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机评测
  • 专项体验
  • 对比评测
  • 拆机
  • 手机
  • 5G
  • 软件
  • 发布会
  • 小道消息
  • 专题
  • 导购
  • 行情
  • 手机报价
  • 产品大全
  • 品牌大全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年高 正文

    2021年高二生物讲解2021合辑

    时间:2021-04-17 08:39:26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高二生物讲解,来欣赏一下吧。

    高二生物讲解1

    一、糖类化学通式:(CH2O)n(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2、分类

    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

    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

    3、多糖+脂质=糖脂

    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二、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

    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注:组成元素C、H、O

    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

    注:组成元素C、H、O、N、P

    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

    高二生物讲解2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养料O2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废物CO2淋巴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一般不超过1℃)

    高二生物讲解3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

    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

    ①、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②、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

    ①、胡萝卜素——橙-——主要吸收蓝紫光

    ②、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⑴、提取方法:丙-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

    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混合

    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

    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

    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能

    CO2+H2O——→(CH2O)+O2

    叶绿体

    光能

    6CO2+12H2O——→C6H12O6+6H2O+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Ingen–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⑴、饥饿处理——将绿叶置于暗处数小时,耗尽其营养.

    ⑵、遮光处理——绿叶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

    ⑶、光照数小时——将绿叶放在光下,使之能进行光合作用.

    ⑷、碘蒸汽处理——遮光的一半无颜色变化,暴光的一侧边蓝绿色.

    14、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卡门(M.Kamen)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氧气来自水.

    ⑴、同位素标记法三要点:

    ①、用途:指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②、方法:放射性同位素能发出射线,可以用仪器检测到.

    ③、特点: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不影响细胞的代谢.

    ⑵、用18O标记H2O和CO2,得到H218O和C18O2.

    ⑶、将植物分成两组,一组提供H218O,另一组提供C18O2.

    ⑷、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检测植物释放的O2.

    ⑸、结果,只有提供H218O时,植物释放出18O2.

    15、卡尔文循环——卡尔文(M.Calvin,1911——)实验

    ⑴、用14C标记CO2得14CO2

    ⑵、向小球藻提供14CO2,追踪光和作用过程中C的运动途径.

    14CO2—→14C3—→14C6H12O6

    ⑶、结论:

    16、光合作用过程

    ⑴、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

    ⑵、光反应:

    ①、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一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②、主要反应: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分解水,产生[H]和氧气;生成ATP.

    ③、场所:叶绿体基粒囊状膜上.

    ④、能量变化: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化学能.

    ⑶、暗反应

    ①、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二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②、主要反应:固定二氧化碳生成三碳化合物;[H]做还原剂,ATP提供能量,

    还原三碳化合物,生成有机物和水.

    ③、场所:叶绿体基质中.

    ④、能量变化:活跃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⑷、过程图(P-103图5-15)

    二、应会知识点

    1、光合作用中色素的吸收峰(P-99图5-10)

    2、叶绿体结构(P-99图5-11)

    ⑴、具有内外双层膜.

    ⑵、具有基粒——由类囊体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3、化能合成作用

    ⑴、概念:指利用环境中某些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⑵、典型生物:硝化细菌、铁细菌、瘤细菌等.

    ⑶、硝化细菌:原核生物,能利用环境中氨(NH3)氧化生成亚-(HNO2)或-(HNO3)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

    ⑷、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也是自养生物

    2021年高二生物讲解相关文章:

    相关关键词: 2018年高考——新课标I卷——文科数学试题 2018年高考全国ii卷 2018年高考数学冲刺 2018年高考冲刺卷 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理综试题
    相关热词搜索: 年高 讲解 生物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