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社会学概论论文 正文

    8859社会学概论8859社会学概论

    时间:2020-08-25 08:44:1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1. “社会”一词源于()。 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4. 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需要层次理论是谁初次提出的。(马斯洛) “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 “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 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 “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 一位教师与学生、家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学现象称为( )。 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 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 哪个阶段( )。 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 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 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 )。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 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 )提出的。 结构功能主义主要人物是( )。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 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 整合作用是指(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 提出社会失范论是( )。 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 )。 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

      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理论。( ) 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 什么问题正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 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 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 )。 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 社会保险是( )。 社会工作是指(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 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 )。 “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 )?

      一个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 )。 《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 )。 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调到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哪一种现代化理论的观点。( ) 社会趋同论最早是( )提出的。 “后工业社会”论是由( )提出的。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孙中山 写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 康有为 在青年时代就撰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52.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 孙德 开始的,产生于 19世纪30 年代。

     53. 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 康有为 ,在 1891 年。

     54. 社会学学科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大致分为 理论社会学 、经验社会学 和应用社会学。

     55. 生存、 享乐 和 发展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56 人的社会需要 逻辑起点 精神 规范 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 ?

     56. 马斯洛关于1943 年出版的 《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57. 马克思是从 宏观上 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 微观上 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58. 需要层次论讲的是 需要优势 的更替,而不是 需要 的更替。

     59. 美国心理学家米德把人的自我意识的获得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模仿阶段 、嬉戏阶段和 团体游戏阶段 。

     60. 社会文化的传播有两种不同的渠道:即 正式的 和 非正式的 的渠道。

     61. 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血缘关系、 业缘关系 和地缘关系 。

     62. 根据交往的形式,把社会交往分为 直接交往 和 间接交往 。

     3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 劳动力资源 生产资源 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 有索罗金 相互促进 、 相互发展 变化的过程。

     64. 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

     65. 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 第一信号系统 和 第二信号系统 。

     65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 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包括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67. 社会群体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个人层次上,是人进行 社会化 的必要条件;二是群体层次上,能够满足人类的 某些需要 。

     68. 在社会学中,通常按照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特点,把社会群体分为 初级社会群体 和 次级社会群体 。

     69. 初级社会群体保持 较小的 规模。在初级社会群体中,由于人数少,人们之间可以进行 直接地面对面地互动 。

     70.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 邻里 和 儿童游戏群体 三种形式。

     71. 依据组织的严密程度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正式组织和 非正式组织 。

     72. 古典管理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对 人的 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有强烈的“ 任务本位 ”和机械主义色彩。

     73. 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则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 X理论 ”和“ Y理论 ”。

     74. 当代管理学派反映出当代管理理论的两种特点:一是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一是借助数学工具、计算机将组织管理 模式化 、 最优化 。

     75. 根据人口与地域两个特征把社区划分为 巨型社区 、中型社区和 微型社区 。

     76. 社区分析的框架有 人文区位学 、 文化人类学 和社会系统理论三种。

     77. 按城市的功能可以把城市划分为 政治城市 、工业城市、商业城市、文化城市和 旅游城市 。

     

     78. 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以下三个观点: 优先发展农村 、优先发展城市和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

     74就其形态而言,部门目标较为 具体 明确 、 手工业 和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80. 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财富、 声望 和 权力 。

     77.马克思的需求的 社会性 相同性 高就业 高补贴

     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 结构的总和 新增劳动力就业 隐性失业 、 种姓制 和阶级。

     82. 我国目前的阶级结构是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和一个 个体劳动者阶层 。

     83. 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 家庭制度 和 经济制度 。

     84. 派生的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 宗教制度 和 教育制度 。

     85. 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概念系统、 规则系统 、 组织系统 和设备系统。

