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灯笼 正文

    主持词灯笼

    时间:2021-01-14 04:16:4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灯笼

    备课组:初二年级组 执笔:赵艳菊 备课时间:20

    18、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技能目标:认识文中所表现出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进而升华出的情感变化。

    德育目标:1.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2.体会作者的抗日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1、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2、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感知梳理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梳理本文的内容。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环节:

    一、德育专题:

    校园里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真不少:乱扔垃圾、乱倒饭菜、乱扔纸屑、乱写乱画等。特别严重的是,很多同学乱踩草坪,习以为常,至今已有几片绿草如茵的草坪变成了寸草不长的黄土地,要是每人人都放纵这种破坏环保的行为,用不了多久,绿草坪就会变成灰尘滚滚的黄土地,整洁的校园就会变成肮脏腻人的污浊地。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 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

    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 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2、明确目标

    (1)解决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整体感知内容,理清结构。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1)、解决生字词;
    了解作家作品。

    (2)、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 (3)、理清课文结构 。

    4、小组探究

    5、(教师)检查指导。

    (三)释疑解惑

    6、(师生)释疑解惑。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1)字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争讼 ( sòng ) 领域 ( yù ) 斡旋( wò ) 静穆 ( mù ) 思慕 ( mù ) 幽悄( qiǎo ) 霍骠姚( piào ) 怅惘 ( chàng wǎng ) 锵然( qiāng )

    燎原( liáo ) 熙熙然( xī )暖融融 ( ró ng ) 马前卒( zú )神龛 ( kān ) 犬吠( fâi ) 庞大( páng )

    解释下面词语。

    调停,调解。

    家来:方言,即回家来。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幽悄:幽深寂静。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司马懿探山 司马懿(179—251 年),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招贤镇)人,三国时期魏 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

    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

    其孙司马炎称 帝后,追尊为晋宣帝。

    《司马懿探山》 就是司马懿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在攻打街亭之前到敌营巡视的故事。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文化大革命”中被开除党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 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 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

    1981 年 10 月,出访英国,不久,当选全国文联理事。

    1982 年 8 月病逝。

    60 年代初期创作的以表现延安生活的名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 洞风景》以及《难老泉》、《 “早” 》被收入散文集《北极星》 。

    在新时期以创作了《天涯》、《忘年》等佳作,1982 年出版了最后一部散文集《往年》 。

    吴伯箫逝世后,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了《吴伯箫散文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卷本《吴伯箫文集》 。

    (2)、作者写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度来抒写灯笼。

    (3)、一(1-2)、由小孩子喜欢火、光引出灯笼。

    二(3-11)、回忆小时候与灯笼有缘的事。

    三(12)、由灯笼联想到火把,探海灯,燎原的一把烈火 ,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1)、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 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
    他们激发了自己

    3 的爱国 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
    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 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 自己的家园。

    (六)目标检测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同步练习积累运用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熟读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梳理课文内容。

    12、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和注释 板书设计:

    一(1-2)、由小孩子喜欢火、光引出灯笼。

    二(3-11)、回忆小时候与灯笼有缘的事。

    三(12)、由灯笼联想到火把,探海灯,燎原的一把烈火 ,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

    课后反思 :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教学重点: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4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环节:

    一、德育专题:

    讲诚信已经成为社会的需要,讲诚信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但是当今社会中不讲诚信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人们喝牛奶时担心掺了水。人们买东西是担心是伪劣产品。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而在我们一方的净土——学校,学生个性中也暴露出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多希望人人能讲诚信,每个人从小学会讲诚信。当诚信形成一种氛围,成为一种习惯,深入到我们的骨髓里,烙在我们的灵魂深处。那个时候,诚信教育就可以悄然退场了。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初步感悟了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深情。

    2、明确目标

    (1)、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1)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2)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3)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诸此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 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做简要说明。

    4、小组探究

    5、(教师)检查指导。

    (三)释疑解惑

    6、(师生)释疑解惑。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1)“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 递给消夜食品;
    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第⑦段元宵节看灯;
    第⑧段,进士第的 官衔灯高照朱门;
    第⑨段,纱灯上描红;
    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
    第11 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3)、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
    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 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
    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
    跟着 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
    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 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 表达自己做 “灯笼下的马前卒” 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赏析文本,体会文本写作特色

    特色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征,而能达到寓情自然的目的,还在于作者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例如;第③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

    第③段“正萧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

    第11段“正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

    多种表达方式 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特色二:结构严谨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分析开头两段和结尾一段的作用。

    明确:开头两段由小孩子喜欢火,三家村的往事,既写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又自然引 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
    结尾一段又由灯笼联想到 “ 燎原的一把烈火 ” ,再用一 “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

    6 可见,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的两段 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六)目标检测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

