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一杯误人子弟的劣质奶粉——评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本站论坛原创帖)

    时间:2020-02-17 08:19:21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湖南省保靖县第三中学 唐世明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语文出版社编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已经教完,我觉得很有必要将发现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
    本册教材现代文一共二十篇,其中有十七篇是新选入的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些新课文存在很多问题,思想性、艺术性欠佳的比比皆是,文质兼美者寥寥无几。
    先从《小巷深处》说起。这篇作品是编者从《黄金时代》杂志中选来的,放在散文单元,其实应是一篇小说。该小说写的是一位独身的盲女人收养了一个弃婴,将这个弃婴养大成人,并含辛茹苦地供她读书,一直读到高三,而这个养女却由于虚荣心作怪,忘恩负义,逐渐远离了养母。最后在一个老婆婆的教导下,养女良心发现,回到了养母的身边。这是一个本来应该很感人的故事,但我给学生教过以后却很难感动起来,倒觉得文中存在严重的缺陷。L?O
    (一)这篇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缺乏真实性。
    扶弱助残是各级民政部门的职责,也是各族人民的优良传统。“我”的养母是个独身女盲人,按理说应该得到政府的关心照顾,得到周围人们的帮助支持。但是,小说没有一句话提到政府的关心,除了一个老婆婆给我捎钱,小说也没有任何内容描写周围群众的帮助。不仅如此,作者还花了很多笔墨描写周围的人心险恶和冷漠:“我”刚满月就被母亲抛弃,双目失明的养母将“我”拣来,居然有人挑拨道:“收养姑娘嘛,也应该挑个漂亮的”,进而丧尽天良地指责这个弃婴“黑不溜秋,眉不是眉,眼不是眼”,说养母收养了“我”是吃了亏;“我”的学习成绩好,又有人挖苦揶揄,说是吃养母卖的冰棍的结果;为了给“我”送伙食费,养母每个月都要不辞辛劳,亲自出发,“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到城里下车后又摸到一个老婆婆的住处,把东西交给老婆婆,“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回家。养母这么劳苦奔波,原因只能是两个:要么是人们都不愿为盲人捎带钱粮,要么是养母不愿意信任何人。旁人对养母不好,她对旁人也非常厉害,她虽然是个盲人,但“当初是极泼辣的”,可以呆在别人家里,足足骂上半天。“养母”以卖冰棍为生,“生意总比别人的好”,一天能“收入十多块”,这本来是因为人们心地善良,都来照顾她的生意,才让她们母女二人得以衣食无忧,可是养母不这么看,她认为自己的冰棍生意好,原因是她敢于坚持坐在太阳低下挨晒,而对人们的同情支持只字不提。读了这些,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和养母所处的环境恶劣,政府无所作为,洪洞县里无好人,村里其余的人似乎都是冷血动物。
    小说的环境描写,凝结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必须有助于表现主题思想。沈从文的《边城》不但描写了翠翠与爷爷之间的深厚感情,而且还写出了湘西淳厚朴实的民风,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在小说里相得益彰,令人神往。《小巷深处》为了突出养母的爱女之情,竟以丑化老乡邻居作代价,使得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极不协调,互相矛盾。很明显,这篇小说中的环境是虚假的,算不了典型环境。因此,很难说这是一篇成功之作。以这种笔法进行社会环境描写,只能表现作者对社会的不满、对人们憎恨的消极情绪。中国的老百姓的善良朴实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人们的良心并没有坏到这种程度。实际上,一个盲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料理,她怎么能养活一个刚刚满月的婴儿!若无众乡邻的帮助,社会力量的支援,政府的照顾,双目失明的养母和“我”都不可能生活下去。“我”能活下来并能长大成人,不仅要感谢养母,也应该对众乡邻有深深的感恩图报之心,至少应该怀着善意,这样描写丑化老乡们,实在令人寒心。
