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

    时间:2021-01-20 16:16:47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惩戒权成了热议话题。

    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助,甚至“谈管色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教师教育惩戒权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呼声很高,范文网普遍有些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教师代言,以后惩戒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气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可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另外对学生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我们的古人说过“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这也应该是我们惩戒学生的准则。对学生惩戒尽量单独进行,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改。如果在公开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容易造成师生敌对、冲突,或者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难管。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管不得,教师的人身安危甚至缕缕被学生侵犯,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教师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工作总结范文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二

    教育惩戒,施之有度

    班级迟到现象可谓是一个最常见的班级问题,如何能够遏制住这一现象,想必无数个班级想了无数个办法。而某班的班主任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规定:无正当理由迟到需要罚站,且以迟到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罚站的时间。

    这一做法看似能够有效防止学生迟到,但这没有针对问题,且弊大于利。

    学生的心里成长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以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规定里,一分钟可能换来十分钟的心里摧残。作家三毛在上学时就受到老师严重的惩罚,导致心里受到摧残从而患上心理疾病,从疾病走出来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那些在罚站的过程中受到的多少冷眼和嘲笑,都是非常不利的。

    行动要以结果的成效为目的。在罚站的这个惩罚中,并不能带来实际的作用。虽然是罚站了,但学生不会意识到迟到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心得体会范文只会机械地认为迟到就应该罚站,这样不仅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迟到问题,更不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观念的形成。周而复始,学生是因为惧怕罚站而不迟到,但依旧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这就失去教育初衷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古时有教书先生戒尺惩戒,挥鞭教育。当学生有什么做的超出规矩的行为时,适当的惩罚是可行的。在中央颁属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惩戒”一词,是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都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惩戒”的轻重标注是什么?什么样的惩戒才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都需要教育机构、学校、班级以及从事教育事业的每一个人多深入思考的。

    教育就是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三

    范文写作教不离惩

    近期以来,班级内迟到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上执行“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措施。我认为将其作为班规执行,是可行的。

    罚站十分钟,且是在教室内罚站,并不影响同学们自身的学习,相反还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再者,许多学校也实行站立早读,可见其可取之处。此外,于2019年7月,中共中央还明确了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在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可设一定的惩戒。因此,该建议作为班级的规定是应被赞同的。

    这不仅是班级中,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乏规则意识,并且大多承受能力差。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国自古便有“严师出高徒”的谚语。虽然过于片面,但这句谚语也有其可取之处。在教育中设置一定程度的惩罚是有必要的。一定程度的惩罚,不仅能帮助学生改正不当行为,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

    不仅仅是学校中的教育离不开惩罚,社会上,生活中的教育同样离不开惩罚。自古以来,教与罚便是难以分离的。古时有先生可以惩罚,如今也有教师可以惩罚。例如,学开车,师傅再三教导,你却仍然一窍不通。他便会呵斥你,这种“呵斥”同样可以看作是一种惩罚。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太多了。

    但是,是只要惩罚就能教好吗?惩罚是不是越重越好呢?很明显都不是。惩罚是辅助教育的一种手段。手机版用惩罚来激发学习者的潜力,改正其不良行为。但并非越重的惩罚就越好。惩罚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因此,惩罚应是适当的。适当的惩罚能帮助教育,可是过重的惩罚会害了别人。

    正如教育惩戒为代表的教育方式,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也正因如此,在教育过程中设置一定程度的惩罚,至今依然广泛存在于社会教育中。因此,教育离不开惩罚,有惩罚的教育更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四

    适当惩罚正学风

    班级迟到现象总是屡禁不止,老师不得已采取“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在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措施。我认为,这种适当的惩罚是正确且应当的。

    教育惩戒指教师依据一定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老师将迟到的学生以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形式惩罚学生,这并没有违反教育惩戒的标准:其一,罚站不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旨在制止学生的迟到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其二,在教室中罚站是在不损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之下,使学生的羞耻心受到一定冲击,会使学生迫于羞耻而改正自己错误。正所谓“不知耻,无以正”,就是如此。

