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知识
  • 电脑入门
  • 电脑技巧
  • 网络知识
  • 操作系统
  • 工具软件
  • 电脑安全
  • 硬件知识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共创辉煌图片 正文

    合纵连横共创辉煌

    时间:2020-08-21 08:35:0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合纵连横共创辉煌

     5月13日至15日,第36届期刊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国际期刊联盟(Fderation Internationalede la Press Periodique,简称FIPP)拥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5个会员,所代表的期刊超过11万种,是世界期刊领域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影响最为广泛的国际行业组织。为促进各地区期刊业的繁荣,加强国际期刊出版业间的合作、交流与业务研讨,FIPP每隔一年举办一次世界期刊大会(World Magazine Congress,简称WMC)。每届大会都汇集上千位世界期刊出版业精英人士,吸引数以万计的参加者,成为国际期刊行业定期的盛会。本届WMC是FIPP成立83年以来第一次在我国召开的全球大会。那么,此次大会对中国期刊界有何重要意义?中国期刊业在世界期刊市场中的地位怎样?我国期刊业的现状如何?新闻出版总署将要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期刊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本刊对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进行了专访。

      记者: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由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人民政府、国际期刊联盟主办的世界期刊大会召开在即。作为我国报刊业主管领导,请您概括谈谈本次大会在中国召开的意义。

      李东东:先介绍―下这次大会的由来。2007年在中国召开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是国际期刊联盟首先提出的建议,得到中国政府同意后,于2005年2月由国际期刊联盟董事会正式做出决议。主办这次大会的是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际期刊联盟三家,承办这次大会的是中国期刊协会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国务院领导对此很重视,中央有关部委及北京市有关厅局组成大会组委会,领导大会筹备工作。筹备工作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总署报刊司会同中国期刊协会、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成立世界期刊大会执委会,多次接待国际期刊联盟主席、副主席等来京考察,确定会议地点,开通大会网站,落实有关事项。

      世界期刊大会今年在北京举办,既是我国对国际期刊业的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也为进一步扩大我国在世界期刊业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概括来说,FIPP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举行,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

      第一,表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成果举世瞩目,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我国举办这种新闻出版界大型国际会议,从一个侧面证明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显著。因为新闻出版界每前进一小步都标志着社会进步的一大步。这次FIPP世界期刊大会规模大,参会人数多,各国期刊业精英们踊跃前来。吸引他们的,首先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两会”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祖国统一,争取更大作为”,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尤其是新闻出版界同仁的高度关注。世界期刊界有不少人士对于了解中国期刊出版现状及发展潜力具有浓厚兴趣,他们热切希望到中国来亲自接触中国期刊市场,探讨在期刊出版方面与中国合作的机会。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展示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提供了一个窗口。

      第二,说明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我国加入国际期刊联盟7年来,正是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相加速发展阶段。比如,《家庭》集团和《读者》集团的组建和快速发展,资产的保值增值,标志我国期刊业正进入国际强者的行列;再比如,2003年实施的建国以来最大一次报刊改革――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全国停办报刊677种,其中期刊395种;管办分离的报刊有310种,其中中央部门期刊75种,地方期刊185种;划转的报刊有325种,其中地方期刊192种),则表明党和国家坚决把报刊全面推向市场化道路的决心。敞开大门,迎接世界期刊业的同行特引是一些行业领先者们前来沟通情况,就全球期刊行业共同面临的迫切问题及行业发展的态势与规律,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切磋研讨――这是中国期刊业开阔视野、活跃思路、提升自我与创新发展的一次十分有益的机会。

      第三,进一步拓宽了我国期刊业国际交流合作的渠道。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我们正在加快以新闻出版业为主的文化产业的改革进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报刊业的改革和发展,首先是要立足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也要充分研究国际报刊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广泛吸收各国行之有效的做法。多年来,我们在新闻出版领域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版权协会、国际出版商联合会、国际书商联合会、国际版权联盟、国际科学编辑协会联合会、国际读书协会、国际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联盟、国际连续出版物联合会、政府间版权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伯尔尼联盟以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多边或双边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国际期刊联盟有255个会员机构,是世界期刊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这次大会有千余名各国专家齐聚北京,讨论期刊业的发展与合作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十分难得的交流、学习和借鉴各国经验的机会,对于我们在加快报刊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拓展思路、扬长避短,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借助这个平台,还可以进一步开拓交流与合作的渠道。既可以广交朋友,也可以借此机会阐明我国期刊出版对外合作的政策与尺度,阐明中国期刊出版工作者怀抱的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的开放思路。

      记者:世界期刊业的大鳄们都在想方设法进入我国报刊市场,目前以版权合作方式经营的期刊已经有52种,而且都搞得风风火火,这次选中在北京举办世界期刊大会更是彰显了这样的期望。而我国自己的期刊却大多举步维艰,不是怀念以往的辉煌,就是慨叹现实的艰难,认为期刊业正在被边缘化,甚至有人认为是出版体制的市场化和媒体的多元化给期刊业带来了生存危机。我国的期刊市场究竟怎么样?您怎么看?

