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机评测
  • 专项体验
  • 对比评测
  • 拆机
  • 手机
  • 5G
  • 软件
  • 发布会
  • 小道消息
  • 专题
  • 导购
  • 行情
  • 手机报价
  • 产品大全
  • 品牌大全
  • 乡村客运网络化城乡客运公交化

    时间:2020-08-25 08:51:11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乡村客运网络化 城乡客运公交化

     统筹推进农村客运市场协调发展

     襄樊市道路运输管理处

     襄樊市辖三县三市五区,105 个乡镇,2605 个自然村,农业人口总量415万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道路通行条件的改善,襄樊市运管部门积极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以乡村客运网络化和城乡客运公交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市农村客运班线发展到190条,更新、新增运力404台,分别比“十五”初期的2001年增长25%和43%,农巴客车彻底退出农村客运市场,农村运力投资总额超过3790万元,新建乡镇客运站场点32个,乡镇站点投资总额突破600万元。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出行。

     一、更新观念,分析现状,确立农村客运市场发展方向

      农村客运直接面向农民,直接服务于“三农”,建设好、发展好农村客运市场,不仅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全市农村客运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年初开始,我们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乡镇、村组,对农村客运市场进行调查摸底,并与农村客运经营者和普通乘客进行座谈,掌握了农村客运市场的结症和特点。

     一是农村客运规模小,普遍服务能力弱。在农村村组与村组,乡镇与乡镇之间近客车的班次少、密度小,部分客运热线上运力过剩与乡镇以下区域内运力供给不足的矛盾同时存在。在部分偏远山区,有时一天仅有一趟班车,在有些等外公路沿线地区,客运班车无法通达。

     二是简易车、农用车比重大,非法经营普遍。农村客运市场中,技术等级符合要求的少数客运班车主要经营城关至乡镇线路,而在乡镇与乡镇、村组与村组之间,大量的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简易车和农巴车以座位少、价格低、空间大,方便灵活,能实现门对门运输等优势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份额。形成了“道路成网络、麻木进万家”的市场格局。

     三是农村旅客流量分散,运输组织难度大。由于农村客运市场存在村落区域分布广、客源分散、人流量少、季节性和时段性强等特点,农村客流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表现在:随着外出打工人员增多,春节前后旅客流量、流向相对集中,而平时较少;由于季节因素,农闲时客流量大,农忙时客流少;受农民居住相对分散的影响,农民乘车主要是进城销售农产品、采购商品、办事等活动,客流表现出早出晚归的流向、流时特点。由于客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导致运输组织难度大。

     四是农村客运经营相对成本高,经营者盈利能力差。农村道路通行条件较差,车辆磨损大、油耗高,运行成本相对高,而农民特别是边远山区及贫困地区的农民消费水平低,加之客流分散,实载率得不到保障,使得经营者收入偏低。仅以宜城至朱市为例,营运里程不足15公里,票价6.5元,经营者平均一台车平均年收入在8万元左右,但是各项费用支出就占7.8万元,基本上持平,许多经营者处于惨淡经营甚至亏损运营状态,影响了从事农村客运的积极性。

     五是农村客运站点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差。全市105个乡镇中,等级站31个,简易站42个,总计73个。有些车站由于年久失修,已名存实亡。仅按每个乡镇平均1个等级站或简易站计算,车站数量还差32个,村组的站场设施更是无从谈起。在山区,由于车站数量少,农民需要起早贪黑,徒步走很远的路程,才能赶到车站乘车。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以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出行需求为目标,坚持“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分层推进;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确立了“一线穿珠、区域循环、网络村组、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客运发展环境,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和客运服务水平,确定了谷城五山镇作为全市农村客运市场培育和发展的试点单位,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

     二、务实创新,大胆实践,激活农村客运市场发展活力

      1、制定明确的农村客运经营政策。通过对农村客运市场的调查摸底,我们针对农村客运市场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三定一网、四不一挂、减费让利、村村通达”的农村客运发展政策,培育和发展区域农村客运市场。所谓“三定一网”是指在农村客运市场准入条件上只定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定人员从业资格、定经营范围(乡镇范围)、鼓励支持建设村镇站场网;“四不一挂”是指农村客运市场经营业户可以采取不定时、不定班、不定线、不定价、统一悬挂区域范围经营标志牌的方式灵活经营;“减费让利”是指通过大幅减免各项等费税,让利于农村客运经营者;“村村通达”是指依托农村路网建设规划和现已通行的农村公路,统筹编制农村道路客运发展规划,确保公路通、客车通。

     2、调整农村客运管理方式。大力推行“放、分、小”的农村客运市场管理模式。“放”即全面放开市场,在农村客运市场特别是镇与镇之间以及镇与村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农村客运线路管理上,实行登记报备制,向社会公开线路(区域)上线总量的规划、经营业户经济技术条件、上线车辆技术等级条件和从业人员资格条件等,在线路经营上推行“不定班、不定时、不定线、不定价”的“四不定”运行模式。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客运车辆车型结构、多种经营方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登记后即可投入营运,对其运行线路、投入运力和开行班次数量不予限制。“分”即分层管理,根据农村客运市场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实行分层管理,运管所可委托当地乡镇政府、交管站或当地设立的协管机构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农村客运市场进行监管,明确乡镇政府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之一。“小”即小户经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当地一些经营者根据季节实行自主报备经营,不受企业资质和经营规模的限制。

