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返乡 正文

    农民返乡创业事迹材料

    时间:2021-01-12 02:29:57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农民返乡创业事迹材料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农民返乡创业事迹材料》的内容,具体内容:做好创业最好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想法,一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一 4 位大学生养泥鳅... 做好创业最好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想法,一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一 4 位大学生养泥鳅创业,从负债 40 万到年赚百万 提起大学生创业,不少人会想到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之类的高新产业。然而,在舟山市定海区,浙江海洋学院的 4 名大学生却挑中了又脏又累的水产养殖,他们不挑梭子蟹、大黄鱼这类"高大上"的海产品,偏偏和灰不溜秋的泥鳅看对了眼。2020 年起,从负债 40 万元到年收入上百万元,从最初只想赚份"打工钱"到如今养殖基地扩张到省外,泥鳅远销海外......两年来,4 位"泥鳅兄弟"凭着一股韧劲,泥巴里翻出了"大动静"。

    象牙塔里"泥腿子" 寒冬里的定海区白泉镇小展社区的泥鳅养殖基地,王小军、贺龙兴、胡秀峰 3 人正在整修池塘,为来年生产旺季作准备。而贾兴鲁则在江苏连云港的合作养殖基地照看着。

    "泥鳅兄弟"4 人,是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同班同学,其中 3 人

    2020 年毕业,而王小军继续读研究生。毕业之际,他们 4 人的想法出奇地一致: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我们正好用所学的水产养殖技术,打拼一份自己的事业。" 创业,不能跟风。在舟山,大黄鱼、梭子蟹等海产是百姓最为喜爱的餐桌美食,市场大、销路好,吸引了众多水产养殖户。可王小军他们偏不愿去大碗里与别人抢食,决定养殖不起眼的泥鳅。"大学期间,我们跟着导师做过泥鳅养殖的课题,对传统泥鳅养殖存活率低的难题有所突破,这也是我们决胜市场的法宝。" 土地承包费、设备投入费、基地改造费......估算下来,创业成本居然高达 40 万元之多。"我们几个都来自农村,家人没法给我们太多支持。"王小军说,筹集资金只能靠自己。于是,他们向朋友、亲戚一遍遍讲述创业方案,努力说服对方,终于凑齐了 40 万元。2020 年 3 月,4 兄弟在白泉镇小展社区承包下 20 亩地,挖塘搭棚,下田当起了"泥腿子"。

    泥鳅兄弟勤创业 1 个大棚、9 口苗塘......渐渐地,泥鳅养殖基地雏形初现。随后,"泥鳅兄弟"又斥资 20 多万元,引进个大体肥的优质品种台湾泥鳅用于繁殖生产。很快,40 万元启动资金被花得一干二净,几个小伙穷得揭不开锅。

    这时,胡秀峰提议,在养殖场里种些蔬菜,自给自足,解决生计问题。种地,对于这些农家娃来说并非难事,塘埂上很快就种满了西红柿、大白菜、豌豆等各种蔬菜。想不到的是,不起眼的塘埂竟产量惊人,有大量蔬菜剩余。于是,他们把蔬菜卖掉,购买更多泥鳅苗。

    那阵子,他们常常凌晨起床,踩着载有几百斤蔬菜的三轮车,去市场占

    位卖菜。"起初,我们都很腼腆,不好意思张嘴叫卖,一天都卖不出多少,可一想到养殖场需要钱,大家都豁出去了,整个菜市场就数我们的吆喝声高。"王小军颇为自豪地说,有一晚,他们赚了 500 多元。

    "通宵卖菜虽然苦,但和养泥鳅遇到的困难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因缺乏大规模养殖经验,养殖泥鳅栽了不少跟头。对此,王小军记忆犹新。

    2020 年 6 月,首批泥鳅出塘在即。一天夜晚,养殖场突然停电,为泥鳅塘增氧的一个水泵停止运转近一个小时。等巡夜的贺龙兴发现异常时,整整一塘泥鳅、近 10 万条都死了。这对急需回笼资金的养殖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兄弟 4 人一边默默吞下苦果,一边加强夜间值班,轮流巡塘。王小军戏谑地说:"养泥鳅可不容易,稍有粗心大意,它们就跟你玩命,几万条几万条地死给你看!" 资金匮乏、经验欠缺、技术瓶颈......这些一度困扰养殖场发展的难题,并没有难倒心怀梦想的 4 个年轻人。"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经历困难是正常的。只要挺过去,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养殖场的成功,还有宝贵的人生阅历。"正是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让"泥鳅兄弟"逐渐走向成功。

    天道酬勤苦为乐 在前阵子举行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泥鳅兄弟"的参赛项目"舟山台岛鳅业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从 10 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计划类农林渔牧方面的金奖。

    小小的泥鳅养殖为何能受到评委青睐?养殖场简陋的平房内,王小军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泥鳅炖豆腐,回答了这个问题。"传统的土泥鳅,个小肉少,养殖周期长,利润少;而我们养的台湾泥鳅,平均一条重 2 两,个

    大肉肥,口感鲜美,更具市场前景。" 除了引进品种,技术创新是"泥鳅兄弟"获得成功的又一关键。经过 6 年努力,王小军等人在浙江海洋学院硕士生导师储张杰博士的带领下,突破了泥鳅育苗的关键技术——泥鳅幼苗敌害豆娘幼虫的防控。利用人工育苗技术、开口饵料技术和敌害防控技术等三大核心优势技术,泥鳅成活率从5%提升到了 50%,而繁育成本下降一半多。

