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案
  • 数学教案
  • 英语教案
  • 政治教案
  • 物理教案
  • 历史教案
  • 生物教案
  • 美术教案
  • 音乐教案
  • 地理教案
  • 化学教案
  • 科学教案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少儿 正文

    美术教学中少儿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01-30 17:15:04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青少年宫 王晶晶

    新课改下的少儿美术教学目标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与理念等方面加强创新,培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文化理解及创新能力,促进少儿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生活化教学、设置问题情境及全方位观察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激发少儿学习兴趣,使少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图像感受能力,从而尽快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能够让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方式及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少儿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发展,让美术教学真正成为少儿所喜爱的学科,以此夯实图像感受能力快速养成的条件基础。

    (一)加强生活与教材的整合

    遵循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赋予教材内容浓厚的生活气息,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提高学习的亲近感。在教学中注重课外环境育人作用的发挥,引导少儿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和社会,拍摄自然景物与街道等的照片。在照片展示中引导少儿欣赏体会,思考提炼图像和景物的方式;
    加强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图像表达,让少儿自觉地感知与理解图像、生活间的联系。少儿对图像知识的片面理解和模糊认识,在生活化教学中得到矫正,能够自觉将所学的图像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来,将图像等课堂理论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实现课堂情感与生活感悟的密切结合,更利于夯实少儿图像感受能力的发展基础。如在探访老街历史文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少儿利用拍照的形式描绘和记录老街,让少儿认真观察与分析老街的历史建筑和风俗文化,并依托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思考如何将老街的美表达出来,以此强化少儿图像知识运用能力。

    (二)开展多维互动

    多维互动不仅体现在教师与少儿之间的互动,也体现在师生与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间的互动。教师从少儿的学情入手,根据少儿的身心特点和教材内容,在图像融入教学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少儿的图像感受能力在开放性的生活化教学氛围中发展,更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引导少儿寻找生活中有装饰图案的物品,让少儿以小组为单位,在物品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装饰图案的装饰手法和类型等方面的内容。少儿在讨论中会发现装饰图案出现在生活的各方面,促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引导少儿根据生活物品的功能特点,选择适当的图案进行装饰。通过作品发布会等形式,为少儿提供展示与表达自我的机会,让少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展示自己用图案美化后的物品。通过对比分析图案美化前后的物品视觉感受,让少儿充分体会美术学科属于视觉艺术,帮助少儿深入了解装饰图案在生活中的作用价值。在活动结束后,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少儿展开交流,特别是本着“虚心求教”的态度,针对此次活动内容、方法及过程,引导少儿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三)用联系的眼光去感受图像

    美术学科与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要想培养少儿的图像感受能力,还需引导少儿多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美术,用联系的眼光去欣赏观察到的各式图像,提高认知度,让少儿看到图像表面内容的同时,深入挖掘隐藏的内涵,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直接带动少儿的美术综合素养提升。如在观察建筑图像时,要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图像,发掘图像背后的情怀与底蕴,不能将思维停留在建筑的表层,而是要联系建筑的年代、情怀、传统建筑工艺等,促使少儿用更高的思想层次去看待艺术图像。除此之外,要利用联想的思维看待图像,如将圆形与水果或球等生活物品进行联想,将白色图像联想到云彩和雪等,可潜移默化地发展少儿的艺术鉴赏力与美术综合素养,促使美术课发挥最优的教学效果。图像感受能力更利于少儿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鼓励少儿将传统图案引用到美术作品设计上来,少儿就会根据作品主题和审美情趣等,对传统图案进行抽象性处理,传承图案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人的极简主义等审美观念,通过对传统图案的创意应用,赋予美术作品深厚的情感内涵,从而打破美术作品趋同性的问题,发展少儿的个性,切实发挥少儿的图像认知和运用等综合能力。

