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观后感 正文

    离开雷锋日子观后感(共11篇)

    时间:2020-10-24 08:51:30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有的人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其实他还活着”。三月,这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本应该轻松愉快的心情,如今却变得沉闷压抑。那个被人们传诵,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大英雄已离开我们逝去50周年了,但是,他那“生为人们,死为人们”的誓言却一直在我们耳旁回荡。

    “雷锋”,多么亲切、响亮的名字。他总是把实现理想与现实相一致,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认真踏实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对身边的战友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无论战友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都会鼎力相助,总是会第一个冲在前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雷锋,他是一个孤儿,但是他并不会因此来埋怨社会,孤立社会,远离他人,丢失自己的本性。他关心他人,就像关心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寄到战友父母的手里,从不要求回报。他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决不让战友的亲人受到一丁点的委屈。雷锋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宿舍里的战友不认识字,他就耐心的去教他们,并告诉战友人活在世界上没有知识是不行的,现在的社会是知识时代,没有知识就无法进步,知识就是我们积极向上、追求理想与目标的精神食粮。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刮起了“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狂潮!

    雷锋是一个关心他人,注重教育的的人。在那个年代里教学质量非常差,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孩子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非常难得,更别说好好学习了。但是雷锋从来没有放弃对知识的需求,他无时无刻的都在学习,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一直把学习放在生活中最重要的部位。雷锋不仅让自己学习,同时还不忘关心那些贫穷的孩子,他经常与那些孩子打成一片,快乐的学习。他还经常抽出自己休息的时间去给那些孩子们讲课,告诉他们世界上的奥妙。还时不时的到各个学校去讲座,去告诉孩子们那些做人的道理。

    雷锋虽然对战友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热情大方,但是雷锋公私分明、公事公办,他从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对纪律严格要求。为了把战友的烟戒掉,曾不一次的给战友翻脸。一次雷锋和战友共同开一辆车,因前面的路崎岖不平,许过一会在走,战友也趁着休息的那会想掏出烟抽一根,但是被雷锋看见了,雷锋一脸严肃的说:“不是把烟戒了吗?扔掉。”战友嬉皮笑脸的说:“嘿嘿,就抽一根。”但雷锋坚决不同意,毫不留情的夺出战友的烟扔到车底下,接着喊战友上车,从烟上轧过去。战友看到班长发这么大的脾气,也知道班长为他好,什么也没说。

    但是好人总是天不随人愿,雷锋年仅22岁就因一次意外事故不幸牺牲了。在雷锋死后,战友们极其悲痛,整整为雷锋守灵守了三天三夜,许多老人、青年、小孩都为雷锋哀悼,与雷锋生活在一起的那个战友也从此不再吸烟。那些曾听雷锋讲座、受雷锋帮助的孩子们也努力读书,在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

    在雷锋死后,毛主席亲自为雷锋题词,并把每年的三月份定为“学习雷锋精神月”,与雷锋共同生活了多年的部队也都向雷锋学习,去帮助那些孤寡老人,给学生们讲座。那些曾经接受过雷锋帮助的学生,也会不约而同的发动起社会爱心,去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雷锋死后的四五年里,人人都在唱“雷锋之歌”,人人都为做雷锋那样的人而骄傲、自豪!为“雷锋精神”而付出实际行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雷锋精神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像以前那样那么的受人们的尊重,那么时时刻刻的挂在嘴边,随时随地的付出实际行动。人们不会再那么津津乐道的谈论雷锋精神,不再忠实的为人民服务,不再变的那么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了。看,一位老人被车撞到了,车主一看出事了,吓的赶紧逃跑了,接二连三的过来了一辆又一辆的车,竟然没有人下车看看。老人孤苦伶仃的趴在地上,一直在等待着下一个“雷锋”来救救她。大家想想,我们的雷锋如果真的在现场,看到这种情况他又会怎么办呢?再有,就是近几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悦悦事件”,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不小心被车撞倒,原本是没有什么大

    碍的,但是,就是由于人们的冷漠无情,让原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了。一个活泼可爱,健康快乐的孩子,在她还没有感受到生活美好的时候就早早的离开了世界,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想此类这样的事情时常可见,在公交车上没有人给孕妇老人让座,在街上发现小偷都默不作声,社会上不良道德份子越来越猖狂,而“雷锋”越来越少。甚至有的人认为,现在的社会是经济社会,人们只认识钱,钱是人们办一切事务的源泉,一旦脱离了钱,所有的道德会变得一无所有。是,钱是人们必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钱也不是万能的。它买不来亲情,买不来友情,更买不来人们对你的尊重与信任。在雷锋的生活世界里钱根本就不算什么。只要人的眼睛红了,心就会变黑,我们千万不要让金钱蒙蔽了双眼,我们一定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我们的礼仪之邦。

    今年三月,一年一度的“学习雷锋月”又来了,我们依然要唱起那首“雷锋之歌”。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一定要做好青年志愿者的本职任务。弘扬雷锋精神,奏响起“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的美好乐章。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不要让雷锋精神消失于人海,要让雷锋“走进”我们的生活之中!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剑阁县元山小学六年级二班嘉林雪

    今年上学期,学校组织看过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留下初步印象。暑假期间,我上网又一次看了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以后,在一家公司当司机。多年来,无论周围的人思想道德观念怎样变化,都没有动摇他向雷锋学习的信念,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愿。

    一次乔安山出车,见到路上躺着一位老人,只见他满脸是血,显然是被车撞倒了。乔安山见此情景,毫不犹豫地背他上车,将他送进医院,还拿出医药费为老人治疗,他们夫妇又端饭又煎药,精心地侍奉老人。没有料到老人的儿女为了不负担医药费,竟诬陷他是肇事者,还要他赔偿四万元,真是岂有此理!

    乔安山茫然了,难道救人有错?难道如今真的不需要雷锋精神了吗?在极度痛苦中,他来到战友雷锋的墓前,他多想听听雷锋怎么说,多么需要战友的精神支持呀!他仿佛听到雷锋的话在耳边萦绕:“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最后,乔安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救人,我不配是雷锋的战友!”

