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扶贫 正文

    [新时代农村生态扶贫现实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精准扶贫

    时间:2020-07-15 11:44:26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新时代农村生态扶贫的现实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作出的重大承诺,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农村脱贫与全面小康的全局把握息息相关,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村脱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农村脱贫工作中,党中央始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发展模式,这既是农村绿色发展的需求,也是脱贫攻坚战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赢的现实要求。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生态扶贫工作的落实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阻碍农村发展;二是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难以实现齐驱并进,存在脱节现象;三是农村生态扶贫成果难以巩固。在应对农村生态扶贫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时,需将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相结合,实现共同发力,在明确扶贫主体职能的基础上,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多元化协同机制,通过优化教育资源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健全扶贫配套机制,降低返贫风险,有效的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农村;生态扶贫;现实困境;应对策略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动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区域性整体贫困现状得到了较为有效的缓解。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我国农村地区从最初的普遍贫困逐步走向消除绝对贫困,这不仅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还为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整体来看,我国有14个集中成片的特困区,这些地区大多具有贫困覆盖范围广、生态资源少且脆弱、生态治理片面的特点,而如何有效的在促进特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成为了党在农村进行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党和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但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党和国家确定了农村生态扶贫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是减贫方式的创新,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新理念,是贫困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推动贫困地区在生态建设中实现减贫,在减贫中实现生态保护和建设。但就农村生态扶贫现状来看,农村贫困地区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减贫成效,但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会对地区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基于农村生态扶贫现状,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策略,对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农村生态扶贫的理论内涵

     1.生态扶贫的提出与发展

     生态扶贫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是针对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所进行的探讨,为解决贫困地区因自然环境恶劣而带来的恶性循环问题,党和国家从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着手,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式,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和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基于此,我国学者杨文举在研究中对生态扶贫这一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说明,其指出,生态扶贫是基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采取多种方式,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途径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并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实现绿色发展,从而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目标。

     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生态扶贫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可将其看作是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齐驱并进,实现生态恢复和脱贫致富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则和要求,贫困地区通过逐步提升当地生态功能的方式为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实和实施奠定基础、提供服务,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进步。从精准扶贫战略的角度来看,生态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和开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2]从其本质着手,生态扶贫是基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将当地生态建设作为载体,依托生态补偿制度等实现生态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建立生态消费市场,提供生态服务,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帮助贫困地区人民实现脱贫致富,有效的解决经济发展落后和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3]

     2.生态扶贫的理论基石

     生态扶贫是党和国家基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现状,立足我国国情而提出的创新型的扶贫举措,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马克思与恩格斯从社会发展现状着手,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剖析和研究,深入探索无产阶级的贫困状况。在《乌培河谷来信》中,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身处的贫困现状进行剖析,看到无产阶级在面对贫困时的无措及恐惧。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两个伟大构想,而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了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导向。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发展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所提供和创造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是基于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以及生产资料的按需分配,在这种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全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下,劳动将会成为大众自主自愿的一种行为,而那时,贫困状况将会出现根本改变。[5]

     (2)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始终将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作为发展基础,将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条件,将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目标,是自然、经济和社会三者相互适应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自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而自然可持续发展又在根本上决定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可持续发展是根本前提,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起到制约作用,进而制约社会和人的发展。归根结底,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发展,只有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实现相互促进、相互适应,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进而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3)习近平关于生态扶贫的论述

     在全面小康建设的大背景下,习近平基于扶贫开发的实践和现实要求,在充分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的基础上,对扶贫方式进行了逐步的深化和创新,提出了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脱贫思路。其中,生态产业发展是贫困地区进行生态扶贫的关键途径,在科学技术的帮助和扶持下走绿色发展道路是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的根本路径,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齐驱并进是最终目标。自十八大以来,贵州、广西等地区率先走上了生态扶贫之路,并在生态扶贫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状况,在积累扶贫经验的基础上,找寻适合当地脱贫的最佳方式,实现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的协调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6]

     3.生态扶贫的基本内涵

     从生态扶贫的内涵着手,这并不是简单的将生态和扶贫相结合。从宏观层面来看,生态扶贫既不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救济式扶贫,也不是资源开发式扶贫,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发展核心,基于我国贫困地区发展实况,在长期扶贫历程中通过经验积累而探索和总结出的一种创新型的扶贫模式,其更加注重增量与存量收益的协调发展,在加强调资产性收益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社会、经济、环境、人的可持续发展。[7]从微观层面来看,生态扶贫意味着贫困地区要摆脱漫灌式扶贫模式,在统筹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环境、资本财富的有机统一,采取有效的转化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和资本向财富的转化,从而实现脱贫的目标。

     二、农村生态扶贫面临的现实困境

     自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既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影响社会进步和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农村贫困现状而言,生态环境的限制是使其贫困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农村扶贫开发需要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实现协调发展,是帮助农村贫困地区走出生态环境限制和经济发展落后两难困境的需求。但因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生态扶贫工作难以稳步落实和实施。

