概括地或创造性地掌握概念。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指对这一类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这类事物本身必须具备这种属性,否则就不是这类事物;
    第二,能把这类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譬如,长方体有许多属性,但它的本质属性只有两点:第一,它是个六面体;
    第二,它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也就是说,长方体必须具备这两个属性,否则它就不是长方体。显然,这两个属性能把长方体与正方体等其他多边形体区分开来。

    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总和。譬如,分数这个概念的外延是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一般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等对象的总和。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但它们又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方面。

    例如,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等概念教学。角:其内涵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它的外延

    有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直角:内涵指角的两条边成90°的角,它的外延就是90°的角。锐角:内涵指角的两条边所成的角小于90°,它的外延是指适合0°<A<90°的一切角。钝角:内涵指角的两条边所成的角大于90°而小于180°,它的外延是指适合90°<A<180°的一切角。平角:内涵指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它的外延就是180°的角。周角:内涵指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它的外延就是360°的角。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1、结合生活,从实际中进行概念引入.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小学生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小学生从瓣手指到简单的运用计算机,都是在生活中不断总结而学习获得的。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化小学生的概念基础,就必须熟悉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如在学习比较数值大小时,“2”和“3”的大小,可以把“2颗糖”和“3颗糖”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选择,当学生选择3颗糖时,可以问为什么会选择“3”,这样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比较大小的概念。

    其次,还可利用小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比较熟悉的一些知识, 概括出新的概念。例如: 在引入平行四边形概念时, 先出示两组不同长度的四根小木棒, 教师进行演示, 让学生观察后, 然后把这四根小棒钉成一个长方形。又让学生观察

    这个长方形, 然后, 教师又进行演示, 把它向其中一头拉斜, 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后的形状, 引导学生说说这时的长方形变形后有什么特点。

    这时学生可以说出:两组对边的木条长度相等, 但四个角又不是直角,因此这样就在小学生思维中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又如素数、合数的概念是通过它们有多少个约数来划分的。教学时,可以先从复习约数的概念入手,然后让学生找出

    1、

    5、

    8、

    13、15各数中的约数,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行分类。通过分析,就能得出三类:

    第一类 5的约数有:1,5;
    13的约数有:1,13。

    只有约数1和它本身,5和13是素数。

    第二类 8的约数有:1,2,4,8;
    15的约数有:1,3,5,15。

    除了约数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的约数,8和15是合数。

    第三类 1的约数有:1。

    只有约数1本身,所以说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这样,就把自然数清楚地分为三类,并建立了素数、合数的概念。

    2、利用直观教学法,补充并深化数学概念

    由于小学生认识程度的限制,在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没有下准确的定义,但是这些概念对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又是非

    常重要的。在概念教学难以入手时,不妨尝试利用直观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如小学生认识“米”的概念时,首先通过观察米尺初步直观认识1米有多长,接着将米尺与铅笔、身高、课桌面的长进行比较,进一步直观认识1米的大约长度,然后让学生与同桌合作,用米尺量教室的长,这既是对米的概念的进一步强化,又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一次锻炼。

    对于太难理解的概念就可以暂时不给定义或者采用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从模糊到逐渐分明,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在教学中,更要加强演示,操作。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来让学生体会这些概念,理解概念和掌握概念。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长方体实物,又拿出一个长方体纸合,先让学生观察它的构造。然后把纸合沿着棱剪开,教师接着展开。让学生注意,展开前长方体的每个面,在展开后是哪个面,为了便于对照,可以在展开前的每个面上,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它们分别是原来长方体的哪个面。然后,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引导学生把这些感性材料加以分析,概

    括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这样学生就能抓住长方体本质特征,形成概念。

    这样教师借助于直观教学,运用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逐步抽象,环环紧扣,层次清楚,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从而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

    3、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数学概念

    在教学中有很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连贯。把抽象的内容转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强化抽象概念。

    如:在学习“体积”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将两个不同大小的石头扔到同样的圆柱水杯中,然后观察两个水杯水的高度来展现石头体积的大小。这样将抽象的体积概念就转变为了水具体的高度,对于尚未形成抽象思维方式的小学生来说就更容易掌握。

    总之,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小学生接受抽象的概念,需要教者正确的引导。教法是灵活的,但是数学概念的重要性是不变的,教者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强化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为他们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概念大全

    第一单元 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整数【正数、0、负数】

    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和

    1、

    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

    2、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3、零上4摄氏度记作+4℃;
    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4也可以写成4。

    4、像+

    4、

    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

    4、-

    11、-

    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6、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7、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8、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9、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10、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1、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

    十、百……以及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臵,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6、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7、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8、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

    (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

    (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9、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3、从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

    4、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5、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7、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8、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9、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通分和约分。 百分数【税率、利息、折扣、成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表示。

    2、分数与百分数比较

    3、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1)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2)把小数化成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然后添上百分号。

    (4)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百分号,然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6)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熟记常用三数的互化。

    5、出勤率表示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合格率表示合格件数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几。

    成活率表示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7、多的÷“1”=多百分之几 少的÷“1”=少百分之几

    8、应得利息是税前利息,实得利息是税后利息。

    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0、应得利息-利息税=实得利息

    11、几折表示十分之几,表示百分之几十;
    几几折表示十分之几点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

    12、原价×折扣=现价 现价÷原价=折扣 现价÷折扣=原价

    13、几成表示十分之几,表示百分之几十;
    几成几表示十分之几点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

    因数与倍数【素数、合数、奇数、偶数】

    1、4×3=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2、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

    2、

    4、

    6、8或0。2的倍数都是双数。

    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5、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素数(或质数)。

    7、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8、在1—20这些数中: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奇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19。

    偶数:

    2、

    4、

    6、

    8、

    10、

    12、

    14、

    16、

    18、20。

    素数:

    2、

    3、

    5、

    7、

    11、

    13、

    17、19。(共8个,和为77。)

    合数:

    4、

    6、

    8、

    9、

    10、

    12、

    14、

    15、

    16、

    18、20。(共11个,和为132。)

    9、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素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0、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大数是最小公倍数,小数是最大公因数。

    11、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则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二)数的运算

    计算法则【整数、小数、分数】

    1、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2、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3、小数乘法:

    (1)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注意: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4、小数除法:

    (1)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有余数时,要在后面添0,继续往下除;

    (3)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

    (4)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时,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

    (5)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5、一个小数乘

    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6、一个小数除以

    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7、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8、分数大小的比较:

    (1)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2)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
    若分

    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9、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0、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四则运算关系

    加法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两个规律

    1、除法的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乘法的积不变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则除以几,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简便计算

    1、运算定律:
    运算定律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减法运算规律 a-b-c=a-(b+c) 除法运算规律 a÷b÷c=a÷(b×c)

    2、乘、除法的互化。(小技巧:符号是相反的;
    两个数相乘得“1”。)

    (1)A÷0.1=A×10 (2)A×0.1=A÷10 (7)A÷0.01=A×100;

    (8)A×0.01=A÷100 (3)A÷0.2=A×5 (4)A×0.2=A÷5 (9)A÷0.25=A×4 (10)A×0.25=A÷4 (5)A÷0.5=A×2 (6)A×0.5=A÷2 (11)A÷0.125=A×8 (12)A×0.125=A÷8

