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酥油 正文

    酥油读后感

    时间:2020-10-21 09:05:14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爱 的 震 撼

    ——读《酥油》有感

    小说《酥油》讲的是汉族少女梅朵到藏区支教的故事,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梅朵总是那么的执着、坚毅,用她柔弱的身躯,谱写了一首爱的赞歌。

    翻开《酥油》,首先我就被藏区艰苦的生活条件所震撼了。路是那么的遥远,路又是那么的难走,梅朵从生活的城市到藏区需要先坐火车,再换汽车,然后是拖拉机、摩托车后再加上两天骑马的时间,最后需要步行翻过大山,整个路程一共花了七八天。到了目的地,等待梅朵的是艰苦的生活条件,不懂汉语的藏民自己吃糍粑,把她当作贵宾特意给她做面饼,不过,梅朵也看见藏民一边用手抓牛粪生火,然后又直接用这手和面,烧饼混合着麦香和牛粪的味道,为了不让藏民难堪,她强迫自己吃藏民给她的沾着牛毛的生牛肉。晚上她在潮湿的地上,同牛犊并排睡在一起,夜里的大雨从帐篷外面上漏下来,在屋子里面下小雨,让她不得不打着伞才能昏昏睡过去。藏区的自然环境又非常恶劣,常常会有雪灾和泥石流,每一次灾害发生过后,就会有很多家庭失去亲人,梅朵也因为不适应环境的恶劣而长期患病。

    我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了,被梅朵的执著和顽强吸引,被梅朵柔弱而又伟大的胸怀所吸引,更被梅朵对藏区深深地眷恋和对孩子的爱而吸引。

    梅朵到藏区的任务是支教,那是怎样的支教任务?她所面临的困难常人是难以想象的。首先是没有学校,到了藏区后,梅朵才知道,所谓的学校只是一座废弃的碉楼,四壁斑驳,没有任何的教学设施,为了能有一个像样的学校,让孩子们能接收教育,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而且学生也需要她一个个到藏区去寻找,因为藏区的环境非常恶劣,每一次灾害,就会产生很多失去父母的孤儿,除了这样的孩子,还有因为各种各样原因产生的私生子,这些孩子常常吃不饱饭,经常被偷猎者要挟进保护区做向导,还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茶楼做女招待,他们没有读书机会,好一点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被领养,也常常是为领养的家庭做仆人。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到学校来,梅朵更是千辛万苦四处寻找,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孩子的下落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

    梅朵,一个汉地弱女子,孤身一人,去藏区支教,用自己的坚强和毅力、用自己的爱去温暖那些孤独、迷茫的幼小的心灵。梅朵如同酥油灯一样,用自己的光,帮他们找一条光明、正确的路。她经历五年的风吹雨打,终于成了一个酥油女子,但梅朵的身体也终于熬不下去,满身的伤病使她只能回到平原,回到城市,离开让她难以割舍的麦麦草原,离开那二十五个让她牵肠挂肚的孤儿学生。

    让我们共同点亮心中的一盏酥油灯,去照亮每一个需要我们呵护的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眼睛里有光、眼前充满光明。

    曹国华

    2012年1月6日

    《酥油》读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酥油灯。江觉迟的那一盏,点燃在遥远的藏区草原。

    ——《点亮一盏酥油灯》 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华,高原人离不了它。

    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藏区人民最喜食牦牛产的酥油。产于夏、秋两季的牦牛酥油,色泽鲜黄,味道香甜,口感极佳,冬季的则呈淡黄色。羊酥油为白色,光泽、营养价值均不及牛酥油,口感也逊牛酥油一筹。酥油滋润肠胃,和脾温中,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颇高。在食品结构较简单的藏区,能补充人体多方面的需要。

    酥油在藏区用途之广,功能之多,如非亲自目睹,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世界上总是存在很多无法想象的事物或是人,无论是引发大家无限热情探讨的奇闻异事亦是某些不起眼的小事物,如同酥油。

    很多时候会想,世界太大而自己太微小。一直很想去旅行,只为亲眼看到爱琴海的湛蓝抑或所有美丽的事物的耀眼光芒,只为真切的感受发生在那些地方的人间疾苦。所谓,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真实的弱势者,你才能真切地感受人间的疾苦和贫困,就像是《酥油》的作者。

