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时间:2020-08-17 12:29:3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

     “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就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把综合实践 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迁移到数学学科教学之中。一方面把数学 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另一方面把综合实 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在数学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使 两者间的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整体性产生共振效应,促进传统教学方 式的根本改变。如何将数学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既学到知识,又促进能力的以展,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如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采取什么样的指导策略,是我们要研究 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解 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口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 形态。准备充分,奠定活动基础;创设活动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加强过程指导, 发展学生多元能力;运用评价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外延伸, 延续学牛数学兴趣。通过这样的有效指导,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 习潜能,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教 师这个角色,在实践活动屮一方面,教师利用其深厚扎实的知识功底,娴熟的教 学基本功,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透彻理解和熟练的驾驭能力,扮演着“教“的角 色,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另一方面,教师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 际为前提,用学牛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扮演着”学“的角色,和学 生一道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求者。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显得至 关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指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 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 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基 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实践 活动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 新型的课程形态。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 掌握和应用数学,它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数学实践活动是指一个个的“小 课题”,即对学牛而言它是一个比较大的综合性问题,它具有一定的探索余地和 思考的空间。《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实践活动”就是指这种小课题学习。小 课题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学生应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 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选择,都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但教 师的组织、指导、参与起着关键的作用,有效的组织、指导,能发展学牛的数学 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相反,活动过程如同一盘散沙,为活动而活动,就 没有任何意义。下面谈谈我在指导数学实践活动方面的一些实践与体会。

     一、准备充分,奠定活动基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课 前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运筹帷幄,成竹在胸。

     1、知识储备。数学实践活动能正常的开展,学生必须掌握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和 技能。如:研究函数的增长模型,需耍学生掌握了一次函数y=ax+b(a>o),指数 函数y=ax(a>l)以及对数函数y=logax(a>l)的图像以及性质。学生需要选择特例 进行列表,描点,连线,最后牛成图像,并且得到一般性的结论:一次函数的增 长呈线性,指数函数的增长是“爆炸式”的增长,而对数函数的增长较缓慢,事 实上也更接近于现实。因此,在选择增长模型时,也往往选择对数函数相关的复 合函数作为载体。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电脑做出各函数的图像,并取值比较其变 化过程,体会指数函数的“爆炸式”增长,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物质完备。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离不开物质上的支持,如活动场所、场地 的选择(是校内还是校外,是室内还是室外);材料(测量工具、利率表等等) 的组织是否齐全、到位。每次数学实践活动课开展前均要列出清单:尺子几把, 胶水儿瓶,图钉儿个……忌顾此失彼,要“一个也不能少”。

     3、 预案详备。每次数学实践活动课前,教师要认真地备课,突出“新、奇、趣”,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与实践欲。比如在研究“魔术师的地毯”过程中,应该想到可 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教师应作充分的准备。活动过程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 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的情况,在

     “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二、创设活动情景,激活学生思维

     “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情景”而学习,在生活情景、 问题情境屮学习,从适应和改造“未来情景”出发,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学会 适应在社会上面临的各种情景。

     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情绪, 激活学牛的思维。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 的趣味性,也可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女口: 一天,著名 魔术大师邱先生拿了一块长和宽都是1、3米的地毯去找地毯奖金师傅,要求把 这块正方形的地毯改制成宽0、8米、长2、1米的矩形,金师傅对邱先生说:“你 这位鼎鼎大名的魔术师,难道连小学算术都没有学过吗?边长为1、3米的正方 形面积为1、69平方米,而宽0、8米、长2、1米的矩形面积只有1、68平方米。

     两者并不相等啊!除非裁去0、01平方米,不然没法做。”邱先生拿出他事先画 好的两张设计图,对金师傅说:“你先找这张图的尺寸把地毯裁成四块,然后再 照另一张图的样子把这四块拼在一起缝好就行了。魔术大师是从来不会出错的, 你只管放心作吧!”金师傅照着做了,缝好一量,果真是宽0、8米、长2、1 米,魔术师拿着改好的地毯得意洋洋的走了,而金师傅还在纳闷儿哩,这是怎么 冋事呢?那0、01平方米的地毯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你能帮金师傅解开这个谜吗? 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 愿意积极参与问题地讨论。

     为计算方便,以“分米”为单位

     按照魔术师的裁剪方法,拼接后中间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两条“折线”,

     可以计算出中间“重叠”正好为1平方分米

     如图:ACT二5八+2丄29, BL二L+3丄73, AB^=13>5^=194

     由秦九韶的〃三斜求积术〃公式: 三角形ABC的面积的平方「 二(1 /4) [AC“AB?-((ACT +AB八-BC") /2厂] = (1/4) [29* 194- ((29+194-73)/2)

