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年高 正文

    年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2-03-15 00:02:22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2020 年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江苏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整整三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积极地投入到这场课程改革运动之中,通过三年来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感想颇多,在此我谈谈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和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历史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师生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教学内容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由师生共同确立的、落实于每一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

      二、对教材的认识:认真研读教材,做到在课标指导下的对教材的全面把握

      1.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它不再过分追求学科本身的完备和高深,而是把怎样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和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人教版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对历史学习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比如必修1安排了三节探究活动课: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谈起――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尝试自编教材;伊拉克战后的重建问题――模拟召开一次联合国会议。必修 2 安排了两节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 世纪初――21 世纪初)、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刚开始由于课时紧,我们没有实施这些探究活动,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每节课后都有探究活动,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有选择地让学生探究,主要途径就是上网查阅资料。比如必修 1 第一单元第 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探究活动“尝试查一查,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这个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回答比较踊跃,有的学生甚至还说出了家乡的一些名人,这样学生就对元朝行省制度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理解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而且增加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后来我们陆续实施过探究活动课,让学生自由组合,通过查阅资料,写成小论文进行展示。虽然学生课题研究和问题解决的水平与真正的史学研究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学生却体验了发现学习的过程并获得了主动探索的“经历”,逐步养成了独立思考习惯,形成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2.人教版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图文并茂,增强可读性,适应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高中生会形成整体的社会视野,从而促进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比如通常人们认为人类的政治制度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但是学生在学完必修 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后,会认识到人类奴隶社会史既存在专制制度又存在民主制度,所以新课程围绕着一个专题把古今中外的历史放在一起有很大好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拓展思维能力。但是,教材的模块编写体系跨度大,跳跃大,中外结合,无形中使教材难度提高,与课时限制,学生基础差、不适应相矛盾,这就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所以我们建议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问题。再如必修 2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 1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图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阅读与思考等都比较有意思,能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这次经济危机的认识。

      三、对学生的认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动态研究

      本次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新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改变,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增强了历史意识,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了历史使命感。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初步培养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总的来说,学生在经历了三年的历史学习后,认知水平、分析、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有了较大长进,思想成熟了许多,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浓厚了。学生有着巨大的潜力,这些都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新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对教师的认识:加强教师协作,促进同伴互助

      1.变化。在三年的课改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教学方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和谐、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即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了较全面的发展。

      2.体会。我认为比较好的几点做法是:注重教师的协作精神;注重教学反思的作用;历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注重教师的协作精神

     课改开始时,对于怎样教教材和如何使用教材,大家都没有现成的经验,更没有捷径。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备课组共同认可的一条经验就是注重教师的协作精神。我们实施过的有校内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及校外与教研员、兄弟学校教师之间的协作。在这里,我结合教学实践重点谈谈校内教师的协作。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不但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会新的教学技能,丰富自己的课程资源,更需要教师间的相互协作,共同探讨课改之路。教师之间的协作主要有:

      首先是同一学科各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这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我校让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办公,这样就为困惑中的我们随时切磋、随时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讲每一节课前,我们备课组的教师都会在一起讨论本课的地位、教学目标,怎样处理教材,共同讨论设计新课导入、讲授新课中采用哪些方法、设计哪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在相互探讨中,有时同行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问题,都有可能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刹那间豁然开朗。假如备课组中的哪位教师要参加比赛或去讲观摩课,我们组内成员都会尽自己所能助他成功,这更加体现了教师间可贵的协作精神。

      其次是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新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所以教师应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心态,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认真借鉴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理念、育人方法、教学手段等,从他们的闪光点中启悟自己教学的得失,权衡自己教学的利弊,从中撷取能为己所用的。比如,平时多去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虽然有时可能听不懂教学内容(尤其是理科),但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由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我在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这节课时,就得到了其他学科教师的帮助。他们上网帮我查阅有关资料,给我提合理化建议。比如,在本课的导入中,我就采用了一位地理老师提供的“福特汽车生产网络图”来让学生体会并得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结论。又如在讲经济全球化利弊这一问题时,我采用了一位数学老师提供的“卫星拍摄的夜色下的地球”和另一位地理老师提供的《人民摄影报》上“反经济全球化运动”的照片,这些图片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注重教学反思的作用