    那是一个属于梅朵的美丽的故事,属于作者的美丽的故事,但这又不仅仅是个故事。它发生在远方的西藏的一个无名的草原。那是一个如同我们想象中一般漂亮的青青高原。晴空,雪顶,青草,由远而近的悠扬的歌声,还有空气中淡淡的酥油的香味。独一无二的高度铸就了别样的风情。万里晴空,淡淡的蓝艳,洁白的雪顶,仿佛圣洁的莲花,此般场景此般氛围,天地之间,犹如庄严的神殿,让人不禁想朝拜。

    而草原,那是一片完全与外界隔绝的原始草原。它处于千万道青幽山梁丛中,由一块块小型草场拼连而形成。曲折的草场,有着无数不规则的边缘界线,自高山之巅铺展开去,又无限到遥远的地方去。

    在草原茂盛的草线尽头,耸立着一座在炎夏也会覆盖花花雪冠的高大雪山。

    山腰间,苍茫雪线上陡然吐出一条发达冰川。冰川一路壮大地伸入下来,钻进周围的冷杉林,云杉林,和高山杜鹃群。形成冰川和森林、原始草莽又冰清玉洁的清寒世界。

    草原上羊群牛群,奔驰的马匹,草原人民勤劳的工作的身影。一切听上去是那么的美好。

    但是,这又何尝是真相。

    天空的空广,白雪皑皑的山顶,正是因为无法企盼的高度而带来的空气稀薄、温度偏低。对于人体来说,这并不是理想的生活条件。迄今为止,生活在藏区深山草原上的人们,因地理环境恶劣,时常遭遇泥石流和山体塌方,至今未能通电修路。他们生活几乎与世隔绝。所有的美好只是表面的浮华,我们大多数人的脑海中的藏区只是臆想中的构造。摄影师带来了自然的美感,导演们诉说着生活最终归于美好。而事实呢,《酥油》的作者根据自己零五年后在藏区草原义工支教的经历,充满感情地写出了一个既绝望而又美丽的故事。书中的梅朵千辛万苦来到深山草原,把全部的热情和爱留在这里。从一个如花美眷成为一个百病缠身的女子。为了那一个个寻找出来的孩子,为了那斑驳残破的碉楼学校,为了给流离失所的孩子们一个庇护所„„

    月光是喇嘛安排帮助梅朵开展工作的当地草原男子,梅朵和他以及那些他们一个一个从深山草原里找出来的孩子相依为命。梅朵和月光,渐渐相爱,深爱,经历生死,不管是遭遇泥石流,还是雪崩,他们不离不弃。

    然而,梅朵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胃病、贫血、吐血。月光恪信寺庙的力量,可是寺庙救不了梅朵的身体。

    在梅朵的带领下,我们逐步走进藏区人们的真正生活。巨大的自然灾难,落后的生产技术,受限制的环境条件,一切的一切真真切切的摆在面前。无法比拟的庄严肃穆,代价却是生活的原始以及饮食的单一。作为一名非酥油女子,梅朵始终无法适应高原的生活。但是,梅朵是那么的想留在这儿,为了.......

    总有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恶劣的环境,造就了藏区人民的艰苦性子;
    耸立的高山,环绕的白雪,四围的美景,带来的却是交通的不利,信息的封闭,随即而来的便是思想观念的陈旧,信仰的坚韧。这一点,带给了梅朵深深的无奈。

    那些明亮的孩子/也是你的希望

    孩子,简单的一个词通常意味着很多。而这个词,也正是梅朵的希望,梅朵留在藏区的动力以及不舍。梅朵来到藏区,来到这个只有酥油一样的女子中,来到这个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来到高原支教。

    无数的无法适应,无数的访问挫折,无数次的寻回,无数次的教诲,所有的责任对于梅朵来说都太沉重。可是,梅朵何时真真放弃。是的,她不会放弃。你让她如何放弃稳重好学的阿嘎,做事认真仔细的苏拉,活泼可爱的小尺呷,以及所画,还有其他很多的孩子。梅朵多么希望能一直教导他们。梅朵知道知识的重要,她也知道孩子们的渴望。所以,无论怎样,梅朵都不会想到放弃。同样,孩子们也不会放弃。

