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2018 汛期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时间:2020-07-21 08:12:26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汛期安全防范措施及

     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进入雨季时节,由于强降雨天气增加,为了有效的防治洪水对施工现场人员和施工现场造成破坏,制定防汛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二、使用范围

     本制度使用于工程。

     三、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

     项目部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建筑工地防汛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对一线工人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连续强降雨天气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很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连续强降雨引发的工程事故。

     四、加强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准备好应急救援工具

     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发出连续强降雨的信号,各施工队伍必须采取措施防汛,加强求援物资准备,在现场显著位置(由技术组平时确定)配备适当的救生器具,如安全绳等。

     五、施工现场防汛安全措施

     1、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汛工作。汛期项目部要注意根据天气和气候变化,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供需,确保施工安全。

     2、加强对基础开挖、土石方施工的检查、监控。重点检查基坑的有效支护,在施工现场设置观测点,随时观测基坑边坡及毗邻建筑物、构建物的变化,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配备足够的排水设施,确保排水及时,防止基坑坍塌。

     3、搞好脚手架的安全防范,重点检查立杆基础与排水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拉结状况,做到基础平整、兼顾,排水通畅,拉结有效确保脚手架稳固、牢靠。

     4、强化对施工现场塔吊、施工用电等危险性较大部位和环节的检查,重点检查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固定状况和各种安全装置灵敏程度,提高设备抗台风、防雨、防雷击和防倒塌性能。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遵守标准规范,尤其对变(配)电室做好防雨措施,汛期所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除照明、排水抢险用电外,其他电源必须全部切断。在雨后继续施工前,首先要检查所有用电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性,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6、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宿舍、伙房、办公室和仓库等临时设施的安全状况的排查工作。汛期前,加强施工人员的防汛教育,提高其防护意识,讲解有关的避险路线、避险地点和避险方法。汛情期间,宿舍要设专人负责,实行昼夜值班。对有安全隐患的临建宿舍的住宿人员要撤到安全地带。7、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结束后,对施工现场各个部位、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符合开工条件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六、防涝工作措施

     1、确保现场排水系统通畅,无积水。主要是在现场周围设置排水沟,在工地低洼部位设置积水井,定期抽水排出,在主要道路进行硬地化处理;

     2、基础施工期间,基槽四周做好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基槽;

     3、如雨水进入基槽影响基础施工时,要用水泵及时将坑内积水排出;

     4、雨季浇筑砼时,要备有足够的防雨衣,在遇暴雨期间不得浇筑砼;

     5、现场施工用材料、设备要放置在高处地带,设置防雨棚,尤其是木材。放置时,不得直接搁于地面,要用木方支垫;

     6、项目电器设施和电线、电缆离地要有一定距离;7、塔吊、井架顶部要按要求安装避雷针,以防雷击;8、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在无积水的同时,回填土必须碾压密实。

     七、防台风工作措施

     1、项目部要及时收集天气变化信息,根据气候状况安排工作;

     2、塔吊、井架等大型机械设备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六级以上台风禁止作业;

     3、六级以上大风禁止工人室外作业;

     4、塔吊未使用期间,要松开回转机构制动装置,使其顺风向自由摆动;

     5、六级以上大风(尤其是台风)来临之前,项目部要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对项目临时设施和未投入使用的成品及半成品进行加固;

     6、台风期间,项目部管理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定期巡查现场,发现隐患紧急处理;

     7、现场材料、设备、施工机具、安全防护设施等必须要有抵抗十级以上大风强度的安全设施。

     八、应急准备

     1、针对天气状况,平时要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并与当地及业主、水文、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准确、及时的水文和气象情况,对暴雨、洪水的袭击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准备。同时做好防风、防雷电准备。

     2、为了确保该工程工期,应正确处理好施工、度汛之间的关系。

     3、排查治理工程隐患:平时要加强对现场尤其是深基坑、挖孔桩的巡视、检查,不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隐患逐个进行整改,并制定具体的度汛应急方案,落实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保证防汛检查不走过场、工程治理不留后患。

     4、对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且人员应当避开临时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雷雨大风影响的室外物资材料。

     5、接到所在地或应急指挥人员发布的有关紧急警报通知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全体人员应立即召开会议,并组织项目经理部作好抗灾准备工作,督促做好各项应急措施,同时加强巡逻检查;汛期派专人对施工现场内的施工道路进行巡视,及时掌握其稳定性、渗漏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以组织抢险。配备好抢险器材和物资。

     6、按防汛区域做好应急措施,是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和通讯通畅。

     7、做好危险品存放位置的标明工作,防止洪水将其搅乱、混杂、流失、造成事故,需要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8、当发生严重意外灾害事故时,立即报告有关部门,以求援助和指导,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同时应组织全体抢险人员根据灾害事故情况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应急措施,争取短时间内,努力将损失、不利因素降至最小程度或消除。

     9、如设备不能撤离到安全位置,应使设备处于动力关闭、加固和适当状态,防止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10、要注意保障现场必要的照明需要。

     11、自身无能力救援和无能力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时,应立即向当地上级主管部门求救;上级领导及有关人员到现场后,立即组成现场临时抢险指挥小组,研究现场救援方案的可行性,或另外确定更安全有效的救援方案,并实施救援。

     12、宣传报道对第一现场用拍照、摄像、书面记录等方法取证,并妥善保管有关物证。

     九、组织机构

     成立施工现场防汛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职责:服从公司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安排,负责施工现场防汛应急抢险救灾的指挥、部署、实施和督察;及时汇报救灾情况,妥

     善解决、协调抢险救灾工作及善后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十、应急物质和人力准备

     1、加强防汛队伍的组建和防汛物质的准备,汛期来临前需准备充足土工布、编制袋等防洪抢险物料,保证在遭遇特殊灾害天气时有准备、有对策、有措施,确保度汛安全。准备大功率的水泵做好为暴雨后及渗水的基础坑临时抽水。

     2、现场管理人员提前制定施工现场应急物质的储备计3、

     4、

     5、

     6、

     十一、

     1、

     2、划,按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物质的储备数量,并建立档案。

     应急器材供应组负责定期检查、监督、落实过期应急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状态。

     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周边施工现场的应急物资资源,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补充。

     定期收集和整理应急行动人力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行动的启动,作好人力资源的数据储备。

     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及时赶赴现场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及时提供后勤物资保障。

     应急保卫工作

     保卫组在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及时赶赴现场,协助组织事故现场的保卫工作,必要时负责场区外的居民疏散工作。

     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

     援部门联系工作。

     3、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4、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十二、值班制度

     成立巡逻小分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项目部统一安排,设置24小时值班人员,密切观察汛情变化,并与后方分管领导保持通讯联系,在接近警戒水位时及时上报本单位的领导并逐级上报到有关部门和领导。

     十三、保安措施

     1、在发生水灾时,门卫应加强巡视,隔离安全地带,禁止闲杂人员围观,禁止一切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禁止市民进入施工现场。

     2、加强现场看护,未经现场负责人同意不得放入任何人员。

     十四、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内容

     1、汛情一旦发生:

     (1)立即停止施工;

     (2)切断不必要的电源;

     (3)转移施工现场不参与救援人员,清点人数,确保地下室等无滞留人员。如发生汛情,及时组织救援抢险小组到指定地点待命。

    相关关键词: 汛期档案安全应急预案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