     86. 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 实用性设备 和 象征性设备 。

     87. 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 现实性强 、集体的产物和 大众传播 。

     88. 越轨行为是对既定的 社会行为规范 的违反,是 社会控制的 对象。

     89. 亚文化群体论用亚文化群体享有 亚文化 和 亚价值 规范来解释越轨。

     90. 犯罪预防的措施有: 教育 、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

     91.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 社会关系 失调、 人与环境关系 失调两个方面。

     92. 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 人口数量庞大 、 人口素质低 。

     92道德是靠人们的 内心信念 社会舆论

     93. 失业有 显性失业 和 隐形失业 两种存在形式。

     94. 解释贫穷问题的理论有三种: 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 贫穷文化论 和社会环境剥夺论。

     95. 社会保险是对 未来风险 的预防,社会救助是对 显示贫困 的救济。

     96. 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 个案工作 、团体工作、 社区工作 。

     97. 本世纪20~30年代的 乡村建设运动 是我国较早的社会发展工作实践。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 晏阳初 和梁漱溟。

     98就其形态而言,部门目标较为 具体 明确 高就业 高补贴

     91解释社会分层的三种理论是: 功能论 需要论 就业保障制度 和 价格补贴制度 。

     99. 社会均衡论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社会学家 帕雷托 和美国社会学家

     帕森斯 等。

     100. 社会流动按流动主体划分为 个人流动 、 家庭流动 和群体流动。

     101. 社会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为 水平流动 、 垂直流动 。

     102. 社会流动按流动参照物划分为 代际流动 、 代内流动 。

     100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 纺织业的兴起 微电脑 未来社会学分为三个学派: 经院学派(后工业社会学派) 、 罗马俱乐部学派(悲观学派) 和赫德森学派(乐观学派)。

     104. 1963 年 周恩来 总理提出四个现代化,并指出四化的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105.冲突的根源是 社会资源相对有限 破坏性 生活资料 人自身 信息 、 感情 的象征符号之一.

     ?108.需要的特点包括 必然性 、客观性和 社会性 。

     109.以组织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社会组织划分为经济组织 文化教育组织 受政治因素影响发展不平衡

     81组织目标的确定有两种模式:一种为 集中决策模式 民主决策模式 普遍性 相对稳定性 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

     112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畜牧业 手工业 节奏慢 同质性高

     20宗教既靠 内在控制 外在力量 学习活动 学习能力 ?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时时间、 具体时间 具体情境 自我意识 境中我 社会控制以是否靠强力来维持分为统治制约 简述社会学的基本特征。

     (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

     (2)社会学的研究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

     (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5)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106. 简述社会学的功能。

     (1)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

     (2)增长社会管理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

     (3)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

     (4)社会学能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

     107. 简述马斯洛五种需要的关系。

     (1)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较低级的需要得到部分的合理的满足之后,较高级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而成为有推动力的激励因素。

     (3)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

     (4)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需要。(逛街:买衣服、吃美食、和同事朋友联络感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优势需要)

     (5)并不是所有的人的需要都按这个顺序发展,有时可以颠倒和超越。

     (6)马斯洛把需要的满足看成是重要的。

     108. 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

     (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109.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

     交往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含义极为广泛。它既包括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也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既包括物质交往,也包括精神交往。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包括:

     (1)揭示了社会交往的物质条件。

     (2)指明了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

     (3)分析了社会交往的层次,指出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物质交往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是任何一种交往的基础。

     110. 简述社会交往的意义。

     

     (1)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并认识自己。

     (2)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以扩大文化的享用范围,不同世代间的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

     (3)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交往形成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人们的共同活动和交往推动着社会发展。

     111. 简述社会化的内容。

     (1)传授生活技能。

     (2)教导社会规范。

     (3)指点生活目标。

     (4)提供角色人选。

     112. 简述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

     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

     (1)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

     (2)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此意。

     113. 简述家庭的功能。

     

     (1)经济功能。主要包括家庭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

     (2)生物功能。包括性生活的满足和生殖两个方面。

     (3)抚育和赡养功能。抚育是对子女生活上的供养和通过社会化对他们的教育;赡养事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

     (4)休息和娱乐功能。家庭是个人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包括劳动能力的恢复和再生产、精神需要的满足。

     114. 简述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

     (1)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

     (2)采取包办的方式缔结婚姻。当事人没有发言权,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3)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经济利益。

     