    (二)小说着意塑造的养母这个人物形象,既不生动,又不真实,破绽百出,经不起认真推敲,完全是胡编乱造。养母的形象缺乏审美性,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作者是这样描写她的外貌的:养母是个卖冰棍的,可她并不讲究卫生,“ 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一副邋遢肮脏的形象。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盲人的女儿更应该早自立自理,可是,“养母”缺乏远见,只知道溺爱女儿。“有很多次,看着母亲太劳累,我极想帮帮她,可她总是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好生读你的书去。’” 由于养母教育方法不当,“我却被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知道读一些母亲不懂的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肢体健全,却全靠双目失明的养母养活,长大了也不能帮她做一点事情,一直是她身上沉重的包袱,最后还差点成了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这跟母亲的教导无方有直接的关系。养母性格“极其泼辣”,“我”被养母拣回去后,“她抱着我处处炫耀:‘我的丫头多可爱呀,多漂亮,……’有人听不过意,反驳了她,“我母亲听着便翻了脸,待在那人家,足足骂了半天。”“我”平时的一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养母竟然将它视为珍宝,“她一直把那篇作文珍藏着,逢人便拿出来给人看,说:“我家莉儿可了不得,老师赞她有出息。”有人看不惯,揶揄她说:“可不是,都说阿莉是你的冰棍调养出来的呢!”养母居然不懂这话中有刺,听了反倒高兴起来,“甚至卖冰棍时,我都成了她的广告宣传:‘吃我的冰棒吧,吃了就聪明,跟我阿莉一样。’如此小题大做,如此自我炫耀,结果“弄得我很难堪”,以后即使得了表扬,我再也不敢说给母亲听了。作者写这篇小说意在歌颂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却在这里大肆渲染养母不明智和浅薄的一面,南辕北辙,不知用意何在。#6<>
    小说对养母的细节描写也不真实。例如:养母不修边幅,双目失明,指甲又黑又长,身上的衣服长期不换,以至于看不出本来的色彩来,又长时间坐在夏天的烈日底下,身上一定满是汗臭,如此邋遢肮脏,而作者写她的“生意总比别人的好”,收入可观,这是不合常理的。作者接着写道:“ 到了冬天——冰棍无处可卖的季节,母亲就会操起针线缝制出二十多条棉被,租给赶集的或帮工的乡民,每晚租金四毛到六毛不等。于是,整整一个冬天,母亲又忙于拆拆洗洗缝缝补补。”以上描写更是天方夜谈,一个连自己的衣服都无法清洗的盲人,她怎能手拿被子“拆拆洗洗”,又怎能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二十多条棉被”要在“一个冬天”里用手工缝制出来,恐怕正常人也难以做到,何况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无论中国任何地方,一般农民赶集都能当天回家,帮工的由主人安排住处,打工的都是自带被窝,他们不大可能去租被子睡觉。冬天大都是天寒地冻的,裹一条被子露宿街头肯定不行,也没有先租一条被子再去住客店的道理,作者这样描写,纯属虚构。V(Ca
    描写不真实的地方还有:“第二天,巷里的人们都看到她拆掉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搬进了小巷最深处那间门口有两个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我想,除了这“巷里的人们”之外,恐怕全世界的人都不曾见过盲人自己动手拆屋。“我”的养母在一天之内不仅拆掉了屋,而且还搬完了家,真是不可思议。

    (三)小说的语言艺术也十分拙劣。!
    小说里的语言生硬,既不生动也不形象,还有用词不文明没礼貌的现象。这位盲人对主人公“我”恩重如山,“我”对自己的养母,应该感谢尊重才是,“我”却在小说开头很自然地称她为“英姨”,“瞎眼姨娘”,“盲母亲”,后来又叫她为“盲姨娘”,“瞎子”,“瞎眼母亲”。从这些刺眼刺耳的字眼上看,“我”对养母缺乏感情,不说关爱,就连起码的尊重也没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五六岁时刚发蒙就知道为母亲避讳,她的母亲名叫“贾敏”,所以她写到“敏”字时都要缺少一笔。“我”都读到高三了,却连一点做人的道理都不知道,称盲人为“瞎子”或者“瞎眼”,这是极不文明极不礼貌的举动,况且“我”叫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这是何等愚蠢无知、忘恩负义!