    又一次出车,在途中,乔安山开的汽车陷进了冰雪翻浆的路面。遇到一群中学生,他们主动帮忙,推的推,拉的拉,终于,把车从泥潭里拖了出来。当他要给他们钱的时候,这群学生却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叔叔做好事!”乔安山非常激动。同学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他:好人是有的!雷锋没有死,雷锋还活着!

    是的,雷锋没有死,因为人民需要他,社会需要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雷锋事迹涌现出来,有热心帮助同学的地震灾区“英雄少年”林浩,长期照顾孤寡老人的高放,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的丛飞,还有我们身边不计其数的活雷锋。。。。。。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正像《爱的奉献》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人人讲道德,学雷锋,继承雷锋精神,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吧!

    [点评]

    离开雷锋的日子,并没有离开雷锋精神,这是观后感向读者证明了的。小作者感受到人民和社会需要雷锋,并在文章的结尾时号召“继承雷锋精神,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立意很高。

    文章的感想写得少了些,没有展开,以后应该在这方面要强化训练。(指导教师 涂光平)

    雷锋离开的日子观后感

    有些出乎意料,影片开始便是1962年8月15日的那一天,雷锋劝说战友乔安山戒烟。而后便是早已知道,雷锋下车指挥倒车,乔安山顺利将汽车驶过,却不幸碰倒木桩,一路的汽车轰鸣,雷锋被送往医院。结果早已得知,但是仍然希望影片发生奇迹。无奈,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在这一天和我们永别了!

    乔安山无比自责,但是组织上不愿在已经失去一名优秀战士的情况下毁掉另一个战士。:“因公殉职,意外事故”,“乔安山没有直接责任”。这些决定保护着乔安山。但是同时也令乔安山无比自责。

    在禁闭室里,他想起雷锋生前帮助他学文化,给他的妈妈寄钱治病,一桩桩雷锋播种在他心里的情谊,使他悔恨交加,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一个人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最亲密的战友,心里何等痛苦。

    从此,乔安山把与雷锋胜似手足的战友情变成比泪水更凝重的深切怀念。于是在乔安山身后留下了一串串不是雷锋又恰似雷锋的足迹„„

    三十年来,他始终没有忘记雷锋,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期间酸甜苦辣,但是每当遇上困难,他总要到班长雷锋的墓前坐坐,和班长聊聊,什么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乔安山默默坚持着雷锋精神,他彷佛将已经远去的雷锋时代和现实连接起来,他默默坚守着一种被遗忘却又被渴望的精神,被人误解没有怨言,他将已经掺杂了物欲的人心重新洗涤,在时代进步的浪头拍打中重新树立起一座丰碑。

    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利己主义,金本位思想„„乔安山以他的实际行动让世人自我审视,在善与恶,无私自私之间,得以灵魂的升华。影片结束时,大学生们的小红帽令人感动,团结就是力量,其实如今志愿者精神就是雷锋精神的体现。

    每年都有学雷锋日,于是,敬老院的老人一天被洗了十几次脚,排队去扶过马路的老人„„种种怪相。其实学雷锋怎么能只被规定在某一天,雷锋精神始终贯穿在每一天。举手投足,就可以体现。公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出座位;
    干净整洁的人行道上见到被主人遗弃的垃圾主动捡起;
    不乱扔垃圾„„

    雷锋精神其实就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仁一方面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虽然雷锋早已远去。但是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种无法磨灭的精神。

    离开雷锋的日子

    三月是全国学雷锋活动月,在这样一个月份里,我有幸参加了10级物理系团委组织的三月学雷锋活动,观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主人公乔安山,雷锋的战友,他与雷锋一起入伍,他们同在一个班,同驾一辆车。1962年8月15日,两人执行任务回来,乔安山在倒车时,无意中撞倒一根木杆,正巧打在指挥倒车的雷锋的太阳穴上,经抢救无效,雷锋牺牲了。自此以后,乔安山以雷锋精神为楷模,在上世纪80与90年代,依旧在市场经济变化的浪潮中坚定地以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为自我激励,传承着雷锋的精神衣钵。《离开雷锋的日子》即是记录乔安山这些学雷锋故事的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反映了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经济浪潮扑面而来之时雷锋精神与改革初期金钱至上及盛行的利己主义之间的冲突。

    雷锋所处的年代,必然会早就他这样的思想。雷锋是贫苦农民出身,他对党的感情与忠诚应该是真实和不容质疑的。建国初期的巨变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也完全可能使得在青少年时期的雷锋培养起崇高的革命理想。这种在蓬勃发展年代孕育的伟大革命理想,完全有可能促成雷锋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应该怀着深深地对“新社会”感恩的心态,我们可以合理地猜测,这种感恩的心态正是他乐于助人的一种原动力。

    随着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后,每年三月就成为了我国学雷锋活动月。我记忆里当我还在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每年一到三月,学校就会组织我们走出校园去义务劳动。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也会感觉很快乐。但是我现在,部分人学雷锋也仅仅是出于某些压力出来义务劳动,仅仅是在3月份,3月份一过,雷锋们就不知道去哪里了。

    前几年的小悦悦事件,带给人们的除了惋惜,同时还有心理上的震撼,人们开始反思,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这个社会难道真的就这么冷漠吗?同时我又联想到,某人因为扶起摔打的老人后反被老人讹诈,这就让我更加的忧虑。

    看完电影我就在想,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除了一切向钱看的同时,到底缺失了什么?也许真的是社会人心变了。但是,我依然相信,这个社会里热心人同样存在,他们在中国的各个角落了,为这个人心正在降温的热会加热。全国各地那些河水中的救人英雄依然存在,那些默默资助失学儿童的好心人依然存在,那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的螺丝钉们依然存在。也许有人会说,雷锋正在离我们远去,但是我想说,其实,他根本没有走,他早就在中国人的心中深深扎下根来。虽然社会有他自己的阴暗面,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放弃,就此放任,要知道那些不能被阳光找到的地方毕竟是少数,最广大的土地上,人们的内心依然充满阳光。汶川救灾,玉树救灾,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无一不在证明着,在新时期,新的环境下,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无数的雷锋正在涌现。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今天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通过这部影片,我第一次了解到雷锋的死因,也在乔安山的一系列事迹中对雷锋精神有了新的认识。