    文章以 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
    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 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12、布置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 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

    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感悟历史沧桑   首尾呼应

    纱灯上描红,承载传统文化 

    联想爱国名将,做灯笼下的马前卒    家国情怀 燎原的火把 小孩子爱火天性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4* 灯笼

    考点链接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排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 分析层次 习 目 3.体会散文的人文色彩和古典气息 标 4.品味文章语言上融入文言词汇、诗词佳 句、成语典故等特色 考点链接

    【考点1】抓住线索,理清写作思路

    文章以“灯笼”为线索,抒写了与灯笼相关的 回忆,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再又想到历 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作者喜欢灯笼的过 考 程也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点 链 【考点2】体会散文的人文色彩 接 作者在散文中掺杂历史逸闻趣事,如穿插唐 明皇东宫的彩灯、元宵节的龙灯和宫灯的描写, 富有浓烈的古典文化气息,使得文章知识丰富、情趣饱满,具有传统文人的悠闲心态和情调。

    考点链接

    【考点3】善于借用典故,融入诗词佳句 ,感情丰富 (1)雪夜入蔡:指唐代大将李愬雪夜 谋袭蔡州擒藩镇吴元济的故事,表达的是 考 对保家卫国英雄的仰慕之情。

    点 链 (2)挑灯看剑:其典故源自辛弃疾的 接 一首词,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 主题。

    (3)“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 一把烈火”: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 。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1)吴伯箫的散文,既高亢粗犷,神采飘逸, 又活泼生动,柔细幽深。凭着这种独特的风格,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堪称散文大家。作者所 写的都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平常、最为熟悉的事物, 在这些平常的事物中给予了作者特殊的感情。作 者还善于运用丰富的历史和生活的知识,展开广 泛的联想、周密的铺排,读起来有充实、开阔的 感觉。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2)本文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个时期, 强邻虎视眈眈,大兵压境,蚕食我国大片领土。

    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人民过着屈辱且贫困的生 活,群众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吴伯箫这一时期 的散文,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乡土的 深情眷恋,对现实的不满,也透露出人民被压抑 着的愤怒情绪,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 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 跃而出。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文章以浓烈的感情,周详的笔墨,在抒写令人怀 念的城乡生活之中,流露对中国人民的奋起斗争抱 有迫切的期待。可分为三部分: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 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 意识lǐng yù( 领域 )的。

    (2)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 种xī xī rán( 熙熙然 )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 思慕着的。

    (3)你听

    04.灯

    教学目标

    1.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认识文中所表现出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进而升华出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2、引导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
    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 萧的灯笼。

    二、作者简介 作者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三、品读课文,对话文本

    1、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 【交流点拨】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 度来抒写 灯笼。

    2、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交流点拨】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 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3、分析并评价第11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交流点拨】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
    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
    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4、分析文章最后一段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的歌颂了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自己能够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
    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又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击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小结

    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 里也回荡着爱国主 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 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 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挂灯笼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规律排列的循环问题。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竖式计算。

    9÷4 48÷5 64÷8 46÷7 2.有37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要装几袋?还剩几个?

    二、新课

    出示例6:一个黄色旗,两个红色旗,有规律的排列。

    问:你知道了什么?小旗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求的是什么?怎样解答?

    分析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旗是按照黄红红的规律循环排列的,

    每3面小旗为一组,要想知道滴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就是看16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

    列式:16÷3=5(组)……1(面)

    余数是1,就说明第16面小旗是下一组的第1面,应该是黄色。口答:第16面小旗是黄色的。

    归纳总结: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出现,这样的问题称为周期问题,在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题中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 1.书p68做一做

    问:这道题的循环排列的规律与例6相同吗? 要想求第27面小旗的颜色怎么列算式?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补充练习

    元宵节到了,学校要在教学楼上挂一串彩灯,彩灯是按红、黄、蓝、绿、紫的顺序排列的,算一算第38只彩灯应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读题后,说出解题思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主题一

    插卡灯笼

    第一课时 立体插卡 教学目标

    1、了解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了解、掌握绘制、复制、移动、组合 图形的。掌握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的方法。

    2、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持 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学会制作编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民俗风情教育,培养学生热 爱劳动,热乃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学会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绘制,移动,复制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组合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普通钩针、细绒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问在过节日的时候,互相祝福,护送礼物,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可以再网上祝福,也可以网上护送礼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最高兴的节日就是过新年了吧,家家还挂上了大红灯笼,你知道电脑中的大红灯笼是怎么做成的吗?