     1.基础设施滞后阻碍农村生态扶贫进程

     农村发展需要依赖完善健全的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四十余年的时间中不断增加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农村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仍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来看,我国大多数农村贫困地区因基础设施的缺乏使得农民缺少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尤以饮用水不足、电力发展低下等问题为主。而文化、体育、娱乐等生活服务型基础设施因缺乏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农民生活和精神需求,再加上医疗服务设施的落后和匮乏,农民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同时,因农村农业的粗放发展,导致地区普遍存在土壤硬化板结、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并直接影响到农村农业发展水平,而资源环境发展的不断恶化对农村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且深刻的。因过于注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过于追求城乡差距的缩小,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发展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使得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严重污染等现象,并逐渐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给农村居民的健康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2.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脱节

     生态扶贫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扶贫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空间上存在高度重叠,是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的现实需求。农村生态扶贫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脱节这一现实困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较低,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则成为脱贫的主要任务。同时,因这些地区大多是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在脱贫致富这一第一要务的要求下,脱贫的短期性和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期性就成为生态扶贫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现实矛盾。其二,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且缓慢的地区,农村贫困地区所开展的生态治理工程对扶贫开发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不足,对生态建设也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就使得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使得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脱节现象愈发严重和凸显。

     3.农村生态扶贫合力弱化

     从某种角度来看,扶贫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社会问题。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指出扶贫开发工作需要依靠党、国家、社会的力量,[8]农村生态扶贫工作则需要依靠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机制的作用得以落实和实施。国内一些深度贫困地区,如西藏、四川凉山州等地区,受到历史原因和生态环境的限制,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实需要依靠政府部门主导实施,社会和市场机制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同时,因生态环境限制及其所具有的特殊性特点,使得生态扶贫工作存在周期性特征,其成效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充分体现。但因扶贫开发工作过于重视经济效益的体现,使得政府、市场、社会三大扶贫主体在生态扶贫工作中的合力就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弱化。

     三、农村生态扶贫困境成因的多维视角分析

     农村脱贫工作要将扶贫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两者协调发展作为重点,但因诸多原因的影响和限制,农村生态扶贫工作中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限制。

     1.能力因素视角中新时代农村生态扶贫困境成因

     在制约农村地区发展、导致农村地区贫困的诸多因素中,农村贫困人民能力的低下和欠缺是根本原因。新增长理论认为影响劳动者自我发展能力的两大因素为知识和技术,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1)从劳动者自我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为低下。国外学者阿玛蒂亚·森在研究中指出,人的自我发展能力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其一,人健康生活的能力;其二,获得文化、技术、共享社会文明的能力;其三,摆脱贫困,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10]因此,农村贫困地区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脱贫减贫发挥一定的基础性作用,并对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因素的限制,农村贫困地区人口自身缺乏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与能力发展较为落后和低下,文化、素质、能力的低水平会导致其缺乏脱贫的自我发展能力,再加上缺乏先进、积极进取的思想理念的指导和引导,会对生态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和落实带来严重的阻碍。

     (2)从抵御风险能力的角度着手,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缺乏较高的抗风险能力。贝克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该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我国社会正逐渐走向风险社会。而风险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价格行情,还是市场的竞争,都会对农村生态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推进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宏观背景下,经济发展能力较为低下的农村贫困地区,在面临风险时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面对风险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容易陷入脱贫-返贫循环往复的怪圈中。同时,由于大多数农村贫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因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对当地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时会对社会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从而出现生态危机,进一步加剧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现象。

     2.主体因素视角中新时代农村生态扶贫困境成因

     扶贫开发主体是农村生态扶贫工作的坚强后盾。从主体因素来看,国家、社会、市场三者不仅是农村生态扶贫主体,也是现代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12]农村生态扶贫工作的顺利落实和实施离不开这三者的支持和帮助。

     (1)政府对生态扶贫缺乏宏观把握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在短期集中整合扶贫资金和资源,进而完善农村扶贫工作顺利落实和实施的基础条件,通过完善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为生态扶贫工作的落实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但因大多数贫困地区是我国生态功能保护区,受到政策和法规的制约,一些贫困地区人民的林产和农产被冻结,政府无法在短期内集中整合资源来解决贫困人民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生态扶贫工作的顺利落实增加难度。

     (2)市场对于生态扶贫的支持不足

     从某种角度来看,市场机制下的经济主体能够对资源进行自由配置,企业在农村生态扶贫工作中能够比政府发挥更大的优势和作用,但也要认识到企业在生态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问题。企业虽然能够在生态扶贫工作者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优势,但却存在着过于重视短期成效,忽略长期发展的问题。企业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在生态扶贫工作中所关注的重点也是经济效益,再加上大多数企业并未进行科学、正确且合理的评估和考察,投资热情低下,使得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无法在生态扶贫工作得以充分的体现和展示。同时,因企业和农村贫困地区缺乏较高的文化融合度,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忽略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忽略贫困地区人民的真正需求,难以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从而出现投资行为受阻现象。

     (3)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缺乏参与热情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这些科学技术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利的条件,使得社会组织在农村生态扶贫工作中具有较大优势。但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不够成熟,其扶贫能力低下会对农村生态扶贫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带来一定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当前众多农村社会组织并不科学和完善,无论是组织结构、制度,还是自身建设等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不具备扶贫相关能力和基础;其二,当前众多农村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并不完备,无论是组织管理、危机应对,还是资源动员等方面都缺乏较高的水平和能力,无法为农村生态扶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帮助。