    雷锋生前对战友百般关爱,帮乔安山往家里寄钱,还劝他戒烟,一生助人无数,最后死于意外,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人。雷锋死后,乔安山继承了他的事业,不惜自己违规帮助哑巴将难产的妻子送到医院,各处宣讲雷锋精神影响一代一代人,不管乔安山是因为对这次意外的内心赎罪还是对最亲爱战友的怀念,他对传扬雷锋精神的精神让人十分感动和敬佩。影片的结局是美好的,但现实社会似乎不那么乐观。

    乔安山扶过路受伤老人反被讹的事情让我不禁联想到现今社会的“彭宇案”、小学生扶老奶奶反被讹等等事件,这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沦丧,这样下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便会日益下降,以后做好事的人岂不会越来越少!毛主席曾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号也被定为学雷锋日。每年全国也会掀起一小段的学雷锋热潮,但似乎雷锋精神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似乎只是沦为了每年例行的一个活动,这让人感到十分心寒!

    社会经济是发展的越来越快了,人们也不断在追赶着时代的步伐,“一切向钱看”似乎也成为一种潮流,但我们应该慢下来好好想一想,支撑这个社会最根本的是什么?当然不是钞票,而应该是道德素养。

    我认为,雷锋精神不应只是因为雷锋这一个人的无私奉献的一生才传扬出的一种精神,而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助人为乐精神的发扬与延续。同样,雷锋精神也不应该只成为一个简单的节日概念甚至人们饭后的谈资,它应该是深深根植在我们心中的一种帮助他人的欲望与想法。

    影片中乔安山说:“别人有困难就是自己有困难。”“我不救他,我就不是雷锋班里出来的人。”他一生坚持践行雷锋精神,被讹事件的只是他生活中的小小插曲,这完全不能泯灭他对雷锋精神的践行与坚持。影片感动我们的同时,我想到作为一名清华的学子,接受着最好的教育,我们在提高学术知识的的同时,更应该在这个高等学府中学着如何成为一位真正的人。

    “雷锋没死,他还活着!”雷锋的精神不能丢,我们要从自己做起,重新扬起对雷锋精神的发扬,重新树立这个社会的信任感,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好,更快!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1: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我的感触实在是很大,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反应了在当代社会,在离开雷锋的日子,我们的社会充斥着个人主义,金钱万能,损人利已,奢侈浪费,懒散堕落,并且这种思想同样也在大学校园中滋生蔓延。这一步电影非常具有教育的意义,虽然拍摄时间有十多年了,但是它的影响依旧十分大。

    >故事讲的是1962年8月15日,雷锋的生命在那一天定格,他的战友乔安山继续替雷锋,发扬伟大的雷锋精神,真实而客观地再现了乔安山在几十年的内心煎熬中顽强生存的艰难历程,影片中让我映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个老爷爷被一辆黑色的轿车撞伤了,可那辆轿车却趁机逃跑了。乔安山伯伯开车去送货,遇到了这位老爷爷,所以马上把老爷爷送到了医院。乔安山伯伯付了暂时的医药费,还找来了老爷爷的家属。可让人气愤的是,老爷爷的家属不但没有感谢乔安山伯伯,而且还不把乔安山伯伯帮他们付的医药费还给乔安山伯伯,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是贼喊捉贼,故意把老爷爷撞上了,还假慈悲,把老爷爷送到医院。老爷爷的家属为了一点点的医药费,诬赖好心的乔安山伯伯。乔安山伯伯再三地解释说明,可老爷爷的家属根本听不进去,硬说是乔安山伯伯撞了老爷爷,叫乔安山伯伯赔他们所有的医药费,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失费。让人最可气的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连自己的班长都会撞死,撞伤一个老爷爷又算什么呢?在最后通过电视台的采访,终于找到了肇事者。可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一点也不惭愧,连声对不起也不和乔安山伯伯说,就匆匆地走了。这种行为真是太可怕,太可怕了!在当今的社会中,也有此事的发生,例如南京的“彭宇事件”,这事的真实发生难道不是让我们值得反思吗?对得起酒泉之下的雷锋吗?雷锋精神不应该值得去考验。

    近2个小时的观影时间里,我被影片所触动,为主人公被讹不平,为主人公高尚喝彩,情不自禁的叫好声连绵不绝,无私奉献的爱心场面震撼着每一个人,激起了学生干部强劲的道德感,强化了他们的服务和奉献意识,通过自我审视,心灵得到了洗涤,灵魂得到了升华。这部电影通过深入乔安山的内心世界,把他一生的哀伤、苦恼和欣慰,呈现在我们面前,催人泪下,撼人心魄。

    虽然雷锋他早已离我们远去,而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看见地上有垃圾,懒得捡;
    看见可怜的人在乞讨,怕被骗;
    坐在车上看见有老人站着,坐着舒服懒得让;
    看到谁谁谁做了好事,说好出风头或骂其为傻子„„讲到学习呢,大学更是充满了逃课的现象,更有开玩笑说什么“我逃课我喜欢”“那一刻我的心已经飞起来”或者“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想逃课”„„

    可见大学生的确应该学学雷锋了,学习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德修养,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追求进步、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言行一致、尽职尽责的实干精神。

    当然我们当中还有"活雷锋",涌现了像陈野平这样杰出的人物,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给了我们一次震撼,给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英雄”。在我们班的民主生活会中,有人在讨论中这样说,像陈野平那样的人,不一定死了才可以算作英雄,只要具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时时准备帮助别人的心,那么你就是英雄。是的,只要你能够有这样的思想觉悟,只要你能够在关键时候能挺身而出,难道不是英雄吗?