    2020 年 6 月,获得首笔销售收入 3 万元;2020 年 1 月,接到温岭客商的第一份大额订单,并正式注册成立"舟山台岛鳅业有限公司";2020 年夏季,是养殖场丰收的季节,安徽、重庆、湖北等地的订单纷至沓来......"泥鳅兄弟"一步一个脚印,梦想的光芒照进了现实,2020 年公司销售额达 150万元,前来洽谈合作养殖的客商络绎不绝。

    "我们打算在这里建一个实验室,继续提高养殖技术。"说到对未来的憧憬,王小军信心满满。新一年,他们既要巩固原有市场,又要加快建立合作养殖基地,在全国各地推广他们的苗种和技术。其中,江苏连云港的合作基地将继续拓展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让泥鳅"游"出国门。

    二 西双版纳种香蕉赚钱 年入千万元 ■人物 姜东海?男,29 岁,重庆合川人。9 年前只身来到西双版纳种植香蕉,如今已是有名的香蕉种植老板,年进账千万元。

    ■对话 重庆晨报:刚来的时候是怎样的?

    姜东海:一个字,苦。虫子多、野生动物多、紫外线强、温差大,刚来的时候差点没挺过去。后来咬牙坚持下来了,也就觉得没啥大不了的。

    重庆晨报:现在多久回一次家? 姜东海:以前没钱的时候,一年也难回一次家,现在有钱了,什么时候想回什么时候就动身,对重庆崽儿来说,出来时间长了,都会思乡。

    ■声音 世界那么大,不多走走多看看,你怎么知道什么职业最适合你。

    他高中毕业,抱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带着 500 元钱独自到外地闯荡,最终成为年进账数千万、西双版纳数一数二的香蕉种植企业的老板。他就是合川 85 后——云南西双版纳东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东海。

    三千亩香蕉园的主人 秋天午后的云南西双版纳,气温仍然有 28 摄氏度。

    迎着有些炙热的阳光,乘车从西双版纳自治州首府景洪市中心出发前往普者黑,在高速路上开 30 公里,从关坪下道后再经过 20 多公里乡村公路,便抵达了目的地——一片占地 3000 亩的香蕉园。

    刚走进香蕉园,一位身穿天蓝色短袖衬衫、浅灰色西裤、棕色休闲皮鞋的年轻人便迎了上来。如果不是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记者很难想象,这位 85 后男生,就是这片香蕉园的主人、云南西双版纳东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东海。

    "路上没人晕车吧?"还没等记者开口,姜东海就询问起大家。得到记者的"否定"答复后,姜东海松了一口气。他笑着解释说,这一路上弯道太多,

    曾经有一些远道而来的朋友在路上被"甩吐"过。

    揣着 500 元钱闯天下 29 岁的姜东海出生在合川农村。2006 年读完高中后,抱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态,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带着仅有的 500 元钱,独自一人南下广东佛山,开始了自己的逐梦之旅。

    在佛山一家小型电器厂,姜东海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产品质量管理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元。凭着踏实肯干,一年多后他成为部门主管,工资也涨到 3000 多元。

    加班对姜东海来说是家常便饭,尤其到了销售旺季,"朝八晚十一"的作息时间不时会出现。

    虽然是电器厂的中干,但企业有限的发展前景,让姜东海提不起继续"往上爬"的兴趣。在外漂泊两年,思乡的情绪也越发强烈。2007 年底,姜东海回到了重庆。

    把香蕉运到盘溪来卖 "香蕉在这边适合种植,这边的地也比较宽阔,所以就到这边来。"姜东海说,当时自己的亲戚在西双版纳种植香蕉,2008 年初姜东海也来到这里,开始了二次创业。

    刚到西双版纳的时候,姜东海在自家 200 亩的香蕉园里,干的是"打杂"的工作,除草、施肥样样都干,也没少碰到皮肤晒伤、脚被扭伤的事情。一年以后,看着当初的荒山坡变成香蕉林,盘算着每 1 元的投入变成 2.5元的产出,姜东海觉得之前的种种付出都是值得的。

    2020 年初,广西、海南等香蕉主产区大丰收,让往年不愁销路的云南香

    蕉碰到了"无人问津"的窘境。看着地里已经挂果的香蕉,姜东海有些犯难,"那时候头都大了,后来想起家里有个朋友,他在重庆的盘溪市场批发香蕉,于是我就给他打了个电话。" 朋友的一个建议,"你可以自己把香蕉拿到盘溪来卖",让姜东海动了心。他立即租了一辆卡车,将 20 多吨香蕉亲自运到了重庆盘溪水果批发市场,不到一天的时间便销售一空。除此之外,姜东海还和不少客商建立了联系,产品打开了销路。

    不忘为家乡做贡献 如今,姜东海的企业在西双版纳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种植面积达 3000多亩,年进账 3000 多万元。今年 4 月,姜东海在家乡合川区的中心地段,修起了一座可以同时接待 180 桌客人用餐的酒楼。这家酒楼有员工近百人,以上是合川当地人,"这么多年一直很想家,这也是对合川的一点贡献。"姜东海说。

    返乡创业典型事迹

    农民创业事迹

    返乡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工作汇报

    农民创业事迹材料

    相关关键词: 返乡大学生工作总结 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返乡学生志愿服务方案 重视春节“返乡经济”开发农村旅游市场
    相关热词搜索: 返乡 事迹材料 农民 创业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