     (4)推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权力原则。

     (5)婚姻家庭的建立必须遵守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115.简述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社会组织的环境是与该社会组织的存在、运行和变化的社会现象的总和。包括与它有关的社会组织、经济与政治状况、社会政策、社会风气等。

     从本质上说,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社会组织从环境中获取原料—人力、物质和信息,向环境输出产品—受过一定训练的人、物质产品和更多的信息。

     社会组织对环境的交换和依存关系,决定了它的结构、功能必然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环境对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第一,组织中有专门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为了同外部环境建立良好的适应关系以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社会组织必须有一些岗位或部门专门处理同外部环境的关系。第二,环境变化时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也会随之变化。社会组织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决定了环境变化将到之社会组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多种多样的。

     116. 简述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1)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

     (2)目标是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

     (3)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

     (4)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组织成员的力量。

     (5)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

     117. 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

     (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这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是人们进行共同生活的依据。

     (3)共同的社会生活。

     (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

     (5)社会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以上要素是各种社区的共同点,但在不同社区具备这些要素的程度又有不同。

     118.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征。

     (1)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密度高。这是其明显的人口特征。

     (2)城市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

     (3)城市社区成员的易质性高。

     (4)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5)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

     (6)城市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119. 简述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化的关系。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说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就的,因为同一职业内部也有分化。

     120. 简述社会分层的标准。

     

     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这就叫做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形式。社会分层的标准是多元的。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财富、声望和权力。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声望是指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和尊敬;权力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即使在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这三个标准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也可以在不同情况下作独立考虑。

     另外在社会分层的研究中,常见的还有职业的评价,这对社会分层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121.简述社会制度的含义。

     第一种,是指社会形态或体系意义上的制度,是对制度大尺度的宏观观察,常用来区别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

     第二种,是一个社会中的具体制度,它以具体的组织机构、制度设施作为自己的实体,常用来分析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在研究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里的问题时使用,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第三种,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群体中的规章制度,用来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

     122. 简述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

     (1)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由于文化类型不同,它对人们行为的是非判断标准也不同,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越轨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则被认为正常。

     (2)同一社会中对不同群体的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在一个群体被认为是越轨之举,在另一群体则可能被容许。

     (3)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评价。

     因此,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就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情境下行为者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分析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第一,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组织只有承担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也才能正常运转。第二,目标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准。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第三,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各个社会组织根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关系。第四,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成员的力量。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标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力工作的力量。第五,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其活动成效的高低。 简述社会控制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2)维持正常生活

     (3)促进社会发展

     (4)社会控制的反功能

     124. 简述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

     (1)政治原因。人口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的这个年制和政策由直接关系片面宣传人多力量大。对马寅初控制人口的正确主张进行不公正的批判。使我国人口严重失控。

     (2)人口惯性。我国两次生育高峰,为我国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这种惯性影响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消除,所以我国人口仍将大幅度增长。

     (3)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中国使农业社会,崇尚大家庭制度和多子多福。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我国人口尚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

     125. 简述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

     (1)控制人口数量。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鼓励少生优生,限制早育多生;建立和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的后顾之忧,改变其生育观念,降低生育率;提高基层对计划生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农民,强化对农民计划生育状况的监督和管理。

     (2)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提高文化素质。一靠立法,二靠教育改革。

     (3)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资资料再生产之间的矛盾,扩大就业,缓解过剩人口的压力。

     126. 简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1)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个人生活。

     (2)挖掘潜能,促进其发展。

     (3)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

     (4)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

     127. 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1)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

     (2)维护社会稳定。

     (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

     (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5)社会保障对社会的稳定、人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但也有反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和政府通过此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第二,在实行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利于人们潜在能力的发挥。

     128. 简述社会流动及类型。

     社会流动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涵义。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社会流动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有多种形式:

     (1)按照流动的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社会群体流动;

     (2)按照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垂直流动,其中垂直流动又有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区分;

     (3)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有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129. 简述“五德终始说”。

     

     “五德终始说”是由我国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邹衍(yan)提出的。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着“五行(xing)相胜”的循环顺序进行的,由土德开始,最后又回到土德,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五行中某一种势力占统治的地位。

     “五德终始说”看到了历史是变化的,而且有必然的趋势,这是理论正确的部分。但邹衍把历史的变化理解为一种往复循环的过程,这就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从而陷入历史循环的命定论。

     论述角色扮演的过程并举例说明.