    3、求近似数的方法。

    (1)四舍五入法。

    (2)进一法。

    (3)去尾法。

    4、积与因数、商与被除数的大小比较:

    第2个因数>1,积>第1个因数;

    第2个因数=1,积=第1个因数;

    第2个因数1,商被除数;

    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三)式与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1、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在省略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2a与a2意义不同:2a表示两个a相加,a2表示两个a相乘。即:2a=a+a,a2= a×a。

    3、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任意数:如X=4 a=6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如s=vt (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如a+b=b+a (4)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S=ah

    方程与等式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和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方 程 等 式

    联 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区 别 含有未知数 不一定含有未知数

    5、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6、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3)求出方程的解。

    (4)检验或验算,写出答案。

    (四)正比例与反比例

    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2、名称不同 比的名称 两点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例的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性质不同 比的性质 比 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应用不同 应用比的意义 求比值。

    应用比的性质 化简比。

    应用比例的意义 判断两个不能否组成比例。

    应用比例的性质 不但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可以解比例。

    2、比同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3、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

    4、化简比:

    (1)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是: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方法化简。

    (3)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5、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3、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区别 第二单元 几何与图形

    (一)图形的认识、测量 量的计量

    1、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长度单位:(10)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3、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的。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5、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6、面积单位:(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7、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8、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9、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10、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12、时间单位:(60)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年=4个季度 1个季度=3个月

    1个月=3旬 大月=31天 小月=30天 平年二月=28天 闰年二月=29天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3、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

    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14、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1、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
    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
    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等于180度的

    角是平角;
    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4、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6、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7、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8、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10、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常见的特殊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11、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圆的半径的长。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12、有一些图形,把它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3、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

    长。

    14、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5、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画图说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16、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周长=边长×4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C=πd

    17、常用数据:
    常用π值 常用平方数

    立体图形【认识、表面积、体积】

    1、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个顶点。8

    2、圆柱的特征: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

    3、圆锥的特征: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

    4、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5、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6、圆柱和圆锥三种关系:
    (1)等底等高:体积1︰3 (2)等底等体积:高1︰3 (3)等高等体积:底面积1︰3

    7、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1)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 (2)圆柱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的3倍, (3)圆锥体积比等底等高的圆柱少, (4)圆柱体积比等底等高的圆锥多2倍。

    8、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锥

    1、差

    2、柱

    3、和4。

    9、立体图形公式推导: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各部分与圆柱有何关系?(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般得到一个长方形。

    (2)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后还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

    【2】我们在学习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是把圆柱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一种立体图形(近似的)进行推导的,请你说出这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以及它与圆柱体有关部分之间的关系?

    (1)把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2)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3)因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

    【3】请画图说明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10、立体图形的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体积:V=Sh

    (二)图形与变换

    1、变换图形位臵的方法有平移、旋转等,在变换位臵时,每个图形的相应顶点、线段、曲线应同步平移,旋转相同的角度。

    2、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它的大小时,通常要使每个图形的要素,如长方形的长与宽,三角形的底与高等同时按相同比例放大或缩小。

    3、对称图形是对称轴两边的图形经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而不是完全相同。

    (三)图形与位臵

    1、当我们处在实际生活及情景中,面对教短距离时,通常用上、下、前、后来描述具体位臵。

    2、当我们面对地图、方位图时,通常用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东……来描述方向。再结合所示比例尺计算出具体距离,把方向与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臵。

    第三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一)统计

    1、我们通常都是通过打勾、画圆、划“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

    3、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4、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5、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表示各部分和总数之间,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6、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名称 意义 计算方法

    中位数 一组数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和÷2 众数 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平均数 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水平的数据。

    平均数=总数÷份数

    (二)可能性

    1、事件状态 生活情景 数学情景

    一定会发生 太阳从东方升起 从5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红球

    一定不会发生 鸭子会讲话 从5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白球

    可能发生 今天会下雨 从5个红球,1个白球中摸出一个白球

    2、在可能性相同的情况下,比赛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及评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上册)P32-P33“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是本册后继学习“分类”的奠基内容。由于此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直观形象,学生生活中常见),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尽力去按新课标的理念去进行教学设计。在学习形式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和创造,学会归纳总结,尽力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习内容上尽量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在评价方式上,尽量改变只有教师去评价学生的现象,给学生一个民主的地位。评价方式的改变,转变了学生头脑中“师严”的看法,老师也可以是我们中的一员。

    案例正文

    教学内容:教科书P32-P33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6盒各种形状的实物;
    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瞧!谁来了?

    生:机器人!

    师:对!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

    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

    生:哇,这么多礼物!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在一起吗?”

    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动手吧!

    [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铛)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1)、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进去)

    (2)、汇报

    师:这个组小朋友已经分好了,而且从得非常端正。

    问: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

    我们组把肥皂、药盒、牛奶盒、小积木放在一起的;
    把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放在一起;
    我们把茶叶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
    我们还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师:这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们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

    [评:这是大胆地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而且在学生分好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外观有了初步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学。]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

    师出示问:起个什么名字?

    生:长方体。

    师:为什么这么取名?(边问边板书)

    学生说明。

    师依次出示让学生为其取名,教师板书。

    师拿起一球,问:这是什么?

    生:球!

    师:(1)、请从桌上拿一个球(放进盒里);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对了,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师:谁来大声地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生: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师:你是怎样摸的?摸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数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圆柱和球,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生边摸边说)

    生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正方体的样子?

    生:正方体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我是数出来的。

    我还发现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这个孩子观察得真仔细)。

    师: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

    生:不一样

    师小结:对!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师创设一个小情境: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我的样子呢?(师悄悄问: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出示课件)

    生: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师:球呢?

    生: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师引导:球没有平平的面(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竖起大拇指,学生掌声响起来)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请听好,请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

    师小结:哦,原来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还有什么会滚动呢?

    生:球!

    师:对!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出示课件)

    生:不一样

    师:不错!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它和圆柱滚动的不一样,其中的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长大了就知道了。

    [评:在教学方式,教者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通过动手分,动嘴说,教师质疑等形式,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4、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请看我把牛奶盒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长方体)魔方的花外衣去掉又是什么?(正方体)茶叶盒的花外衣去掉呢?(圆柱)皮球的

    花外衣去掉呢?(球)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评: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由生活中的具体物品,

    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抽象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谁来说一说

    (1)、形状是长方体的有哪些物体?

    生:文具盒,砖……

    师:哦!太多了,你们真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2)正方体又有哪些?

    生:魔方,骰子……

    (3)、圆柱的有哪些?

    生:灯管。茶叶盒……

    (4)、乒乓球、玻璃球……

    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呀!把你知道的回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四、活动

    (1)、游戏

    ①抽生上来摸大袋子里的物体,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对了有奖励。

    ②由老师当学生,下面的学生出题目让老师来摸。

    (2)数一数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告诉你们关于小叮铛的一

    个秘密——其实小叮铛是我们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出示课件)

    (3)、搭一搭(小叮铛背景音乐)

    小朋友,小叮铛就要走了,你们想送礼物给他吗?请小朋友将自己小组的物体搭一搭,搭什么?怎样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评: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练习设计,教者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和竞赛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比”中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生活中的问题验证程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学生整理学具盒

    师:请把桌上的东西放进盒子里,把它们整理好。

    六、总结

    师: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

    抽生回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对!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它们的样子,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生闭上眼睛和老师一道边说边比划四种物体的样子)。好了,小朋友们,老师觉得你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对每个小朋友都很满意,你们今天

    对老师的表现满意吗?

