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中考备战
  • 高考备战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心得体会 正文

    读苦难辉煌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读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时间:2020-08-07 16:38:10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读《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参加2020年省委党校县处级进修班上,老师推荐我们读一读《苦难辉煌》这本书,其实以前就读过,现在重温,感觉一幕幕历史又呈现眼前。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苦难辉煌》由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兼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先生撰写。本书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描绘了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在中华大地上的猛烈碰撞,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书中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完成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伟大壮举,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艰辛和伟大。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的真实。作者没有用那些高大全、造神式的语言描述这段历史,让真实的中国共产党早期成长史展现在人们面前,没有掩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幼稚与单纯,没有掩饰内部的争论与妥协,没有掩饰大量的叛变退缩,让史实说话,让人真正感受到成长的艰辛,感受到教训的深刻,感受到奋斗的力量。历史可以让我们明白,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苦难的历程换来了革命的真谛和最后的成功,重温历史,为的就是牢记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和精神,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汇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

     (二)

      伟大,不是在顺境中高唱凯歌,而是在绝境中不放弃、不抛弃。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历史的辉煌,看到光鲜的胜利,而甚少关注辉煌背后的苦难,胜利背后的挫折。透过书中的描述,可以感觉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创业的艰难,在一个一个打击面前的坚韧。

      南昌起义后,朱德带领一支队伍在三河坝做后卫阻击任务,任务完成后,损兵过半,四周都是敌人,联系中断。这是一支孤军,真正的孤军,无给养、无援兵、无方向。在此情况下,一些高级将领,有的先辞后别,有的不辞而别,下面的营长、连长们接着伙走,队伍行将溃散。关键时刻,朱德站了出来,他坦承大革命失败了,起义军也失败了,但还是要革命的,要革命的跟他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他还说,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也会有个“1917年”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要相信这一点。朱德的信心与激情迅速传递给了在场的官兵,稳住了队伍,最后跟着他上了井冈山。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无数黑暗的时刻。4·12后的白色恐怖,多少共产党员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之下;中央红军长征之时,面临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和飞机轰炸;在主力部队长征后,仍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的队伍,直接面对着敌军扫荡和叛徒出卖的危险。绝境最能考验一个人、一个政党的意志。在《西游记》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猪八戒好几次说要“散伙”,让孙悟空回他的花果山,他回他的高老庄,沙和尚回他的流沙河。但绝境并没有让共产党“散伙”,反而变得更加顽强、更加坚韧,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奇迹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共产党人可以死亡,但信仰不灭,理想不死,初心不变。

      作为和平时期的建设者,我们肩上的责任并不会比先辈要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仍是任重而道远。相比于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年代我们所遇到的困难,不再是要直面淋漓的鲜血和黑洞洞的枪口,不再是生死攸关、刺刀见红的拼杀,更多是改革发展中的困难,是如何使我们的发展模式更加适应新常态的特点、更切合新形势的要求。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拿出信心和勇气, 以不畏辛劳、不怕牺牲的精神,杀出一条血路。自始至终,我们战胜困难的目标从来都没变,都是希望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朱德司令一样,坚定信仰和信心,冷静下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看到当下,更看到长远;既看到不利因素,更看到有利条件。祸福相倚,要更加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不因工作受挫就消极颓废,也不因生活不幸而丧失斗志。

     (三)

      大局是党性,大局是战略,大局是担当。谋全局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事,也是普通党员干部的事。作为党的一份子,如果没有大局意识和大局视野,可能组织要你北你向南,要你快跑你拖着干,要牺牲奉献你不愿意。

      顾大局,要听从指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当张国焘了解中央红军数量后,个人野心膨胀,想凭着“实力”原则抢位,甚至另立“第二中央”,要把队伍拉向南面,分裂红军,对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后来,毛泽东多次讲一个故事,红军炊事员一起床,不问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叶剑英在收到张国焘要求南下的电报后,第一时间去向毛泽东报信。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根据地时,徐海东第一时间表示军队指挥权归中央指挥,服从组织安排。后来徐海东因伤长期养病,仍在大将中排名仅次于粟裕,文革受冲击,毛泽东仍惦记着他,点名要求他出席九大,就是他认为徐海东在红军的危难之际有大局观念,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顾大局是党员的基本素养,不管是部队首长还是小至一个炊事员,都要服从中央权威、集体领导。

      顾大局,要服从战略。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这话永不过时。在长征时,红一、三军团作两侧抗敌、开路,五军团负责断后,为保护中央机关的安全,以生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特别在湘江战役中,为争取过江时间和大部队的安全,部分师团牺牲自我全军覆没,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我们可能不至于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在改革发展面对利益取舍时,我们该怎样做?前不久省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广东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五年计划,在新的征程中,简政放权可能会面临动自己奶酪的考验,结构调整可能会面临改革阵痛,会出现不少难题,需要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如果只算地方账、部门账、眼前账、个人账,就会影响改革大局,甚至破坏发展全局。

      顾大局,要敢于担当。正是18勇士抢渡大渡河、22勇士飞夺泸定桥,避免了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这些勇士不知道任务的危险吗?但他们没有顾虑,他们深知,他们身上背负的是整支部队的安危。以这些勇士为代表的先辈们,正是他们维护大局舍我其谁的意识,促进了长征的胜利,促进了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新中国的诞生。书中写道:“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没有活到胜利。更无一人成为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我们更应该世世代代记住他们,这些有名的无名的中国革命的开路先锋和沙场英雄。” 的确如此。今天我们要开创的事业,和长征一样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在新的长征路上,同样需要我们强化维护大局的意识,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为广东实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要求作出应有的努力。

     (四)

      《苦难辉煌》有一个观点:世上没有神,红军从领袖到战士,都是一个个鲜灵活现的个人。人最不能免的就是失误。人最可贵的也就是改正失误。书中用了很大篇幅写了“四渡赤水”的故事,与“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传统描述相比,书里着重写了一渡赤水前的土城战役和三渡赤水前的鲁班场战役两场败仗,两场败仗说明战前制定的战略并不符合实际。鲁班场战役后,毛泽东指挥备受质疑。但正如后来毛泽东说的:“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比较地聪明了起来。” 如果只谈成功,对错误“好心好意地”回避,以为这样才能维护光辉形象,那反而共产党人最富生机的灵魂被抽调了。

      真正的胜利,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孕育。纵观历史来看,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使党逐步走上了独立自主、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路;在大城市暴动起义失败,使党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方略;放弃苏区被迫长征,使党摒弃了“左倾”路线。再长远一点,“十年文革”使党吸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走上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错误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去改正,这是共产党人一定要避免的。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迎来繁荣昌盛,而不是从苦难跌入深渊,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怕曾经走过的弯路,胸怀坦荡地从弯路中吸取教训,在艰苦中不懈奋斗。正如书中讲的另外一个故事:李立三化名李敏然,在给基层讲党史时,深刻剖析“立三路线”的成因、教训及领导人的责任,现场有人提问:“你怎么知道当时犯错误人的心理?”他的回答令全场十分惊讶:“我就是李立三。”这句话何其简单,但坦荡地说出来,又需要何等的勇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要实事求是地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改正错误,从经验教训中吸取前进的力量。有时,失败和错误并不可耻,相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相关关键词: 钓鱼心得体会…… 钓鱼的启示心得体会 扶贫心得体会 敦煌网产品上传心得体会 敦煌网开店心得体会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苦难 辉煌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