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机评测
  • 专项体验
  • 对比评测
  • 拆机
  • 手机
  • 5G
  • 软件
  • 发布会
  • 小道消息
  • 专题
  • 导购
  • 行情
  • 手机报价
  • 产品大全
  • 品牌大全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读后感 正文

    开国大典读后感,合集

    时间:2020-10-24 08:35:01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开国大典读后感 精选10篇 ,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读拉《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让我感到自豪。课文中的阅兵式的场面太壮观啦!各种装备、各种部队、各种颜色,真是气势雄伟,震人心魄!读这部分课文时,我被人们为新中国成立而感到无比自豪的心境深深打动啦。

    开国大典刚开始时,天安门广场就已经是人的海洋,午时三点,毛主席出此刻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眼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上。之后是升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唱着响亮国歌!过啦一会,阅兵式开始啦,开头的是海军两个排,之后是步兵一个师和炮兵一个师。接下来就是一架架大飞机啦,当时人们看到的这么多架飞机,其实都没有这么多架,而是有些飞机飞啦两次的。

    当初的军队是多么的少,而此刻的军队是多么的强大;以前仅有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一万六千四百人,而此刻陆、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装,代表了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这次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这

    一切无不体现了我军威武之师的风采,也让我们明白我国建设发展速度之迅猛。一次次的阅兵,一次次的提高,说明了我国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感到自豪;我为祖国的未来而感到自豪!

    《开国大典》是我最喜欢读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给我们介绍了55年前,在北京天安门,毛主席向全世界发出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来自很远的地方的人都来了,有教师、学生、工人、机关人员和城防部队都参加典礼了。会场上人如海洋,红旗如波浪。

    当毛主席在台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今日成立”,全场人民响起雪鸣般的掌声。之后还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开头是海军,之后是步兵一个师,炮兵一个师,还有白马连和红马连。阅兵式完毕,已经是晚上的时候了。

    读着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当时的情景,仿佛置身在其中……。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胜利,我们要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努力。

    后面还有多篇开国大典读后感!

    读了《开国大典》这篇文章之后,文中那庄严,雄伟的景象让我感慨万分,久久不能忘怀。

    这篇课文主要讲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在天安门广场的主席台上宣布新中国成立的盛况。那天午时,嘹亮的国歌响起,当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时,我的心也跳动起来。是啊,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句话呀!那一刻是所有中国人民都无法忘怀的。因为,我们最终不再弱小,我们也是被世界所认可的人了,我们站起来了!

    之后阅兵式开始了,有海军,陆军,空军等等,加上群众的欢呼声,那阵势如排山倒海般让人激动不已。我不禁为此而感到震撼我深深的感受到人民的力量是多么强大,我们祖国之所以能得到解放,都是靠这些伟大的力量,靠战士的奋勇抗战。由此我联想到抗美援朝时期,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中国人民志愿军响应毛泽东的号召,赴朝作战,为了世界的和平、祖国的安宁,战士们浴血奋战,迫使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了字。中国志愿军成功地把美帝国主义赶了回去。我们人民的力量多强大啊!

    我们之所以有此刻的完美生活,都是靠战士们的流血牺牲才得来的。所以我更应当好好学习,长大成为有用之人,来报效祖国,报答那些曾为中国解放、富强而奋斗的战士!

    从1949年到2010年,中国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今年的十月一日是祖国母亲六十岁的生日了。

    你必须记得1949年的那个开国大典吧!那是个难忘而又隆重的日子。那一天,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那一句话,在那一刻,必须响彻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多少中国人日盼夜想的事呀!当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冉冉上升时,中国也似这国旗一般,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我的眼前又出现了2010年10月1日国庆节的隆重场面。当xx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国庆典礼正式开始后,护卫队和三军仪仗队迈着正步,登上了旗台,他们面容严肃,动作整齐。当国旗手把国旗升上去时,天安门广场里仅有那雄壮的国歌声在回荡,军人、少先队员们都举起了手敬礼,群众们行注目礼。我也情不自禁地挂上红领巾,敬队礼。因为我们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期望,是祖国的接班人呀!当总书记乘坐红旗轿车检阅军队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许多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黄继光、董存瑞、杨静娟……是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我们国家的安定、和谐与完美!是他们用滚烫的鲜血浇灌了中国的土地。他们应当感到骄傲,骄傲自我为祖国奉献的一切。

    祖国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却越活越年轻,仿佛初升的太阳一般,必将散发出更加强烈的光芒。

    中国,我引以为豪的祖国,我爱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49年的十月一日是一个与众不一样的日子,在那天从首都北京发出的一声呐喊,经过无线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乃至整个世界,哪一刻世界为之震撼,华夏儿女为之欢呼。

    这标志着自1840年通商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和压迫的历史最终结束了!中国人民最终站起来了!

    回想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历经磨难和外来压迫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一部无数中华英雄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史。

    革命先辈们用尽生命的最终的一点光芒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正如《开国大典》所描绘的那样,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的血肉之躯铺成了我们今日的共和国,这是我们要时刻铭记的历史!为了报答先烈们的英勇牺牲,我们要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回首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可是我们就能以此为借口忘记那些以往活跃在太行山麓上的身影吗?