    适当的惩罚能够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的惩罚都是正确的。当今,有的老师体罚学生,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也许是因为他们曲解了“严师出高徒”这种理念,让学生在超出其体能范围内跑步,在走廊等学生众多的地方让违规学生提着水桶扎马步。这种教罚已经违背了教育惩戒的理念,甚至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TOP100范文排行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虽然达到了维护纪律的目的,但这只是用体罚来使学生畏惧,更准确地说是驯化学生,而不是教化学生,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适当的惩罚应因人而异,孔夫子曾说过“因材施教”,而惩罚学生也应该“因人行罚”。有的学生,不小心犯了错,不应进行过重的惩罚,否则会打压到这种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破罐子破摔”,这是不正确的。但有的“顽固分子”,屡教不改,适当地加大惩罚力度也未尝不可。如果对于一个顽固的学生,不加大力度纠正他,就浪费了教育惩戒的存在。

    惩罚,是为防止一个人走向不可纠正错误的最后的防线,但不应该将其死死地收缩,而要留足适度的空间,让被惩罚之人进行自身的救赎,这就是适当的惩罚。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五

    这份由教育部保驾护航的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实了广大教师与家长期盼已久的心愿——

    为教育拨乱反正。

    再一次证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

    01今天老师退一小步,明天孩子掉一大步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思想汇报范文说老师不管她孩子了,该怎么办?原来,她孩子学习一向不自觉,成绩不好,老师为了帮孩子提高成绩花了很多心思。上周,老师因为孩子没做作业,让他留下来补做。家里的老人知道了,直接跑去学校闹了一场,骂得老师都哭了。这下好了,老师也不管孩子了,急坏了他妈妈。

    帖子下有网友评论:

    “老师心里都有阴影了,真是逼着老师不管。”;“这得多伤心啊!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管了。”确实,家长的无理取闹,有可能逼得老师不管孩子。

    每个老师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给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等等,都尽可能发现孩子没学好的地方,帮他们巩固。老师不仅是孩子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守护者,嘘寒问暖,规范行为,德育教导,样样到位。

    然而,现在的老师却被逼得一再对孩子让步。打比方说,有学生推倒了另一个学生,老师该怎么做?从前的老师想都不用想,直接批评,让孩子知道推人是不对的。

    现在的老师,却是三思而不能行。

    管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去找家长告状。不管吧,万一孩子下次在马路横冲直撞,危及生命怎么办?对孩子的不断让步,正在逼得老师节节败退。如果教育只是为孩子开脱,那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孩子。如果家长舍不得管孩子,学校不敢管孩子,最终能管的就只有监狱了。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

    02老师再不管,熊孩子就没救了

    前段时间,一条“小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多么可怕!

    正因为没人管好孩子,孩子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他们尚且没有正确的规则、道德、法律意识,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是不清楚的。凭着“好玩”二字,差点害死了两条生命,这就是纵容孩子的代价。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都不应纵容,不能自由散漫。

    在大部分孩子眼里,好老师的标准是这样的:要求尽量宽松,不会板着脸批评自己;作业布置得少,就算不做也没关系;什么事情都向着自己,绝对不会跟家长告状……

    事实上,如果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那才是教育的悲剧。隔壁班班主任是个相当绵软的老师,她对学生很好,经常买礼物送给学生。有时候学生没做作业,或者违反纪律,她本想好好批评,结果学生一撒娇她就训不下去了。年底的时候,学校对这个老师做了停职处理,让她回家反思。

    原因是她班里的学生闯祸太多,已经有5名学生被记过,甚至有学生在校外打架斗殴。难怪有人说,老师手中有戒尺,讲台上有教鞭,才能教好孩子。

    教育应该是严肃的,甚至,应该是严格的。不对孩子的学习落后宽容,他们才会认真学习,一点点把成绩提上来。不对孩子的违纪犯规宽容,只有从小规范了孩子的行为,他们以后才不会犯更大的错,闯更大的祸。

    教育最可悲的现象:孩子无法无天,老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将来社会管!