    [评: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注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比较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余兴来了。]

    案例反思

    1、教者的教学是比较清晰的。激趣引入——比较分类——汇报验证——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

    2、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索。

    3、整节课创设了较多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了“做”中学,“乐”中学,“玩”中学的乐趣,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4、在放手发动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发散学生思维,评价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

    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情景导入

    1:欣赏录像。(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1、观察,初步感知

    (1)认识对称

    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

    (2)揭示对称

    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

    是对称的。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

    2、操作,体会特征

    (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

    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画下来的图形)

    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们是对称的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交流反馈。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

    板贴:对折

    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板贴:完全重合

    师: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

    下。(电脑演示:2个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请大家把其余的两个图形再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小组交流述说)

    师: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点名回答)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帖: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贴课题: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学生讲轴对称图形),那谁来说说这三张图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点名回答)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果把刚才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什么呀?

    生:一条折痕。

    师: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板贴:对称轴)

    师:你能找出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吗?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3、识别,加深体验——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一些图形娃娃也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但它们有个要求(电脑出示P57“试一试”)要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大家能满足图形娃娃的要求吗?组长拿出信封中的图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选的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操作)

    师:(点名回答)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学生投影展示)

    师:那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请2—3名学生说)

    4、训练,巩固特征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棒啊!下面吴老师呢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1)师:(课件出示第58页第1题)这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直接提问,课件演示1—2个是轴对称图形,对有疑问的再演示)

    (2)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就让我们在抢答游戏中把它们找出来吧,看谁的反映最快。(教师举字母卡片,学生抢答)

    (3)师:(小结)为什么N、S不是轴对称图形呀?

    生:(上来动手折一折)因为它们对折后不会完全重合。

    师:所以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一起说)

    三、做一做——内化新知

    (1)教学例2做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呢?请组长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吧,看哪个小组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最美了。(小组合作设计,教师巡视)

    师:谁来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请2种不同的方法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讲讲他们的做法)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我们做出来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学生讲完全重合)(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并把一些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师:昨天吴老师也剪了几个轴对称图形,(电脑出示P59第4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你能连一连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9页,在书上完成。(学生

    独立完成,再点名回答,电脑相机演示连线)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把你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学生小组交流,再点名回答)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还学会了做轴对称图形。)

    五、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啊!那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每个国家都有国旗,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旗吗?(电脑出示P59第5题)你能在下面一些国家的国旗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我们用手势来表示,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轴对称图形你就摇摇手,明白吗?

    (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达,老师在电脑上演示)

    (2)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电脑出示P58想想做做3)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翻开书到P58,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电脑演示,做对的举手)

    六、看一看——拓展延伸

    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

    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雅虎、百度网站去查阅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儿童亦然。整堂课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本课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动画:“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在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渲染中,两只小企鹅到北京旅游,介绍沿途参观的很多著名景物(这些景物都是对称的),带领学生一起畅游了一番,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观察优美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对称物体之美,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这种赢造宽

    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观察这些实物的特点——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从而引入对称,逐步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教学新授,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点评: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媒介,使教材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几何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图片的颜色,在教具和课件制作中采用色彩鲜明的颜色,使学生感受到颜色的美,物体的美丽,教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体验到在数学中美的教育。)

    二、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课题实验中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
    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
    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的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 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
    形势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

    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

    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经验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下一步将怎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准备取得什么样的新成就,不必像计划那样具体,但一般不能少了这些内容。

    【工作总结的特点】

    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

    这一点总结与计划正好相反。计划是预想未来,对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安排。总结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检验,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段---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

    【工作总结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总结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范围分,有班组总结、单位总结、行业总结、地区总结等。

    按性质分,有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学习总结、科研总结、思想总结、项目总结等。

    按时间分,有月份总结、季度总结、半年总结、年度总结、一年以上的时期总结等。

    按内容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

    区分以上总结的种类,目的在于明确重心、把握界限、为构思写作提供方便。但上述分类不是绝对的,相互之间可以相容、交叉。如《××大学××年度工作总结》,按性质讲是工作总结,按范围讲是单位总结,按时间讲是年度总结,按内容讲是全面总结。同时,大学的工作总结不可能不涉及教学和科研,那么它也包容了教学总结和科研总---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 结的成份。这说明在总结的分类上,应灵活掌握,不必过于拘泥。

    淘范文网,

    摘要:本文阐述了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概念氛围;
    鼓励学生,尝试定义概念;
    讨论交流,正确规范概念;
    多种方法,科学记忆概念;
    巧设问题,灵活运用概念”

    五步开展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概念 五步教学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高中物理课中“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而高中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李政道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就曾强调: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中学物理教学实践表明物理概念是物理中既不易“教”也不易“学”的内容,下面我就如何通过“五步”开展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第一步曲:创设情景,营造概念氛围

    创设概念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对于缺乏理性认识的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去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杨振宁说过“让学生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要面对原始的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的认识比较容易地进入概念,而且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转变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渴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新奇、积极的心态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快就能灵活掌握物理概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一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创设这样的情景:磁悬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8s时间,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给出下列案例:普通轿车0→100km/h用时20s;
    旅客列车0→100km/h用时500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等时变化有快慢的初步概念。再给出例1:兰博基尼Murcielago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4.0s;
    例2:麦克拉伦F1LM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3.2s;
    例3:宝马Z4跑车0→60km/h加速时间3.2s;
    例4:F1方程式赛车0→300km/h加速时间15.6s。让学生分析例1与例2──速度变化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分析例2与例3──变化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比较例2与例4──速度变化不同,变化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在探究中逐渐形成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如何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我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物理过程、重现问题涉及到的情境而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加速度”物理情境,引导深化学生的思维,再经过进一步的反复、强化后,使学生

    对加速度的概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第二步曲:鼓励学生,尝试定义概念

    通过第一步的创设情境,让学生主观感受到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学生对加速度有了具体的物理图景后,加速度方向的理解如何来突破呢?我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A车在2秒的时间内速度由10m/s变为15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B车在3秒的时间内速度由10m/s变为2.5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让学生感受,让他们自主认识到加速度只有大小还不能说明具体问题,要说明具体问题一定需要另一个因素,这一因素即为加速度的方向,学生们恍然大悟,有豁然开朗之感。要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步,必须经过一段教学过程才能完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掌握更牢固、更持久。当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具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教师鼓励学生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尝试给有关的概念下一个恰当的定义。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物理素质,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得当,很多概念的定义,学生基本能归纳准确。对物理概念的教学也应该有长计划,短安排,绝不能期望短期内完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基本概念的初步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体会,琢磨概念的内涵。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定义进行剖析,加深理解,最后附上部分练习题。如各种力,位移,动量等物理量的教学我就采用先引导,后由学生自己对物理量定义,然后逐步完善。这样作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一个物理量产生的条件和怎么样给它以定义。如电场强度,磁感强度,电势通过这样的程序教学,使学生逐步领悟物理学中概念产生的特点,同时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