    这不禁让我想起那些在深山的孩子。教室不过是山洞,孩子们基本都要走上

    3、5个小时才能到学校读书。可是,孩子们很开心,因为有书可以看可以读。当然,我也知道,播放出来的只是好的方面。或许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热爱,所有的孩子都明白。但是,要相信,老师们默默的努力教学,为的只是孩子的未来。

    就像女大学生李灵,为留守儿童办学。她为名还是为利?当然都不是。她只想为孩子们能去拥抱更好的未来而努力。

    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在念头。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

    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姝威这样评价她: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

    张瑞敏: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又或者是胡忠谢晓君夫妇。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的支持。3年后,谢晓君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

    再如资深记者张平宜。曾经的她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2000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2002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诺,为村庄小学兴建了崭新的教室。此后她辞去百万元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名毕业生。.

    此般那般,正是因为那些明亮的孩子/也是你的希望。教书育人,后者为所有老师毕生的殷切希望。

    纵然那个青年渐行渐远/他结愁的背影/也是你的牵挂/他身体匍匐的地方/也是你的天堂 5行字,述说着无尽的忧伤。梅朵的爱情在一次车祸后无法弥补。月光在误以为失去梅朵后终入空门。再次的相见徒增的只有悲伤。月光不再回到月光。尼泊尔的修行,一年还是一世,梅朵无从得知。

    现实之于梦想,梦想之于现实。能有多少人能在现实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又有多少人在现实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梦想,甚至,离开自己的梦想。

    梅朵终究没能实现她的梦想,但她始终在坚持。无愧无怨。

    我不知道自己在读这本书时,是将它当做了一个故事还是作者的一段经历。或许,我也不需要明白。我或许只要明白,梅朵一样的人们游走在世界各地,在构筑自己的梦想;
    阿嘎、苏拉般的孩子们没有被抛弃;
    梦想之于现实,无论结果如何,请用双手点燃那盏酥油灯。

    难得有大把时间来休闲,来读书,周日花费了近一天的时间看完了《酥油》,在读的时候眼前时常会浮现高原上美不胜收的景色,宽阔的草原,头顶着太阳,独有的转经,深深地高原红,纯洁的眼睛,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原生态的文化传统,原生态的歌声,在那里洗涤心灵,浇灌心灵,沉醉其中,不能自拔,《酥油》读后感。

    时常为里面的故事所感动,就觉得故事的情节像演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呈现:

    一个汉姑娘----梅朵

    一个康巴汉子---月光

    几十个孤儿

    还有无限风光的高原美景,自然纯净,读后感《《酥油》读后感》。

    那里的人们是那么地淳朴,淳朴的有点原生态,那里的文明很落后,落后的有些愚昧,有点好笑,但是却笑不出来,也明白了放羊娃娶妻生子,继续放羊的故事。

    残酷的自然环境,雪崩,洪水,泥石流;
    严峻的生存环境,下雨打伞睡地铺,高原反应,吃不惯的生牛排;
    传统与文明的冲突,逃课去流浪,不讲卫生,阶层制度严重。梅朵克服重重困难,把文明和知识送到高原,在那里生根,发芽,梅朵和月光的故事也很感人,虽然没有想象的那般完美,但还是很美好的,也希望文明文明像太阳那样沐浴在那块圣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酥 油》读后感

    一盏酥油灯,感动10亿人,一本爱与信仰的书。

    酥油,一本以去藏区支教为引的书,讲述了一对年轻男女的爱情在面对不同的信仰时他们是无助的,也是无奈的,谁也无法去说服对方。当然他们是有爱的,可是当面对信仰不同的冲突时他们又是那么地倔强,那么地执着。

    梅朵,一个心地善良的汉族小姑娘,接受着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崇尚着科学,热爱着她的教育事业,更为了已逝的爸爸及妹妹,她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支教的道路,她不知道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当她先坐火车,再坐汽车,再坐拖拉机,再坐摩托,还骑了两天的马,终于到了她开展草原孤儿教育工作的地点—麦麦草原时,迎接她的是一望无迹的草原,她迷茫了,此刻她才意识到这将会是一条多么艰辛的路程。

