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类
  • 会计类
  • 资格类
  • 医学类
  • 公务员
  • 学历类
  • 外语类
  • 计算机
  • 金融类
  • 人类学中国乡村学派初论——从费孝通林耀华先生百年诞辰谈起

    时间:2020-02-25 07:50:59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人类学中国乡村学派初论——从费孝通林耀华先生百年诞辰谈起
    徐杰舜
    (广西民族大学汉民族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530006)
    摘要:从中国人类学乡村社会研究的路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从领军人物、成员(包括核心成员和一般成员)、代表作、理论贡献、学术范式及独特的研究风格上整体鸟瞰,乡村社会研究绝对是中国人类学的主流、主旋律,“中国乡村学派”,体现了中国人类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特征。
    关键词:人类学;中国乡村学派;乡村研究;乡土中国;费孝通;林耀华
    中图分类号:C91 - 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723X(2010)06 - 0071 - 08
    人类学诞生已二百余年,传人中国也一百余年了。2010年,在我们纪念人类学的中国大师费孝通先生和林耀华先生百年诞辰之时,最有纪念意义和学术价值的事是什么呢?可能应该是讨论人类学中国学派的问题。
    这是因为中国人类学要真正走向世界,与国际学术界对接,应该看重创建被国际认可的“学派”,而非仅仅在著作和论文的数量上“做文章”。因为形成一个学派,要求人类学家在一个领域中不仅有几点“火花”,而且要形成“燎原之势”——在这个领域中要有成系列、成系统的研究,并在国际学术界得到认可、产生影响。世界人类学发展史告诉我们:开初的近百年人类学的中心~直在欧洲,执牛耳者大多是英、法及德国、奥地利的人类学家。直到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美国人博厄斯创立了历史文化学派,又称“批评学派”( CriticaISchool)或“历史批评学派”,因属于这一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皆为美国学者,都出自博厄斯门下,故又称“博厄斯学派”或“美国历史学派”。这一学派主要盛行于1890年至1930年间,目前,历史学派虽已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博厄斯个人的影响和他所培养的一批著名学者,以及这一学派所留下的著作和资料。但其观点和方法一直影响到当代美国人类学界,如心理学派、新进化论学派、象征人类学派、解释人类学派均出自美国学者之手,而执国际人类学之牛耳至今。
    当人类学在中国发展已一百多年之际,当(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中国正在崛起于世界之时,应该是关注人类学中国学派问题的时候了。
    一、对人类学中国学派构建的反思
    最早论述人类学中国学派的是著名人类学家乔健先生。2007年年初,乔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上发表了《试说费孝通的历史功能论》,他说:“费先生早年特别是‘文革’后的二十多年的广博浩瀚的著述,无疑地已蔚然形成了一个学派。”指出费先生曾认为自己在去英国之前便是一位功能论者,而“功能论的重点是把文化视作一个整体,但费先生认为西方功能论者观念中的整体是平面的,他认为应该把它转换成垂直的,即加入历史的因素。经他这一转换再融人中国文化洗礼之后,功能论犹如脱胎换骨,在包容度与诠释力方面都同时增厚与加强”,所以费先生建构的人类学派是“历史功能论”,即“历史功能学派”。更重要的是费先生建构的历史功能学派,“通过‘文化自觉’提出一个解决当今世界纷扰之道——‘和而不同’。这是久已隐藏于中国文化中的道理,被他发掘出来了。功能论,特别是Malinowski所论述的,本来便着重应用。但过去应用的范围限于部落及小区,费先生先把它提升至国家,最后终于提升至全球了”。
    乔先生对费先生所建构学派的评论非常精当而又具有国际视野,为我们研究人类学的中国学派开辟了道路,树立了榜样,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引起了许多人类学者的反思。
    反思之一:人类学传入中国百余年来为什么中国学派在国际人类学界会长期缺位?
    了解人类学史的人都知道,人类学是在西方文化土壤上生长出来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西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很自然地会形成不同的学派。舶来中国后,虽也有百余年,但包括吴文藻先生在内的中国人类学的先驱们,一开始都是当时在国际上盛极一时的英国功能学派的追随者。在吴文藻先生的理论研究著作中,有关功能学派理论的介绍与阐释所占份量最重。他先后发表了《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布朗教授的思想背景及其在学术上的贡献》。吴先生认为,简单利用中国的史料来填写西方理论,或是将西方的社会调查问卷拿来直接填人中国的材料,都不足以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因此他将英国功能学派引入中国,是想以人类学的方法来为现实服务,并强调田野调查方法的使用。为了更好地让同仁和学生了解功能学派的理论,他于1935年秋特别邀请英国著名的功能学派社会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来学校讲学。拉德克利夫·布朗是人类学界第一位访问中国并在中国大学讲学的西方学者,他在传播西方人类学、特别是功能学派的文化理论及对中国人类学人才的培养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不仅如此,吴先生还借重访欧洲的机会,与功能学派的另一位大师马林诺夫斯基会面,并与他讨论功能学派和人类学。在征得马林诺夫斯基同意后,吴先生支持和指导费孝通先生将《文化论》译成中文,并发表于1938年6月出版的《社会学界》第十卷,后又作为《社会学丛刊》甲集第一种出版。此外,鉴于当时人类学实际调查活动正在中国蓬勃开展,为了方便调查,吴文藻先生特地请弟子黄迪将马林诺夫斯基编制的部分《文化表格》译为汉文,他还专门撰写《文化表格说明》一文进行详细解说。吴先生对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阐释,并“发挥及补充文化论之原意”。他特归纳出《文化总表》、《主要制度表》、《生殖历程的社会组织表》、《经济表》、《巫术与宗教表》,提纲挈领,言简意赅,一目了然。从而为功能学派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明确的,可供借鉴的方法论资料。
    从学派的意义上来说,费孝通、林耀华两位先生作为吴先生的学生,在开始学习人类学时也都是从功能论进入的,林先生于1935年10月底到1936年1月底的三个月之间听了布朗的课,接着在1936年的《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人类学中国乡村学派初论——从费孝通林耀华先生百年诞辰谈起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