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基于模因理论的言语流利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时间:2020-03-06 07:51:4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基于模因理论的言语流利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浙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正小学( 310018) 魏强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言语”是语言文字成为交际工具的最直接的载体,也是小学生发展思维、在人际交往中交流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所必需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根据各学段的特点,对于“言语”表达能力做了如下要求:“较完整、简要地讲述见闻”——“清楚明白、具体生动地讲述”——“抓住要点,有条理、语气适当地表达”——“根据需要自我调整表达,有说服力”。从各学段纵向联系看,课程标准对言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做到了整体有序、逐步提高,但是还不够全面,缺少对小学言语表达的重要能力——“流利性”做出具体要求。
      
      言语流利性是指学生运用语言,流畅、从容地传递信息,并使言语听众认可其流畅连贯性和可接受性。言语流利性反映交流者思维的系统性、广阔性、敏捷性和深刻性等诸多特点,同时其能有效地促进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言语流利性一般表现为语音流利性和语义流利性。语音流利性,是指运用语言传递信息时的发音、语速的流畅程度。语义流利性,是指运用语言传递信息时语言组织、内容确定的流畅程度。
      
      一、影响言语流利性的因素
      
      语文教学中,学生会获得更多的言语表达的机会,但是言语流利性并未因此提高。这说明影响言语流利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一面,又有社会的一面,既有内在因素的影响,又有外在因素的影响。
      
      (一)内在因素影响
      
      1.言语焦虑。主要表现在由于担心他人评价自己的语言能力而产生焦虑,尤其是小班教室的学生人数少,学生间的熟悉度高,缺少相对的隐蔽性,使得自己更容易暴露“缺点”,因而在言语表达时更容易产生焦虑。焦虑感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对语言学习产生副作用。焦虑的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主观认为的个人弱项、失败的可能性和失败的后果上,而一旦注意力转移,将无法形成对言语认知对象的察觉心理。
      
      2.性格内向。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往、交谈,课堂上主要以听从为主,不会主动交流。即使交流也放不开自己的身心,一开口说话往往面红耳赤、头绪不清、言语磕磕绊绊,难以言为心声,显示出个性。久而久之,交流者的言语心理形成障碍,言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影响言语的流畅性。
      
      3.言语能力。言语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词汇贫乏无法满足交际的需要,这是语言基础知识层面的问题;二是不能正确地运用语法句式进行交谈,这是语言交际模块建构层面的问题;三是缺少方法不能随语境与交际对象的不同来调节自己的说话方式,这是语言机智的高级层面问题。
      
      (二)外在因素影响
      
      1.言语表达的地位低下。言语表达作为语文口语交际课程,并没有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充分重视。在一项备课调查中,仅有不到20%的教师会像备阅读和习作教学课一样重视言语交际,多数教师是“重写轻谈”,将口语交际课变为习作课。教师和家长认为,语文评价以笔试为主,言语表达无法在这类评价中得到展示,对学习成绩起不到作用。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没能准确地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本质,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言语的综合实践能力:二是没能正确理解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区别,二者的功能不同,要有区别的教学和培养。
      
      2.言语内涵的认识肤浅。许多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等于听说教学,利用小班的优势多交流,安排内容丰富的辩论、讲故事等活动就能够有效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结果是课堂上热闹一阵,最后不了了之。其实,言语表达是一个双向信息交流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复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除了语言及其伴随手段之外,还包括言语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动机、言语环境等多种因素。
      
      3.流利性与准确性的冲突。在言语交际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个学生在言语表达出现错误或不当时,直接遭到老师或同学的制止和纠正,导致正在表达的学生中途停下发言。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弱势言语者更为被动又经常性地遭到同学的打断或批评。在我们身边的言语教学实践中,较普遍地存在着这种重语法轻运用、对流利性认识不足的现象,片面强调言语的准确性,打断学生的语言思维,造成了言语流利性的缺乏。
      
      二、语言模因与言语流利性
      
      从上述内在因素与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学生言语流利性欠缺的诸多因素仍然反映在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中,即言语表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及语言发展的特点,实现言语流利性三个维度目标的基本条件是要具备关于言语表达的态度、内容、方法、文化、思想、艺术等条件的积累。积累能够解决语言输入的问题,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关键因素,是实现言语流利性的根本。这些积累既要有发音的,又要有语汇文字,从而满足语音流利性和语义流利性所必备的条件。而这种“积累”的特征正是语言“模因”的特性。
      
      “模因”是形成积累的必要条件。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sawkins)编著的《自私的基因》(TheSelfish Gene)一书阐释,模因就是在文化领域内人际间相互模仿并复制、传播开来的思想、主意或行为模式,影响到人的思想、习惯、技术、故事、歌曲或任何一个在人与人之间被复制的信息。语言交流、积累的过程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语言作为一种模因之所以能够流传,与语言使用者的不断模仿、传播是分不开的。如果语言不再被人们模仿和使用,那它必然逐渐被人遗忘并走向消亡。受此启发,言语流利性的教学可以借助语言模因这一媒介来实现语言的积累;可以借助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时,表现的言语个性实现伙伴间的积极影响;可以借助教学监控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模仿和类推的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基于模因理论的言语流利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