      李东东:我也注意到了这些说法。初看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但实际上却有失偏颇。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伴随着文化取向和地位的转变,作为文化的载体,期刊也必然要适应这样一种变化的格局。当然,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最终将会统一。这种统一的阶段性和各自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所在。无论是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还是接受的主体,都不可能沿用过去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在使我们日益感到生存危机的时候,也提高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水平。它不仅丰富着我们的视野,也使我们学会了如何更有创意、更有色彩地展现智慧和把握观念。

      任何一个市场都是由供需两个方面构成的,期刊市场也不例外。

      首先,我们以静态的视角看中国期刊业的发展现状,大致有4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在期刊出版规模方面,出版种数较大,但人均拥有期刊数却很小。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全年我国共出版期刊9386种,总印数28.5亿册,总印张 134.7亿张,定价总金额140亿元,平均期印数不到2亿册,每本期刊的年平均印数为30万册,单期发行量在百万册以上的期刊有27种。

      第二,在期刊出版结构方面,市场化程度很低,3/4以上的期刊是非市场化运作的。2006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出版的期刊中,月刊3419种,占期刊种数的36.11%;双月刊2988种,占期刊种数的31.56%;季刊2643种,占期刊种数的27.92%。几乎半数期刊属于自然科学技术类刊物;其次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刊物,约占期刊总数的1/4;文化教育类刊物占1/10;再次是综合类刊物和文学艺术类刊物,两者合计占1/10左右。目前,非商业化运作的期刊中,主要是党政部门指导类期刊和教育学术类期刊,而进入市场的2000种左右期刊中,仅有部分实现了商业化运作。

      第三,在期刊经营模式方面,多数期刊以发行收入为主,广告收入虽然大幅增长,但所占份额很小。2006年,我国期刊广告收入超过了69亿,同比增长了20.64%,但仍然不足期刊经营收入的20%,近80%的收入来自发行。这种发行量与广告经营额严重的不对称,主要原因是期刊结构失衡,但面对期刊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期刊的经营,关键是经营模式的创新。除上述传统经营性收入外,还有其他非传统的经营收入(如会展、活动、品牌经营及其他经营收入),约为5亿-8亿元人民币。

      第四,在期刊读者购买方面,期刊尚未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调查表明,各类期刊所拥有的日均读者总数为2.31亿,其中每天都读期刊的固定读者约占10%。读者每日阅读期刊的平均时长不足半小时,与人们对其他主要传媒的接触时长做比较,期刊的每日阅读时长是最少的,这至少表明,阅读期刊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必不可少。

      其次,我们以动态的视角看中国期刊业的发展现状,也有4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我国期刊总量持续增长,市场空间迅速扩大。我国的期刊业经过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从1977年的930种、1987年的5687种、1997年的7918种,到2006年达9386种,30年增长10倍。改革开放的20年增长4699种,增长率约为8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期刊业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的市场机会,还有很多尚未开拓的领域,还有很多市场空间亟待开发。

      第二,期刊出口种次增长较快,进口数量有所下降。2003、2004两年,期刊出口种次同比增长37.23%、10.93%,数量同比增长7.52%、3.54%,金额同比增长2.45%、5.82%;2005年出现大幅下降,出口种次同比下降13.72%,数量同比下降32.07%,金额同比下降40.78%;2006年以后开始回升。2003、2004两年,期刊进口种次同比增长14.69%、18.38%,金额同比增长58.5%、13.62%,数量同比下降7.93%后又变成同比增长18.48;2005年出现大幅下降,进口种次同比下降13.75%,数量同比下降32.07%,金额同比下降40.78%;目前下降趋势仍然继续,但有所减缓。

      第三,我国期刊业已经具有产业基础,正在形成产业规模。在欧美,期刊出版的企业化经营模式至少已经有了100年以上的历史;相对而言,我国期刊的企业化程度远远不足。把期刊作为一种产业,进行产业化运作,或者说,期刊开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进行企业化管理,这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让人高兴的是,经过最近25年的发展,我国已涌现出一些拥有较大发行量的期刊。据统计,全国期发数在100万册以上的期刊达27种,还有些期刊的发行量超过500万份。

      第四,新兴杂志不断涌现,广告经营引人注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很多发展势头良好的新兴杂志。行业性杂志如《IT经理世界》、《中国石油化工》,时政新闻类杂志有《南方人物周刊》、《财经》、《三联生活周刊》。纯粹商业化杂志办得比较好的是《时尚》和《瑞丽》(这些杂志的广告收入都已经超过1亿元)。期刊广告经营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发展态势,增长率远远高于其他传统媒体的增速,在四大传统媒体中“一枝独秀”。据了解,这些期刊社中,有的已经拥有上十亿元以至几十亿元的资产,它们的年纯收入一般都在千万元以上,多的达八九千万元,而且势头继续看好,其创收的水平和竞争能力比大部分国有企业并不逊色。

      但是也不能不看到,中国期刊产业化发展道路任重道远。近万种期刊,年发行量仅28亿余份,人均不足3份,而且大部分微利或赔钱。这一方面反映了总量多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比较严重,亟待继续治理整顿,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期刊对市场的适应度和竞争力还很弱,缺乏作为一个产业主体自立、自强的能力。这种状况如果同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就更加明显。

      记者:近年来我国期刊业的发展确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中国期刊业与世界期刊业的关系怎样?在世界期刊业中的地位又如何?总署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期刊业的健康发展?