    第三步曲:讨论交流,正确规范概念

    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后,学生回顾速度的概念: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物体位置变化快慢。定义式v=Δs/Δt让学生猜测加速度的定义式是什么。由学生得出加速度a=Δv/Δt。即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也可以说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学生基本上可以从文字语言描述加速度和数学语言描述加速度;
    但由于学生所具有的物理知识不足和思维的局限性,所下的定义不一定完整,甚至下出错误的定义。这时,教师不必急于纠正,而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使学生相互启发,不断纠正错误,直至得出完整、准确的定义。同时,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句,更准确地理解概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例如在高一第一节《力》中我就给学生提出这样系列的问题:“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定义?”;
    “能不能把力定义为是手对黑板的作用?”;
    “如何给一个物理概念下定义?”;
    “定义中‘相互’两字如何理解?”;
    “力的相互作用有无先后?”;
    “平常说的体力、脑力、生产力等是否就是物理中的力?”。从一个熟悉的概念引出一系列他们从未想过的问题,必然大大激发了他们思维兴趣。这样逐步使学生懂得掌握概念靠“记”是不够的,理解才是掌握概念的关键。促使他们会思考、爱思考、直至勤思考。最后归纳出准确的定义。

    第四步曲:多种方法,科学记忆概念

    解决物理问题就是运用记忆的物理知识去分析、综合、推理的过程,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理解是物理记忆的关键。“只有组织有序的知识才能在需要应用时成功的提取和检索。”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可以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建立多通道联系,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当学生理解概念后,用多种科学的方法记忆概念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为了使学到的知识牢固地铭刻,必须加强记忆。如图表记忆,顺口溜记忆,理解记忆,类比记忆,系统记忆,形象记忆等,这些巧记、妙记,都能缩短记忆周期,使知识信息贮存得牢固.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智慧的仓库”。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用,从而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迅速

    进行。

    第五步曲:巧设问题,灵活运用概念

    学习概念的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在此环节,我从多角度提供概念的变式,让学生判断,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阶梯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深化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加速度”的概念,利用下列问题进行应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距地面10Km时开始启动降落伞装置,速度减至10m/s,并以这个速度在大气层中降落。在距地面1.2km时,返回舱的4台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火,舱体再次减速。设最后减速过程中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并且达到地面时恰好速度为0。求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提高了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运用自如。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五步”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因概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们只有把握不同概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适用于该概念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的实质,为灵活运用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是简单地将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概念、掌握概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教师职业能力

    一、概念题:

    1、教师职业能力:就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学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

    2、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就是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作技能:就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

    4、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教和学相结合的统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对学生整体素质做出客观评判能力。

    19、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

    20、第一印象:是指师对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称为“首因效应”。

    21、心理定势:是指一个人在一教学口语一般包括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和总结语等。

    38、教育口语: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谈话,它是教师的日常工作用语。它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有明显的教育指向性 ,要有可接受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教育口语可分为劝导语、激励语、表扬语、批评语等。

    39、形体语言:是口语表达的重要辅助手段,是通过身姿、手势、与学生的交往中,随机性、情境性、巧妙地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的能力。

    53、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基于长期对学生情绪和行为变化的密切观察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心理能力。

    54、教师角色:就是社会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行为所赋予的期望或规范要求,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责任的期待。

    55、教师角色认知能力:是指教一活动。

    5、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6、教学反思能力:就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

    7、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的能力。

    8、了解学生的能力;
    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

    9、教学设计能力:就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10、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11、课堂调控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程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实施能力。

    12、课堂教学常规:是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13、自我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里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4、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操作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5、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是指教师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的一种教学能力。

    16、德育: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7、德育能力: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政治、思想、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18、评价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进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

    22、晕轮效应:就是指人对某事或某人好与不好的知觉印象扩大到其他方面。

    23、力戒近因效应:是指学生近期行为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冲淡了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

    24、现象本质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对学生有个较客观的评价。

    25、效应本体法:就是从分析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事物变化后产生的效应来认识事物本体。

    26、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27、品德评价法:是教师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

    28、班风:是一个班集体长期形成的整体精神面貌,是班级集体在本班级和学校领导以及其他班级师生心中的形象。

    29、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感知对象搜集资料的方法。

    30、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搜集资料的方法。

    31、实验法:是通过特定的操作设计检验某种设想的实践效果的方法。

    32、历史法:是指对教育的历史文献、历史遗存所做的发现、整理、考订、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发展的状态及趋势所做的阐述方法。

    33、行动研究:泛指以实践中的实践者为研究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并为了实践所做出的研究工作。

    34、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35、信息检索:是指从众多信息集合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全过程。

    36、信息检索能力:就是能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能力。

    37、教学口语:是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用语。表情、目光等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包括头语、脸语、眼语、手语和身姿等几个方面。

    40、手工检索:简称手检,是以手工方式,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来检索信息资料一种检索手段。

    41、计算机检索:简称机检,是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大量数据中检索出所需要信息的一种检索手段。

    42、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43、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明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态。

    44、暗示: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达到,是接受暗示者对暗示内容的知觉和接纳。

    45、书面语言:主要指教师书写出来的语言,即用书写形式表达的语言,如板书,作业评语等。在教学中使用书面语言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审美能力。

    46、身体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手势、姿态和表情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语言形式。

    47、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指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他人在思想、行动上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48、协调能力:指教师根据交往情境和交往对象的变化,能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交往策略的能力。

    49、反思能力:是教师通过分析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表现,找出自己行为方式中的缺点和不足,借以提高自我的能力。 50、移情:是指教师以同情的态度,设身处地的以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来为学生考虑。

    51、教育机智能力:是指教师面对特定的学生行为或特定的事件,通过敏锐地观察,准确地把握行为和事件的实质,果断、迅速地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能力。

    52、道德教育中的教育机智:是教师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不同潜质及社会对学生的不同影响,在

    师在意识水平上对其所应表现的行为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教师只有对自身的角色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出色地完成教育工作的任务。

    56、教学环境:是指那些与教学有关的、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响人的总体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57、心理调适能力:是指能根据形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的心理适应能力。

    58、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伴随特定生理反应与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情绪是自然性的、原始动物也具有的一种心理过程。情感是社会性的,为人类所独有的高级心理过程。

    59、强迫:是指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而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障碍。 60、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6

    1、抑郁:通常是一种情绪障碍,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抑郁涉及身体和心理,如疲劳感、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注意力不能集中、犹豫不决、有自杀想法或念头等。

    62、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

    地理概念教学

    地理概念是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或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经过思维、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而认识其本质属性。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使用地理概急,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为了加强地理概念教学。

    我认为必须抓好备、讲、练、用四个环节。

    一、“备”就是认真备课

    备课要认真琢磨教材中的每个重要概念。所有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与它相关的对象范围。如“生长期”这个概念,学生很容易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农作物能够生长的这一段时期”。但农作物的生长期则不仅与该地区的气温条件有关。而且与农作物的习性以及在农事上采取的措施也有关系。“梅雨”这个概念,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春天夏初梅子黄熟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绵阴雨叫“梅雨”,还要使学生理解梅雨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完整的“梅雨”概念,应包括梅雨的时间、地点、成因、天气特点、名称由来以及它在农业生产上的利弊等。

