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机评测
  • 专项体验
  • 对比评测
  • 拆机
  • 手机
  • 5G
  • 软件
  • 发布会
  • 小道消息
  • 专题
  • 导购
  • 行情
  • 手机报价
  • 产品大全
  • 品牌大全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正文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的体会

    时间:2020-02-23 07:55:1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实事求是,尊重规律,走科学发展之路
    ——学习《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的体会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初步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科学发展的论述。通过学习,我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的过程。胡锦涛同志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我对于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和依据,加深了认识。(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向世人郑重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跨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他要求全党加强学习,“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强调“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找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力求“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地展开,他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对现实的国情、具体的矛盾和各种各样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强调要“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决定方针、政策”,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十个重大关系,要重视“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和综合平衡,提倡照辩证法办事”。又告诫全党,“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他还明确指出,“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
    毛泽东同志的论述,阐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我们党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指引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广阔国度上,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前一时期,我国社会经济从解放前所处的崩溃状态中迅速恢复过来,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顺利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的生活得到初步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但是,历史的真实还有另外一面。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出现过“大跃进”的混乱。那时,“极左”的思潮泛滥,“乌托邦”的狂热膨胀,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指标,完全脱离实际,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由此出现的全民大炼钢铁的局面,给社会资源和生态带来了浩劫;水稻亩产数十万斤的“卫星”,给科学实践和民生带来了悲哀。“大跃进”造成的悲剧,留给了我们惨痛而深刻的教训,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如果不讲实事求是,不尊重客观规律,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那么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挫折。面对“大跃进”形成的乱局,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全面整顿的决策,对生产关系、发展速度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引导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回到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又焕发出蓬勃生机。直到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出现了整体社会的大动荡。
    在改革开放、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对科学发展的论述内容丰富。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并且强调,“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问题、办事情”。他还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他明确提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动,搞好综合平衡”;“‘十五’期间,我们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又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宏伟而复杂的系统过程,各方面的工作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他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其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初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几十年来,全党和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艰苦探索、努力奋斗,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更是举世瞩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科学发展的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和行动策略,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途径。总结我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规律,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也毋须讳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出现过一些曲折和问题,如全面的“大跃进”带来了经济“大倒退”、某些地区的“工业化”加剧了环境污染、某些“建设项目”破坏了生态平衡等,但这些正是由于背离科学发展思想所造成的恶果,从反面说明了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新阶段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联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科学发展的论述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可以清楚的看到,科学发展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在课程改革和实施中,要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解其内涵和精神实质;再自觉联系工作实际,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改进工作、提高水平。我感到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对自己做好工作和自我发展将是有力的促进。
                                                                            2009年3月26日

    以学生发展为本  按教育规律办事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的体会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段讲话,清晰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以发展为第一要义,针对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反映了人民群众向往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抓好发展也就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表明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 的根本目的。而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才能保证社会健康向前发展和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才能保障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必须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才能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和重大关系,才能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应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国的经济非常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一个“一穷二白”的大国办教育,其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我国的“大教育”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我们正在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更加注重内涵、不断提高质量,努力实现“强教育”的目标。
    上海的基础教育,近十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上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理念,编制了新的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写了新的教材并在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使用。围绕新课程的实施,中小学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了轨道。
     “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强调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发展,而且明确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所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反映了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完全正确的。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新编的课程方案突出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明确了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完善学习方式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再进一步确定了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组成的课程结构以及由这三类课程协调组合的课程计划,编制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样的基础教育课程,兼顾了学生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有利于为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打好基础,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上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按照整体设计、系统建设、先试验再推广的要求在逐步推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市教委进一步提出要加强校长的领导力、教师的执行力和教研员的指导力,并明确把着力点放在改善教学基本环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促进了课程的有效实施。
    但是还应该看到,上海的课程改革从课程设想到教学实施、从课程理念到教学行为,有明显的落差。究其原因,涉及到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课程的设计不够完善、教学观念的更新有些迟缓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高中英语 作文 大全 英语 初中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