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中考备战
  • 高考备战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文化自信的实质 正文

    文化自信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时间:2020-10-26 08:07:56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和标志。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揭示了当今中国文化自信的本质特征。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三者密不可分。只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而不讲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错误的,也不可能立得住;

    只讲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而丢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也是错误的,最终也会立不住。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整体割裂开来,进行孤立的、片面的理解或解读。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在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的今天,缺乏文化自信,没有了精神独立性,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失去了精神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立不住了。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溯源

    ——以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国家实力为视角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荆 龙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其文化价值的自我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基于此对其文化生命力长期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不会凭空产生,他来自于历史深处,生发于现实的土壤。从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考察,强大的国家实力奠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历经曲折而经久不衰,延至当代仍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综合实力快速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昂首进入了新时代。

    由此,国家面貌焕然一新,文化自信成为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特质。

    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壮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滋养着当代中国人民对文化信心的确立与恢复。

    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较早出现且发展完善起来的重要单元,中国文化是公认的为数不多的世界原生文化之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孕育了26种文化形态,只有中国文化这一文化体系长期延续发展而未中断。在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在世界历史较长一段时间内,以人文、包容、和谐、务实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文化一度居于领先地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修齐治平”等思想对各国的物质生产发展和精神生活富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中华民族为整个人类进步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具有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资本,也是涵养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能够使当代中国人民坚定自身的文化发展道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光明前景抱有信心和期待。

    文化自信以文化传承和发展为前提,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也不可能产生文化自信。历史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历史上文化发展的成果构成当下文化和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人类文明正是在这种接续中不断向前推进。中国文化同样具有这一普遍属性,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必然要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按照历史的观点来认识和推动文化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文化建设所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在描述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的 《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酝酿和创造新的文化成果的重要资源,是人们坚信当代中国文化必定会走向新繁荣的历史根源。

    文化的历史性决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当下中国文化的发展、能够促使人们认清中国文化的优势。但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封建社会,“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加辨识和改造就拿到今天照搬套用,不仅不可能促进当下文化发展和涵养中国文化自信,反而可能会暴露弊端、阻碍发展。所以,发挥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应该按照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对那些仍有借鉴价值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符合文化发展要求的新内涵和新表达,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文化之源。当今时代的变化发展和实践所达至的广度与深度远远超出了以往一切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当代文化进程中勇于推陈出新,根据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加以拓展、补 2 充和完善,为传统文化注入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内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躺在已有文化成果的功劳簿上,中国传统文化只能是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不可能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呈现其活力与价值。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加工,才能够 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强大的国家实力奠基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历史早已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为支撑,灿烂的文化表征不过是一幅海市蜃楼图,虚幻而不长久。

    从认识论上看,人们的文化自信决非完全由内心感受所致,而是有着现实的物质基础。文化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智慧长期积累和凝聚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独立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之外。恰恰相反,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物质生活的生产与发展休戚与共的。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经济上积贫积弱,建基其上的文化不可能有太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不可能使人们对其抱有强大的信心和希望。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深深植根于经济生活之中,是人们对所在国家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所持有的信心在精神世界的反映。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文化是精神生活过程的反映,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回望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伴随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实力的变化,中国在文化方面则相应经历了自信丧失到逐渐恢复的历程。1840年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所打破,也逐渐唤醒了有着强烈文化自信、沉醉在天朝上国迷梦中的中国人民。在此后的半个世纪,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下,中国逐渐从一 3 个主权完整的封建国家沦落至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与此相伴随,西学东渐日盛,中国人民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直至最后甚至提出了“全盘西化”口号。这个过程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此消彼长的过程,是国人对本土文化逐渐丧失信心而转向西方寻求民族振兴之良方的过程。