      李东东:中国期刊业是世界期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期刊业近几年来呈现的新局面,在不少方面得益于国际期刊业。我国期刊界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以极大的热情,观察世界期刊业的发展,了解、借鉴和引进世界各国在期刊产品制作、市场营销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从而促进了自身的迅速崛起。我们还通过办展、培训、研讨等各种形式展开学习交流,正是基于对国外先进的办刊经验和运作模式的学习和借鉴,目前中国期刊市场也出现了股份制和出版人制,出现了现代营销和现代发行网络。

      同时,我国期刊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对国外期刊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许多具有雄厚资本实力和成熟运作经验的外国期刊出版集团都十分关注中国市场,并将与中国期刊界的合作作为投资重点。目前我国期刊界与国外业界以版权形式为主的合作,已有52项。

      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期刊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从整个期刊产业的发展看,我们还缺乏与国际知名期刊一争高下的实力。我国有期刊产业的基础,但产业规模还不大,整体实力还比较弱小。2006年全年我国共出版期刊9386种,总印数28.5亿册,总印张134.7亿张,定价总金额140亿元。同我国的近邻日本相比较,日本期刊总印量达30亿册,按人均计算是我国人均期刊拥有量的10倍。中国期刊业要在世界期刊市场取得一席之地,还要付出长期的努力。

      新闻出版总署主要是采取以下5项措施推动期刊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要根据不同的期刊现状确立分类指导的办法,对市场型的期刊耍引入市场、规范秩序,对学术类的期刊要协调 部门、增加财政扶植和资金资助;

      第二,要推动驯刊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审批过程中加强评估认证制度,建立期刊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第三,要对经营性期刊加快转体改制步伐,实现独立法人地位,对于学术类期刊,要通过兼并重组实现集约经营;

      第四,开展对外合作,将我国的期刊融入海外华人市场,进一步融入外文市场;

      第五,利用新兴传媒技术,加强数据库建设,从而增强刊物创新能力,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记者:新闻出版总署做了哪些工作,保障本次世界期刊大会的顺利召开并体现大会的中国特色?

      李东东:本届期刊大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大规模国际性期刊盛会,对于我国期刊界乃至整个文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必顶举全行业之力办好这次大会。为做好本届期刊太会的筹备工作,成立了由中央有关部委、北京市有关委办局、部分期刊社以及国际期刊联盟代表共同组成的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组委会。国务委员陈至立担任大会组委会主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与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国际期刊联盟执行主席库墨菲尔德担任副主任,由我和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北京市副市长孙安民共同担任秘书长。同时,根据组委会安排和责任分工,新闻出版总署各有关部门指定主管领导和联络员各一名,专门负责与大会组委会联络,做好有关大会保障的相关工作,以确保大会圆满顺利召开。

      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协会、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三方办公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沟通情况,研究工作,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截至目前,已召开办公联席会议十多次。

      为及时了解会议筹备工作进程,落实各项工作措施,2007年2月27日、28日,新闻出版总署署务会议听取了筹备工作汇报,进一步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责任与任务;3月13日、23日,4月3日、11日、19日,新闻出版总署先后五次召开期刊大会筹备工作内部协调会,总署有关部门根据大会筹备工作需要和各自职能分工进入实质性工作,并就筹备工作进行具体研究,做出相应部署。

      为了体现这次大会的中国特色,总署报刊司会同中国期刊协会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多次研究会议议题和相关活动。在会议议题方面,首先将国际期刊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纳入其中,同时还专题讨论发展中国家的期刊出版事业,大会将分设中国期刊市场、亚洲期刊市场、东欧期刊市场以及拉美期刊市场等一系列分会场。在会议相关活动方面,为了体现会议的中国色彩、中国气派,报刊司会同中国期刊协会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在大会的组织策划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例如,选择了颐和园作为大会开幕晚宴场地,使与会者能充分领略中国民族园林的湖光山色;选择了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作为大会闭幕晚宴场地,同时配合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使与会者能感受中国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的氛围;还安排参观新落成的首都博物馆,参观的同时,举办由北京市尽地主之谊的酒会。根据许多外国与会者的要求,作为大会会后的一次附加自选活动,安排了上海之旅,由上海市出版界及有关领导协助接待。

      举办国际期刊联盟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是弘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进一步传承全世界期刊界的传统友谊,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促进共同发展的具体行动,意义重大。通过此次世界期刊大会的举办,中国期刊界与世界各国同行的友谊将更加发扬光大,双边合作或多边合作将更加务实推进,也将更加和谐繁荣。

      在世界期刊大会召开的日子里,衷心祝愿前来参加大会的各国朋友收获丰富、交流愉快。

     11

    相关关键词: 共创辉煌图片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