    在参加了学校展开的重温红色经典,弘扬民族精神影评活动后,我想到了很多,看着影片中一位位先烈倒在血泊之中,又再一次爬起来,那种为了革命梦想,为了建立新中国的信念使我十分感动。

    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却肩负着和革命先烈们同样的使命与信念,那就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我们应当从小立大志,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将来报效祖国的知识和本事。[由www.dawendou.com整理]

    我们每位交华学子要倍加珍惜我们此刻拥有的十分好的学习条件,努力攀登学业高峰,继承和弘扬先辈留下的民族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日,我怀着激动的心境读了《开国大典》这一课,眼前总会时不时的浮现出革命战斗者的战斗的情景和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1949年10月1日,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日子,是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象征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国大典中中国庄严、雄伟的景象让我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忘怀。当我读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日成立了。的时候是多么的兴奋啊!我们此刻完美的生活是之前的革命打下来的,无数革命烈士他们为了祖国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不怕牺牲自我,才换来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应当珍惜他们用血肉换来的幸福生活。

    当我的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多么的幸福。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自我的真本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祖国母亲,我祝你更加繁荣昌盛,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北京举行典礼,有主席、委员、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等三十万人参加本次典礼。

    午时三时,典礼开始,首先举行升国旗仪式,毛泽东主席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按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然后,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啊,经过了28年浴血奋战,最终迎来了胜利的今日。那一声庄严的宣布,是用那坚定的革命精神组成的;
    是用那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鲜血换来的。中华大地一片沸腾,这激动人心的消息经无线电的广播震撼了大江南北,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欢跃,为之振奋呢!

    公告宣读完毕后,全场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掌声,之后,阅兵仪式开始。

    开始是海军的两个排,战士们戴着雪白的帽子,穿着蓝色的制服,踏着整齐的步子,出此刻天安门广场。

    之后是步兵的一个师,军人们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一个队伍之后一个队伍。

    然后是炮兵的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种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紧跟着是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有次序地缓缓前进。之后是一个骑兵师,以连为单位,红马白马各为一队前进。

    之后是空军的飞机,以人字形经过,人们欢呼雀跃,把手上的东西抛向天空以示激动。

    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武器是十分落伍的,“小米加步枪”,不难想象敌人拿着机关枪进行扫射,双方的实力悬殊巨大,无疑于鸡蛋碰石头,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可是,中国人民却胜利了,靠的是什么?顽强的毅力!仅有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决心才能做到最终的胜利!

    经过无数革命烈士8年的英勇抗战,最终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中国人民最终抹去了列强的欺辱,抬起头来当家作主了!我热血沸腾地读着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心中无比激动。所以,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更要振兴祖国。

    “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一个个不可忘记的历史让我们的心一次次地颤抖起来。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日本的入侵,让我们铭记在心。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国这个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疆域的大国遭受列强的欺辱。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应当刻骨铭心记住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最终能够站起来了,最终能够当家作主了,最终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在这一天,人们最终不用四处逃难了,最终不用时刻坚持警惕了,最终不用受到欺辱了。

    群众们从老远风尘仆仆地赶来,参加大会时都抑制不住自我内心无法形容的激动,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有的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唯独能够做的就是使国家富强,使历史的杯具不再重演。“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一个国家,不要只学会一味的退让,仅有使国家的越来越富强,才能在这大千世界上立足!

    看完了《开国大典》,这一刻我心潮澎湃。蓦然回首,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战场撕杀,再观今朝中国的强大,我不禁潸然泪下。我被中国巨龙的精神所深深折服。我要向世界人高呼:中国万岁。

    中国的成长坎坷但不平凡,她的每一不都要为13亿中国人民造福啊|1949年以前,中国处在一个暗无天日整日弥漫着战火硝销烟的黑暗中,中国人民向往自由,向往和平,向往幸福。于是,他们握紧手中的钢枪,毅然驳起,迸发着石破天惊的力量。最终,在1949年,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将子弹射入了敌人的心脏,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霸占中国的蓝图。中国人民胜利了,他们得到了自由、和平、与幸福。

    中国人民等啊等,盼啊盼,期待着1949年10日的到来。最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激昂的语调郑重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这铿锵的话语经过无线电穿到了大江南北。之后是中国陆军、海军的阅兵仪式,之只见中国健儿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这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令国人骄傲的日子,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如今这条东方巨龙已经开始腾飞,向着更高的高度迈进。她以其矫健的身姿,睿智的大脑,钢铁般的意志,高傲的盘旋在苍穹上。这一刻,她是世人瞩目的焦点,是上天的宠儿。从此,世人擦亮了双眸,开始从新审视这条非凡的东方巨龙。

    听啊,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直上云霄;
    看啊,那满面春风的老百姓,兴高采烈。是什么让人们欢聚一堂?是什么让人们欣喜若狂?原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正在举行。

    这是《开国大典》一文为我们描述的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这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老百姓相聚在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第一次在那里升起,共和国的国歌第一次在那里唱响,威武的军队第一次理解了祖国的检阅!

    《开国大典》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之后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我心里的欢喜和激动。”从这些描述中,我仿佛感受到那些受尽封建地主的剥削、饱受战火摧残的老百姓,翻身得解放后万分激动的心境;
    仿佛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渴望,他们的喜悦与激动溢于言表。

    透过文章中描述的开国大典的欢乐场景,我想起了不久前看过的电影《建国大业》,了解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也想起了姥爷以往给我讲过的那些艰苦岁月,解放前,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书读。解放后,他们过上了崭新的生活,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姥爷还告诉我,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赵一曼、刘胡兰、方志敏、邱少云等无数革命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读完《开国大典》,我掩卷沉思,我们刚刚为祖国庆祝了60岁生日,今日的祖国与开国大典时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从小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艰苦的岁月,可是,我们要像革命前辈一样,胸怀远大梦想和报国之志,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做出自我的贡献。

    开国大典读后感 精选10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搜索更多其他开国大典读后感范文。

    开国大典观后感 精选25篇

    大国工匠读后感(共7篇)

    大清相国读后感(共3篇)

    中国名著读后感(共10篇)

    狼国女王读后感(共10篇)

    相关关键词: 稻草人读后感350字 稻草人读后感400字 稻草人读后感50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范文600字 钢铁读后感600字初中
    相关热词搜索: 读后感 合集 开国大典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