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正文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范本

    时间:2021-04-14 14:16:30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范文

    实际上她没有真正学会爱。同渥伦斯基的一见倾心,仿佛因他大方好施,主要却是倾心于他的仪表、风采,出于自己茂盛的性命力的自发请求,并不基于独特的思想情感,下面是豆花问答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1

    “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上学时读过的《安娜卡列尼娜》如今再次翻开,记忆荡然无存。也许正是应了那句话,有些书要在适合的年龄,适合的心境去读才能读懂,学生时代十几岁的年纪,对爱情懵懂,没有生活经历,自然是没有读懂。

    刚刚结束很放松很惬意的古镇世外桃源寻访之旅回来,我所在的城市一直在下雨,犹如南方般细腻温柔,几天前还是艳阳高照,有点燥热的天气,因为连着几天的绵绵细雨,不见太阳的日子变得有些清冷,也让人有些心浮气躁。窗外雨轻轻敲打着玻璃,整个世界比以往安静了许多。这样的心境捧一本书,沏一茶壶,倚窗而坐,听雨静心细细读书,很喜欢这样的自己。

    书翻到第二章,被书中的内容深深感染,这时刚好放在旁边的手机有微信消息进来,回复完一条信息。突然就不想再接着读了,而内心却迫不及待想知道书中后来的故事和主人公的爱情。手机对当代人的干扰不言而喻,我也未能幸免。去年的某一天,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苏菲玛索,她主演的电影我几乎全部都看了,唯独这部《安娜卡列尼娜》刚好没看,是因为看了电影简介我肤浅的认为这部电影与当下婚姻出轨,第三者别无二致,对我没有吸引力。整个电影看完,结局的悲剧的,让我唏嘘不已,心情沉重。

    “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的魅力和美,都是由明和暗构成的”。电影女主角苏菲玛索是我很喜欢的演员。电影讲述的是由苏菲主演的一个八岁孩子的贵族妇女安娜在去帮助缓和自己风流倜傥的哥哥和嫂子家庭风波,缘于哥哥和家庭女教师婚外情,在火车站她邂逅了年轻、英俊的军官渥伦斯基,可以说是两个人一见钟情吧,这是我猜测的。因为我看到两个人四目相对,深情一望的一瞬间就知道他们之间有故事,像极了爱情,遇见爱情的模样大抵如此吧。短暂的探亲期间,他们有过最美的邂逅,在舞会上翩翩起舞,而安娜嫂子的妹妹基蒂对渥伦斯基深深爱恋着,而渥伦斯基却衷情于安娜,结束探亲,安娜在返程的火车上又一次遇见渥伦斯基,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是渥伦斯基刻意安排,渥伦斯基对安娜表明了心意,此时她的内心早已经深陷,还有那么些许理智,她尝试拒绝这份不被社会所接受也让她内心充满挣扎和矛盾但无法自控的,已泛滥成河的感情。也许是她和身为高官的丈夫卡列宁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久了,她渴望这样一份感情,也许是她真的遇见了爱情,不管怎样,此时的安娜,已经动摇了,坐在火车上,她的脑海里,眼睛里浮现的是他们在舞会上的短暂相处画面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2

    电影的剧情以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命运纠葛为明线,以康斯坦丁与凯蒂的感情发展为暗线展开,最后为我们分别叙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爱情结局。前者的爱情走向极端的毁灭,后者走向永恒的田园式的幸福。以传统东方道德视角来看或许会单纯认为前者是背离道德的堕落爱情的报应,后者则是淳朴爱情的善果。但置于沙皇俄国那段新旧交替紧张惶恐的历史背景中,或许托尔斯泰正是通过塑造这个为爱沉沦,为爱反叛,为爱疯狂,为爱毁灭的安娜·卡列尼娜来歌颂传统压抑社会中躁动叛逆的灵魂。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一场盛大的悲剧,因她惊心动魄的美,不羁的灵魂,狂烈的`心,疯狂的爱,最后却只毁灭了她自己。托尔斯泰精心安排了她的死法,影片开头碾死工人的列车便是她陷入爱情的地方,爱情在哪里开始,生命就在哪里结束。在那浮动于安娜死去面庞的火车光影下,影片达到高潮的尾声而又归于一种柔和的平静。在绝美的华尔兹中让人感受到这场盛大无比的悲剧的美与魅力。