    (四)弃婴行为往往会给婴儿带来巨大的不幸和创伤,是一种极不道德、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抛弃婴儿的人,不仅丧失了父性和母性,而且丧失了人性,我们对这种丑恶现象应该给予严厉的谴责。“我”刚满月就被父母抛弃,而且抛弃在人迹罕至的“村头坡顶上”,可见父母是多么残酷无情。但课文里没有一个字眼对“我”的亲生父母弃婴行为表示谴责。作品对养母无私的母爱所进行的大量描写,只会淡化人们对弃婴行为的的憎恨,让人产生错觉:父母的狠心抛弃做得不错,并没有给“我”带来灾难,反倒给“我”带来了幸福。以这篇作品作教材,无疑会对学生们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小说还将学校教育的危机夸张到了极至:“我”在校读书的时间越长,成绩越好,越不会做人。最后让我学会做人的,不是“我”在校接受的十多年正规教育,而是一个老婆婆给“我”的一分钟教训!岂不荒谬!
    总之,《小巷深处》所体现出的情感价值观存在严重的问题,不论它的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段,都十分低劣,将它选进中学语文新教材,必将误人子弟 。

    《心声》这篇小说所描写的社会环境跟《小巷深处》一样,灰蒙蒙的,令人沮丧。李京京就像一只孤军奋战的丑小鸭,既得不到老师的欢心,也得不到同学的关心,在家也得不到父母的爱心,他与老师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紧张,大家都看不起他。他读《凡卡》的时候,与文中不幸的主人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于是读出了感情,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同学。读过这篇小说,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小说里面的老师形象是如此面目可憎,严厉、爱虚荣、弄虚作假、故作姿态,里面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紧张冷漠,使得在校读书的李京京居然觉得自己很像那个在皮鞭下作苦工的儿童凡卡,如此不留情面地否定学校生活、否定老师同学,读起来只能叫人心情沉重,灰心丧气。尽管后来李京京感动了老师和同学,但是,仅仅凭一次课文朗读,他就能改变周围冷冰冰的一切吗?他就能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吗?可能性不大。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光明和希望,看到的只有无边无际的阴冷和绝望。用这么一篇“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作十二三岁的初一学生的教材,显然不合适。我很纳闷,描写人间真情、能给读者带来欢乐、力量和希望的短篇小说多如牛毛,为什么编者偏偏要选这篇东西来折磨大家呢?
    《勇气》这篇美国小说写了两个“卓越人物”的两种勇气:“美国青年的勇气”,和“法国女人的勇气”。那位法国妇女的勇气是不容置疑的,而那位美国大兵的言行却实在叫人失望。 iy]r2
    对本文所涉及到的一些军事常识,如伞兵落地以后,敌情不明,他们会不会吹响“尖声警笛”以“集合队伍”等这些细节,我们不必去深究,姑且相信作者的离奇的想象。有一点常识是不容置疑的,伞兵一定带着武器,而且武器一定很精良,火力一定很强大,一个伞兵对付少数几个敌人应该有获胜的把握。盟军飞机将伞兵投到诺曼底来,必定命令他们主动对敌人发动袭击,而不是要他们藏起来等待部队的到来。
    这位美国伞兵落地以后,知道自己“落在敌人控制的土地上了”,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要“找个地方隐藏起来”,藏身本来未可厚非,但他藏身是为了保住性命,而不是准备战斗。从后面伞兵逃脱追兵的情节可知,伞兵所在的地方有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本来应是他最安全的藏身之所,但他似乎看不上眼,而要朝“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奔去”,也不管“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他总得碰碰运气啊。”倘若主人是“亲德国的”,或者胆小怕事,这位伞兵的莽撞之举无疑是自投罗网。值得庆幸的是,伞兵遇到了好人,被推进大碗橱里藏了起来。但他又是如此不幸,“转眼之间”就被前来搜查的德国兵毫不费力地拖了出来,显然大碗橱不是理想的藏身之所。伞兵被抓了,主人被杀了,美国男人和法国男人为自己的考虑不周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被捉拿归案的伞兵要么被枪毙,要么被押送到该去的地方, 故事本应到此结束。无巧不成书,作者让六个德国兵为怎么处置俘虏发生了争吵,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似乎觉得俘虏在眼前碍手碍脚,于是把他关进一间有窗户的棚屋里,也不留人看守,六个人然后一心一意地进行大辩论,让美国伞兵绝处逢生,跳出窗户逃跑了。~wL
    更让人掉眼球的事还在后面。美国兵在前面跑,德国兵在后面一面追,一面开枪射击。这些德国兵不仅枪法不准,而且眼睛都不怎么好使,以至在前面逃命的敌人又折了回来,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又跑回了法国人的房子,六个跟在后面穷追猛打的德国佬居然都没有发现,这不是海外奇谈么?