    再将视野向前延展千年,以盛唐以来的中国历史为观察轴线,我们会发现,中国文化发展的高潮与谷底与经济运行的轨迹几乎重合,文化自信坍塌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持续衰落。“国民生产总值 (GDP) 在世界中所占份额由历史最高点的32.9%开始逐渐滑落直至历史最低点,经济年均增长水平由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成为世界上发展最慢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译:
    《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归结起来,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反思、质疑直到信心丧失殆尽,并转而投向西方文化的怀抱,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较量中取得了绝对优势,在 “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解决了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因素,打开了中国社会通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闸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近70年的接力探索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生产力的经济发展道路,彻底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神舟升空、蛟龙下海、天宫上天等高精尖领域频频实现突破;

    从一穷二白到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各国前列;
    从经济增长长期停滞不前到经济长期保持高于世界年均增速。2010年年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五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

    正是在这巨大经济成就的基础上,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得以不断彰显:
    数以百万计的世界各国人士到中国进行留学、交流,学习中国各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亲身感受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国人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增强,认识到当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并无高低优劣之分,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社会经济状况根本改观的情况下,一 4 度质疑、放弃中国文化转向 “全盘西化”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有理由坚信当代中国文化有着光辉灿烂的前景。

    循着历史的轨迹观察,中国人民对本土文化的心理变化可以被描述为 “U”字型趋势:
    文化自信逐渐丧失直至跌落到最低点,又从最低点逐渐恢复和提升。与其相伴随的是现当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趋势:
    从盛极一时到跌至谷底再到重新振兴。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致性绝非偶然,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两者之间内在和本质联系的必然反映。因此,对于文化自信的认识,必须回归到社会经济生活之中,找到其变化发展的基础源泉和动力。从本质上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和形成的综合国力奠定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与文化基因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政党。回应时代呼唤,反映实践诉求,及时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谱写伟大思想的新篇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的不二法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伟大时代、伟大实践中创立的伟大思想。今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长征、新赶考、新起点上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有两大突出标志。

    第一个标志是不丢“老祖宗”注重说“新话”,在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又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不仅善于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更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对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进行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时代步伐越来越强劲、越来越迅捷的脉动中,中国社会也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旧时代。”这番话本来是讲国际关系的,但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同样一语中的。

    立足于对21世纪时代特征的深刻洞察和当代中国发展方位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中国的国家治理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中国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等等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这一伟大思想提出了“八个明确”,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

    6 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伟大思想又提出了“十四条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

    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基本方略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保障、路线保障与战略保障。

    第二个标志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赓续中华文化的基因。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法宝。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中国具体实际”既包括历史实际、时代实际、实践实际,也包括历史文化的实际。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文化实际决定了思想理论体系的风格与气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际紧密结合,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全面现代化、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紧密结合的同时,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与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最新成果有了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与文明支撑,更具中国风格、更有中国气派。

    从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具有浓郁中国文化色彩的阐述作为历史使命与战略愿景,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再到“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以及“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包括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构想与价值愿景推进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等等。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

    7 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内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中,并焕发出持久的精神魅力与文化光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逻辑告诉我们,正是绵绵五千年的文化精神浸润,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加喜闻乐见、更加润物细无声,真正成为中国社会自己的思想,成为中国人民自己的思想。其实九十多年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是这样做的。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就是充分运用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写下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邓小平拿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后来成为中国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概念,就是出自中国传统经典《礼记?礼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告诉我们,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坚定文化自信。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这两个标志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必须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

    准确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 师晶晶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尤其是一名党员,首要的是学深悟透文化自信的内涵、要求。文化是民族血脉、人民精神家园。党中央就文化建设的内容、任务、意义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文化领域的成功探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拓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时代光芒。坚持以文化育人,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既是高校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也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其次是做好文化自信的坚定引领者。教育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教师理应成为文化自信的坚定引领者。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能力,呼唤自身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自身的血液里。要扎扎实实地阅读、钻研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解读能力,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让自己具备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再次是运用创新发展理念改进育人观念。准确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需要我们教师多花心思,引导学生以纵向的眼光看中国的发展,全面看不偏激;
    用深情的话语讲先辈的英勇故事,形式多不呆板;
    拿身边的典型扬时代之旋律,求实效不浮夸。只有我们的教师准确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响亮的中国声音,以更大的文化自信支撑起民族复兴的梦想。