    月光,一个纯正的藏区草原小伙,常年累月地接受着藏区文化的洗礼,供奉着他们的活佛,信仰着他们的喇嘛。在他的世界里,活佛是神,活佛是天,活佛就是权威,谁都不可忤逆。

    故事就是以两个信仰不同的年轻人的相识为开端,他们的相识是一场美丽的邂逅,他们一起的经历有欢笑,有悲伤,有恐惧,所有这一切的经历促使他们彼此之间有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尽管如此可是每当面对信仰不同的他们出现分歧时梅朵总是无奈的,其实我更愿意相信梅朵是无力的。她一个外来的汉族女子不管如何的心地善良;
    如何的想为他们着想;
    如何地想改变他们的现状。可是,她是无力的。她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够抗衡整个藏族的信仰,她要抗衡的不仅仅是

    一个月光,而是整个藏族的文化传承,那不是她可以改变的事实,所以她是无力的。任由着他们信仰自己的活佛,尽管她是多么地不愿意咽下 “藏传秘药”,她明知那是让她无法接受的,可是她却无力去抗衡,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她每晚必不可少的噩梦。不论是信仰还是人心,她都是无力的,也是无奈的。

    故事的结局往往不都是那么完美的,梅朵和月光的故事就是因为那些意外和灾难而无缘地错过了并就此画上了句号。那个倔强的女子---梅朵是遗憾的、是惋惜的、更多的是不甘心的,她不甘心就这样错过了,她不甘心努力了那么久却成了一场空。而对于那个憨厚的藏族男孩----月光来说他是无奈的,他没有想过他的梅朵还活着,他是愿意和自己心爱的女子在一起的,可是他许诺了佛祖。他认为既然佛祖选择让他出家那便是他的归宿。

    小说的女主人公梅朵以一颗大爱之心,排除艰难险阻,去藏区的麦麦草原搜集孤儿,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和教育,在她周围,有月亮、好心的喇嘛和很多心地善良的藏民的无私帮助。经 过共同的努力,她的孤儿学校有了二十五名学生。慈悲的作者,在把自己金色年华献给这些孩子的同时,也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所画,比如阿芷。在面对可怜的弱势者时,作者的爱是厚重而没有疆界的。

    我为梅朵当初选择留下的强而震撼、起敬,更为梅朵最后无奈离开的弱而感动、伤怀。无奈,这两个字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那是辛酸,是失落,是遗憾,是悲凉。无奈的离开,是没有掌声和鲜花的离开,是耕耘之后没有收获的收场,是呕心沥血之后没有结果的黯然,是意志力在身体面前的挫败,是生命毁于日常的悲哀,是命运打败希望的残酷„„其实,这就是一个真实、普通的生命,梅朵所以让我不能忘怀,正是因于此:她生命中的强和弱,都被那片神奇的土地成倍地放大了。

    离开,并不意味着放弃,梅朵确然也没有放弃,她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找到下一个梅朵,接过她手中的火炬,继续在麦麦草原为大爱而讴歌、跋涉。我是如此发自内心地希望她的这个愿望能够实现,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愿望,也是一个伟大生命的延续。

    人在自然面前是脆弱和渺小的,可是人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来的相互关心依赖的情感又体现出了无法形容的伟大。一个娇弱的都市女子,用自己坚强的毅力为孩子们在他们的内心里面点燃了一盏温暖的酥油灯,这些孩子们长大了以后,也会延续老师爱的理念,继续为

    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点燃心中的明灯。善良和爱,能够在这样的相互温暖中得以不断地延续下来。

    “用身体一生也不够,用心灵,也许只需要一次皈依”。我想,这是对于我们每个人内在力量的最好诠释。其实梦想、爱与勇气从来都贮藏在我们的内心。也许只要一次低头,一次静穆中对自身内在的观想,那种原本属于我们的力量,就会涌现。

    《酥油》是我利用中秋假期读完的。因为去过西藏,所以对这类题材都有些兴趣。

    只是读毕这本小说,全然没有感觉。仿佛,整个故事就是一个一个片段,零散的,东一块西一块,累计到一起。说它象爱情小说?有没有多少心灵活动的描绘,说它象史诗?肯定不是,因为这里面只有一个女人的对影自怜,读后感《《酥油》读后感——一个散乱的故事》。说它什么好呢?本来小说的结尾还是挺有意思的,只是前面大段的废话,把整个故事给破坏了。

