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秘公文
  • 免费试题
  • 教学用文
  • 说课教案
  • 电脑网络
  • 智能手机
  • 各类考试
  • 作文大全
  • 工作汇报
  • 工作方案
  • 资源中心
  • 教案大全
  • 2021年最新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回忆》课件

    时间:2021-01-19 18:24:0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导语】语文教学课件的应用和其他学科教学课件的应用一样,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时间化。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深化语文教学的内涵。下面是东星资源网整理分享的2021年最新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2021年最新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教学目标】

    1、会写“阀、避”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并积累“避免、僻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和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位连贯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难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石灰、竹的品质,古诗中也有很多赞颂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也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展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一个,为了革命,不畏艰险,面对敌人,无所畏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交流理解。

    2、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提示易错字:“哼”的右下部是“了”,不要写成“子”。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想:

    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2、理清课文顺序和脉络,划分段落。(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余按时间顺序记叙)

    第一段(1)阐明题目;
    第二段(2—7)被捕前;
    第三段(8—18)被捕时;
    第四段(19—30)被审时;
    第五段(31—33)被害后

    3、默读课文,交流印象深刻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感受革命先烈的`坚强不屈精神。

    二、深入学习,感受人物形象

    1、学习被捕前部分。

    “那年春天”的实际时间(承上启下作用)

    表现局势危急的地方和李大钊的态度(结合课文)

    2、学习被捕时部分。(抓住重点词语)

    感受紧张气氛和人物不同的态度。(“我”的惊恐、敌人的*、父亲的沉着和蔑视)

    3、学习被审时部分。(关注人物外貌、神态)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经受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安定、沉着”从容镇定,绝不动摇。

    4、学习被害后部分。(读好对话)

    对话表达出的感情。(牢记牺牲,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三、总结全文,领会精神

    1、总结李大钊的精神品质,课件展示李大钊的事迹。

    (李大钊同志对亲人充满慈爱,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2、结合课文,自由说说感悟。

    3、完成课后习题。

    【课文小结】

    课文通过对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被捕遇害前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还展示了革命先烈面对敌人时的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读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篇二】2021年最新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一、训练要求: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三、重点难点:

    1、读写重点: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2、难点释疑:

    “被捕”这一段,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被审”这一段,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衣着、眼镜、头发和神态,含蓄地表现了李大钊同志伟大的胸怀。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这篇课文是谁回忆谁?

    3、为什么“回忆”前要加“十六年前”呢?(“十六年前的回忆”即回忆十六年前。)

    4、简介时代前景及作者。

    二、初读课文,交流自学情况。

    1、注意多音字。(待、夹)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幼稚:这里形容因年纪小,缺乏经验,考虑问题比较简单。

    娱乐:本课指使人快乐。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沉重:本文指“重”的意思。

    三、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重点回忆了哪几方面?

    (重点回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

    2、理清文章的脉络。

    请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大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7小节)写李大钊被捕前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革命工作。

    第二段(8-18小节)写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

    第三段(19-29小节)写李大钊在法庭上异常坚定、沉着。

    第四段(30-33小节)写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四、读课文第一段,讨论。

    1、课文第1小节是记什么时候的?从全文看,这一小节是什么叙述方法?为什么用这种叙述方法?

    (第1小节是李大钊被害十六年之后的叙述,用倒叙的方法,因为课文是十六年前的回忆。)

    2、第1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李大钊遇害是1927年4月28日,距写文章时已有16年了,作者深深地怀念着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

    3、请再读课文,比较一下,那年春天,父亲的态度与平日有什么不同?父亲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早出晚归与平常不同;
    ②整理书籍和文件,烧书和有字的纸片;
    ③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重,工友阎振三被捕。)

    4、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劝李大钊离开北京,李大钊是怎么说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什么?

    (从李大钊对局势有清醒的`誝,对坚持斗争有危险性有充分的估计,局势越紧张,他越紧张工作,不肯离开,可以看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风亮节的负责精神,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无畏气慨。)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段,思考并讨论。

    1、这一段写哪一天的事?什么事?

    (1927年4月26日,李大钊不幸被捕。)

    2、在这样的时候,李大钊,“我”和敌人的态度各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议一议。

    3、从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慨和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指导有感情朗读这段课文。读出“我的惊慌,李大钊的沉着冷静和对敌人的蔑视的感情。读出表现敌人的凶暴的语气。

    5、小结。

    这一段讲李大钊被捕的经过,着重描述了李大钊同志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慨。

    二、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我在法庭上看到父亲是什么样的?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这些外貌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李大钊由于不屈服,已受过折磨。即使李大钊受过折磨,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

    2、李大钊对亲人的哭声和喊声有什么表示?他为什么会这样?

    (只是瞅了瞅,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僱,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应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
    相反地,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3、我在法庭上为什么表现得机智勇敢?

    (李大钊同志平时对“我”的教育和熏陶,“我”看到父亲被捕和在法庭上的表现,“我”从父亲那儿吸取了无穷的力量。)

    4、小结。

    这一段写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面对凶残的敌人,李大钊脸上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表现了李大钊身陷囹圄,但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必胜的信心的那种伟大情怀。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段。

    1、这一段写全家人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的情形。画出描写全家人悲痛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母亲说“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中的“记住”包含有哪几方面的意思?

    (怀念亲人、憎恨敌人、报仇雪恨)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小结。

    这一段着重描述了“我”和母亲悲痛欲绝的情感和母女俩饱含着强烈爱与憎的对话,以表现他们对敌人无比仇恨,要铭记这难忘日子的誓言,计还血债的决心和对亲人深深怀念的情感。

    二、总结全文。

    1、讨论文章的中心。

    (通过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法庭上和敌人作斗争的情景,赞扬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

    2、讨论文章的写法。

    ⑴什么是照应?(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提到了,后面再交代一下,这种写法叫“照应”。有了照应,容易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使文章前后联系得更加紧密,要注意,前后照应,中间在时间上或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间隔。)

    ⑵讨论课外练习题3,找出相应的照应句。

    ①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②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③在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3、课文前后照应,都是为了表现什么?

    (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篇三】2021年最新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谁能说一说你对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理解?

    2.简介李大钊。

    (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1)正音:待会儿、沉着

    (2)指名回答思考题。

    (课文主要讲了李大钊同志的三件事:被捕前、被捕、在法庭上。)

    三、分小组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10个生字的字音,会用生字组词。

    2.理解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3.辨析词语

    阀()娱()僻()怖()宪()

    伐()误()避()布()选()

    胖()刑()押()舅()绞()

    伴()形()胛()臼()较()

    四、分组探究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中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4.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待合作探究时解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上节课归纳的疑难问题。)

    二、合作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找中心句。

    (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李大钊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样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学生会很快找到答案: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2.围绕“信心”一词,展开联想。

    (引导学生围绕“信心”一词,联想到战争年代革命英雄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是因为他们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革命事业必定会取得胜利,才使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

    3.学习“被捕前”。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精神。

    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1)“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4.学习“被捕时”。从人物的神态中体味人物的品格。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枪,就向外走。”

    (2)面对凶恶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5.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

    “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前后态度的对比。(把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

    6.学法迁移,自学“在法庭上”。

    (可放手让学生按以上的方法,讨论、自学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学生会很快找出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找出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通过讨论,分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后可让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深化理解。)

    三、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教师应让学生学习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1.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

    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同学之间展开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收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很经典!

    相关关键词: 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