    少儿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其中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解读。创设问题情境,将少儿引入“真实”的环境条件中去,遵循知识结构和能力自主构建主义的教育理论,引导少儿自觉获取图像识读的核心素养。同时,这对美术素质发展和能力构建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引路人。特别是对少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处于观察的敏锐时期,唯有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图像感受的主动性,才能达到培养他们图像识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如果少儿对图像感受缺失概念和兴趣,那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必定是徒劳无功的。这就要求教师基于少儿好奇心强、探究意识强的天性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少儿图像识读的兴趣,提高他们去观察和感受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出示不同类型且图像有象征意义的陶瓷图像,少儿在自主观察中了解陶瓷的颜色、纹样、外形等要素,教师则引导少儿思考“陶瓷为什么是这种形状”“陶瓷图案的颜色有哪几种”“古人为什么喜欢这些图案”等问题。通过构建问题情境,少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深入观察陶瓷图像。之后,教师再引导少儿结合文献资料等素材,让少儿在小组讨论中拓展思路,得出完整性的结论,深入理解和感受陶瓷图像的文化含义。为培养少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向他们呈现出多种漫画中用于“做梦”的图像绘画方法,创设“世界上有梦这种东西吗”“做过哪些梦”及“什么是梦”等问题情境,让少儿讲述自己做过的梦。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少儿对比讲述多张图像,让少儿在观察中识读出图像内容中画梦的方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

    课上增加讨论的环节,要求少儿会描述图像。沟通互动有利于强化思维和启发心智,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创设图像问题情境,让少儿以小组形式,围绕“图像中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各要素的巧妙搭配技巧”等问题展开讨论。遵循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少儿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少儿在开放性的氛围中有更多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收获。先让少儿独立思考,再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传递信息,在思维碰撞与集思广益中得到相对准确的答案。教师在备课时,需围绕教材内容增加小组讨论交流的环节,充分考虑小组交流是否能够达到培养少儿合作与沟通能力、责任与创新意识、探究与质疑精神等目标,然后结合少儿的兴趣偏好、学习需求、情感态度布置更加适宜少儿学习的小组合作讨论目标任务,以打破少儿独立思考对图像感受的想法片面等问题,实现图像识读和小组讨论等多维教学目标的同步完成。

    (三)评价判断

    少儿围绕图像展开评价判断,能够强化少儿的反思能力。经历小组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后,少儿的评价与判断会更加全面和客观。受审美视角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影响,少儿对图像美的判断思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此,教师出示美术作品,并围绕作品中的图像构成要素创设开放性和综合性的问题,避免封闭性问题对少儿思维发展的限制,影响少儿在图像识读和感受时的正确判断。教师需多传授提问的技巧和图像感受的方法,使少儿能够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灵活转变提问和图像感受等学习策略。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少儿感兴趣的,能够激发少儿主动参与评价学习的;
    可以是少儿假设的问题;
    也可以是有探究性的、有利于推动评价判断活动顺利进行的问题。尤其是在少儿作品互相评价中,要让少儿多视角、全方位地观察图像,集中注意力,围绕图像表现形式,产生质疑的强烈愿望;
    让少儿在信息环境下进行质疑、提问与解析,深入了解作品创作的构思和创意,确保作品评价判断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潜移默化地发展少儿的图像感受等综合能力,切实发挥问题情境对少儿图像识读等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作用。

    观察是一个人认识客观市场和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更是少儿实现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教师应当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向少儿传授更多的观察方法,引导少儿多角度识图,全方位提高少儿的图像感受能力,为少儿学好美术知识技能夯实基础。

    (一)从作者角度感受图像

    同一事物的观察角度不同,得到的观察结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少儿的图像感受能力,需引导少儿多角度识别图像中所传达的信息。对于描绘人物形象的美术作品中,要引导少儿捕捉图像中的细节,包括人物的动作、表情、穿着等细节,深入理解艺术家想表达人物形象的审美喜好。美术作品传递的图像信息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活场景、精神层面、历史文化等要素,课上要注意引导少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让少儿尝试用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理解图像诠释的各层面内容,从而接收图像传递的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在少儿美术教学中,需注重少儿情感因素的调动,引导少儿在欣赏活动中融入真情实感,进一步优化读图环境,使少儿在情感的刺激下收获更多的心得体会和智慧启发,从而调动少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少儿图像感知能力。

