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光明日报

    时间:2020-09-14 15:30:32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不能因个别事件动摇慈善信心

     周 龙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23日 ? 02 版)

     ?最近,我国慈善事业有点“冷”,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国社会捐款为10.2亿元,但7月的社会捐款仅为5亿元,比6月锐减了5.2亿元。对于捐款数额大幅减少,有人认为,我国慈善事业正经历一场公众信任的严冬。

     ?没有证据证明捐款数额锐减与“郭美美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今年以来,从天价餐费到名人“诈捐”,一系列关于慈善的负面新闻事件,让一些慈善组织受到前所未有的批评,也让不少人对慈善的信心开始动摇。

     ?公众因个别事件而动摇慈善信心,这多少可以归咎于新闻炒作的“误伤”。让网络舆论决定自己的行为,也说明慈善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慈善的宗旨是人文关怀,是个人在道德感召下的扶弱济贫,体现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责任,更是“达则兼济天下”的广阔胸怀。因此,真正的慈善者总能基于个人的道德判断,自发自主地去从事这项事业。丛飞慈善资助11年、郭明义义务献血20年、白芳礼蹬三轮助学10多年,其间无不经历各种困难和不解,但他们都坚持了下来,不为偏见所影响,不因非议而动摇。?

     ?真正的慈善是无条件而且不求回报的,是没有任何功利之心的向善之举。自1989年以来,希望工程在18年里募集资金逾35亿元人民币,援建希望小学13000多所,资助贫困学生290多万名。包括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在内,无数贫穷地区学子的命运因希望工程而得以改变。对捐赠者来说,这些就是最好的回报。

     ?回顾慈善事业发展历史,无论是战火连天的世界大战,还是金融海啸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的慈善组织都没有因此中断过工作,而且,越是时局混乱,慈善工作的开展越是积极和有效,在扶贫、医疗等方面开展大量人道主义工作。5·12汶川地震后,我国出现的全民捐助、心系灾区的景象,对于提振国人信心、弘扬民族精神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慈善组织巨大成绩的背后,则是无数一心向善的人们的默默支持。

     ?我国的慈善事业虽然起步晚、经验少,但这些年的发展已经表明了其在弘扬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巨大作用。而且,我国慈善机构也一直在努力实现公开与透明,民政部2006年成立了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今年7月底,红十字会总会也迅速回应社会关切,及时上线运行捐赠信息发布平台。各慈善机构都在积极行动,努力促进信息公开和行业自律,推动中国的慈善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个别慈善组织尽管有不足甚至过错,但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发展还不够成熟。只要广大公众对慈善保有信心,坚持扶弱济困的慈善信念,并帮助慈善组织不断改进工作,我国的慈善事业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为更多失学儿童、贫困人口、受灾家庭带去光明和希望。

     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三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

     本报评论员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23日 ? 05 版)

      在9月20日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上,我们再次看到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千里送薪,诠释“诚信”二字最珍贵的含义;“最美妈妈”吴菊萍不计后果爱心托举,给坠楼女童带来生的希望;“索道医生”邓前堆在溜索上来来往往28年,为当地百姓送去医疗服务……一幅幅震撼人心的道德“群英谱”,生动展示出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一支红烛点亮一间屋,一片火把照亮半边天。这些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全社会激发起无数人向善的力量。道德在社会中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和谐的公德建设,可以成为整个国家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富足,还体现在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基础固然是公德建设的重要条件,但如果一个国家在道德方面世风日下,恐怕也很难实现长期的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追求礼仪道德的民族,历史上也有着无数感人的道德故事:孔融让梨中的谦让、孟光梁鸿举案齐眉中的和睦、陶母言传身教中的爱子、乐羊子妻断机劝夫中的深明大义……每个故事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道德风尚,也成为今天我们增进人际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动教材。

     ?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和道德力量的重要,对于整个国家也是一样,愚公移山改造自然、苏武牧羊不辱使命、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每个故事都有着无穷的道德感召力,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张海迪、赖宁……每个人都曾激起亿万国人自强不息、建设祖国的热情。今天,我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风气,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正是基于对公民道德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2001年9月20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此后的十年中,我国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用榜样的力量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公民道德建设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关系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努力学习楷模的精神,并把它们内化成自觉的行动,各级政府部门也要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和宣传道德模范活动,让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四拒赔偿”引发的热议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23日 ? 10 版)