    偶然听见有人批判电影里面人物冲动而不理性的爱情。我想,或许现实中的我们往往歌颂理性,但在伟大的著作中,正是这些极端暴烈、酣畅淋漓的人物命运才会触动到我们沉睡着的渴望的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永远离不开诗歌,小说,电影等伟大艺术的原因。12年版的这部电影评价并不可观。可能因为没读过原著,大体而言,我对这部电影恰到好处响起的华尔兹,频繁而富有节奏性的舞台剧形式的场景转换,人物精致的妆容服饰,夸张而极具艺术感的动作表情,乃至沙皇贵族奢靡生活的生动再现,都甚为满意。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3

    人们往往把欲望的满足看成幸福——列夫托尔斯泰!我是酷爱读书的,但我又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高中的时候就曾尝试去读这本书,大学的时候又来过一次,但两次都没读的下去,读了没几页便半途而废,所以我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如今的年龄再读安娜,才真正读出了很多况味,俄国的等级制度,底层人民的无奈,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感受到安娜、弗伦斯基的赛马、舞会、晚宴等,也见识了列文乡村生活中广阔的田野、漫天大雪中的桦树林。书中对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非常鲜明,除了安娜、卡列宁和弗伦斯基三位主人公之外,列文、吉蒂、奥勃朗斯基、陶丽两对夫妇也同样牵动着我的心。

    安娜像书籍封面一样的美丽、端庄、又魅力四射,她游走于上层社会之间,热爱组织参加各种贵族式的聚会,是高高在上的贵夫人。但她并不是遥不可及不食人间烟火的,她有独特的亲切和和蔼,让所有见过她的夫人、小姐都爱上她、喜欢她。无论从何种观点来看,身为皇室后裔的贵妇人,有一个前程锦绣、事无巨细的丈夫,和一个天真可爱的儿子,这是所有女人都渴望得到的生活吧,就是这样一位让人人羡慕的贵妇人,因为一次与青年才俊弗伦斯基的相遇,开启了一场不要命的热情。

    在安娜和卡列宁的关系中,安娜自认为自己是一直活在卡列宁的手掌中,以至于她每次想起自己的丈夫,总是在想自己某一天终要冲破卡列宁“用虚伪和谎言编织的网”,她是一个有独立精神的人,正如在和弗伦斯基的恋情开始之初,她收到卡列宁“迷途知返”的信件时所说,“上帝把我造成这样一个人,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但她又何尝不是和卡列宁一样深受传统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呢,她的内心认可自己是在做一件可怕且不道德的事情,无法真正的去面对自己,正视和弗伦斯基以及卡列宁的感情。她在终于做出决定和弗伦斯基双双私奔之后,时时刻刻挂念自己的儿子,请求卡列宁和他离婚并交出儿子的抚养权,她在弗伦斯的乡下庄园中过的胆战心惊、敏感多疑,怀疑一切人看她的眼光,甚至坐着马车走在街上,都觉得路人对她投来鄙夷的目光,与其说是别人给她的不如说是安娜给自己设定的“坏女人”“背叛”等等骂名,她在这样的纠结往复中最终抵不过内心的煎熬,选择卧轨自尽,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多的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封建思想和传统教义毁了她,她毁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纵观这段家庭悲剧,不得不承认,故事中的每一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安娜也许是在封建宗法制和上流社会的压迫下(其婚姻由安娜的姑姑促成,具体细节书中并未交代)十几岁便嫁给了三十几岁的卡列宁,在安娜的眼中,卡列宁是一架冰冷的机器,每天周旋于官场和各种官文之中,不能满足安娜对爱情的幻想和要求,但这并不代表卡列宁就是不爱安娜的,相反我会认为他是爱着安娜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况安娜本就是一位气质超群的千金小姐,十几岁的豆蔻年华,试问正常的理念下,又有哪个男人会不爱呢?更别说按照书中的描述,安娜的一个眼神便能让已婚钢铁直男列文失了分寸。

    很多部分很优秀。

    相关关键词: 高中英语 作文 大全 英语 初中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