    美国伞兵若是聪明的话,他应该记得,这个法国人家里除了那个大碗橱之外,再没有更隐蔽的藏身之所了,而这个大碗橱是靠不住的,他已经吃过苦头了;美国伞兵的莽撞和愚蠢不仅给自己带来危险,而且给这个善良无辜的人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倘若他为他人着想一点的话,他若有良心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再次敲响法国农民的家门的。但是,他竟然再次登门,再次哀求:“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这个家庭的支柱,已经为这个素不相识的伞兵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法国人的尸骨未冷,而这个美国军人,竟然没有表示任何歉意和不安,居然有脸死乞白赖地要求这个不幸的寡妇再次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自己,这简直是无耻之尤!自私之极!毫无疑问,这个美国伞兵非常看重自己的生命,而对他人的生命权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爱护。
    “人类的精神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作者似乎在为自己塑造的高大形象而自我陶醉。可是,很遗憾,我看到的是另一番模样,那就是:人类的精神在狄斯尼先生的笔下竟然堕落到了这种的程度!
    我们这位“巴顿英雄部队”里的伞兵,身体颀长,“而且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居然在小小的“碗橱里整整躲了三天”。这三天里,并没有德国士兵前来搜索,而他却像一只吓破了胆的老鼠,一直不敢越出碗橱一步,“法国农民的葬礼举行的 时候,他是呆在那儿的。”他的这次跳伞行动,没有射出一粒子弹,没有抛出一枚手雷,没有打死打伤一个敌人,没有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作者对他赞口不绝,借一位将军之口说:“青年伞兵有的是拼命的勇气。在牢笼里,他看到了而且抓住了唯一的出路。他是个勇敢机灵的孩子。”又写他“胸前闪耀着的勋章绶带,比我记忆中任何将级官衔以下的人都要多”。作者这样描写不能不令人怀疑,他如此胆小怕死,如此莽撞愚蠢,没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就算不错了,怎么会得到如此之多的勋章呢?
    中美两国的文化底蕴、伦理观念和意识形态都不相同,他们眼中的英雄,有的在我们看来其实不值一提。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女兵林奇不幸被伊拉克人俘虏,被人解救出来以后,竟被美国人视为女英雄,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同样,在《勇气》中,“美国伞兵”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可怜虫,一个怕死鬼,一个自私自利者,但在美国作家狄尼斯的笔下,却成了一个“硬汉子”,一个“卓越人物”,一个反法西斯的英雄豪杰,真有点象蒲松龄写的那个故事,青面獠牙的怪物竟被罗刹国人视为倾城倾国的天仙。
    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韩非子·五蠹》里面的一个故事:有个鲁国人跟着国君作战,三次打仗三次临阵脱逃,被人捉起来交给大司寇孔子审判。孔子问他为什么,他说:“家有老父,如果我死了就没人给他养老送终了。”孔子一听,大为感动,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孝子,应该借此机会向国人大力宣传这种孝子精神。于是,孔子不但不处罚他,反倒对他进行提拔重用。这一举动给鲁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从此以后,鲁国的士兵遇到打仗都喜欢投降,擅长逃跑,既然临阵脱逃不但无罪,反倒有赏,谁愿意拼死力战?谁没有老父老母呢?鲁国就这么日渐衰落,最后灭亡了。 *8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可我们的出版社还在犯类似的错误。把这篇《勇气》选入新教材,是很不合适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我们的教出的学生将来会有一部分当兵,万一发生了战争,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一杯误人子弟的劣质奶粉——评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本站论坛原创帖)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