    是的,雷锋并没有死,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人民需要像雷锋这样的人,社会也需要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雷锋事件,有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有照顾孤寡老人的,还有许多不知姓名的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好人最终会有好报!我同时也希望电影中的那样损人利己的事情不要在发生了,好人一生平安。

    篇2: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我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雷锋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代新人的光辉典范。在雷锋短短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他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看到了他刻苦钻研科学知识的钉子精神;
    看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看到了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更看到他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这一切给我们军人一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雷锋,而却很少有人会记住或在意这位一直生活在他身后的人—乔安山。乔安山在一次开车过渠沟上的窄石板时,不慎把渠沟边的电线杆碰倒了,不巧打在了站在一旁引路的雷锋的头部,雷锋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雷锋在人们心中,扮演的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英雄,而这正代表着乔安山之后背负着多么重的包袱。他被人另眼相看、被人挖苦甚至侮辱。常人也许都会无法承受、悲痛欲绝,永远地生活在雷锋的阴影下。但乔安山,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用雷锋精神去感化一个又一个不信任他的人,最终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影片以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给人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悬念,直觉告诉有一段悲伤的记忆在他心里,始终割舍不下。离开雷锋的日子,乔安山当了长途汽车司机。但雷锋在他心中却始终活着,做事之前总是想到“在我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要是班长(雷锋)会怎么做”。就这么 一句话,指引着他几十年的言行,影片讲述了疾恶如仇的他和以权谋私的孙科长的面对面的斗争。

    随后影片进入高潮,乔安山救助被汽车撞伤的梁老头,由于老头的子女不肯交纳医疗费,反被梁家亲属无耻地冤枉为肇事者,此刻乔安山有口难辩。除了妻子,连亲生儿子也一时间站到对立面。他再次陷入比当年无意撞死雷锋更深重的绝境。他感到无比>孤独,甚至绝望。乔安山周围,几乎无人相信,现今社会还有雷锋式的乔安山这样无私无畏的人!

    我不得不感叹:“他与雷锋一样,是了不起的,是我们军人的模范!”他生命中有着一段坎坷的经历,乔安山受了许许多多的委屈。但是他没有就默认了他人对他的侮辱和诬陷。他为自己的尊严讨回了公道,为自己的人格作出了担保。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点!当别人对自己产生了误解时,不应该默默地接受,这样反而会使误解加深;
    当无理由被诬陷时,要光明正大地为自己辩护,为自己的尊严站起身。我们要直起腰做人,不能让自以为强大的人欺负我们! 当今社会上,像雷锋和乔安山这样的人是不是少了许多?其实我认为,并没有这样。每个人的心中始终有一块是愿意去帮助别人、去发扬雷锋精神的!只不过,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扰乱了我们。瞧,当我们动员大家捐书给农民工子弟学校,所有的人都积极地参与,踊跃地伸出援手!是的,雷锋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促使我们在别人需要时热心地帮助,同时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已离我们远去,他却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中。

    一个雷锋倒下去,千百万个乔安山站起来!

    最后,我希望我们每位军人都能像雷锋那样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以及为人民群众、为社会做出有用的贡献。

    篇3: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2月14日那天,我们观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讲述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与妻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一直受着雷锋深远的影响,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有一次,一位老爷爷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深蓝色的桑塔那汽车撞倒,随后,汽车转身就跑。而后,又驶过来一辆与其同样的汽车,为了不受诬陷,司机竟开车走了。乔安山在出车途中发现了这位满脸是血的老爷爷。乔安山马上把老爷爷送到医院,并掏出自己钱为老爷爷治伤,又通知患者的家属。可是,老人的儿女因为不愿负担医药费,竟诬陷乔安山是肇事者,还要他赔偿4万元。难道世界上没有雷锋精神了吗?正因此事,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乔安山。

    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往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是的,雷锋并没有死,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人民需要像雷锋这样的人,社会也需要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雷锋事件,有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有照顾孤寡老人的,还有许多不知姓名的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好人最终会有好报!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自从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雷锋的电影、雷锋的事迹,我们从小知道的就不少。但乔安山呢?作为与雷锋同一班的战友,曾多次受到雷锋的热心帮助。班长,这一个词在他的心目之中是如此的神圣。然而,班长却意外的死在自己车旁,他的心情是何等的煎熬、何等的难受。

    雷锋离去了,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伤悲、惋惜,带给乔安山的却是一辈子沉重的包袱。谁都记住了雷锋,他用短短22年的生命向全世界人民树立了一道道德指标、树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人们都惦记着他、崇拜着他。可那个一辈子默默无闻的乔安山呢?他却是用一辈子延续雷锋的精神,用他的一生来向世人诠释何谓雷锋精神,向世人宣告雷锋离开了我们,但雷锋精神却永远与我们同在。

    他作为一名公交司机为难产的妇女改变路线,面对众人的赞扬时,他只是哽咽地说了一句:“如果班长还在,他会比我做得更好!”多么淳朴的人啊,那一刻我眼睛湿润了。

    别说助人为乐,更别说舍己为人,有些人甚至连严于律己都做不到。在片中,乔安山的儿子也不断劝说父亲:雷锋精神已经不适用了,在现代的社会已经没人做好人了,要做就要做精明人。在他们的车子在野外陷入泥潭后,面对着经过的人的一次次拒绝,我们可以看出乔安山对一直坚信的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是否还存在有了那么一点迟疑。可是,当那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清晨的阳光中出现后,他与我们一起坚信着雷锋精神会永垂不朽! 雷锋离开了,但他的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它都会带给我们新的诠释,但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始终不变的,也正是我们这个物质性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更是我们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国共产党所需要的。

    的确,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却还活着。雷锋他一直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身边有无数像乔安山那样的活雷锋,告诉着我们:这个世界依然是美好的。

