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正文

    基于问题学习语文,重建学习过程机制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0-02-23 07:54:56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基于问题学习语文,重建学习过程机制的实践研究
    (摘要)

    上海市育才中学  郭玉和

    关键词: 问题   语文   过程机制

    一、研究背景
    从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国内部分从事教育心理学和课程改革研究的学者相继指出,“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模式对我国当前以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改革很有启发意义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刘儒德、陈琦、张建伟在国内比较早地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诠释了“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模式,他们先后在《教育研究》、《心里科学》等杂志上撰文,介绍基于问题学习的一般特征和基本过程,阐述了“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模式对我国现代教育学习方式“革命”性的意义,他们认为, “以问题为基础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②。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要让每位学习的个体都得到自主而充分的发展,上海市二期课改是本着这一理念在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作为二期课改重要成果之一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终于以崭新的面貌投入教学实验了。新的课程理念孕育了品质一新的教材,当然也在热切地呼唤与此适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出现。本课题主要以国外教育心理学的新思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认知心理学和对话理论共构的平台上,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探索一种高效优质的过程机制和行动模式。
    本课题主张以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展开学习和组织教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发展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因而,它会将新世纪素质教育的策略得到具体的落实。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课题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下,就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新教材的
    教学策略性问题,作出有先进理念、有深层意义的探索,为本区乃至本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新一轮的教学实践,提供可借鉴的教改模式和实例。
    (一)概念界定:
    1、基于问题学习语文
        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语文学习和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以他们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判断知识的作用,从而构建灵活的语文知识,形成有创造潜能的学力。
    2、 重建学习过程机制
    这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的一个全新的学习过程,它是由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交流讨论、整理应用的经历组成,这一过程的形成与完善将受到以下几种环节的制约:一是学生的心理需求,二是学生的自我监控,三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对话。
    (二)研究思路
    1、以教师的问题为基础来展开语文学习和教学的过程。
    2、教师的问题应能引出学生的新问题,从而进一步丰富语文学习与思考的经历。
    3、针对学习文本,启发学生提出原发性问题,由此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准备阶段   
    我们运用了理论文献研究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从《国际教育新视野》
    (顾明远等主编),国内教育科研的核心期刊上整理出学习资料,作分类卡片。又运用调查法和座谈笔录的形式,了解当时高中生对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的现状以及心理承受情况。
    (二)实施阶段   
    1.前期——我们以个案研究法为主,分别从必修、选修阅读,写作和综合实践三个部分的课堂教学切入,探索通过问题解决法推进语文教学的高效优质的过程机制。
    2.中期——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课题组成员就各自的教学个案进行反思、评价、调整、再实践,使阶段性的过程机制及行动模式渐趋成熟,逐步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
    3.后期——我们运用了个案研究、实践反思等研究方法对现有的教学个案进行筛选,对学生与教师实践的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在学生中展开新一轮的调研,了解学生对“基于问题学语文”这一课改方案的认可程度与实际感受。
    (三)总结阶段    
    运用经验总结法,分项目标均由承担研究的老师撰写总结文稿,整个课题研究报告由课题组负责人作书面总结。

    四、课题主要结论
    “基于问题学习语文”的模式,主张从语文文本中的实际问题入手,组织学习和教学。“它要求把语文学习的活动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相关的语言知识、文章知识以及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接纳种种人文信息。”③
    在三年多的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我们课题组的教师经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过程,形成了以下四种具体的教学认识:
    1.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是选择并建构语文知识的依据。
    2.文本的学习与以后迁移性学习的情境和复杂问题相连接。
    3.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为主导。
    4.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习者。
     我们通过三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摸索出一种比较稳定的教学方式。其流程完整而有序,环节分明又不乏灵活性。其基本环节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1)提出问题阶段,(2)筛选问题阶段,(3)探究问题阶段,(4)交流讨论阶段,(5)反思阶段。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三年来,我们课题组收获了以下一批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成果:
    1、郭玉和老师撰写的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基于问题学习语文”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一文,发表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期刊《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1)上。
    2、本课题组主要成员范晶老师潜心探究“基于问题学语文”过程机制,在高中语文必修课教学中取得了一批成功的案例。形成了较鲜明的教学个性。在上海市首届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比赛中,范晶老师荣获了全市一等奖。
    3、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带动了整个语文组科研热情的提升,我校语文组朱静老师,马玉文老师多次面向本区和全市公开教学,他们对“基于问题学习语文”的模式,不但积极运用,而且又注入新的思想,这是推广中的丰富。近几年来本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不断上升,2005年教研组被评为静安区的名学科。(全
    区高中语文组唯一的)
    4、我们课题组成员就是2002级的备课组全体教师,我校2002级傅燕萍、郭津嵩、刘玉婷9名学生等11人次在古诗文大赛中获得区一、二、三等奖,市二、三等奖,上海市高中生作文竞赛一、二等奖。(区教研室有档案可查)
    5、郭玉和老师为高三学生撰写的高中语文阅读能力专项辅导文章,有数篇发表在《中文自修》、《新读写》、《上海中学生报》、《新闻晚报•升学导刊》上。(互联网上均可查寻到)

    六、研究推广应用的情况
    1、自2005年开始,郭玉和老师总结的“基于问题学习语文”教学模式,由人们教育出版社的中文网站向国内读者推荐学习。在国内互联网上可以查到,本课题组的论文《“基于问题学习语文”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 》已让多家学校、教科所网站向读者推荐。
    2、2005年,范晶老师在市西中学借一个高二班级,用“一文多读”的方法成功地完成了房龙的作品《〈宽容〉序言》的教学,受到现场听课的本区专家(原教研室主任辛冠东老师)、外区专家(建平中学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复旦附中特级教师徐传生等名家)的一致褒奖。
    3、2002——2006 年,育才中学特级教师李强老师为静安全区高中语文老师多次作公开教学,从阅读欣赏的指导到写作教学,从课型设计到课后说课,李强老师的教学理念给本区老师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七、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过去讲以问题为入手,驱动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相关的语言知识、文章知识以及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这对简化知识,减轻学生负担无疑能见效,但它又带来了负面影响,知识在学生的头脑里有时变得零碎了。怎样指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到达真正意义上的“建构”,这是今后继续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2、“基于问题学习语文,重建学习过程机制的实践研究”在高中写作教学方面的探究还不够成熟,当前的写作教学,有时是冲着应试而去的,以问题为入手,有时会虚拟出假“问题”。今后,我们应把作文教学跟密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紧密联系起来,在摒弃“写作造假”的现象上狠下决心,拿出正面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为开辟“绿色写作”的新气象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 . 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北京:《教育研究》2002,(2)
    [2] 张建伟,陈琦 . 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北京:《教育研究》1999,(5)
    [3] 郭玉和 . 基于问题学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北京:《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2004.11
    [4] 王尚文 .“对话型”语文教学策略.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相关关键词: 高中英语 作文 大全 英语 初中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