     3、改革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和投资方式。长期以来,农村客运站点建设资金相对较少,加之部分已建站点,随着农村经济中心的转移,失去了原有功效,2004年,我们对全市客运站场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弄清产权隶属关系、规模大小和使用情况,对长期闲置、位置偏僻、功能无法发挥的客运站,采取出让一批、变卖一批、建设一批的办法,收回建设投资,在合适的地点另行建站,实现滚动良性发展。同时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安全经济实用、路运同步发展、改善乘车环境的原则,认真落实省厅“1251”政策中的农村客运站点奖励政策,对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实行改“投”为“补”,鼓励当地农户、村组及其他法人投资、建设、维护、管理。政策出台后,乡镇客运站点改革的蓬勃发展,一批新的乡镇客运站点投入使用,一批长期闲置的乡镇客运站点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得到再利用,使得农村客运站点布局逐步合理。谷城县提出了“以站场建设为突破口,建设覆盖全县的客运站点服务网络”的思路,该县在五山镇配合路网建设,先后修建了2个不锈钢、彩色玻璃钢站棚和10个蘑菇亭,在乡村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茨河镇将原位置偏远的站房产权转卖后,重新在合适的地段修建了新的站棚,南漳县提出“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巩固提高现有车站,发展乡村招呼站,形成以县车站为中心,乡镇车站为支点,村组招呼站为补充的站场网络”的发展思路,将长期闲置的九集、板桥两个乡镇客运站的站场设施全部交由社会拍卖行,公开向社会公开拍卖,兴建鱼泉河旅游车站。通过对农村客运站点的改革,盘活了现有的乡镇站点资产存量,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加快乡村客运网络化建设

     1、试点先行,积累乡村客运发展经验。谷城县五山镇属山区乡镇,但该镇林特经济相当发达,又是谷城县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现有行政村22个,人口3.5万人,该镇80%的村修通了水泥路,具备了村村通班车的优势和条件,因此,我们把谷城县五山镇作为全市发展农村客运市场的试点,试点确定后,谷城县及时制定了《谷城县农村客运网络建设三年发展规划》,2004年,谷城运管所积极引导经营五山至石花线的20多名个体户联合组建了谷山客运股份有限公司,将车辆全部收归公司所有,实行公车公营,公司司机每月工资底薪600元,安全奖和节油奖各100元,售票员每月400元,公司成立后,淘汰了原有的破旧车和农巴车,更新了8台新车,保留了8台技术等级达标的普通车,开通了三条村级客运循环线路,即:东线:石花至谢湾、甘家畈、夏家寨、东湾;中线:石花至谢湾、文畈、田河、黄土垭;西线:石花至谢湾、七里坪、堰河、田河、西湾。这三条客运线路贯穿于了五山镇90%的行政村、30多个茶场和8个农田基地,通车里程达到82公里。五山镇“村村通客车”,不但极大地方便了山区农民的出行,也搅活了山乡经济,仅2004年当年就为当地农产品销售增加50多万元,农村生产生活物资消费增长80多万元,“五山茶叶”作为一个品牌,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当天的茶叶能在百里之外的襄樊行销于市。

     2、因地制宜,多种发展模式齐头并进。由于我市区域面积较大,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及道路条件不一,因此我们在发展农村客运市场上,不搞“一刀切”,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根据本地客流情况、人口分布、道路状况推行多种灵活多样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市较为成功的乡村客运发展模式主要有:以谷城五山为代表的区域循环式,五山镇的“市场主体公司化、运行方式循环化、停靠站棚标准化、乡村客运网络化”,带动了枣阳杨档、新市等乡镇循环线路的开辟;以南漳县武镇为代表的片区经营式,南漳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既有平原开阔地带,又有丘陵山区地带,该县武镇的刘集、安集两个办事处位于宜城、荆门、南漳三地交界处,曾一度“黑车”猖獗,该县运管部门帮助武镇至刘集和安集的经营者组建线路公司,分为西北和西南两个片区,形成了从武镇辐射到九集、清河、刘集、安集、武东、胡营的“两横四纵”客运网络,安全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惠及了周边近20万农民。2005年,又将吴集、龙门两条乡镇线作为发展重点,采取按车主居住地核定经营区域的办法推行片区化经营,形成了线片相连的客运网络;一线串珠式作为一种普遍的经营方式存在于我市乡村客运,依附于乡村公路的通达而延伸,实现了乡村公路建设到哪里,班车就通到哪里,就能串村走乡。多样性的发展使得我市农村客运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方兴未艾的可喜局面。

      四、理顺体制,合力便民,稳步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

      1、突破制约城乡客运发展体制障碍。长期以来城乡客运延续着城建部门管理市区内客运、交通部门管理城乡之间和城市之间客运的模式,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和群众出行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城乡公交的呼声越来越高,地方政府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这种二元化客运管理体系已不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和交通一体化发展趋势。2005年,市交通局报请市政府批准,正式将城市公交客运市场和襄樊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行业管理授权市运管处负责,彻底解决了城乡客运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规划城乡客运的协调发展,明确道路客运、公交客运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制定明确统一的政策和发展导向,鼓励公交客运车头向下,实现与道路客运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促进城乡客运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和城乡经济的融合。

     2、大力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行使公交行业管理职权后,我们积极与市公交公司研究制定襄樊市公交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公交客运车头向下,先后批准了3条发往城乡接合部乡镇九塚村、团结村、莫营村的下乡公交班线;鼓励公交公司运用经济手段对与公汽同线道路客运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市公交公司先后出资近1500万元,整体收购了樊城至牛首、钢铁厂的客运车辆,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条线路上长期积累的矛盾。谷城县将公交化运营的班线延伸至乡镇,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轴心,以周边的石花、冷集、庙滩、盛康4个中心城镇为“卫星”的“半小时城镇圈”,拉近了城乡距离,促进了城乡生产、生活交流。

      发展农村客运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通过我们在积极发展农村客运的实践表明,农村客运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期,我们将恪守执政为民的理念,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将农村客运市场发展好、建设好。

    相关关键词: 城乡客运燃油申报系统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