     答:(1)每一个人在社会中担当着一定的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例如,一个人要扮演好“教师”这个角色,需要此人站在学生位置上来反观自身,这名教师更容易弄清楚应该教什么,任何施教。(2)角色扮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了解社会对角色意识,实践角色规范和表现角色行为。同是销售员,有些人积极、主动、热情、耐心、平等地接待顾客,而有些人则消极、被动、对顾客冷眼相对、傲慢无礼。其产生差别的原因是他们对销售员这个角色的意识不同所致。(3)在角色扮演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见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要克服这些矛盾,顺利地扮演社会角色,一方面要切实搞好人的社会化,另一方面社会要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角色冲突,如:一名职业妇女同时满足作为职员,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期待,当这些期待出现矛盾时,就会形成角色冲突。角色中断,如:一位到了退休年龄的干部突然接到单位要他退休的行列,而他对退休后的生活毫无准备,于是处于彷徨和失落状态,这就是角色中断现象。角色失败,如:离婚后,双方的婚姻关系解除,标明这对夫妻角色失败。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2)政治现代化。

     (3)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4)城乡社区现代化。

     (5)群体组织现代化。

     (6)人的现代化。

     131. 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是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第一,人的需要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第二,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

     (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

     ①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②较低级的需要得到部分的合理的满足之后,较高级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而成为有推动力的激励因素。

     ③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

     ④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需要。

     ⑤并不是所有的人的需要都按这个顺序发展,有时可以颠倒和超越。

     ⑥马斯洛把需要的满足看成是重要的。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好解释了人的需要的变化规律及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具体原因。在微观分析上,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132. 联系实际说明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人际关系是个人之间交往形成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

     (1)人际关系特点:直接交往、情感性。

     (2)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①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了个人之间的交往。

     ②态度的类似性。

     ③双方距离的远近。

     ④交往频率。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受交往双方诚意、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与合作及双方在交往中都得到满足等因素的直接影响。

     (3)联系实际

     133. 联系实际说明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生活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

     (1)(2) 论述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家庭制度的进步。

     1、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

     (1)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

     (2)采取包办的方式缔结婚姻。当事人没有发言权,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3)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经济利益。

     

     (4)推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权力原则。

     (5)婚姻家庭的建立必须遵守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2、新中国成立后家庭制度的进步

     (1)婚姻自由。

     

     (2)一夫一妻制。

     

     (3)男女平等。

     新《婚姻法》的颁布,砸碎了封建制度在婚姻关系上的枷锁,推翻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夫权支配,代之以新的、自由平等的婚姻制度。使男女在婚姻关系和一般家庭关系中,得到了法律上平等的权利。

     135. 分析指出“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对管理策略的不同要求。

     “经纪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设计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推崇刻苦工作,经济合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其认为工人是为了挣钱才来工厂做工的,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也使工人成为机器合工具,运用这种方式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更大剩余价值,因而遭到批判。

     “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理论认为工人不仅仅是为钱而来工厂做工的,而是具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理论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对人给予基本关心,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这种理论开了管理理论之新风,对管理实践起了巨大的影响,我们今天许多管理的思想就来源于此理论。

     136. 结合实际说明城市化及城市化的动力。

     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过程。

     (1)工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准备了基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供了现实条件。近代以来,工业化极大推动了城市化。近现代工业要求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依托,要求便捷的交通、运输及商业服务,这些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实现。因此,近现代大工业大多兴建于城市,这导致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

     (2)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行政机构不断的膨胀,科学、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人员加入,这些新增的人员有来自农村的,就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开辟了另外一个渠道。

     (3)城乡差别。城市中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人们在城市中的发展机会比农村多。

     (4)城市的中心作用。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及信息中心,对农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辐射作用。城市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的代表,对农村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137. 论述社会制度的功能。

     