     四、新时代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突围的应对策略

     从整体来看,消除贫困的最佳途径或者说根本途径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其发展水平。但结合我国国情及贫困地区发展实况而言,农村生态扶贫工作需要将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在其基础上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突破脱贫困境。

     1.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合来看,农村贫困现象主要受到三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即发展基础差、能力低、机会少。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是提高地区人口的可持续生计能力,通过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助力农村生态扶贫目标的实现。

     (1)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贫困地区人口是扶贫减贫的主体,其自我发展能力是实现脱贫目标、解决贫困问题的基础,而提高贫困地区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大当地教育投入。首先,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深入调查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和项目安排,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并发挥政策优势引进优秀教师,建设专业教师队伍,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其次,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深刻认识到教育投入对脱贫致富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和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挂钩,构建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实现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最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降低贫困家庭的教育投入,减轻其就学负担,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学生救助资助政策和体系,实现针对性资助救助,有效提高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水平。

     (2)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就业能力

     通过技能培训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其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基于此,政府和相关部分需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技能培训和授课,农业方面不仅要进行理论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理论化水平,还要进行养殖卫生培训,帮助其科学种植农作物。同时,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其现代信息技术、市场决策、经营管理等能力,帮助受训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

     (3)加强农村环境教育,促进生态价值观培育

     转变农村贫困地区的思想观念也是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的粗放发展,不仅严重阻碍了当地农业发展水平,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通过宣传等方式,向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宣传和推广生态文明知识,提升其环保意识,并结合相关制度,引导和鼓励农村社会组织加入到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环保建设中。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向贫困地区的人民宣传和普及绿色生产知识,在正确观念的带领下,促进贫困地区文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并逐步建立文化生态共同体,对生态扶贫工作成效起到巩固作用。

     2.明确主体定位和职责,构建生态扶贫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近些年,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等诸多力量都加入到了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作中,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扶贫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对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的治理边界进行明确、科学、合理的划分是确保生态扶贫工作顺利实施和落实的根本前提,搭建科学的多元化主体协同机制也是农村贫困地区生态扶贫工作顺利落实的需求。

     (1)明确各主体在农村生态扶贫中的职责

     首先,农村生态扶贫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巩固其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对于农村生态扶贫工作的顺利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政府在农村生态扶贫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无论是在政策制定中,还是资源集中整合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就目前来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对食品安全质量以及旅游休闲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和追求,这些都为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在市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实现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的集中整合,为农村生态扶贫工作提供足够的资源。最后,社会组织在农村生态扶贫工作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强化供需对接,对扶贫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解决农村生态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轻协调问题。

     (2)构建生态扶贫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制

     市场、政府、社会在农村生态扶贫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这三者所具有的优势各不相同,但都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的力量和基础。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三者所存在的缺陷。既要重视国家基本职责,又要有效的利用社会、市场两者之间的互补性,提高扶贫效率和质量。同时,在农村生态扶贫工作中,当地政府要制定鼓励和促进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的政策,市场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在政策方面给予社会组织足够的空间,充分利用其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实现政府、企业、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从而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衔接

     农村贫困地区农业发展要从粗放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绿色发展模式,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性作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

     (1)促进农业发展走向绿色化、科技化

     农村贫困地区的农业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从其本质着手,农村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目标的关键是建立高产量、高质量、低消耗的绿色农业生产体系以及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满足社会大众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需求。因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限制,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面临着较大的困境。但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当下,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提供了新的契机。贫困地区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农牧业相结合,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在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上,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提高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利用政策优势引导和鼓励农户、农场等开展线上农产品交易,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21]

     (2)构建特色化生态产业体系。

     实现产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农村生态扶贫工作的一大目标,针对生态环境发展良好的贫困地区,在开展和落实生态扶贫工作时,可以通过构建特色化生态产业体系,拓宽贫困人民的收入渠道,依托地区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开展乡村旅游,发挥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促进经济、文化的有机融合等方式实现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同时,还可以探索新型的生态产业扶贫模式,将政府、企业、金融结构、贫困户、基地等相结合,推动贫困地区生态扶贫工作的顺利落实。

     五、结语

     生态扶贫这种创新型的扶贫模式,能够在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现状,是绿色共享理念在扶贫领域的具体表现。首先,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低下作为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提高其可持续生计能力是最为有效的重要途径。其次,扶贫主体的多元化能够对农村生态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从整体来看,农村生态扶贫工作的顺利落实和实施离不开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支持,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和参与,才能稳步推进扶贫工作的高效落实。同时,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的粗放发展不仅阻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需要转变为绿色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最后,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补偿力度,搭建配套机制,确保生态扶贫成效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相关关键词: 申论范文评析:“扶贫”与“扶智”并重 关于扶贫的申论范文 精准扶贫的申论范文 扶贫心得体会 兰州市扶贫办公室之行
    相关热词搜索: 扶贫 新时代 困境 生态 现实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