    如果中国法律完善了还会有如此多的”背良心“新闻么,我估计不会少,都说美国法律完善,条条框框规定的多,不会有这些新闻,但事实是美国也有很多类似新闻,但在美国不是以良心为准则而是以法律为准则,新闻里大多是违反XX法律的新闻,很少有标题为”违背良心“,”道德沦丧“等等词眼,因为法律规定了人的义务和权利,在良心前面有法律这条杠,但不代表就没有违背良心的事,在美国60、70年代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违背良心的新闻一样很多,那时候法律也没有如此完善,但媒体报道的却很少,媒体只报道违反法律的重大问题。中国现在转型期,不知道要转多久,美国中产阶级崛起以后贫富差距的问题被缓解,极端问题不多,但中国目前中产阶级被房价绑架,整体社会阶层向两极分化,实际贫困人口很多,极端个例肯定增多,这也是理所当然的,那些讹人的老太为什么多呢,还不都是穷的呗,子女被社会压榨的不剩多少了智能顾自己,那老人怎么办?没退休金的老人怎么办?那点点低保在如今夸张的通货膨胀下能干什么?一线城市尤其多,为什么?一线城市房价最高,年轻人担心被讹,有心也不敢做。反而偏僻农村郊区好人好事多,而且帮人的基本都是社会底层的人,他们本来就穷也没想过有人会讹自己,所以”救人的成本“这一问题未曾在他们脑袋里存在过。

    《离开雷锋的日子》即是记录乔安山这些学雷锋故事的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反映了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经济浪潮扑面而来之时雷锋精神与改革初期金钱至上及盛行的利己主义之间的冲突。

    雷锋生于1940年,殁于1962年。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并为此题词。同时期大多数领导人都对雷锋有题词,其中以当时身为副主席的林彪的题词最为突出“全军同志都应当学习雷锋同志的榜样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日后更是成为影响一代人的楷模。雷锋日记和关于雷锋的电影在当时罕有中国人没有读过或看过的。

    但也有海外的史学家怀疑,《雷锋日记》是造假或是被大量编辑和篡改过的。包括雷锋的事迹近年也遭到一些人的质疑。这些怀疑有其合理性,雷锋的日记的确超过他的文化水平,他的一些事迹描述也的确存在不合理或前后矛盾之处。另外,雷锋之所以会在牺牲半年多后被举荐为全军甚至全国的模范,也可能与当时把持军队权力的林彪向毛表达“无限的忠诚”有关。这个时间正处在毛的文化大革命的筹备阶段,3年多以后,文革爆发。

    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雷锋所处的年代,也应该会造就他的思想。雷锋是贫苦农民出身,他对党的感情与忠诚应该是真实和不容质疑的。建国初期的巨变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也完全可能使得在青少年时期的雷锋培养起崇高的革命理想。这种在蓬勃发展年代孕育的伟大革命理想,完全有可能促成雷锋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雷锋应该怀着深深地对“新社会”感恩的心态,我们可以合理地猜测,这种感恩的心态正是他乐于助人的一种原动力。尽管也有人怀疑雷锋可能存在要荣誉这样的虚荣心,但这对一个20岁的年轻人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缺点,何况,雷锋所获得荣誉可能也更加促使了他继续去做“好人好事”。但雷锋日记并没有描述在大饥荒年代(雷锋死前几年,正是大饥荒发生的时间)的情况,这很可能是在编辑中被删除或是与当时军队的供给有保证有关。

    乔安山所处的年代已经完全不同,旧有的价值体制已经被完全摧毁,几乎已经没有人再相信“雷锋精神”。乔安山救助车祸受伤的老头,差点被人栽赃;
    在荒郊遇到卡车轮胎被陷住,村民更是提出了1000块才能获得帮助的价码。但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80年代与90年代,也应该是一个价值观摧毁之后再重塑的年代。雷锋精神中的一部分已经过时,至少它的营养已经不需要再从毛选中去获得,或是和平年代的所谓革命精神。但雷锋的人道主义精神事实上却在21世纪继续获得了重生。这种精神正是以人为本、相互体谅以及对生命本身的关怀。

    影片采用倒叙方式进行回顾---一位老者在雷锋的墓前向我们讲述雷锋及雷锋精神的故事。影片中的乔安山年轻时是雷锋的战友,他意外地将晾衣架撞倒,为他指挥的班长雷锋被衣架撞伤头部,不幸身亡。雷锋生前对乔安山十分好,为他的母亲寄钱等,母亲视雷锋为另一个儿子,他十分后悔,他认为自己要为雷锋的死负一些责任,甚至想到以死谢罪。这时部队查明原因,并没有责怪乔,且积极的保护他。社会大众对雷锋的去世很悲痛,雷锋曾教过的小学生失声痛哭,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影片进入第二段,雷锋精神与新时代发生碰撞。乔自退伍以后在厂子开客运,他一直以身作则,学习雷锋,传播雷锋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几次冲突。

    一、乔安山与队长的冲突。乔拒绝先载队长的亲戚,于是没有出车登记就潇洒的把车开走去载村民们。队长将他擅自出车的事情告诉上级,领导准备来“教训”乔,但却意外看到乔回忆雷锋的演讲,转而让他为厂子里也做一场演讲。

    二、是在行车途中,有人偷了老大爷的钱,而意外的被逮到,遭到大家的打骂的事情。乔让他打扫卫生,最后将其送到派出所,要他改过。及途中,有产妇生产,但管路障的人不放行,被老婆婆打,后来产妇及时到医院,顺利生产。

    三、也是影片的高潮----最激烈的冲突。乔安山好心救助一位受伤的老大爷,临时替他交了医药费,而老大爷却在亲友的教唆下冤枉乔是肇事者,只为让乔承担医药费,而老人的亲友将其身份证扣下并把雷锋之死---乔认为他这辈子最遗憾、最后悔的事,搬出来打击他。而当这件事最后由警方调查出真相后,伤者的家属却不一以为然。当乔的妻子拦住他们,哭着说老乔的冤枉时,在乔妻子的叫喊、哭泣时,她代表着所有有良心的人们,为这个不良的社会风气而悲愤,“为什么好人,帮助人的人受冤枉。时代怎么变成这样?”。而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事情。