     (1)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

     社会制度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作为人类生活经验的结晶,它的基本价值是有用,即能够指导人们最有效地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果某一套行为规范体系不能再发挥这种功能,它就会被淘汰。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是社会制度的最本质的特点。

     (2)提供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

     既然社会制度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结晶,那么,当新的社会成员要参加社会生活并期望成功时就必须学习以往的经验,实践有效的行为规则,这就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都是由社会制度确定的。人们只有按社会制度办事,才能达到社会化的目的,才会成功。另外,社会的有秩序的变化是靠社会制度来进行的,社会制度对社会成员的有秩序的流动起着指导和筛选作用。

     (3)对社会起整合作用。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淀而成的社会制度是一个内部结构合理的系统。靠着这个系统,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整合。人们如果按照社会制度规定的规范体系行事,社会就有序;反之,社会在结构上就会陷入混乱。

     (4)传递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它是通过不断继承、总结、改造、创新和积累而形成的。从本质意义上讲,社会制度也是社会文化,是经过人们筛选保留下来的文化。因此,文化是在社会制度中保存的,也是在人们实践社会制度的过程中传播的。正是优秀文化的传播,人类社会才会持续发展而不会中断。

     当然,社会制度的功能并不总是积极的。当社会制度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则已落后于现实社会和人们的需要时,它就对社会成员合理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任务就是进行制度改革。

     138. 用社会失范论和手段—目标论分析社会现象,并举例说明。

     (1)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它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的。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处于整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社会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互相适应,正常生活。然而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当文化价值、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时,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处于无所遵循的迷茫状态,从而作出各种类型的越轨行为。

     举例说明

     (2)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段—目标论”。他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于社会为人们提出的目标(文化目标)与达成目的的合法手段(制度化手段)不配套、不统一造成的。默顿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达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即社会结构的特征并一定能成为每一个成员都提供条件以达成目标。这样,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创新、形式主义、逃避、反叛都对社会的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偏离,属越轨行为。

     举例说明

     139. 论述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具体措施。

     劳动就业问题简称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同生产资料不能合理配置。

     1、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

     (1)失业。包括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

     (2)待业。

     2、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的压力

     (1)新增劳动力带来的就业压力。

     (2)解决隐性失业和体制改革造就的失业问题。

     3、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1)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2)广开就业渠道。

     (3)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4)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

     140. 论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的方向。

     (1)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①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则是城乡居民,特别是全民所有制职工享受良好的保障和福利,农村居民所得到的保障很少。

     ②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城镇居民的保障和福利由国家(或企业)包揽下来,在农村主要是靠农民自己力量解决问题。

     ③行政推动。社会保障是借助各级各类组织运行和起作用的,使行政管理体系同社会保障推行体系合一。政府和与政府密切相关的群团组织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者和有效执行者。

     ④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由各级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承担。

     这种社会保障既给人民生活保障,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民保障水平低;城市的就业保障带来社会流动困难,使一些人滋生了消极的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高福利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城乡巨大差异使农村居民千方百计进入城镇,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

     (2)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

     ①改革城市原有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完备保障项目,多方筹集、合理利用保障资金。完善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体系。

     ②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农村条件,建立起合适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发展社区服务。通过社区服务不但可以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可以弥补政府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

     ④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体系。

     141. 评述社会趋同论。

     社会趋同论是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遵循同一规律的理论。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的。

     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尽管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

     评价:(1)社会趋同论认为社会变迁是由工业化、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由于工业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所以无论什么国家和社会,只要现代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出现相似的特征。(工业化、民主化、科层化)。

     (2)没有看到社会趋异是更重要的方面。在趋同中也包含一些不同。

     简述失业的功能

     负功能:(1)失业实际上是对劳动力资源的闲置,而劳动力资源的可再生性则决定了这种闲置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造成可创造财富的减少和社会服务机会的减少。(2)失业剥夺了一些人的就业机会,把他们抛向不甘情愿的无所事事的状态。这些人以此产生不满心理,会冲击社会的正常秩序。(3)失业的直接受害者是失业者本身,失业使失业者丧失正常的劳动收入,给其及家庭带来威胁,同时也给失业者失去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为发展带来障碍。正功能:(1)失业与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就业联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必要的显性失业可以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3)失业给当事人以压力,使其树立发展自己、适应社会选择的信念,将压力变成动力,促进自我发展。