      反思就是对课堂行为进行总结。教师的反思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对教学方法、过程作出批判性的评判,从而作出更加合理的选择,提高教学能力、业务素养。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阶段,教师更应该对每节课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的反思。我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对每一节课都做认真的课后总结,以指导下节课的操作。比如我在讲必修 2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 1 节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时,对于“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看书总结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我发现除了少数学生以外,大多数学生看书速度慢,而且效果很差,不会总结。在课后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高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差,我很惊奇也很着急。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我认为,学生会自主学习,提升阅读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许多学生不能掌握知识,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阅读、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教材是中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特别是历史教材,它本身具有可读性的特点,那么如何利用历史教材使学生学会阅读技能、理解潜在意义呢?根据历史科的特点、课本知识的难易情况、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及上网查阅资料的结果,我认为提高历史科的阅读能力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语文式”阅读法、“提纲式”阅读法、“问题式”阅读法、“地图式”阅读法、“线索式”阅读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情况采用其中的阅读法。我想通过以上几种阅读方法的运用,再加上学生通过学习自己不断总结出新的阅读方法,就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此后我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和做题时采用以上阅读法有意地培养学生,至今学生的阅读能力确实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处处做个有心人,把教学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随时记下来,有时哪怕是几个字、几句话、几段文字,那都是一笔财富,将受用不尽。所以,我建议同行们要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提高。

      (3)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教学的效果。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如果历史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展示一种通晓古今中外,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这对学生学习历史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历史新课程是专题式教学,需要教师恰当地处理基础知识和专题教学的关系。这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准和对每一专题教学的驾御能力,尤其反映了教师对古今中外知识的联系能力和综合知识水平。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的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当然这些学习内容也是许多教师以往的教学中常用的,仍适用于新课程的教学):学习的第一内容是时政,历史教学的目的是服务于现实,历史教师必须具备鲜活的时事知识。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了解过去就是为了服务现实、展望未来。学习的第二点是注意选择新的理论文章和著作和新的教学改革方案。要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有根本的转变,教师的知识需要更新,这仅仅依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集中培训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所以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学习的第三点是阅读《历史研究》等史学界的顶尖期刊,吸收最近的史学成果,更新自己的历史知识,确立新的史学观和社会观,改变历史课陈年老酒的形象。新课程改革紧跟时代脉搏,密切关注世界形势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阅读如《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各大报纸,上网了解重大事件动态如新华网、国际在线等优秀网站,观看电视新闻节目,如中央4套的中国新闻、东方时空、今日关注,中央10套的百家讲坛等,把握时代脉搏,在每节历史课中都有鲜活的内容带给学生。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但要熟练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史、地理、时政、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回答和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三年来,探索和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是很艰难的,个中的酸甜苦辣,相信每一个积极投身课改的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诠释。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2020 年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最新

      通过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及对《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本人对高一新课程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在课程的指导思想上,彰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比较看,有一点值得提醒的,就是课程目标有明显的不同,在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分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的“过程与方法”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主要有七个环节:一是学习动机的确立;二是历史知识的积累;三是对历史的体验与感受;四是相关能力的培养;五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评价与理解;六是对历史线索、历史规律的概括与总结;七是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第二,在课程目标上,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强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历史意识,吸取历史智慧,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这既体现了对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的重视,也突破了以往单纯注重政治教育的层面。并且,在每一学习模块和学习专题下每一学习内容都有具体的目标,从而使学生不仅明白自己所学的历史内容,而且明白对这些内容应学到何种程度。这样,课程目标明确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在课程结构上,充分体现了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发展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把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共包括***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内容。选修课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学习模块的设置,既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学习计划。此外,学习模块的设置,是对历史知识体系的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确定了专题型的教学体系,这既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更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第四,在课程内容上,具有时代性。