    四、老乔和儿子一起开车跑长途。途中的确遇到了一些坏人(车匪路霸),老乔用自己娴熟的驾驶技术让坏人尝到了苦头。在小乔和老乔的对话中,小乔大约说了这样一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了帮别人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是不好的,那么我们就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利己不损人”。路上的事情改变了小乔,志愿者们来帮他们拉出困在泥坑里的车子,小乔感受到了雷锋精神,并加入其中(要象征志愿服务的帽子)。

    影片第二段中的矛盾冲突,是雷锋精神与新时代的冲突。在市场经济下,经济发展了,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可是精神却迷失了。在道德与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多人选择了个人利益。而像老乔这样坚持自我、帮助他人、坚持雷锋精神的人已经少了,像小乔这样试图在利益与道德之间找平衡点的人很多(像售票员、像那位胖叔叔),当然也有像老大爷的亲戚那样只顾自己且不知悔改的人。但我们通过电影可以看到小乔、售票员、胖叔叔的改变,而老大爷的亲戚也被人所不齿(医院中的病人等),这些改变是因为受到像老乔、女校长这样始终在坚持着自己的做人原则,守护着自己的灵魂的人的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

    真正的雷锋精神不仅不会过时,而且会历久弥香。因为它体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崇尚节俭、提倡学习、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等,不都是今天人们从内心呼唤,社会也大力推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吗?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但并不会泯灭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良知,恰恰相反,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以高尚的精神力量来抗拒各种不健康因素的侵袭,保持社会的平衡发展。这一点,邓小平早在30年前就讲过了,那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

    历史是客观的,它最终会淘汰一切对于社会发展不再具有进步意义的陈迹遗风;
    历史也是有情的,它会呵护传承一切能够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精神华章。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的理想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方向。这就是雷锋精神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都会有它时代价值的根本原因。

    在今天这个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彰显其时代价值,发挥其引领社会的作用,必须把弘扬雷锋精神常态化。英雄是主流社会借助的诠释精神的载体。一个时代没有了英雄,将是苍白的,并且大众也便缺少方向感。用一位思想家的话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有了英雄不珍惜更可悲。

    因此,我们说学习雷锋,就不仅是在纪念日这一天,去进行精神传递与行动,而更应该让雷锋精神内化为一种常态化的精神信念与行为风尚,成为每个个体日常的自觉习惯与行为。要看到,那些学雷锋的典型,绝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是生活困境中的奋斗者,是“爱管闲事”的邻家好人,是危难关头方显不凡本色的普通人,是在日常点点滴滴都愿伸出双手的平凡人„„每一个人都像是我们的亲戚、邻居或同事。也正因为普通,才显出其耀眼的价值与意义:学雷锋,并不需要一种另类感,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自己做到了,这便是履行道德义务的全部密码。当社会的整体心态是这样的,每一个普通人不需要太多的内心煎熬,不需要更大的财力和毅力,都能够做到。这就是践行雷锋精神常态化的基础,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落地的本源所在。

    范文一: 看完《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的心里有很多感触。这部电影是以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在雷锋牺牲之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和所经历的事情来体现雷锋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乔安山救了一个被车撞倒在地的老爷爷。并拿出自己的钱给老爷爷垫上手术费。等老爷爷的家人来了以后,非但不去找肇事者,而且把事情赖到乔安山身上,诬陷他是肇事者,还让他出全部的医疗费。为了澄清实事,只好让老爷爷作证,没想到老爷爷竟点了点头。他无言了,只是感叹世间的丑恶人们都向钱看,世上已经没有多少人做好人了,连他的儿子也劝他不要学雷锋了。最后,老爷爷实在经受不住良心的谴责,把实事说了出来,还了乔安山一个清白。

    在现在的21世纪中,这样的人就更多了,甚至到了看到地上躺着一个受了伤的人都不敢去救,怕人家赖上你,如果实在看不下去的话,也得让旁人帮你证实一下,才敢救。

    虽然乔安山经历了这件事,受到人们的误解、陷害,但他仍然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在影片的结尾处就证明了这一点。乔安山和他儿子的车陷在了泥里,他们向路过的车求救,却一次次地遭到了拒绝。正当他们绝望的时候,忽见草坪那边有一群戴着小红帽的青年志愿者,骑着车子往这边赶来,齐心协力帮他们把车推了出来。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雷锋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了,但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永远驻在我们心中。

    范文二: 三月五日的学雷锋日即将来临,为纪念我们的榜样雷锋,学校组织初一和初二年级在大礼堂观看了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

    影片中,有一段雷锋被护士们推走的镜头,笼罩着他遗体的白布,苍白而无力,背景滴滴答答的钟声渲染着浓浓的悲伤,神情恍惚的乔安山愣愣地站着。班长!一声悲痛的呐喊,他发疯般扑向担架车,将头靠在雷锋身上哭喊着,甚至想与雷锋同死。一次又一次,他挣脱开两名同样悲伤的小战士,跑向渐行渐远的担架车······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决堤而出,周围的同学都在抽泣。一个战士,有什么能比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最亲近的战友更令人痛心疾首,更令人追悔莫及呢?

    雷锋,他的名字他的事迹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又有谁知道他身后的另外一位小战士乔安山?我也是在看完这部影片后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的。他与雷锋情同手足,却在一次驾车时,无意中撞倒了一根晾衣服的木杆,导致了雷锋的牺牲。这无疑把乔安山推向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风口浪尖。雷锋在人们心中扮演着多么伟大、多么重要的角色,可这正代表乔安山肩膀上的压力有多么沉重。他回忆起与雷锋一起的点点滴滴,回忆起雷锋寄钱给自己母亲治病,悔恨交加······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时刻以雷锋精神要求自己,看见有困难的人就想帮助他们,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不在乎世事如何改变。

