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语文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

    时间:2020-03-01 07:56:34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语文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

      魏洪平

      (江苏省丹阳市访仙中学,212321)

      摘要:语文校本课程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校本课程的个性化缘于历史文化的个性差异、地域文化的个性差异、学校文化的个性差异和情感思维的个性差异。语文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应注重三个原则: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教师的创造,并由目标、内容、评价三部分组成。

      关键词:校本课程个性化定位原则构架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地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由于校本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能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色。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语文校本课程应该是最具个性化特色的课程。现代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培养。在这个崇尚个性、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教育必须顺应这个潮流。“教育即解放”,“教育能够是,而且必然是一种解放”。语文教育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一、 定位:语文校本课程立足个性化的原因追溯

      从对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学校文化、情感思维的个性差异的分析中,可确定语文校本课程个性化的这一基本定位。

      (一) 历史文化的个性差异

      历史文化是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地区、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不同,在历史长河里积淀的文化自然也不相同。我校所在地应属江南的吴楚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在选文上若以吴楚名家为主要内容,学生在阅读时对文化背景、语言文字的理解就容易得多。

      (二) 地域文化的个性差异

      地域文化是指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其差异表现为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地处江南水乡,临溪傍水,在那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河网上,村舍一片蓊蓊郁郁,颇有点“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韵味。江南的风景总是和水联系在一起的,江南美,美就美在江南的水。那“咕噜咕噜”的摇桨声,轻盈、飘逸的采莲女,风韵独特的小桥,处处透出江南水乡纯净、柔美的灵韵。不妨让学生吟着唐诗宋词,去感受“盈盈碧水相环,楼阁隔河相望”的水彩墨画;让学生撑着油纸伞,走进散发着丁香花的古镇小院,感受古人的孤独、伤感。

      (三) 学校文化的个性差异

      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存在使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受其规范及影响。从校园布局、学校管理、人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等,都是社会文化的折射,都反映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信念、手段、语言、环境和制度等文化特质。学校的文化氛围往往影响着学生个性气质的形成与发展,而学生的情趣又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逐渐养成。因此,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受到学校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发展。

      (四) 情感思维的个性差异

      个性差异是指个体在内在身心结构和外在行为习惯上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在生理上,表现为性别、年龄、体质、知觉等;在心理上,表现为知识结构、智力类型、兴趣、爱好、动机、情感、意志等;在思维方式上,有的偏重于形象思维,有的偏重于抽象思维。语文校本课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情感思维差异,开发出适合学生个性的课程。

      二、 原则:遵循基本规律,尊重教师创造

      (一) 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

      首先,应树立现代语文教学的目标观。传统的语文教学目标观仅从知识和能力的角度来观照,而现代语文教育要求培养完整的人,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重视学习的过程、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语文的实践,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与此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

      其次,应树立开放的语文课程内容观,打通课内外,走向现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应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就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然而,传统语文教学观念要求“以本为本”,读书只读“语文”书,观文只观“文学”文,这无疑给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套上了“紧箍咒”。这种陈旧观念必须破除。既然“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只要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就有无穷的学习资源可开掘;既然“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只要与文化有关的,就可能有不尽的语文学习资源供开发。

      (二)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载体,不关注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便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因地制宜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因地制宜中的“地”,是指各校不同的条件——既有学校生存的社会环境条件,又有文化环境条件;既有学校办学设施条件,又有教师、学生的个性因素。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发出适合于自己实施的校本课程方案。如果一味地照搬照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或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就失却了特色,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也就违背和脱离了开发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语文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