    二、“讲”就是讲解透彻

    在地理教学中,讲解概念必须要注意概念的完整性。如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取之于自然界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那部分资源。取之于自然和有利用价值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同时告诫大家:人类不能采劝杀鸡取卵”的方法向自然界索取资源;
    也不能过分强调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无所作为。

    此外,在讲解地理概念时,还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充分运用景观图、课本插图等具体图象,使学生在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区别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逐步由具体的地理表象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地理事象的规律性。

    三、“练”是消化概念、培养能力

    学生形成地理概念,不能只停留在背诵概念的词义上,还要通过必要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达到牢固掌握概念的目的。对于一些文字相近而含义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在比较中对概念加以鉴别,避免混淆概念。例如,“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根本区别是:A、河流长短的不同;
    B、河流水量大小的不同;
    燙、河流最终旧宿的不同。通过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本质区别在于河流最终旧宿不同。前者是指流入海洋的河流,后者指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

    四、“用”是指导学生运用概念

    分析一切地理问题,都必须从概念出发,在正确掌握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判断地理问题正误的,要依据概念进行分析和推理,去伪存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下列气候类型中属于多雨夏干型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判断气候类型虽然是较难掌握的知识,但只要对各种气候类型的概念比较清楚,根据题目所提出的条件或水热资料,对照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进行筛选,也就不难判断了。

    在地理教学中,使学生从逐个理解地理概念,分门别类的掌握地理概念体系,了解各级地理概念的并列或从属关系,了解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地理概念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化的知识,而不是互不联系的、孤立的名词解释。这样,学生获得的地理知识便是成串的知识珍宝了。

    物理概念的教学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物理概念是人们对物质特性、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教学在整个物理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首先,从物理学的内容来看。它的完整体系可以认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反映物质运动形成基本特点和属性的物理概念;
    二是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即物理规律;
    三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的数学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理论和得到的必然的结果。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规律反映的是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是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因此,概念是浓缩的知识点,而规律相当于压缩了的知识链。例如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中的三个常用物理量,而欧姆定律则反映这三个常用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的产物。

    例如,我们观察到下列一些现象:天体在运行,车辆在前进,机器在工作,人在行走等等。尽管这些事物表现的具体形象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撇开它的具体形象,从它们的共性去考虑时,就会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于是,我们把这个从一系列具体现象中提炼出来,又反映着这一系列具体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就是一个物理概念。总之,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2.定量的物理概念,是可以用数学和测量联系起来的。

    众所周知,许多物理概念,如力、质量、速度、温度••,都具有定量的表示,如某个力是100牛顿,某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然而,也有许多物理概念,表面看来,是不定量的。实际上,它们也具有定量的•含义。如“平衡”的概念,其定量含义是:如果研究对象是质点,则意味着质点的加速度等于零,故其平衡条件为合外力等于零,即F合=0。在初中学生思维中就可以建立“一切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样的概念。

    其次,从物理知识教学的角度来看。中学物理知识是由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为基础和主干组成的,物理概念是形成物理规律的基础,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的规律性的反映。例如焦耳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Q=I2Rt,在这个式子中有四个物理量:热量、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焦耳定律反映了通电导体在一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之间的关系,任何通电导体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必然满足这一公式。因此,学生要掌握焦耳定律这一物理规律,必须先掌握热量、电流、电阻、通电时间这四个物理概念。

    同时,课程标准赋予了概念教学以更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在概念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为概念教学是认识客观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能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观性,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明确建构意义;
    关注概念的主观性和抽象性,让学生能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能协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概念。可以说,概念教学是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知识殿堂的第一站,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概念的认知程度,更要重视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和方法。在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概念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

    二、物理概念的种类

    第一类是反映物质属性的。如:运动、惯性、质量、能量、电、磁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其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很难从其表面定义上获得深入理解。只有随着知识学习的积累和发展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类是反映物质及其性质的。如:速度、密度、功率、比热、电阻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它们的定义。

    第三类是反映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如:力、杠杆原理、压强、功、热量。这些概念的特点是:与物质间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对于单个物质是毫无意义。

    第四类是一些描述物理现象的名称。如:匀速直线运动、形变、物态变化、反射、折射、静电现象、电磁感应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规律。

    三、传统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讲究科学的严密性

    在物理课程中,对知识的过分强调的表现之一就是过于讲究概念的严密性。传统的概念教学,往往以物理学科为本位,非常注重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讲解,其中包括概念的定义是什么、物理量的定义式是什么、决定它的条件是什么、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单位是什么等。而学生缺乏形成概念的直观材料和客观事实的积累,只记忆一些空洞的词句,不能很好地认识概念的本质。这样会使学生误认为概念是人主观臆造出来的,不是事物和本质属性的反映。比如:初中教学中对“功”的概念的教学,教师一般只通过一些演示实验,然后说明做机械功必须具备两个因素:功的计算公式为W=Fs,功的单位是焦耳等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尽管测试结果令人满意,但有多少学生理解“功”的本质含义呢?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通俗地说是扫除“科盲”。一种说法是,严密的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要求全体公民像物理学家那样去思维。除此之外,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社会也需要具有不同能力特长的人,而在各种不同的能力中,数理思维的能力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二)过于侧重对概念的知识传承和记忆 以往的概念教学,教师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较多,对概念的实际应用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却考虑得相对较少。如学习“凸透镜”概念时,必须学习焦点、焦距、主光轴等概念,而这些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对这些概念根本不感兴趣,他们只是记住而已,若要他们把这些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他们却无从下手。正是由于以往的概念教学侧重于知识的教学,所以在概念的巩固和应用阶段,学生面对的往往是已模型化的抽象的物理问题,呆板、枯燥、乏味的解题,使学生认为物理概念远离生活实际,并没有什么用处。比如,在学习“压强”的概念以后,教师往往让学生用这个公式进行反复计算,而很少让他们将压强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另外,以往的物理概念教学相对封闭,不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尤其跟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相对狭隘。比如“磁场”概念的教学,学生只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但是不了解生物、地球周围也存在磁场。大家都知道,将STS教育渗透到物理课程中,让学生在物理概念的学习中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学习应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和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较高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人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于高中生来说,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智力发展中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这时的逻辑思维还须要经验支持。以往的物理概念教学内容设置较多关注物理学科的体系完整,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在概念学习中的作用。如原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没有提及一般意义上的功,主要是说机械功,教学的排列顺序也是先学机械功,后学机械能的转化和内能的改变,在学习内能的改变时才联系到做功这个过程量,既抽象又很难理解。

    四、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思维障碍

    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往往学不好,综合其原因,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遇到了几方面思维性障碍。具体有以下几种:
    1.感性认识不足

    感性认识是物理思维的基础,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就不可能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过程上升到物理概念,也不可能更好的掌握物理概念。

    2.思维方法不当

    物理概念的建立离不开思维,同样,学习物理概念也离不开思维,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是不会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也影响物理其他知识。