    9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17-12-04 09:17:0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领了社会思潮、凝聚了社会共识,并显示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进一步深入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根本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总结、集中概括和高度凝练,有利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通俗化和普及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达的是国家意志,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主法治、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当自觉遵循的道德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适应了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为未来改革制定了路线图,强调以促进 10 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指向十分明确,与改革目标完全契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重视共同富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缩小区域、城乡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出来的影响力。软实力实质上是文化魅力,基本特点是靠自身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传播力发挥作用的,而不是依靠强制力。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没有核心价值观,文化构建就失去了灵魂和引领,人们就会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尊重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走向,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和价值内涵,增强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源泉。“不忘传统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前辈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区分良莠,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作为家园文化,社区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群众性的特点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发展社区文化,可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文化与社区不能割裂。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结构的形成端赖于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作为一定的地缘性群体和区域性社会,社区具有生存发展的硬件设施、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地域。具有一定规模、数量、分布状况和类型构成的人口。社区由一些群体和组织所构成,如家庭、邻里、商业、学校、医院、民间团体、政府机关等。群体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心理取向。社区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归属感,产生参与群体的集体意识和行为等。

    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度。社区文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根据社区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按照它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加以管理与组织,为社区全体居民创造合理的、美好的精神生活条件,以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精神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社区的文明程度,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文化,要在融入上下功夫、出实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融入。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之中,贯穿于社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抓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要采取“润物细无声”的形式,通过编排一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活动,生动具体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作品,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必须坚持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要把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细微、细小处着手,在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凝聚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实施之中。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用法律和制度做保障,推动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各种社会治理行为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治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得到鼓励和褒扬,违背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受到抵制和鞭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实效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微”字上下功夫,例如,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传播社会正能量,利用文学艺术形式、公益广告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同时,在宣传上要突出重点和区分层次,注意贴近性和接地气,力求取得良好的效果。

    13

    中华文明为文化自信增底气

    2017年12月03日 06:3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文化自信的底气有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积淀的中国智慧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有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积淀的中国智慧。

    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在国际关系中具有永恒魅力。

    中国的文化基因是“贵和”,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观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以和为贵”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价值观。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这一融入中国人民血脉之中的和平思想,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民族和人民是一致的,也是与世界上几大文明共同分享的价值观追求。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文明对话互补互鉴,共同推动世界享有永久的和平发展。

    践行以义为先、弘义融利、义利合一的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中国在处理自身所面临的种种国际问题时,既注重利,更注重义,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绝不见利忘义。中国在处理同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家利益时,既把握是非原则,又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践行以义为先、弘义融利、义利兼顾的价值观,更多考虑对方利益,重情谊,注意多予少取,绝不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追求的是世界大义与世界大利的和谐统一。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义利之辩”思想精华的继承,也是对共产党人的国际主义精神的坚持和弘扬。强调在国际关系中崇尚道德、秉持道义、主张公道、伸张正义,义在利先、利在义后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原则的有机融合。

    中国古老智慧不仅“求同存异”,也讲究“聚同化异”。面对世界上诸多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或人类面临的共同难点问题,中国日益承担起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以中国智慧来处理“同”“异”与“和”之间的复杂关系。找准事物之间的同,以“容”的胸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化解异(分歧或矛盾),从而使双方实现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中的“和而不同”意指多样性的统一,其核心在于“和”,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包含和平、包容、开明、开放等多重内容。求同存异一直是中国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的立场和主张。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新表达。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求同存异,而且要求同化异。在处理周边国家关系时,要“融利弘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面对同和异、利和义的关系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处理国际关系贡献出了中国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中国与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联系起来,尽量减少或化解制约和阻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各种问题和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演讲中阐述“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新时代国际秩序构建的全新视角,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文化内涵与创新理念,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新表达。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中国自身发展同各国共同发展有机结合,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紧密连接,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面重要旗帜。