    有一次,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里,一个老人被有一辆飞奔而来的小轿车撞倒了。但是司机却扬长而去。乔安山驾车救起这位被车撞伤的老人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到医院。但是他的好心不仅没有得到老人儿女的感谢,反而被诬陷是肇事者,要他付全部的医药费,这使他有口难辩。老人在家人的压力下,违心的指认是乔安山撞了他。乔安山又陷入了像误伤雷锋一样的困境,他感到了无助与绝望。最终,撞伤老人的司机找到了,老人的良心也受到谴责。我和几位同学同情乔安山的遭遇,却又敬佩他,在如此棘手的逆境中,依然能坚持雷锋精神,他的行动使所有人心中洋溢着温暖。

    乔安山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一群戴着爱心帽子的学生们帮助乔安山父子把陷入泥潭的汽车推了出来,而且并没有索要报酬。大家都被感动了,因为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像雷锋,像乔安山一样的人,愿意用他们无私的爱去震撼着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愿意去帮助别人,温暖别人,发扬雷锋精神的。雷锋没有死,他依然活着,人们依然记得他,依然愿意向他学习。

    我们周围有很多像雷锋一样的人,他们的热心,吹走冰冷的寒冬,为我们送来温暖;
    他们的无私,驱赶窒息的酷暑,为我们送来凉爽。5.12地震、玉树地震,云南干旱······在这些灾难面前,所有人都没有冷淡地漠视,全都伸出了援手,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这不就是雷锋精神最好的体现吗? 《离开雷锋的日子》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老影片了,但这部影片的本质和内涵却永远不会过时。不论过去了多少个春夏秋冬,经受了多少次风霜雨雪,雷锋精神的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善良的人们,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传承。它就像一座丰碑,巍巍然屹立在我们心中。

    范文三: 《离开雷锋的日子》的主人公,是和雷锋同开一辆车,后又不幸地无意造成雷锋牺牲的乔安山数十年间,始终无法摆脱沉重的负疚感。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念牢牢控制着他:别人可以不学雷锋,我不可以!编剧选取乔安山这个极为独特的人物切入,诚可谓独具慧眼。因为,题材本身为作者刻画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这个题材也向电影创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如何描写乔安山在几十年漫长的日子里学雷锋的事迹。毫无疑问,可供选择的素材数不胜数。电影的编导们没有简单地公式化地展示乔安山所作的一件又一件好事,而是把主人公置于起伏跌宕、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

    影片以现在时态的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影片开头仅数分钟,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悬念,一下子使人屏息揪心。然后,讲述离开雷锋之后的日子。乔安山成为长途汽车司机。影片未专注于他的扶老携幼,而是突出了疾恶如仇的他和以权谋私的孙科长的面对面的斗争。售票员小吴,被乔安山的精神所感动,把原先想据为己有的一枚乘客遗失的金戒指,悄悄挂在方向盘上。继而,影片进入了整部作品的戏核:乔安山救助被汽车撞伤的卖豆腐梁老头,反被梁家亲属讹诈、冤枉为肇事者。真正的肇事者逃逸了。老头的子女不肯交纳医疗费,无耻地诬陷乔安山为肇事者。此刻,老实巴交的乔安山有口难辩。他再次陷入比当年无意撞死雷锋更深重的绝境。他感到无比孤独,甚至绝望。除了妻子,连亲生儿子也一时间站到对立面。事情发生在1988年。乔安山周围,几乎无人相信,现今社会还有雷锋式的乔安山这样无私无畏的人!围绕这起事故,各色人等的灵魂,宛如初生儿一般,赤裸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救人反被诬为害人。被逼到了绝境的乔安山,连死的心都有了!矛盾激化到了这个地步,加上那几个财迷心窍、猪狗不如、天良丧尽的丑类,活灵活现,耳熟能详,岂能不深刻地唤起观众的道德义愤和对主人公的无比同情!真相终于大白这场戏,安排在医院,主要人物都出了台。刘佩琦扮演的乔安山和宋春丽扮演的乔妻,在长长的整场戏中,完全沉浸于憎爱分明的规定情景,表演到位准确,激情澎湃,道白句句掷地有声,让人热血沸腾。正是这场在某种程度上看似舞台化的重头戏,赋予乔安山高尚磊落、顽强淳朴的人格力量以巨大的深度。要知道,在一部影片中,倾注全力,精心拍好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心段落(华彩乐章),是几乎所有优秀电影作品的成功秘诀之一。《离开雷锋的日子》找到并拍好了这样一个中心段落。它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心!

    《离开雷锋的日子》比较尖锐地触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生活里,对于人们的道德状况的热切关注。这是时代的话题,历史性的话题,可以唤起人们共鸣的话题。在艺术欣赏中,美感是复合体,是道德感、理智感(求知欲得到满足等引起的情感)和审美知觉的复合体。其中,道德感经常起主导作用。《离开雷锋的日子》由乔安山折射出来的雷锋精神,其巨大的道德力量,激起欣赏者强劲的道德感,使他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影片的特定情境,移情银幕,自我审视,在善与恶,无私与自私的较量中,内心世界波澜起伏,欲罢不能。与剧中人共同体验善终于战胜恶的观众,灵魂得到了升华,正面的道德感得到了满足,从而肯定了这部影片的艺术价值。须知,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正面的思想道德力量,或曰思想内涵,是作品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基础。缺乏思想道德力量的作品,或许可以引起观众的兴趣,但是绝对无法引起他们的兴奋和共鸣。显然,《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创作者们自身早已被他们所描述的对象深深打动,才能以如此深厚的真诚和充沛的激情,挥毫泼墨。艺术创作一旦丧失这种真诚和激情,精品便无从产生。

    影片结尾,是乔安山与儿子的载货大卡车在运输途中陷入了泥泞,不能自拔。几辆汽车相继擦身而过,但无一伸出救援之手。儿子很得意,因为这似乎证实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泥泞之中的大卡车是一种艺术隐喻。天亮了,远方传来阵阵自行车清脆的铃声。一群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员来到这里,同心协力把卡车拖出泥泞。乔安山从年轻人手中接过一顶作为青年志愿者标志的小红帽,脸上绽出会心的微笑:毕竟好人还是多数!无疑,这是一个光明的尾巴。但我以为,青年志愿者所代表的,既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又是雷锋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

    范文四:

