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开掘识字教学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0-03-11 07:55:40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开掘识字教学的文化内涵
      
      叶燕芬
      
      有人这样说:汉字是比龙、比长城不知伟大多少倍的创造。细想此话确实在理,因为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而且传之愈久,光彩愈增;汉字凝聚了说着不同方言的华夏子孙,成为各民族大团结的坚强纽带……可是,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有敬畏汉字、捍卫汉字的文化自觉吗?
      
      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可是,在今天的识字教学中,我们有没有把汉字教成“优美的诗”和“美丽的画”?综观我们以往的识字教学,这条“民族之根”在基础之基础的小学中却处于不断弱化的状态。尽管《语文课程标准》仍然强调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5~6年级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但在大面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识字多以“读准音”为满足,以“一遍过”为常态,以求挤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所谓的“人文阅读”。在中高年级,有的干脆把识字打入不可控的“课前预习”的“另册”之中,“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的要求,也因为缺失了“课堂习得”的培养过程而无法落实。总之,将识字作为只是“扫除阅读障碍”的工具,似乎已成“潜规则”。这就难怪会有“一屋子中国大学生写不出‘钥匙’两个字,只好用英语单词来替代”的奇闻和每每高考之后来自阅卷老师“错别字连篇”的感叹。
      
      我们的识字教学不能脱离汉字文化语境,要归根于汉字文化这一肥沃的土壤,让孩子在丰厚的民族文化中感受到:认识汉字,就是认识民族文化,就是用“母亲”的乳汁来哺育自己。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全息镜像,它渗透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灵感,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开掘识字教学的美育内涵,如何挖掘汉字的文化品位,彰显汉字教学资源的育人价值,值得深入探究。
      
      一、强化挖掘汉字文化内涵的意识
      
      汉字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至少已经有3600年;汉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现在,它至少为十亿以上的人口所使用;汉字承载着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认为,世界其他文字中没有一种文字能像汉字这样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而不中断;也没有一种文字能像汉字那样,按照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创造成优美的独具民族特点的文字。汉字创始于中国,不仅突破了时间的冲刷,流传着汉族先民的思想和历史,给全人类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宝贵典籍,而且突破了空间的阻隔,沟通和团结了使用互相听不懂方言的同胞,以“书同文”成为团结各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汉字的方块形是一种模块结构,其储存的信息,比线形文字多得多,被一位日本学者称誉为“集成电路”。中华民族智慧的发达,其实得力于中国智慧结晶的方块字。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要从出发点到归宿,有意识地聚焦于“触摸汉字智慧,传承民族文化”这一原点,敢于以一己之力承担起弘扬民族精神、光大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人性良知和文化品格。
      
      然而,许多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位教师上《欢庆》这一课时,在学生认读了生字的音节后,教师只是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这些字的字形的。
      
      生:我这样记“庆”字:广场上有一个大人就是“庆”。
      
      师:这个办法好。
      
      生:我记“献”字,“南方有一只猎犬”。
      
      师:南方有一只狗,狗就是犬。
      
      生:“帜”字,毛巾围着一只鸡。
      
      生:“曲”字,太阳被射了两箭。
      
      以上所述识字教学的片段,反映了我们教学工作中对识字教学的一种误解:简单地想办法记住字音和字形,不顾及这种牵强理解对审美情感的损害,而对于汉字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意蕴却只字不提。长此以往,学生虽然知道了汉字的字音、字形,却不清楚它丰富的内涵,这对于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一种缺失。
      
      我们说,汉字是表意性文字,汉字的形体,汉字集形、音、义于一身的特性,汉字的构词能力等等,都体现了汉字的综合功能,它是中国人综合思维模式的产物,教学时应该整体把握。汉字非常适应汉民族望文生义的理解习惯和依形联想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整体性、稳定性、直感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教学时应该适时濡染。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强化挖掘汉字文化美育内涵的意识。
      
      二、寻找追溯汉字文化内涵识字的方式
      
      汉字是由形码、音码和义码组合的“三码文字”,又是可供右脑形象联想和左脑抽象思

    开掘识字教学的文化内涵

    维的“复脑文字”。汉字的形、音、义不可分割,而且义是灵魂,重意会。这是由我们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决定的。所以,识字教学必须遵循汉字本体的这个个性和学习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教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尤为强调:“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要努力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在一位优秀教师的“汉字文化启蒙”课例中,探寻的汉字多达23个,由于凸显了汉字本体的个性特征,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参与积极,不时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根本就不存在“汉字枯燥难学”的现象,且多处充满了孩子们富有新意的联想,使汉字的文化品格大放异彩。教师的引领既有对汉字构字规律的字源探求,如“止”“戈”为“武”,“人”依树(“木”)为“休”等等;也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新解,如“广”“发”(发得太多)为“废”,用耳、用眼、用口、用心便是“聪”等等。这正如著名语言学家殷焕先先生所言的“从适合于文字教学看,宜于古而大戾于今的《说文解字》并不是值得称引的。我们对文字的解释能符合当代的情况,那才能便于群众接受,才能便于教学,便于规范,那才能算做有益处的解释”。
      
      让识字教学濡染汉字文化,正是为了实现识字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

    [1] [2] [3]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开掘识字教学的文化内涵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