     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的学者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发展不起来之原因理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社会学家雷毕什提出的核心与边陲国家不平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即由西方发达国家和非西方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关系,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者不发达。本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费兰克引申了“核心-边陲”的概念,认为“核心”也可称为“宗主”,“边陲”也可称为“卫星”,宗主与卫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而且还存在卫星之间的不同地域,后者是前者的翻版。结论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能拜托不发达的境地。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联系,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是社会分裂不同阶级的一个重要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

     ? 马克思主义提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由于以上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剥削,阶段必然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答: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首先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前提下,就产生个人的需要并不只体现个人的意志,也是体现了个人需要的社会意义;其次,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又是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性与动物性——兽性的区别的,认为人性与动物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是人的需要的表现都是通过人的头脑,是人的社会性,人的一定程度的理智表现,而动物则是兽性、生理上的、本能的表现;第三,马克思把人类的需要活动放到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放到生产的历史发展中去考察,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从生产生存资料进步到生产享受资料再进步到生产发展资料。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其特征有:它是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是说不是靠外力有目的的组织,家庭的建立是要履行一定的手续,但子女的加入却近乎是自然的,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如果。在长期交往中成员之间形成多种角色关系,淡化了角色的界线。打破了角色间的严格分工,个人通常将自己的个性全部投入,表现全部人格。在初级群体中,成员是作为一个具有完整个性的人而存在的,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在初级群体中,没有严格的规则制定。而靠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持关系,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这是初级群体最重要的特征。亲密是指情感上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具有不可替代性,把满足成员需求放在首位。对于那些正式组织中得不到满足需求,初级社会群体总是想方设法加以满足,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同正式组织比较,从满足个人需要的角度来看,初级群体的满足手段是多方面的。。

     社会进化论导源于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的思想历史悠久,进化论一词最早为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后经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达尔文的进化论把发展、变化的观点带进了生物学,沉重地打击了“神创论”和“目的论”。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生物进化论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遗传、变易和自然选择的思想,直接影响到社会科学的研究,认为人类社会和生物有机体是相似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延续,进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因而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规律。

     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分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3)组织成员都是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即它可以实现组织运转的高效率。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她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 但是,科层制是不现实的,是纯粹理想型。它没有考虑到组织环境变化对组织运作的影响,也没有考虑组织成员的多种需求,实际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渊源已久。现根据我们认识,二者关系可以基本上以下述三点作一个较全面地表述: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2)社会学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而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哲学的的角度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社会学则是对社会现象,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找出社会构成和发展的具体规律。3)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源泉之一。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不断吸取具体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扎根于具体科学之中,和能更加充实地发展自己。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1、习俗与道德作用的区别(1)约束力不同。道德的内容较为严肃,具有较大的约束力,而习俗的约束力就相对差些。不从俗是常有的事,不太引人关注,而不道德的行为则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2)义务感不同。大家按习俗办事,不管谁都要顺从习俗,所谓“入乡随俗”就是这个意思;而道德则不同,它不但有种顺从的心理,而且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义务感。2、道德与法律作用的区别道德与法律在产生的时间、形成的方式上都有不同,道德产生的时间早于法律,并且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是自发形成的,而法律在人类社会种不是永恒的。(1)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比法律作用的范围要广泛得多,不道德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而法律只干涉破坏它所维护的社会秩序、触犯法律的那些行为,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2)二者被支持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强制的力量来支持的,而道德是靠社会舆论的力量来支持的。

     (3)二者作用的性质和控制的强度不同。法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人们一定行为的限制和禁止,违法者就要被处罚,甚至被剥夺生命;而道德则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示范和劝阻,违反道德的人仅受到社会舆论的攻击。

     3.分析科层制及其功能。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3)组织成员都是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即它可以实现组织运转的高效率。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但是,科层制是不现实的,是纯粹理想型的。它没有考虑到组织环境变化对组织运行的影响,也没有考虑组织成员的多种需求,实际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

