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小学语文为儿童而来——张康桥十年经典课堂综述

    时间:2020-03-03 08:03:07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小学语文为儿童而来——张康桥十年经典课堂综述
      
      作者/成云雷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自己鲜明的教学主张。主张不仅要说出来,更要做出来。张康桥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他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教学主张。我仔细揣摩了他的课,具体有《九色鹿》《普罗米修斯盗火》《三打白骨精》《埃及金字塔》《望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如梦令》《林冲棒打洪教头》《滥竽充数》《牛郎织女》等十多节课,这些课在全国小语界都有较大的影响,并散见于各级语文类杂志,还有诸如成尚荣、金生鈜等名家的评述。我在学习这些课堂案例、名家评论的基础上,尝试提炼出他以儿童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型。张老师的课堂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型。
      
      一、以学生的真实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型
      
      他很多堂课的教学,都呈现了如何直面学生的真实问题。他是怎样上的呢?老师一上课就问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样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创设问题解决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接着再问,“通过学习你又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新的问题”,如此循环。此种模型看似简单,操作起来难度却极大,但并不意味着不具有推广性。透过现象,我们还是能发现其中的基本操作策略:一是直面真实问题;二是整合问题聚焦教学内容。
      
      说到真实问题,难道还有假问题?是的,通常情况下,老师在教学时也让学生提问题。以《滥竽充数》为例,学生常常会问“谁滥竽充数呀”“他是怎么样滥竽充数的呀”,这些问题在一般的教学情境下,完全是可以通过阅读文章解决的。那真问题是什么?我们还是看张老师的课堂。同样是《滥竽充数》的教学,学生问道“南郭先生为什么姓南郭呢”这个问题,这就是学生无法解决的真问题,可这样的问题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什么关系呢?张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因势利导,首先介绍了一个知识点,姓氏是在宋朝以后才固定下来,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固定的姓氏,那南郭一姓可能是怎么来的呢。然后讲解了什么是“郭”,并举“水村山郭酒旗风”为例,理解“郭”是城墙的意思。再理解“南郭”的意思是城墙之南,可能指的是住在城墙之南的人,住在城墙南和城墙内有什么区别呢?接着讲解住在城墙之外的人地位比较低,不受保护,经济上还是比较贫穷,以此来勾勒南郭先生的一个形象。最后,就把这个问题引向了文本——南郭先生地位不高,并不富裕,是否就可以滥竽充数呢?从而引向对文本价值观的思考与学习。这个问题解决就与人物的形象、文本的价值观整合起来r,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
      
      再如张老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有一个学生提出“柴进为什么那么有钱”的问题。这一问题显然“不合时宜”,但更“不合时宜”的是另一个学生插了一句“小说嘛,编的呗”。其余学生大笑。而张老师却说:“不忙,咱们先来看看柴进究竟是怎么个有钱法。自己读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一会儿相互交流。”在学生交流之后,张老师接着补充:“因为宋朝姓柴的是显赫一时的贵族,其后代不仅很有钱而且还享有特权,这说明《水浒传》是源于现实生活的。但小说又并非历史,作者也进行了虚构,关键的问题是柴进是怎样看待钱的?”在讨论中学生不仅明晰了柴进这个人物形象,而且知道了“钱”映衬出了洪教头、林冲的不同性格。通过问题聚焦了人物形象、价值判断等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明显。
      
      这就是以学生真实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是从儿童的“前理解”开始的。学生的阅读经验、疑问、感受、方法不仅是教学的起点,更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张老师运用得生动而有效。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和启迪,对那些“貌似无关”的问题都给予充分的关注,这是对学习主体真正的尊重,这样,学生的自主能力才能实实在在得到培养。直面问题,教师的智慧往往就会表现在怎样把“貌似无关”的问题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上。这或许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语文教学中的“唤醒、激励、协调与引导自我教育”的生命现场。
      
      二、以学生生活体验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型
      
      这一教学模型也有其鲜明的特征,往往表现为“边做边学”的课堂教学状态,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把文章的内容“读到脸上,读出动作,读出态度”,也可表现为课堂教学一直在“动”,在“演”。其基本策略有:一是让生活在课堂上继续;二是分享各自的学习生活体验;(www.fwsir.com)三是使语文学习生活更主富,更有意义。
      
      其典型的课堂有《如梦令》,张老师整个课堂都在让学生“动”“演”。从“常记溪亭日暮”的手搭阴棚,理解“溪亭日暮”美景,到“沉醉不知归路”的“沉醉”状态的感受,再到“争渡争渡”的心理描写,最后到“惊起一滩鸥鹭”的动态美景,张老师一直在将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如学生在演“沉醉不知归路”时,有的学生是东倒西歪,有的学生则是站立不动,原来“东倒西歪”的学生理解的是“李清照喝酒了”,而站立不动的学生理解的是“李清照被美景所陶醉了”,学生用自己的生活再现了“醉”的含义。
      
      再如“惊起一滩鸥鹭”一句的理解,学生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诵读,在孩子们边读边做完动作之后,张老师开始根据孩子们的活动情境展开教学。由于学生们的动作基本上整齐划一,老师问道:“一滩鸥鹭是多少鸥鹭啊?你们是一群整齐的鸥鹭,飞的动作都是一样的?这群鸥鹭是怎么样的?”一连串的追问后,学生明确了水鸟飞行的样子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再要求把你感受到的用动作表现出来,并把你想到的融入到朗读中去。张老师巧妙地利用活动,让孩子们领悟到了其中的意境,合理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巧妙而有趣。
      
      还是《如梦令》的教学,学生们通过合作表演,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画面。他们各自的理解又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参考,孩子们通过观察同伴的状态,分享了同伴的学习体验。张老师再要求学生们把《如梦令》一词所呈现的画面写下来时,学生们的体验变得更为丰满,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小学语文为儿童而来——张康桥十年经典课堂综述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