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正文

    以朗读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高峰体验(网友来稿)

    时间:2020-02-17 08:20:0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云南省寻甸县第二中学李启娟

    记得一个真实却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公开课,有外国教师参加,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问题很多,教师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上到课末,学生已经提不出问题来了,中国专家大嘉赞赏,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外国教师却摇头不答。把课上到学生没问题了,让学生感到“我已经会了”,是教学的终结目的吗?外国教师的摇头动作给了我深深的思索,语文课应充分激发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疑的学习热情,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体验到课堂学习的快感。

    以往上《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一首诗时,基本上遵循这一过程,简介作者及背景,扩展关于鲁迅鞠躬尽瘁的一些事例言行,然后听范读、练习朗读,再逐节分析诗句。这样上下来,学生笔记记得多多,知识学习扎实,可学习兴趣不浓,仅靠学习习惯和毅力学好本文。今年教学这首诗时,我灵机一动,作了些调整,课堂气氛大变,学习效果很好,故简述于此,欢迎指正。

    一、播放朗读录音。

    二、学生模仿录音朗读2—3遍,争取背诵。

    三、四个组比赛朗读,各组集体朗读一遍,结束后评出朗读最好的组。

    四、组织能背诵的学生齐背一遍。

    五、分角色朗读。

    1、 男生女生分组读,男生读每小节的前两句,女生读每小节的后两句。

    2、 师生分组读:第一小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师生齐读,第二、三、四节教师读,第五、六、七节学生读,但不是按课文的自然顺序读,而是师一句,生一句,教师读两种人的不同做法,学生读两种做法得到的结果的句子。如:

    师: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生: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跨。

    师: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生: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六、全体师生背诵一遍。

    七、思考讨论

    师:谁能猜出老师刚才让男女生分角色读的意图是什么?你由此推断出本文用得最多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生甲:为了提起我们的兴趣。

    生乙:为了加深我们的印象,使我们能很快背诵。

    生丙:让我们体会文章的写法,本文用得最多的手法应该是对比。

    师:很好,真是知我者,你们也。那谁又能猜出我们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意图呢?

    生:我知道,因为这是照应。

    师:怎么照应呢?

    生:第五小节和第二小节照应,第六小节照应第三小节,第七小节照应第四小节。

    师:说得很对,那你们能给这首诗分层次了吗?

    生:简单,不就是第一小节总写,第二到第四小节写两种人的不同做法,第五到第八小节写两种人得到的不同回报吗?

    师:那你们知道这两种人会是什么人吗?

    生:第一种是坏人,第二种是好人。

    师:坏人的特点是什么?用诗中的语句回答。

    生:“骑在人民头上”、“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师:好人呢?课文中好人指谁?

    生:“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课文中指的是鲁迅。

    师:鲁迅先生的哪些做法是“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哪些行动是“做野草”?从平时生活积累中寻找答案。

    生:……

    师:列举得很好,刚才大家列举的这一些就是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实论据,诗人臧克家就将这一切概括这两个意象——“做牛马”和“做野草”。看,诗歌的语言概括性多强,运用意象多美。

    师:除此以外,你还能用一个意象来概括鲁迅的这种精神吗?

    生:蜡烛、粉笔、春蚕、……

    师:你们说的这些都很好,可为什么大诗人臧克家要用“野草”和“牛马”来做本诗的意象呢?可以看练习第二题后回答。

    生:这两个意象是由鲁迅先生的诗句转化来的,分别来自《自嘲》和《野草·题辞》。用这两个意象更贴近鲁迅,更能表现鲁迅对人民深沉博大的爱。

    师:对,大家学力很强,你认为现代社会谁最有这种精神,搜集一下这个人的资料,下次课讨论好吗?

    生:邓小平……朱容基……杨利伟……钟南山……

    这堂课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整节课师生情绪高潮,课堂吵吵闹闹,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几个调皮学生能跟着大声朗读,积极回答。我感受颇深,语文课堂不就是要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学习热情吗?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高质量的学习,我们称之为学习的高峰体验。到课末,学生没有答应“好”,而是说出一些人的名字来,已沉浸在下一个问题研究中,第二堂课也成为一堂热烈的讨论课。学生为什么会爱上一些老师的课,觉得学起来轻松有趣,恐怕就是该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课堂学习高峰体验,由此我很主观的认为:一个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师就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艺术家。



    2005年1月29日


    相关关键词: 高中英语 作文 大全 英语 初中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