      首先,关注社会进步,如必修课程《历史Ⅱ》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必修课程《历史Ⅲ》增加了“****重要思想”等内容。其次,课程内容的取舍贴近时代,有所侧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的宏观整体的认识,必修历史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增加了世界史内容的比重,世界史的内容约占高中历史课程内容总量的**%。如必修《历史Ⅰ》中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等内容。第三,及时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如在重视政治史内容的同时,加强了社会生活史、科学技术史和文化思想史的内容等。第四,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关注社会生活是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必修课程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第五,在课程观念上,注重全球意识。

      世界意识,又称全球意识、国际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当今国际社会和我国与世界的关系。邓小平早就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与缺憾或不同程度影响着世界历史,或不同程度地受到世界历史发展诸因素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课程改革,高一学中国近现代历史、高二学世界近现代历史,高三安排“选修课”学习中国古代史。可见,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分开学习的,新的课程结构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并列,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教学的新体系。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候能把目光放到世界的高度,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和认识。作为高中历史教学,在中国入世的视野下,只有将中国历史之舟置于世界历史汪洋大海之中,用更宽阔的视野、全新的理念去理解分析历史,才能与时俱进,在引导学生学好历史,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在世界范围内既有合作理念又能应对各种挑战,实现互补性竞争的高素质人才。

      第六,在教学评价上,《课程标准》改变了过于强调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体现灵活、变通的特色,探索符合课改精神的公正、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和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1.评价对象和参与者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和教师,而且包括学校、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等对历史教学起作用的各种因素,当然,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2.学习评价目标和内容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知识及能力领域,还包括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学习评价方法多元化,有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等,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突出地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理念,寓学生的学习活动于平常的生活活动中,将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然而,新课程在实践中又存在诸多问题。

      一、新课标教材版本多,内容编排也有所不同,怎么教?有点无所适从。

     二、新课程教材打破了原来的通史体系,这种体系和结构在体现新史观、适应学生需要和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容易给学生造成知识支离破碎的感觉,不利于学生完整历史概念的形成。同时也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三、由于教材编排体系是全球通史,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全球发展脉络,掌握不同地区和国家在全球体系下的发展情况,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整体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但是正由于是全球通史,学生在学习中必然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尤其是对于古代史的学习,要想让学生深刻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渐进和发展,不是用一节课就能说清楚的,比如对分封制的理解。而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理解不透,那么在以后的学习和练习中会问题更多。而这种问题积累的越多,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增加学习历史的压力。而如要明确理解,教师的教学任务会增加,学生也要在课外更多的学习,以扩充知识面,积累基础知识。同时学生还要面对其他科目的新课程,他们的负担会更重。如果是这样学习的话,无疑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还怎么去提高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对传统的扬弃,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寻求发展。新课程还将要面临很多问题,不过在适应形势变化的同时,历史教学还需要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上进行不断的探索。通过对发现的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不断提高历史新课程的实践性,把理论真正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历史新课标给我们带来的无穷魅力。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拉开帷幕,20**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看完之后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面对新时期的各种新变化、新问题、新成果,新课标都有了明确的解答与对策,让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担忧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能高效地将这些变化反映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认真落实核心素养这一关键任务。为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具有可检测性;二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阐述是否细化、多层,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3.倡导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搜集史料,促进学生带着证据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实现情感体验——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可见,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痕地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此外,还可以编演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评判;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观“景”生“情”,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构建多元评价——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支撑点。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建构一种多元的评价模式: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是指在对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评价时,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历史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家长参评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要看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悟历史,进而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评价的手段也要灵活、多样,除了纸笔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历史剧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调查活动、历史档案等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劣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对于缺乏信心学生的评价更要鼓励和支持,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性作用。

      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我们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关关键词: 2018年高考——新课标I卷——文科数学试题 2018年高考全国ii卷 2018年高考数学冲刺 2018年高考冲刺卷 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理综试题
    相关热词搜索: 年高 心得体会 新课程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