    3.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是人们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里现象。它是指人们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考虑问题,表现为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意义,又具有消极一面。积极地思维定势有助于人们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模式恰当地运用到新的物理知识,解决新的物理问题。消极的思维定势这不利于运用到新的物理知识,解决好新的物理问题。

    4.相关概念的干扰

    物理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在学习物理概念时常常很难区分相邻或相近的概念,如能量、热量,压强和压力,机械能和内能等概念,这就是相关物理概念干扰的表现。

    五、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概念教学的特点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目前,建构主义理论已风靡世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观已在我国得到广泛的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活动,才能培养出具备较好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情境性,由此生发出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不管何种学习方式,都不能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即前科学概念对学生学习概念的作用与影响。

    前科学概念和科学的物理概念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以前的生活实际中,对有关物理现象获得的一定经验和认识,它们与科学的物理概念基本一致,学习中很容易加以引导形成正确的概念,如光的反射。还有些虽然与科学的物理概念不一致,但在给学生一定的预备知识,授予适当的方法并利用有关的实验引导后,也不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例如,从对物体的轻重体验到密度的概念。从认知结构上讲,上述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形成过程并不涉及认知结构的转变,而属于认知同化过程。

    如:在力学体系中,力是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对“力”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学生构建整个力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力”这个概念时,在学生头脑中往往已存在“物质”、“相互”、“作用”等概念,这就是所谓的“力”的概念存在于意识中的图式。当教师引入“力”的概念时,一般先做“手推桌子”的实验,这时的手、桌子将被原有图式的“物质”同化,“推”又能被“作用”同化。而手推桌子,桌子又有一个力反作用于手,这种相互的关系,一般刚开始不能纳入已有的图式,这就须调整已有图式的“作用”,转化为“相互”。这须要有实验支撑,如用图钉的尖端作用于手指,手指就会感到疼,这是因为图钉对手有一个作用,进而形成“相互作用”的图式。当做磁铁相互吸引的实验时,这种作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又不能纳入“相互作用”的图式(因为学生原来认为作用应该是相互接触),这样学生又得调整图式,相互作用的力是可以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而这整个图式用“力”这一词来概括,就比原来以为力就是力气有进步,从而形成了正确的“力”的概念。

    还有一类概念则大不一样,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中,这些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经过反复构建已经形成了系统的但并非科学的概念。比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铁块沉入水中的大量现象,于是就在头脑中形成了铁块可以沉没于任何液体中的前科学概念。当教师进行讲授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时,许多学生根本不相信看到的铁块漂浮于水银面上的现象,他们认为物理学违背“常识”,太不合情理了。这正是前科学概念对物理概念教学产生阻碍作用的表现。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促使学生头脑中前科学概念的转变,在他们的头脑中引发认知冲突和危机,使他们头脑中原有的观念与当前面临的现实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以促使原结构的解体和新结构的构建。这种过程可以说是在学生大脑中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这正是认知上的顺应过程。

    现在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认识(即通过词语表达、公式定义或操作动作,就可以将正确的物理概念,甚至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由教师传递给学生),正视学生的前概念,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长出新的知识和经验。

    (二)不过分强调概念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在教学中对物理概念的本质揭示得越深刻,就越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事物的本质,而不至被非本质的东西所迷惑。但是,决不能片面强调概念教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而忽视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一个完整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一次能学深、学透、学彻底的,它有一个由浅入深、多次反复的发展过程。尽管有的概念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就能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但大多数概念的掌握都要经过几个学习阶段。

    在概念教学的某一阶段,对某一概念本质揭示到怎样的深度和广度,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的程度。一般说来,初中学生知识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往往只能揭示概念比较初级的本质。第二,教材内容的安排。中学物理按初中和高中分段,采用直线式与螺旋式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一般来讲,初中阶段只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入手,对概念只从定性方面作粗浅的介绍,而高中阶段偏重于定量的描述,从知识的运用和关联上使概念进一步深化。第三,能否通过概念的学习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基本能力。根据有关调研可知,多数中学生希望自己能学会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观念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以往的概念教学中,教师经常注重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作详细的辨析,讲究概念的严密性;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仅建立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不了解概念的作用,所以觉得概念是一种枯燥无味的东西,进而产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厌烦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规律的掌握。因此,不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物理概念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注重概念与学生的经验的有机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更多地以实例来说明和理解概念,以个性化的语言来描述概念,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用在实践、探究和扩展知识面上。例如:电压的概念在第六章学习,但在第五章的“学习电源”里就涉及了这一名词,这是考虑到多数初中学生已经或多或少听到过电压这个名词,而对于学生,电源的使用并不要求对电压这个概念有较深理解,因而这个概念可以拿来就用。与此类似的还有能量等概念。

    对“温度”这一重要物理概念的表述,教学大纲反映了对物理概念和实验现象的记忆要求,强调概念定义的背记和定义关键字词的是非判断;
    课程标准则要求用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来说明和解释,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例如人教版的新教科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温度的定义,而是列举了大量的自然界的温度,在“想想议议”的表中还有意留下空白,希望老师组织讨论。

    教学大纲要求“知道摄氏温度”,课程标准中没有再出现。过去的教材中除了摄氏温度还有热力学温度,因为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基本没有涉及热力学温度,而学生只知道温度,而且对温度的说法并不陌生,其理解与课本中的关于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说法也基本吻合,故课程标准在此没有再作特别要求,而是将评价的重点放在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上。新的人教版教科书中虽然保留了摄氏温度的叙述,却将热力学温度的概念放到了“动手动脑学物理”的习题中,作为物理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给予提示。

    (三)重视探究式学习,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

    以探究为核心的物理教学不仅是物理学本质特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也是顺利开展物理教学的要求。首先,以探究为核心的物理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学生动脑悟出来、动手做出来、争论得出来的物理概念,往往理解透彻而且记忆深刻。第二,它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概念的方法。学习物理的探究过程更接近人类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并体验物理学家们如何通过探究获得物理概念和理论,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必然会思维活跃,主动发现问题,熟练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第三,它有利于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目的是使学生各种感官受到较强的刺激以便大脑综合处理各感官传输的信息。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浮力”的教学中,采用让学生预习、提问、实验验证、讨论分析的教学流程。前后共要求12名同学把有关(自己会或不会的)问题列举到黑板上,从中选取部分有价值的问题解答。例如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石头在水中会下沉,为什么乒乓球在水中会上浮,怎么证明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等等。学生通过观察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往上运动,感知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方向、施力物体);
    通过观察弹簧秤下的石头在空气和水中示数的变化,感知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时代物理教学要走的根本之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接受物理方法的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大有益处。物理学研究方法很多,中学物理经常采用的有:观察和实验法、归纳与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比较与分类法、抽象与理想化方法、数学法、等效方法、类比方法、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法等。这些研究方法与物理观念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观察与实验法既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初中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经验的获得要以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为支柱,观察实验可以为学生学习观念提供事实根据,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性认识。例如:初中阶段在讲述“沸腾”这个概念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让学生从开始加热一直到水沸腾后5分钟,观察水沸腾前及沸腾后温度的变化、气泡的数量及大小变化、汽化的剧烈程度等,从而得出“沸腾”这个概念。