    一:分析灯笼及组成

    对于喜庆的大红灯笼同学们都非常的喜爱,这时让学生观察:

    新春红灯笼的各个部分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小组讨论法)

    观察后让小组互相讨论, 总结出灯笼是由矩形、椭圆这两种自选图形经

    过绘制、复制、组合形成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
    制作立体插卡(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⑴、教师演示,

    教学生如何绘制矩形,并将菜单栏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 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其他图形的绘制。

    (2)、比较插卡设计有什么不同 各有什么特点?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演示示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灯笼体和灯笼提手的相识之处,让学生讨论回答。讨论完成后,让学生根据灯笼提手的制作,自己动手做出灯笼体。在同学们制作灯笼的过程中,这时教师巡视他们制作的如何,并对个别理解、掌握不好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和辅导,使学生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在巡视过程中,并注意以下点:

    ① 及时对知识点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辅导。

    ② 从审美角度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辅导。

    ③让小组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 比较吹塑纸与卡纸的不同,对折吹塑纸有什么好方法,动手试一试。

    老师演示制作,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认真听讲,理解各种技能的灵巧运用

    展示孩子们的制作成果,让同学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 为巩固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完成一幅灯笼作品,并按照所给图形自己尝试制作。

    二、课堂小结

    自制灯笼的感受

    学校:
    姓名:
    班级:

    寒假到了,老师给孩子布置了手工作业,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灯笼。但是我不会做灯笼,可怎么办呢?我立刻打开电脑,上网搜索各种制作灯笼的视频,教法等。我们先准备了一些制作灯笼的材料,如:彩纸,一堆废旧的粗铁丝,海报,宣传单等等。我拿着钳子制作了一个六边形的模型,每个面都装饰成不同的图案,图案贴好后,我和孩子一起用胶水把它们分别粘贴在模型的表面,一条一条依次粘贴好,漂亮的灯笼就做好了。

    灯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元素之一,也是喜庆吉祥的象征。为了让孩子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我们做家长的和孩子一起自制灯笼,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亲子感情,而且培养了孩子热爱祖国和传统节日的情感。希望以后和孩子一起参与更多的活动,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增进亲子的感情。

    《制作灯笼》教学设计

    新庙小学

    杨慧

    制作灯笼

    新庙小学 杨慧

    一、活动内容:简单灯笼的制作。

    二、活动目标:

    1、小组展示有关灯笼的知识,了解观灯的由来,灯笼的象征意义。

    2、咨询研究,明白各种简单灯笼的制作方法。

    3、小组合作制作灯笼,并体验做纸工的乐趣和成功的快感。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开拓创新的能力以及认真耐心做事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

    工具:刻刀,剪刀,双面胶,玻璃胶、订书机,垫板,钢格尺等

    材料:查阅搜集的资料、图片、歌曲、视频等

    彩纸、废旧物品、自制蜡烛、各种小饰品、水彩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孩子兴趣: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对灯笼并不陌生,你们搜集到了哪些有关灯笼的信息呢?与大家分享吧。

    二、小组展示搜集到的与灯笼有关的小知识:

    1、佛教观佛舍利、点灯将佛的介绍。

    2、灯笼的象征意义。

    3、观灯的节日,元宵节的由来,灯谜等。

    4、介绍生活中运用灯笼为主题的很多造型设计。

    5、有关灯笼的视频和歌曲展示分享。

    有学生说不完整的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及时点明。教育学生传承中华文明,节俭爱国。

    三、小组合作制作灯笼:

    1、先交流讨论将要做什么样的灯笼,思考需要哪些材料。

    2、交流本组想做的灯笼有哪几部分基本部件组合,分工制作每一部分。

    学生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帮助别的孩子。

    提醒:

    1、制作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2、合理选择工具,按要求小心使用,避免受伤。

    3、将大家的零部件组合制作雏形。

    提醒:保持干净。

    4、思考如何美化自己小组的灯笼,并美化灯笼。

    四、展示成果做出合理评价。

    我们一起来交流,你的精彩发言,会让大家成长。

    1、每组派代表介绍展示自己组的制作成果,其他组做出合理评价,如:设计造型、制作精美、美化到位,整洁干净或者改进部分、改进方法等。

    2、小组改进。

    3、杨老师赠语:积极并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是你成功的基石,你会时常体验到丰收的喜悦。

    五、有始有终

    1、收拾好自己的剩余材料。

    2、检查清理垃圾并处理。

    六、板书设计:

    制作灯笼 吉祥

    喜庆

    如意 仔细做

    要合作

    有创意

    九莲灯主持词

    灯光秀主持词(共11篇)

    灯笼教学设计(共5篇)

    手绘灯笼活动方案(共16篇)

    主持人比赛主持词

    相关关键词: 折纸灯笼手工方法图解 灯笼的折纸方法 折纸灯笼的制作方法 灯笼折纸方法图解 兔子灯笼制作方法
    相关热词搜索: 灯笼 主持词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