     4、分析指出“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对管理策略的不同要求。“经纪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设计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推崇刻苦工作,经济合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其认为工人是为了挣钱才来工厂做工的,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也使工人成为机器合工具,运用这种方式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更大剩余价值,因而遭到批判。“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理论认为工人不仅仅是为钱而来工厂做工的,而是具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理论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对人给予基本关心,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这种理论开了管理理论之新风,对管理实践起了巨大的影响,我们今天许多管理的思想就来源于此理论。

     5、用社会失范论和手段——目标论分析社会现象,并举例说明。(1)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它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的。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处于整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社会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互相适应,正常生活。然而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当文化价值、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时,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处于无所遵循的迷茫状态,从而作出各种类型的越轨行为。

     举例说明(2)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段——目标论”。他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于社会为人们提出的目标(文化目标)与达成目的的合法手段(制度化手段)不配套、不统一造成的。默顿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达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即社会结构的特征并一定能成为每一个成员都提供条件以达成目标。这样,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创新、形式主义、逃避、反叛都对社会的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偏离,属越轨行为。举例说明

     6、评述依附理论。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发展不起来之原因理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社会学家普雷毕什提出的核心与边陲国家不平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即由西方发达国家和非西方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关系,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者不发达。本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弗兰克引申了“核心—边陲”的概念,认为“核心”也可称为“宗主”,“边陲”也可称为“卫星”,宗主与卫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而且还存在于卫星国之内的不同地域,后者是前者的翻版。结论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能拜托不发达的境地。评价:(1)这一理论看到了不发达国家落后的重要原因,对要摆脱传统社会到达现代社会只有走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对不发达国家如何走正确的发展道路,显然是一个新的分析观点。但它将其原因完全归于外因是不全面的。(2)其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的设想很难做到。

     7、论述习俗与道德的作用、道德与法律作用的异同。1、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习俗、道德、法律都是社会控制的工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但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却有很大区别:(1)习俗与道德作用的区别①约束力不同。道德的内容较为严肃,具有较大的约束力,而习俗的约束力就相对差些。不从俗是常有的事,不太引人关注,而不道德的行为则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②义务感不同。大家按习俗办事,不管谁都要顺从习俗,所谓“入乡随俗”就是这个意思;而道德则不同,它不但有种顺从的心理,而且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义务感。(2)道德与法律作用的区别:道德与法律在产生的时间、形成的方式上都有不同,道德产生的时间早于法律,并且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是自发形成的,而法律在人类社会种不是永恒的。①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比法律作用的范围要广泛得多,不道德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而法律只干涉破坏它所维护的社会秩序、触犯法律的那些行为,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②二者被支持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强制的力量来支持的,而道德是靠社会舆论的力量来支持的。③二者作用的性质和控制的强度不同。法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人们一定行为的限制和禁止,违法者就要被处罚,甚至被剥夺生命;而道德则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示范和劝阻,违反道德的人仅受到社会舆论的攻击。

     8、论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的方向1、(1)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①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则是城乡居民,特别是全民所有制职工享受良好的保障和福利,农村居民所得到的保障很少。②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城镇居民的保障和福利由国家(或企业)包揽下来,在农村主要是靠农民自己力量解决问题。③行政推动。社会保障是借助各级各类组织运行和起作用的,使行政管理体系同社会保障推行体系合一。政府和与政府密切相关的群团组织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者和有效执行者。④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由各级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承担。这种社会保障既给人民生活保障,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民保障水平低;城市的就业保障带来社会流动困难,使一些人滋生了消极的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高福利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城乡巨大差异使农村居民千方百计进入城镇,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2)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 ①改革城市原有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完备保障项目,多方筹集、合理利用保障资金。完善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体系。②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农村条件,建立起合适的社会保障体系。③发展社区服务。通过社区服务不但可以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可以弥补政府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④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体系。

     9、用社会失范论和手段——目标论分析社会现象,并举例说明。(1)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它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的。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处于整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社会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互相适应,正常生活。然而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当文化价值、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时,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处于无所遵循的迷茫状态,从而作出各种类型的越轨行为。