    (作者张小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

    15 钱念孙:弘扬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2017年12月03日10:53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钱念孙:弘扬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我国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万众一心,协同奋斗,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开拓新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价值共识的思想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典范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突出标示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行方向,又是全党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

    究竟如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我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论是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还是注入精神文明创建的各方面,或是体现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环节,基础在于“知”,重点在于“行”,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知”和“行”必须统一,不应看作两件事,“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曾多次强调要做到知行合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停留在“知”上,停留在学习号召、理论研究、宣传讲解上,而要落实到“行”上,落实到社会每个成员的行动中,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彰显和绽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彩。

    这个目标如何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在这里,全民行动、干部带头十分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转化为每个公民的价值理念和人

    16 生追寻,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本身行可为范、德可为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只有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对他人对社会产生正面引导作用,否则就会被看作“忽悠”“糊弄”别人的说教和假话。党员干部只有用先进的事迹打动群众,才能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力量,才能唤起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华彩篇章。(记者 龚亮采访整理)

    17 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契合

    高琼

    2017年12月04日09:3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髓深度契合,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资源和实践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

    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在天人视域中透彻人性本善的道德人性论,确立内向超越的生命精神,注重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其道德精髓既是信仰和本性,又是规范和实践。

    “人性本善”“我固有之”的道德人性根基。儒家传统文化认为人的本质即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善性和道德性,并以“立人之本”作为全部伦理建构的核心和基础。孔子首提“性相近也”,其后孟子指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强调仁、义、礼、智四种善的根芽是每个人本性中先天固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据此,传统文化建立了天命人性的深刻道德义理和崇德修身的丰富道德规范,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向度和道德特质。

    “为仁由己”“内向超越”的道德生命精神。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主体性,注重挺立人的本然之善,涵养道德本心,实现主体善性的内向超越、道德境界的自觉提升和真实生命的纯然呈现。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认为道德的动力来源于主体自身的道德自觉。若能挺立主体道德意识,扩充本然善性,自觉追求内向超越和境界提升,那么不仅道德问题,且由道德问题所派生的各类问题 18 均会相应得到解决和超越,恰如孟子所言“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知行合一”“学行不二”的道德实践宗旨。传统文化以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信仰为引领,以理想人格境界为目标,注重收束外向追求、返归主体内心,形成注重实行、以德养生、反身而诚的实践理论。人要持守“人之所以为人”的至善本性,在为学处事之中省察超越,坚持知行合

    一、学行不二,并毕贯终生,将善性的自觉和道德的省察贯彻于日用常行,实践于家国天下,方能成为真正的人,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宏阔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宏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统摄。道德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诚信、友善、和谐的传统道德精髓,融入自由、民主、法治的时代精神,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作为立体的信仰和价值体系,是对国家之德、社会之德、个人之德的宏观统摄,其发之于国家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发之于社会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发之于个人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道德建设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既能统摄社会价值观念,又能凝聚全社会道德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及身心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使全社会形成精神合力,全面提升道德水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实践。“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体的,是在价值信仰统摄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凝聚道德

    19 力量的基础上,落实于生活层面的道德实践。因此,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实践为导向,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自觉践行能力,将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髓的深度契合 传统文化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之源。“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3],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道德人性根基、道德生命向度和道德实践宗旨,拥有完备的道德规范和实践伦理,具有超越时空的深刻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和涵养之源,也是正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道德精髓的时代传承。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要发挥时代价值,就要立足于人的价值主体性和道德主体性,融合社会主义特质和自由民主的时代特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尊重、积极传承并有效融合了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赋予传统道德伦理以崭新的时代精神,对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进行了时代整合和超越,使其在新时期焕发生机活力,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

    以弘扬传统文化道德精髓为切入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信仰是引领,道德规范是规约,道德实践是宗旨。因此“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4]。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要积极传承,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引导公民积极向上向善,全面提升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实现民族复兴凝心聚力,砥砺奋进。

    20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
    本文系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儒家道德主体性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格养成及模型构建》 SKZX16009 阶段性成果)。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年第12期

    21

    相关关键词: 文化自信的实质 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