    03老师不放弃孩子,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从小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只会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对世界的认知,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到达目标的坚持,缺乏对抗挫折的能力。

    我们没有控制、抑制和约束好孩子,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前途的。

    从教多年,我至今记得一位家长是如何配合老师的。

    她最初很不满我的严格,因为她女儿每次回家后都抱怨,说老师今天又罚她了。于是,她直接找到了我。我向她解释,她的女儿丢三落四,有时忘了带作业,有时忘了带课本。我说:要是现在惯着孩子,她将来工作了,丢了公司的机密文件,谁来负责呢?家长沉默了很久,终于答应配合我一起纠正孩子。

    在学校,若她女儿再次忘带作业课本,那我就罚她坐一天“飞机位”。在家里,她每天都提醒女儿清点作业课本,第二天出门前也要重新检查一遍。慢慢的,她女儿再也不会忘带东西,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细心。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把孩子引向更好的路。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家长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孩子不爱学习,我们不能惯着他,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然后引导他们重新爱上学习。现在还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来不及了。孩子经常闯祸,我们不能不当一回事,该批评就批评,该惩罚就惩罚,一定要让孩子知错就改。

    孩子在12岁之前的成长十分关键,不要等到孩子变“坏”才补救,那只会让你后悔莫及。正如刘涛所言:对孩子不能一味迁就,必须要有一个管得住他的人。老师不怕狠心,老师也希望成为那个管得住孩子的人,但千万别让老师寒心。

    04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罚

    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溺爱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罚。电影《老师·好》中的苗老师,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

    他看到有女学生抹口红,当即拿着纸巾给她擦掉;他发现有男学生抽烟,就罚他们站一整天;他看到有学生别着斧头当“混混”,立刻将他赶出了教室……

    正是这么一个大胆管学生的老师,让“混混”变成了有志青年,让抽烟喝酒打架的学生变成了善良勇敢的好学生,让上课爱偷看小说的学生变成了讲台上的教师……

    那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纪律散漫、不思进取、无心向学的学生,单纯用爱去感化,只会显得教育苍白无力。

    唯有动用上管教与惩罚的力量,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对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只有惩罚,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爱和惩罚,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罚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老师的爱,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老师对于教育的信念,从来不曾改变。老师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对孩子的“教”与“管”中。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是篇好范文参考,讲的是关于学生、教育,孩子、老师、惩罚、惩戒、教师、迟到等方面的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篇一:路来勇学会惩戒心得体会

    走出教育惩戒困局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学生们心中的好老师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了解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有的学生问:“老师,咱们上课你是老师我是学生,下可我们是朋友可以吗?”在我看来上课下课都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因为只有成为朋友,他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你,你才能了解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你才可以“对症下药”。

    第二,要尊重学生。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学生也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他的人格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我们现在的人民教师担负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如果不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人格尊严,就会出现“出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第三,要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记的有一次,某大学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讲课,陶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手拿教案去上课。他左手抓了一把米,右手抓了一只饿了三天的大公鸡,走上讲台,他先把米放在讲台上,然后双手抓住大公鸡,让它嘴对着大米,10分钟过去了,大公鸡就是不吃。陶行知改变了方法,他把大公鸡放在地上自己走的远远的,结果奇迹出现了,大公鸡飞快地飞上讲台,三下五去二就把大米给吃完了。陶行知再次走上讲台向大家鞠了个躬说我的课讲完了。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他人,就先改变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灌输”为“潜移默化”。现在的学生逆反的心理特别的严重,恶劣的态度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有时候还是需要“温声细气”、需要“和风细雨”,学会宽容和理解学生,多一些耐心“摆事实,讲道理”,用情感人、用实际行动感化人。

    第四,要充分代表学生的利益。学生的利益不容侵犯,因为他们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如果他们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映,将会严重影响到你的教学和他们的学习。

    第五,注意你自己。“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作为人民教师应该注意你的一言一行,“上要所好,下必盛焉”,一个人可以影响一批人。“不让学生做的,老师坚决不做;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做到。”我们有些老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在学习中不断改变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影响祖国下一代”。教师有三个任务:一,教会学生做人;
    二,教会学生学习;
    三,教会学生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做人是关键,学习是重点,适应社会是核心。我们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就是让这个个体的独立的人能够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生存发展。