     二(1/4)[5626-75J

     =1/4

     三角形ABC的面积S=l/2

     “重叠”的面积=2S=1

     13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根据我们所学的直线斜率去验证“魔术师的地毯”并非是真 的没有瑕疵。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彖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而要创造 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FI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 些数学问题。积极引导学牛开展数学建模。如:设计一个雨中行走的策略,使得 你被雨水淋湿的程度最小。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淋雨量,降雨的大小,降雨的 方向(风),路程的远近,行走的速度?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1) 把人体视为长方体,身高h米,宽度w米,厚度d米。淋雨总量用C升来记。

     2) 降雨大小用降雨强度I厘米/时来描述,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平面上的降下 水的厚度。在这里可视其为一常量。

     3) 风速保持不变。

     4) 你以定常的速度v米/秒跑完全程D米。

     5)考虑降雨的方向。若记雨滴下落速度为r (米/秒),雨滴的密度是P,表示 在一定的时刻在单位体积的空间内,由雨滴所占的空间的比例数,也称为降雨强 度系数。所以,Imp因为考虑了降雨的方向,淋湿的部位只有顶部和前面。分 两部分计算淋雨量。

     ☆顶部的淋雨量 G =(〃 / v\vd(pr sin &)

     D /壌示在雨中行走的时间,彩表示顶部面积, r sin瞰示雨滴垂直下落的速度。

     ☆前表面的淋雨量 C2 = (〃 / y)必[/?(/cos & +卩)]

     ☆总的淋雨量(基本模型)

     C = G + C, = 0"。(dr sin 0 + /?(r cos 0 + y))

     v

     三、 加强过程指导,发展学生多元能力

     实践活动过程的展开重在指导,教师应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等多种角 色,述要入戏。教师既要实施活动前的预案设计,又要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 出空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用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 件一一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 生自身实践活动进行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一位学生动手操作、动 脑思考、动笔尝试、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 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牛学习的独立性。如设计学校教学楼楼梯最适宜的宽度 每一位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学校集会(或早操)的音乐响起时,我们都 得排队下楼,老师经常强调要大家做到“快、静、齐”。于是,大家为了一个“快” 字而争分夺秒的下楼,在楼梯上就会时常发生阻塞现象,这样就会给楼梯的安全 畅通带来了问题。有没有一种方案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带着这个问题,教师指导 学生对木校的教室,楼梯进行测量,对学生人数进行统计,鼓励学生设计合理的 楼梯使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主人翁的精神,并且还学习到了 知识与技能。

     四、 运用评价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求中获得 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感受成功,才能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 产生并保持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 己的学习状态、能力水平的认识是不清晰的,这不仅依赖于教师的评价,也依赖 于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耍善于利用学生前一次实践活动的评价并启动学生 下一次的实践活动。如在学习指数函数之前,让学生自己通过图像去总结指数函 数的性质。不同的学牛会从不同的方面去总结,大家相互借鉴,形成良好的学习 氛围。在作品展示吋,同学们发表见解、相互评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表现会有 出前所未有的高涨。我深深体会到:评价不在于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评 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评出了学生的激励效应。成为学生进步的内部诱因,促使 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岀的:“评价的目的 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 课外延伸,延续学生数学兴趣

     每次数学实践活动结束Z后,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实习作业,注意活动的延续、补 充与巩固。例如,在高一必修一,学习完函数的应用后可以留一个实习作业:英 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曾提出一个物体在常温环境下温度变化的冷却模型。如 果物体的初始温度是01,环境温度是00,则经过时间t后物体的温度8将满足

     0 = 0。+ (% — 02)? e_kt

     其屮k为正的常数。设计一个方案,对牛顿的冷却模型进行验证。然后在探究以 下问题:

     一杯开水的温度降到室温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应在炒菜之前多长时间将冰箱里的肉拿出来解冻?

     在寒冬季节,是冷水管容易结冰,还是热水管容易结冰?

     让学生去进行模拟实验,然后上网查询有关资料,或者请教专业人士,最后通过 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份实习作业报告。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学习到了一些生活中 的小知识。

     总Z,《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对内容、方法、环境等方面的 改革,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从教学方法上提供了保证, 从环境和氛围上提供了动力,使学生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有表达自己想法和展 示自己才华的场所。在时间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 完成既定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去实践、研究,探索出i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较好发展的教学新模式。

    相关关键词: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