     图为刘士圣为李家珍老人燃香祭奠。新华网

     ?编者按

     ?近日,一则老人搭便车意外身亡,其子女四拒车主赔偿的感人事迹引发社会热议,与之前屡次出现的“扶不起”的摔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诬陷讹诈形成了鲜明对比。怎样让做好事的人不受“反咬一口”的伤害,怎样让人们乐于行善、敢于行善,以及重建信任,弘扬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帮扶互助氛围,无疑是我们需要大力倡导的。欢迎社会各界见仁见智,展开积极讨论。

     ?近日,合肥一老太搭便车意外身亡,其家人四拒车主赔款的感人事迹成了舆论热点,许多人对双方当事人的真情和良知表示称赞的同时,也在讨论如何保证好心不被“反咬一口”,让好人有好报。

     ?好心遇到了“意外”

     ?8月13日上午10时左右,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磨店社区沿河村农妇刘士圣骑着电动三轮车赶集回家途中,路上遇到了同村76岁的李家珍老人和其孙女小敏。

     ?烈日当头,老人又提着东西,离村里还有差不多1公里路。热心的刘士圣提出顺道载她们一程,并在装满猪饲料的三轮车上给祖孙俩腾出了地儿,嘱咐她们坐稳扶好。

     ?一个急转弯处,突然一辆摩托车飞快驶来,一场意外发生了,三轮车猛地翻车了,三个人一下子被甩了出去。

     ?李家珍老人的头撞在水泥板上,起了一个大包,血不停地流。刘士圣的腿被车身牢牢压住。

     ?刘士圣不顾自己的腿伤,赶紧通知丈夫带钱过来给老人抢救。李家珍的儿媳妇也闻讯赶来。众人立即把李家珍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但因颅脑出血,又加之心脏病复发等其他病症,李家珍不幸离开人世。

     ?“不能让好心没好报”

     ?在李家珍被送往医院治疗时,刘士圣的丈夫立即取了5000元赶来,可李家珍家人当场回绝了他提供的这笔数额不小的治疗费用。

     ?愧疚自责的刘士圣和丈夫都觉得不管花多少钱他们都得出。

     ?一次转院治疗、又一次转院治疗,甚至在老人的葬礼上,刘士圣连续三次送上赔偿款。拒绝,仍然是拒绝,他们遇到的是同样“执著”的李家珍的家人,医疗费前后花了近20000元,一部分还是找亲戚借的,但是从一开始他们就商定不能要人家的钱。

     ?李家珍家人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不能让好事变成了坏事,不能让好心没好报,人家也是出于好心,若收了人家的钱,良心是要受到谴责的。

     ?感人事迹成舆论热点

     ?这起饱含浓浓乡情,淳朴礼让的“以德报德”的真实事迹引起了舆论热议。

     ?人们对事件双方不惜溢美之词。有人说,“双方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都能做到有情有义,的确难得。这一段佳话让我们看到了社会还有正气,人间还有真情。相信它的广泛传扬对扭转社会风气也会是一剂强心剂。”

     ?“能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觉很充实,也很快乐。任何有良心,善良的人都应该与人为善,做些好事。虽然有时候社会会出现一些缺乏诚信、人性淡漠的现象,但是我相信正义还是能压倒邪恶的,社会良好氛围需要我们人人都行动起来。”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义工代表贾京红说。

     ?而同时有人表达了做好事反被诬陷讹诈的担忧,毕竟有“彭宇案”以及人们对“该不该扶起摔倒的老人”的讨论在前。而我国对于善意救助者的权益缺乏相应的司法保护机制,使得有些人倾向于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望态度,以免自身权益受损。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小锡也提到人们讲求情义道德要考虑社会的复杂性,必要时讲求一些施善援助的技巧也是无可厚非的。而如何为整个社会营造“以德报德”的互助氛围,让更多的公民愿做好事、敢做好事正是讨论的焦点,记者将保持关注。

     ?(本报见习记者?龚?亮)

    相关关键词: 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