    我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雷锋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代新人的光辉典范。在雷锋短短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他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看到了他刻苦钻研科学知识的钉子精神;
    看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看到了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更看到他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这一切给我们军人一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雷锋,而却很少有人会记住或在意这位一直生活在他身后的人乔安山。乔安山在一次开车过渠沟上的窄石板时,不慎把渠沟边的电线杆碰倒了,不巧打在了站在一旁引路的雷锋的头部,雷锋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雷锋在人们心中,扮演的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英雄,而这正代表着乔安山之后背负着多么重的包袱。他被人另眼相看、被人挖苦甚至侮辱。常人也许都会无法承受、悲痛欲绝,永远地生活在雷锋的阴影下。但乔安山,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用雷锋精神去感化一个又一个不信任他的人,最终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影片以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给人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悬念,直觉告诉有一段悲伤的记忆在他心里,始终割舍不下。离开雷锋的日子,乔安山当了长途汽车司机。但雷锋在他心中却始终活着,做事之前总是想到在我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要是班长(雷锋)会怎么做。就这么一句话,指引着他几十年的言行,影片讲述了疾恶如仇的他和以权谋私的孙科长的面对面的斗争。

    随后影片进入高潮,乔安山救助被汽车撞伤的梁老头,由于老头的子女不肯交纳医疗费,反被梁家亲属无耻地冤枉为肇事者,此刻乔安山有口难辩。除了妻子,连亲生儿子也一时间站到对立面。他再次陷入比当年无意撞死雷锋更深重的绝境。他感到无比孤独,甚至绝望。乔安山周围,几乎无人相信,现今社会还有雷锋式的乔安山这样无私无畏的人!

    我不得不感叹:他与雷锋一样,是了不起的,是我们军人的模范!他生命中有着一段坎坷的经历,乔安山受了许许多多的委屈。但是他没有就默认了他人对他的侮辱和诬陷。他为自己的尊严讨回了公道,为自己的人格作出了担保。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点!当别人对自己产生了误解时,不应该默默地接受,这样反而会使误解加深;
    当无理由被诬陷时,要光明正大地为自己辩护,为自己的尊严站起身。我们要直起腰做人,不能让自以为强大的人欺负我们!当今社会上,像雷锋和乔安山这样的人是不是少了许多?其实我认为,并没有这样。每个人的心中始终有一块是愿意去帮助别人、去发扬雷锋精神的!只不过,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扰乱了我们。瞧,当我们动员大家捐书给农民工子弟学校,所有的人都积极地参与,踊跃地伸出援手!是的,雷锋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促使我们在别人需要时热心地帮助,同时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已离我们远去,他却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中。

    一个雷锋倒下去,千百万个乔安山站起来!

    最后,我希望我们每位军人都能像雷锋那样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以及为人民群众、为社会做出有用的贡献。

    观《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感

    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有许多的感触,许多的启发,还有深刻的教育。影片中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恰巧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

    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与妻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一直受着雷锋深远的影响。他为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

    一次,一位老爷爷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深蓝色的桑塔那汽车撞倒,随后,汽车转身就跑。而后,又驶过来一辆与其同样的汽车,为了不受诬陷,司机竟开车走了。乔安山在出车途中发现了这位满脸是血的老爷爷。乔安山马上把老爷爷送到医院,并掏出自己钱为老爷爷治伤,又通知患者的家属。可是,老人的儿女因为不愿负担医药费,竟诬陷乔安山是肇事者,还要他赔偿4万元。难道世界上没有雷锋精神了吗?正因此事,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乔安山。

    其实这一类的事情在现实中有许多,有像逃跑司机那样的人,但是会有更多的像乔安山一样的活雷锋。虽然曾经被所帮助的人误会,但是那终究是误会,真相总是会证明一切,证明他是无愧与别人的好人。我帮助过我的同学,却被同学误解,那种滋味真的很难受,可是,当真相大白的时候,又是那么的舒畅。不管在怎样,这都不能改变我做一个像雷锋叔叔学习的好孩子。像乔安山叔叔那样,坚定自己的信念。

    又一次,乔安山与儿子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还在一代代地继续着雷锋精神。

    是的,雷锋死了,可是雷锋的精神却是永生的,身边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雷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雷锋精神永远是我们的要发扬光大的。

    作者:赣榆县墩尚镇卢河小学五(1)班 孟凡荣 指导老师:周明丽 联系电话:13851208665

    在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电影,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感叹万千。

    这本电影先以乔师傅的回忆开始,讲雷锋在的时候大家相互体贴,相互帮助的情形随处可见。当雷锋去世之后,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信任,互相推卸责任,为了钱强词夺理,帮助别人反而被冤枉,让助人为乐的人不敢做好事,大家变的只顾自己,见死不救,看到这里我十分气愤。但是乔师傅不顾别人的挖苦,还是一如既往的做好事,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一天,他看见有人被车撞了,就把那人送到医院,并通知家属,令人愤怒的是,家属硬说是好心的乔师傅撞伤的,还让他付医药费,为此产生了不少纠纷。直到有一天真相大白,才还给乔师傅一个清白。我不得不感叹:“他与雷锋一样,是了不起的,是我们的模范!”

    为此事受了很大委屈的乔师傅,连自己的儿子都说“谁学雷锋谁是傻子”这样的话,让他很是伤心。直到有一天,他的大货车卡在泥坑里的时候,许多志愿者齐心协力把他的车拉出泥坑时,他十分激动,感慨道:“好人还是有的”!

    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体会到无比的快乐。我希望我们的生活也像雷锋在时一样,互帮互助,让雷锋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正如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行动起来,来做一个新时代的小雷锋!

    404班 王昕薇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精选30篇

    青春雷锋观后感 精选20篇

    雷锋读后感500字(共11篇)

    雷锋的故事电影观后感 精选15篇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精选15篇

    相关关键词: 汉口租界观后感论文 冉庄地道战遗址观后感 后来的我们观后感 后来的我们观后感人生 后来的我们观后感影评
    相关热词搜索: 观后感 离开 日子 雷锋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