     举例说明(2)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段——目标论”。他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于社会为人们提出的目标(文化目标)与达成目的的合法手段(制度化手段)不配套、不统一造成的。默顿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达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即社会结构的特征并一定能成为每一个成员都提供条件以达成目标。这样,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创新、形式主义、逃避、反叛都对社会的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偏离,属越轨行为。

     10、论述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家庭制度的进步。1、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 (1)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2)采取包办的方式缔结婚姻。当事人没有发言权,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3)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经济利益。(4)推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权力原则。(5)婚姻家庭的建立必须遵守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2、新中国成立后家庭制度的进步(1)婚姻自由。(2)一夫一妻制。(3)男女平等。新《婚姻法》的颁布,砸碎了封建制度在婚姻关系上的枷锁,推翻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夫权支配,代之以新的、自由平等的婚姻制度。使男女在婚姻关系和一般家庭关系中,得到了法律上平等的权利。

     11、结合实际说明城市化及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过程。(1)工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准备了基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供了现实条件。近代以来,工业化极大推动了城市化。近现代工业要求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依托,要求便捷的交通、运输及商业服务,这些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实现。因此,近现代大工业大多兴建于城市,这导致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2)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行政机构不断的膨胀,科学、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人员加入,这些新增的人员有来自农村的,就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开辟了另外一个渠道。(3)城乡差别。城市中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人们在城市中的发展机会比农村多。(4)城市的中心作用。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及信息中心,对农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辐射作用。城市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的代表,对农村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12、论述社会制度的功能。(1)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社会制度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作为人类生活经验的结晶,它的基本价值是有用,即能够指导人们最有效地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果某一套行为规范体系不能再发挥这种功能,它就会被淘汰。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是社会制度的最本质的特点。(2)提供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既然社会制度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结晶,那么,当新的社会成员要参加社会生活并期望成功时就必须学习以往的经验,实践有效的行为规则,这就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都是由社会制度确定的。人们只有按社会制度办事,才能达到社会化的目的,才会成功。另外,社会的有秩序的变化是靠社会制度来进行的,社会制度对社会成员的有秩序的流动起着指导和筛选作用。(3)对社会起整合作用。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淀而成的社会制度是一个内部结构合理的系统。靠着这个系统,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整合。人们如果按照社会制度规定的规范体系行事,社会就有序;反之,社会在结构上就会陷入混乱。(4)传递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它是通过不断继承、总结、改造、创新和积累而形成的。从本质意义上讲,社会制度也是社会文化,是经过人们筛选保留下来的文化。因此,文化是在社会制度中保存的,也是在人们实践社会制度的过程中传播的。正是优秀文化的传播,人类社会才会持续发展而不会中断。当然,社会制度的功能并不总是积极的。当社会制度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则已落后于现实社会和人们的需要时,它就对社会成员合理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任务就是进行制度改革。

     13.联系实际说明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1、人际关系是个人之间交往形成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

     (1)人际关系特点:直接交往、情感性。(2)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①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了个人之间的交往。②态度的类似性。③双方距离的远近。④交往频率。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受交往双方诚意、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与合作及双方在交往中都得到满足等因素的直接影响。(3)联系实际

     14、论述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具体措施。

     劳动就业问题简称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同生产资料不能合理配置。1、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 (1)失业。包括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2)待业。2、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的压力(1)新增劳动力带来的就业压力。(2)解决隐性失业和体制改革造就的失业问题。3、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1)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2)广开就业渠道。(3)继续控制人口增长。(4)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

     15、评述社会趋同论。社会趋同论是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遵循同一规律的理论。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的。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尽管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评价:(1)社会趋同论认为社会变迁是由工业化、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由于工业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所以无论什么国家和社会,只要现代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出现相似的特征。(工业化、民主化、科层化)。(2)没有看到社会趋异是更重要的方面。在趋同中也包含一些不同。

     16、联系实际说明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生活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1)(2)

    相关关键词: 社会学概论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学概论论文 社会学 概论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