    科学探究原来指科学家由于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研究获得的证据而提出种种解释的不同途径;
    当前,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如“比热”、“沸腾”等概念的教学就是采用此方法。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无论是引入概念,理解概念,还是运用概念,都离不开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物理方法的渗透也是教学目标之一。

    六、充分认识新标准与新教材中对概念教学的要求

    物理新教材中对概念教学的要求与老教材相比,主干知识的范围没有较大的变化,但总体而言,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求较高。它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为目标之一。因此,对概念知识要求比以前要低,但也增加了其他的要求。具体有:降低了对概念应用的定量计算的难度,增加了对概念建立的体验性要求;
    多处对概念的定性说明不再给出统一严格的定义,而是要求学生能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和理解概念的含义。同时新课程增加了与当今社会和科技发展密切相联的物理教学内容。当然,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也是新课程对概念教学的一个要求。

    例如,压强的概念和公式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重点知识,也是难点知识。教学大纲要求“理解压强的概念”,属于“理解”层次,对任课教师提出演示实验要求,但没有要求学生具体实践,即对知识的要求较高,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没有作要求。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与教学大纲相比,一是突出了学生学习压强概念时的实验探究活动过程,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而没有终结性的要求。二是强调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在实际问题中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这一变化要求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究知识、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去。

    再例如,课程标准增加了“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对电磁波提出了终结性的要求,属于“知道”水平层次。二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关注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充分体现了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基本理念。同时课程标准列举了有关电磁波应用的几个示范,如:了解微波炉的原理;
    了解移动通信中基地台的作用;
    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
    简单介绍光缆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在活动建议里要求调查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这些学习和了解,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从而提高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能源”也是新增加的概念。课程标准建议:“分别从炊事、取暖、交通等方面对当地燃料结构近年来的变化作调查研究,从经济、环保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调查当地使用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燃料的化学能或核能及其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且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问题联系起来,旨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一,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是教学的底线。教科书可以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而选定,教学中的许多内容是由师生互动产生的。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凡是生活中常见的概念、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概念、社会需要的概念都可以选为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尽可能多地寻找与物理学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学习“电磁波”这个概念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军事上的雷达、隐形战斗机、小灵通的接收天线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然后教师作适当讲解。在学习“磁场”的概念以后,教师可以补充讲解有关“生物磁”的概念。

    第二,由于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必然有一些科技前沿、环境保护等有关知识闯入我们的课堂,这就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不断被补充和更新,从而更加开放。例如:在讲解现代通讯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应当补充“宽带上网”等概念。

    七、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就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现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好概念的引入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明确引入某个概念的目的性,是好学生学概念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使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必须遵循感性到理性,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认识规律,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概念教学中,年级愈低的学生对直观和感性的依赖就愈大。

    物理教学中,引进一个物理概念必须提供相当数量的同类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作为例子。概念教学中的引入环节例证应尽可能利用演示实验现象中的前科学概念、教材中已涉及的物理现象、新鲜而准确的个别表象等来唤起学生的回忆和想象。

    此外,学生对具体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认识经验,也影响他们的思考和概念形成。认识的经验越丰富,形成的概念也就越精细、详尽和准确。

    由此,我们应尽可能在引入概念教学时,考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认识,以及认知上的冲突。例如,引入大气压强概念时,可让学生先做一做瓶吞鸡蛋、注射器提重物、吸盘挂钩挂重物等实验,并且,在做这些实验之前提醒学生观察实验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这时学生兴趣高涨,又有亲身体验,自然而然地切入大气压强概念的教学。

    (二)引导探究,建立概念

    心理学家指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客观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过程。丰富的直观材料(包括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现象及数据)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但概念不是从对直观材料的感知中直接得出,必须通过思维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进行正确思维,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

    自主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概念的方法引入新课程。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过程,学生获得的概念将是鲜明而牢固的。但由于学生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适时和适当的指导。

    (三)联系实际,丰富概念

    以前,每个物理概念形成之后,都要用简洁和统一的语言把它确切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给概念下定义。新课程弱化了对概念定义的要求,强调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概念的含义。因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包括阅读、讨论)和探究获得的概念往往较浅显且不完善,这就需要教师或学生来补充实例,在丰富物理表象的同时,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如在得出了动能、势能、机械能这些概念后,让学生通过荡秋千、蹦蹦床、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滚摆实验等实际例子,区分动能和势能,分析并解释它们如何相互转化。

    (四)注意比较,强化概念

    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以前的生活实际中,对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也有了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并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看法,这就是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具有顽固性,因此,认为前科学概念经过一两次纠正就消失了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破除学生头脑中错误的前科学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的发生过程相当缓慢。克服旧图式的惯性,用新图式取代旧图式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除非用旧图式不能解释问题,学生才会在头脑中激发认知冲突,从而建立新图式 (正确概念)。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用新的物理情境多次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程度,并加以交流评估,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物理概念。

    (五)重视实践,应用概念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掌握概念要有一个具体化的过程。具体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将抽象、概括过程中获得的概念运用于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因此,课上要利用所学概念来解释现象,分析实际问题,做习题,做实验等。课外要通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使概念得以巩固和深化。

    八、常用的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种模式

    物理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师和学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物理教学内容,共同进行一系列活动的方法、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从这个定义来看,它要求物理教学方法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1)双边性。不仅注意物理教师传递信息、控制活动的教授法,而且重视学生获取物理信息、调节活动的学习法,体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2)情感性。不仅注意智力因素,而且注意非智力因素,体现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

    (3)发展性。不仅注意物理基本知识和物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且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现了物理知识教学与智能培养的和谐统一。

    (4)最优性。各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点,也有局限性,不能寻求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来教所有学科和适应所有的教学情况。所以,教学时应当根据物理教学任务的要求、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班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学业程度,以及物理教师本身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能技巧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以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恰当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成功实施物理概念教学的有力保证。其运用是以学生形成正确物理概念,理解、掌握物理概念,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为目的。概念课的上法很多,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有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方法,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等。新的教学价值观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因此,注重生命发展的教学过程是超越主客关系、情景合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不把他人他物看做单纯的认识对象和认识物,师生双方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情景交融的创造活动中而忘掉了各自的角色,教学中所呈现的材料也不是简单地用来认识和使用的“物”,而是有着内涵意义的“生命体”,因而教学充满着人文精神与生命情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概念教学(刚开始涉及新的概念)运用较多有三种方式。

    (一)以教师为主的启发式

    我国自孔子以来,就有提倡启发式,废除注入式教学的优秀传统。从古至今,不管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名目如何繁多,做法如何多变,凡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其灵魂必然是启发教学。启发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实质在于认真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的原则,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便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工作。

    启发教学从教师的角度看,不是把学生“背”进来,“抱”进来,而是“诱”进来。“君子之教,喻也。”变教为诱,变教为导,这就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从学生的角度看,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猎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变学为思,变学为悟,这就是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启发教学常通过课堂演示与启发式讲解相结合进行。该课型的主要环节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观察内容———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例:“力”的概念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究竟什么是力”问题一经提出,学生手提书包感知肌肉酸痛,了解人类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给出观察内容,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

    观察1:教师演示手推小球,手压海绵(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或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海绵变弯);