    其实,做名好老师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如果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我们的素质教育才真正不会落空。才能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完成我们的教育大计。为他们下一步达到高等教育做好有利的铺垫。

    新尚小学:路来勇 2013.11 篇二:学习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南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试行)的通知》的

    心得体会

    近日,我认真研读学习了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信用办联合公布的《南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试行)的通知》,该通知针对城市治理重点领域,暂行规定将个人的失信行为分为轻微、较重、严重3个等次,总计40种失信行为,其中严重失信行为10种、较重失信行为14种、轻微失信行为16种。就连随地吐痰、乱停车、闯红灯这些在很多人看来都只是小事情的行为,今后将与公职人员考录、升职评优、评审职称等挂钩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建设美丽、文明南宁的决心和魄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人员,掌握着国家和政府的权利,执行国家公务,宣传相应政策,肩负着“治国”的使命,为民服务的责任。由于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应成为整个社会诚信的示范者,诚实守信的表率;
    他们应以身作则,才能引领社会风气诚信发展,才能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他们应“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受得住金钱诱惑,抗得住权势吸引,在工作中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而通过制度规定,惩戒失信人员,约束失信行为,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环

    境,这才能长远。我相信通知的出台将会使得这座城市充满正能量,充满诚信,让大家相互信任,让这个城市充满和谐。今后,我会以通知要求严格鞭策自己,时刻给自己提个醒,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不闯红绿灯,不乱扔果皮废物,文明用语,遵纪守法,做文明市民,为建设美丽南宁增光添彩。

    南宁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年6月9日 2014 篇三:失信惩戒学心心得体会

    失信惩戒学习心得体会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诚信乃立身之本,人无信不立。对于国家来讲,诚信是其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的力量之源;
    对于个人来讲,诚信是其踏入社会的基石。当今社会中,诚信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次失信惩戒先从公职人员和国企员工开刀,看来政府要下狠手了,让公职人员和国企员工带头讲诚信。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可能更好地提升自我,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一个社会只有讲诚信,才可以稳步前进,才可以形成健全的社会体系,才可以更好地实现现代文明,因此诚信绝不可失。

    近日,我校组织学习了《南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试行)》,的相关举措,将针对城市治理重点领域,暂行规定将个人的失信行为分为轻微、较重、严重3个等次,总计40种失信行为,其中严重失信行为10种、较重失信行为14种、轻微失信行为16种。

    长期以来,随地吐痰、乱停车、闯红灯等行为在很多人看来都只是小事情,大不了罚点款了事。可是,今后这类行为将与公职人员考录、升职评优、评审职称等挂钩。

    我个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叫好,并且持赞成、支持的态度,正所谓古语有云:“其身正,

    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具体任务。实施失信从业惩戒,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对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实施失信从业惩戒,就是要对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把关,以些带动社会形成诚信风尚。当然,实施失信人员从业惩戒,不仅对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严要求,也对市民群众提出了规范和约束。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失信,在调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军转安置等方面受到惩戒;
    市民群众失信,在考录、聘用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时也要受到惩戒。这是公平的体现,是打造诚信社会的关键性一步。

    通过制度规定,惩戒失信人员,约束失信行为,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环境,这无疑也是我们每一位老百姓的心声,它使得这座城市充满正能量,充满诚信,让大家相互信任,让这个城市充满和谐。

    2015年5月28日

    篇四:失信行为惩戒规定学习心得

    学习失信行为惩戒规定心得体会

    近日,本人认真学习了《南宁市直属机关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试行)》,规定中明确了暂行规定将个人的失信行为分为稍微、较重、严重3个等次,总计40种失信行为,其中严重失信行为10种、较重失信行为14种、稍微失信行为16种。

