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汉语基本语法

    时间:2019-02-28 05:06:40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众所周知,中学生的语法学习,对推进学生学习更多更深的语言,大有裨益,同时也是必要的。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语法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

      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例如: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例如: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例如:

      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

      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

      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例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

      7、假设复句

      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例如:

      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怕。

      8、条件复句

      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例如:

      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

      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转折)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因果)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因果)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陶铸《崇高的理想》)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一般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

      (1)定义法。

      单句,只有一个主谓语部分;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例1:“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3个单句组成的一个复句,用“也”连接前两个分句,同第3个分句表示并列。

      (2)抓主干法:

      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主干:这是教训。

      (3)外部标志法:

      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例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关联词:不但……而且……(递进关系)

      不过使用此方法有时还需要结合使用前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区别单复句,因为有些单句的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复句充当的。

      例4:“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这个句子,“认为”的宾语是由一个二重复句充当的。如果看到有关联词就判定它是复句,那就错了。但只要结合前两种方法去判断,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猜你感兴趣的:

    1.高一语文文言文语法知识梳理

    2.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归纳

    3.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

    4.高中语文古文语法

    5.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相关关键词: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ppt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