    如在《贫农的儿子》作品欣赏中,先介绍作品的内容,讲解贫农的含义,从图像上人物衣着特点入手,讲解作品表现的是1934年至1936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年代,而图像上表现的是毛主席和两个贫农的儿子以及红军队伍。让少儿在图片观察中,对人物的表情和动态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再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从人物神情、色彩沉着、仰视构图的视角入手,分析作品美在何处,介绍作品表现的背景、内容、风格、特色。在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中,从老到小,从画人物用墨浓,用线具体仔细,画背景用墨淡,用笔用线简洁的对比中,发现图像蕴含的美的要素;
    通过分析姿态挖掘图像中的人物神态美;
    介绍水印木刻的方法、表现形式及作品呈现出的淡雅美、国画趣味。在作品构图特点分析中,作品以大片的空白衬托朴实可爱的小女孩,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余地。在作品的表现形式方面,介绍写意画的粗犷豪放特点、工笔画整洁细腻的特点,而《贫农的儿子》的作品,属于兼工带写的中国画,比写意画法工整,比工笔画法粗放。

    (二)从自身情况感受图像

    眼睛观察到的事物都能够被称作图像,有图像识读和感受能力的少儿,对图像信息的接收更加轻松高效;
    而不具备图像感受能力的少儿,将无法深入理解图像传递的信息,接下来的动手操作等活动展开也会直接受到影响。基于此,教师应当利用多层次的学习过程培养不同层次少儿的观察能力,通过操纵观察学习过程,让少儿从自身情况感受图像,最终实现思维的优化和增进情感体验。比如在手工课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折纸步骤的说明图。手工折纸树叶的说明图:(1)按照对角线将正方形纸张折叠出交叉的折痕;
    (2)在将其中两边的角向中间的交叉点平均折叠进去;
    (3)把四边的角向里折叠一小部分;
    (4)把边缘吐出来的小角往后折叠下去,折叠出一个弧形,像叶子一样。对于识图能力不足、不愿动脑思考和观察不仔细的少儿来说,难以识别出图像中的有效信息。教师需加强感官认知的引导,通过播放动图或示范等方式,让少儿将说明图中的虚线和阴影等信息进行深入理解,以此降低少儿的学习难度和压力。少儿感官认知加强,可集中少儿的注意力,提高少儿认真学习和动脑思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说明图的信息掌握也更加充分与全面。少儿思想行动的调动,可降低少儿在动手操作中出错的可能,更利于提高少儿手工课制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少儿美术课教学的地位不断提升,为了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全面发展的图像感受能力,要求教师加强对学情、教学目标、图像感受能力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引导少儿贴近生活,关注生活中的图像;
    展开小组活动,强化少儿图像感知能力;
    引导少儿用联系的眼光去感受图像;
    借助情境教学方法,在意境中提升少儿的图像识读能力等措施,帮助少儿提升图像感受能力与美术素养。

    猜你喜欢 图案图像美术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CT图像生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1年3期)2021-11-22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1年5期)2021-07-16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0年11期)2020-12-14美术篇当代人(2020年3期)2020-03-30画中谜娃娃画报(2018年6期)2018-08-15画中谜娃娃画报(2018年5期)2018-08-15画中谜娃娃画报(2018年3期)2018-08-15趣味数独等4则意林(2011年10期)2011-05-14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7期)2006-07-21台湾当代美术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5期)2006-05-25 相关关键词: 少儿笑话脑筋急转弯及答案 少儿的笑话脑筋急转弯及答案 少儿朗诵稿件 2018年3月份剑桥少儿英语成绩今日下午14:00可查询~ 剑桥少儿英语三级14盾
    相关热词搜索: 少儿 图像 美术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