    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应该是有的,但有多少就天知道了。至少从作者的笔下我们看不出来。说女主人共跑到西藏去支教,教育孤儿。原本是很好的一件事。但结尾让人恐怖,原来这都是宗教的阴谋?完全不顾及人性?——难道西藏的宗教真的这么那个么?若真的是,这中间的冲突却一点也不激烈。没有矛盾,哪来的情节。书里面对西藏的有些生活细节有描述,但比较散乱,没有给我以震撼。倒是作者在前言里的字句,让人印象深刻。西藏是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看完作者的描述,觉得更加神秘了。小说,就是讲故事。再牛的作家,如果没有讲故事的能力,还不如去做个说道理的学者。

    《酥油》的背后有个不错的故事,可惜说故事的人没有讲清楚,怪可惜。希望作者日后可以用更平实的语言,清晰的条理完成一个大家都弄得明白,引人入胜的故事。看了这么多小说,觉得这才是我国文坛所缺失的。

    《酥油》的读后感1500字

    “点起一支迷香,我要说一个迷香一样的故事”。在作者的化身梅朵的娓娓道来中,一个一个故事依次铺在我面前,最终酝酿成泪水从心底一路蔓延到眼角。故事在一场悲哀的无言中落幕了,这个酥油女子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留在高原上,但她希望找到可以点亮下一盏酥油灯的人。

    看完书的那一刻,觉得用任何语言来表达我的心情都是贫乏的。充满热情地帮助草原上孤儿的汉族女子梅朵,善良支持梅朵工作又有着虔诚信仰的藏族青年月光,好心的班哲和喇嘛,那些可怜的孤儿还有草原上的人们,久久盘旋在我的脑海。那些关于爱,关于信仰的故事,让我突然觉得自己渺小、世俗。那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世界,他们的生活一般人无法忍受,他们安于现状,认为目前的一切都是佛祖的心意。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来了一个现代人,她被形容成梅朵(藏语“花”),她来这里帮助孤儿,希望他们可以学文化,可以更好地生

    1 /

    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活。月光则一直陪在她身边,支持她、帮助她。如果他的信仰稍微轻一点,他们一定在那片天堂过着美好的生活。但正如梅朵自己所说,“一个心中只有佛祖的人和一个他认为混沌的相信现在文明的人”,他们的相遇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

    书中从一开始便充斥着浓厚的信仰,藏族人对佛无条件的信仰,不能用愚昧落后形容,因为毕竟那是他们的精神依托,比起现代人的虚华浮躁,他们是宁静的。但,事情的症结就在这里,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他们的信仰。苏拉的姐姐为了赎罪在转经时饿死自己,那个有着画画天分的孩子因为相信大师可以治病而毁掉了自己的右手,还有月光,因为梅朵的一句誓言在梅朵出事后出家……对于高原上的他们来说,这样的事也许没什么稀奇,因为这一切都是佛祖的安排。可是,在我们看来,会用愚昧来形容吧。他们的信仰已经渗入骨髓,可以这么说,他们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前世赎罪或为下一代祈福,他们对佛祖从不怀疑,更不允许任何人质疑。这是怎样的信仰?我无法体会。但它的影响也许是深远的。记得其中有梅朵回到汉地治病的叙述

    2 /

    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她竟然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与高原的日子相比,仿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而好友蒋央和湛清又与她是那么的不同了。

    爱,一路铺开。梅朵与月光的爱,梅朵和月光对孤儿的爱,喇嘛、班哲他们对高原人的爱……爱情,友情,亲情,所有的爱都集中在这个故事里,成为一种大爱。有一种人他真的可以傻到这种程度,爱别人永远比自己多,仿佛他们活着就是为了别人。我很羡慕,可是我做不到。很久以前我也想过让穷苦的人都不再受苦,可是后来呢,我亲手埋葬了自己的梦想,我的梦都是为了自己,我渐渐地向这个世界妥协,成了一个自私的人。看完这本书,我深感自己是渺小而卑琐的,愧疚像藤一样紧紧缠绕着我的心,让我不能心安理得地过现在安逸的生活。我不是没有爱,但我的爱都是自私的爱。梅朵与月光的结局虽然凄凉,但他们的爱延续了下去,他们对孩子们的爱,一寸寸地温暖着这些孤苦孩子的心。没有谁会拒绝爱,也没有爱是不能被延续的。梅朵回到城市治病时,蒋央和湛清的帮助,蒋央同事的捐助,都是无私的爱。我知道,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像梅朵他们那样大公无私地付

    3 /

    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出,但我们起码可以做到爱亲人,爱朋友吧。只是现在世风日下,有些人竟可以弃父母于不顾,陷朋友于不义,我不明白世间为何还有如此卑劣的人,他们的心难道不是肉长的?人与人可以有差别,但这种天壤之别究竟又是为什么?