    观察2:教师演示钩码拉弹簧,棒击乒乓球(弹簧伸长,乒乓球同小球发生一样的现象);

    师生举例:机器代替手也起到提、推、拉、压的作用,物体对物体也能起到这一作用;

    观察3:教师演示粉笔脱手;

    学生分组实验:磁铁靠近大头针、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纸屑(能吸引纸屑);

    (3)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归纳:
    ① 一个物体能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②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③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④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而人们也正是根据这一现象来判断力的存在。

    (4)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师生分析上述结论,再根据生活经验 “手拍桌子感觉痛”,明白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离不开物体,一个物体可以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所以一个物体究竟是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应针对某一力而言。师生举例分析某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最后介绍力的单位———牛顿。

    这种教学方法对由现象鲜明的实验概括出的概念教学均适用,像初中所学的密度、压力、压强、浮力、熔化和凝固、速度、杠杆、功等概念的教学均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展开。

    (二)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

    科学探究原指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其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科学探究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科学探究有利于改变过去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科学知识,不重视科学技能,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和方法,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得不到真正落实的情况;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可以学到各种技能,把过程和方法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学习了科学的方法,培养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科学探究常以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研究为表现形式。该课型的主要环节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例如,“比热容”概念的教学虽然过去也是采用实验的方法,但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地在看实验,他们并没有融入探究的过程之中。学生对所学概念只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上,不能理解概念的本质。教学大纲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热量的公式要求较高,都达到了“理解”水平层次,而对学生的体验性目标要求较低,只要求进行演示实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而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大多数学生感到难以理解。

    课程标准将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变为“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这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从知识的角度来看,课程标准降低了要求,只要求“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但增加了体验性目标,即必须让学生通过实验,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并了解比热容这一热学属性,学会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第二,降低了单纯应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的要求,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乱套公式的现象;
    而强调了物理知识的应用及其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求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新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特别强调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烧水的经验讨论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水温的变化量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得出定性的结论。然后,安排学生自己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另外还专门安排了STS栏目“气候与热污染”,让学生结合实际讨论怎样减少热污染,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1)提出问题

    教师:在太阳照射下,物体的温度将会升高,这是因为物体吸收了热量。关于热量,你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在这一问题的引发下,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意义,今天我们先研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究竟跟那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

    (2)猜想与假设

    教师:大家想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甲: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学生乙: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学生丙: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不同的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不同。

    (3)设计实验

    教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许多猜想,这些猜想是否正确,须要进行检验。我们应该设计哪些实验来检验我们的猜想?是否有必要对每个猜想进行检验?大家讨论一下,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1:我认为热量与质量的关系不须要用实验来检验,我们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因为使3kg水升高500℃肯定比使1kg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多。

    学生2:热量跟水温升高多少的关系也不须要用实验来检验。因为1kg水升高400℃,肯定比升高200℃,需要更多的热量。

    教师:我们剩下的任务就是:检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体的性质是否有关。请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实验的设计方案。

    经过小组内讨论,教师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共同确定实验方案,即为了检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跟物质的性质有关,应当取两种不同的物质,如水和煤油进行对比。因为物体吸收的热量还跟质量、温度升高的多少等因素有关,所以,实验时必须控制变量,即煤油和水取相同的质量,并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因为热量的多少无法直接测量,要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比较酒精灯加热时间的长短。而要用酒精灯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必须使两盏酒精灯的火焰基本等大。

    最后给出统一方案:取100g水和100g煤油,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它们加热,使它们升高200℃,看哪一种物质需要加热的时间较长。

    (4)收集数据

    每两名同学为一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使煤油升高20℃所需的时间比水所需时间短。

    (5)得出结论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行概括:我们将质量为1kg的某种物质的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可见,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相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6)评估交流

    在得出结论以后,教师可以再提出问题: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我们能否采用其他方法?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对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两者温度升高的多少。

    (三)师生互动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化平等参与学生研究的人,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师生互动教学以老师和学生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讨论解决方法为形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九、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其标准是:

    1.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哪些属性;
    2.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3.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知道该单位是如何规定的,并对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的观念;
    4.对于定义式的物理量,要注意定义式并不是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看,只是一个量度式;

    5.要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

    6.要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7.能运用物理概念解释或解决有关问题。

    总结数学概念课教学步骤

    一、关注概念的引入,感知概念的形成。从具体实例出发,思考、探索,引出问题,然后想办法加以解决。

    如在讲授“复数概念扩展”一节时,就先让学生解一些学过的方程,从中了解到数如何从自然数集逐渐扩展到现在的实数集。然后举出方程,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对于这个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需要用新的工具去解决它,这样就引出了虚数单位i,也就逐步把实数集扩展到了复数集。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对于数集的扩展也就比较容易的接受了,虚数概念也就变得不难以理解了。

    如在椭圆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条细绳(无弹力),课上学生分组进行如下操作,在一块纸板上取两个定点,将一条细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定点上,用笔尖将细绳拉紧并使笔尖在纸板上慢慢移动一周。这时让学生观察在纸版上得到的图形(即椭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椭圆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学生得到椭圆概念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如果调整两个定点的相对位置而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图形还会是椭圆吗?如果是,现在的椭圆图形和原来的椭圆图形比较有怎样的变化?学生在操作时思维往往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通过上面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椭圆概念的本质特征。学生经历了椭圆定义的探索过程,真实地感知了数学概念的形成,对概念的理解会更加准确而深刻,为后面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打下了基础。

    二、讲解概念,揭示概念本质。讲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搞清概念间关系,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做些比较,帮助理解其中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再变化,再综合应用。

    如把“子集”和“真子集”两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把“交集”、“并集”和“补集”,三种集合运算联系起来,先从定义及表达式上反映它们区别,再从文字表达、韦恩图上结合一些题目加以比较,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看到集合间运算的关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掌握好这一知识点。

    三、例举实例,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经验。 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经验,学生不仅更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而且能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

    如在导数概念的教学中,可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进而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以及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和内涵。

    再如,集合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但在教学中更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可举例:班级高个子男生可否构成一个集合?(2)班级个子最高的男生可否构成一个集合?通过对上面两个例子的判断,让学生明白集合概念的特征,即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在丰富的实例中,学生能够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经验,从而达到理解概念本质的目的。

    四、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温故而知新,在辨析中掌握数学概念 ,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如映射与函数、平面角与空间角、函数与方程、对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

    例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学过的函数概念,在尝试列举各种各样的函数后,构建函数的一般概念。在后来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具体函数的研究中,加深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像函数等核心概念需要多次接触、反复体会、逐步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掌握。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辨析可以使新的概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同化、进而内化。

    五、课后练习和反馈。在讲解了新概念以后,要加强练习和反馈。一个新概念或一些新知识讲授下去以后,学生要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时就需要通过安排一些适当的训练加以反馈。这些练习可以分两步走:先是从基本练习出发,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好新概念,新知识,在基本内容掌握好以后,再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小转弯、小变化和小综合的题目,以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概念

    教学计划概念(共19篇)

    小学概念教学心得体会

    新概念教学计划(共7篇)

    讲授教学概念心得体会

    相关关键词: 工商所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工商所年终工作总结 工商所工作总结及计划 税务所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基层税务所工作总结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总结 概念 教学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