    什么是个人失信行为?在《规定》中有明确地规定,个人失信行为是指个人在从事相关社会经济活动中,反映其不诚实守信、不遵纪守法并被我市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库记录的行为。《规定》罗列了40种失信行为及惩戒措施,内容包括对个人在交通违规违法、生活作风以及信息传播等方面出现问题后的处理,特别是在考录、聘用、调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军转安置等活动中涉及失信行为的认定、惩戒和管理。“规定”特别强调,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严重失信人员“两年内不得申请交流调动、不得晋升职务(岗位)、不予推荐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足以见得失信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失信是失信者的墓志铭。人无信则不立,《规定》的出台,犹如给失信者划定了一条高压线。失信者一旦触碰了这条高压线,那失信者就要为自己失信行为买单。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诚是诚实,诚心诚意;
    信是信用,遵守诺言。“正心诚意”的儒家经典、“民无信不立”的悠悠古训在炎黄之地源远流长。

    如今,我市将惩戒失信行为立下规矩、制度。有了好制度,要有更好的作为,就必须将制度严格落实下去。惩戒公职人员的失信行为,是对公职人员最好的束缚,也是对群众利益最好的维护,假如将严格对公职人员的失信行为进行惩戒落到实处,将极大提升政府机关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从而极大推动社会诚信建设。重在落实,把制度延续执行下去;
    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遮掩、不护短、不手软,时刻提示干部诚信做人、诚信为民。

    我相信,有了《惩戒暂行规定》的约束,我市的随地吐痰、乱停车、闯红灯等行为在很多人看来都只是小事情,大不了罚点款了事的现象将渐渐减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执行《惩戒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从严要求自己,做个诚信而不失信的人,为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市的首位度,为我市举办世锦赛营造文明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4年5月30日

    篇五:把好尺度方能走出教育惩戒困局心得体会李云娥

    《把好尺度方能走出教育惩戒困局》心得体会 李云娥 教育不能没有惩戒,这几乎已经是共识。但是,如何实施教育惩戒,国家有关部门或法律尚未有具体规定,因此,实施教育惩戒的教师便不免有如履薄冰之感。今天,各位老师在此畅谈在教育惩戒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教训,以便相互借鉴。“教育惩戒”是近年来不断被大家小心翼翼地讨论的话题,因为“该不该惩戒”被炒热了,有些教师已经有点谈“惩”色变了。显然有些人对“惩戒”有点误解,好像一提“惩戒”就是“打、骂、罚”之类的。其实,惩戒完全可以不是这个样子的。

    学生总是不免要犯错误,有意无意、大大小小,你要真是跟他计较起来,他烦你更累。有些学生的确不好“改造”,批评教育,说了劝了,苦口婆心总不管用,甚至任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根本就不在乎。“打、骂、罚”只能是穷途末路,收效甚微,有时还可能起反作用,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做了十几年班主任,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发现,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倒也是一个可以试试的办法。

    谁毁坏了公物或别人的东西,他必须赔偿;
    谁伤害了别人的尊严,他就必须公开当面道歉;
    谁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他当天就不能跟同学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
    谁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他就必须在课外为大家做点公益服务;
    谁值日不够认真,就让他再来一次,直到他学会认真值日;
    谁做了有损集体利益的事,他应该及时做一件好事来补偿;
    无缘无故逃学、旷课、迟到,不让他反省思过,那还能怎样帮他改正?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逞强霸道欺负同学,甚至造成人身伤害,不让他

    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岂不是对他的纵容?给他个处分理所应当„„也就是说,让学生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做错了事,就应该及时弥补,尽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这样做,也是以制度为根据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不用太多的大道理或说教,学生就在弥补错误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自觉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予以纠正。由此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对其他同学也是生动的警示。

    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承担他自己错误行为造成的后果,是惩戒,也是教育。寓教育于惩戒中,是在制度下的一种文明的惩罚,对当事人的压力相对小得多,一般说也不至于对学生造成伤害。

    总之,教育惩戒是无法回避的,也是不能取消的。当然不能用暴力的野蛮的做法去达到教育惩戒的目的,因为我们是为教育而惩戒,不是为惩戒而惩戒。因此,我们只能按制度惩戒,教育学生通过文明的行为纠正错误,做一个负责的人。

    相关关键词: 教育部惩戒规则心得体会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