    一本纯净的书,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掺杂着希望、热情、迷茫与坚定,没有生动华丽的词语,却有无可比拟的真实。这个酥油一样纯洁的女子净化了我的内心,黑暗中我仿佛看到她手持一盏酥油灯缓缓地走来,将路过的地方依次点亮。我不由得伸出手,接过她的酥油灯,将爱一直传递下去。

    4 / 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酥油》读后感1000字

    文图:
    叶宁

    前些日子在网上商城买了几本书,刚好书城搞买赠活动,送了一本叫《酥油》的书,我一向对赠品都不放在心上,认为赠品都是一些滞销的商品,不会有惊喜,因此这本《酥油》被我带回家后便随手放在了书柜的角落里不理会了。

    直到最近整理书柜看到书面上浅浅的灰尘,用布巾拭去灰尘后顺手翻了几页,这一翻便是欲罢不能。

    "点起一支迷香

    我要说一个迷香一样的故事

    让你慢慢来听

    慢慢抚摸它的灵魂

    想象自己是那个酥油一样的女子

    有着酥油的精炼、酥油的光……"

    跟随书中主人公那个酥油一样的女子"梅朵"在藏区的支教足迹,我被带到了一个从未经历的世界:一路上先是要坐火车,再坐汽车,汽车走不通了改乘拖拉机接着是摩托车,之后换骑两天的马,最后还要翻越半天的山路这才到达目的地——麦麦草原。在麦麦草原上生活,人和牲畜同住,睡在潮湿的地上,夜里大雨从帐篷上漏下来,要打着伞才能昏昏入睡,吃沾着牛毛的生肉和混着麦香和牛粪的烧饼……对于一个每天吃蔬菜水果的汉地女子来说,这样的生活能坚持五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比之生活更加困难的是梅朵的工作。她需要深入藏区一个一个地去找孤儿,寻找的过程中每时刻都面临到交通工具、恶劣天气、与藏民沟通交流等等的难题,她不仅要冒着遭遇泥石流的危险,还要学会让藏民相信她,将孩子交给她……

    在梅朵支教的五年里,最最让人感到无力的除了短缺的资金,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就要数藏区人民不可逾越的宗教信仰了。

    因为信仰,苏拉的姐姐把自己饿死了;
    因为信仰,有画画天分的所画成了残疾人,此生都不能再画画了;
    因为信仰翁姆明知自己怀了畸胎也不愿打掉……对于藏区的他们来说,这样的事很正常,因为这都是佛祖的安排,他们不是为自己而活,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为前世赎罪或为下代祈福,他们对佛祖从不怀疑,也不允许任何人质疑,这是怎样的信仰?怎样的坚持!我不能理解,也理解不了。但当我读到这些情节时,心情却是无比沉重的。

    坚强、善良的梅朵耗尽心血的梦想是想让麦麦草原的孩子受到教育,()能到城里读书,最后能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可是面对藏族这种世代相传且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单凭一个梅朵的力量是怎样也撼动不了的。我想起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名人访谈节目:主持人问某省省长,怎样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这位省长回答"我们政府出钱,把边远落后地区的孩子接到城市里来接受教育,让他们和城里的孩子在同一个环境里生活和学习,学成之后再回去建设他们的家乡,这个过程虽然长了点,可能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但却是最有效的。"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位省长的回答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共鸣。边远落后的地区要改变,要进步,要让当地人民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愚昧无知的思想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民族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草原上孤儿和缀学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梅朵也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

    多读后感(共8篇)

    简读后感(共8篇)

    简读后感(共8篇)

    读后感700(共8篇)

    朗读手册读后感(共8篇)

    相关关键词: 酥油
    相关热词搜索: 酥油 读后感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